CPA[会计]第三章存货.第五章固定资产答案 - 范文中心

CPA[会计]第三章存货.第五章固定资产答案

11/01

第三章 第三章 存货 存货

1、题目解析:

本题中配件用于加工成A 产品后出售,所以配件应定性为“用于加工的原材料”。 其对应的可变现净值公式=产品售价-加工成本-相关税费=45-12-2=31元>30元(成本) 因此,本题中配件没有发生减值,无需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题目拓展:

(1)如果A 产品的售价改为43元,则配件的可变现净值=43-12-2=29元

(2)如果本题中配件不用于加工,而直接用于出售且相关税费为1元,则

配件的可变现净值=材料售价-相关税费=28-1=27元

(3)如果500套配件中400套配件用于生产A 产品,100套配件用于直接出售。相关数据

引用(1)和(2)中的数据,则需要分开核算减值 用于生产400套配件发生减值1×400=400元

用于直接出售的100套配件发生减值3×100=300元 借:资产减值损失 700 贷:存货跌价准备 700

2、题目解析:

本题中2×12年年末甲公司库存的存货只有两种即乙原材料和丁产成品,所以减值测试分别对其展开,且不能互抵。 (1)乙原材料减值测试

本题中“库存乙原材料将全部用于生产丙产品”,因此

可变现净值=售价-加工成本-相关税费 ①60%乙原材料(有合同)

可变现净值=13500-(6000+1000)×60%=9300万元>15000×60%(成本) 结论:没有发生减值

②40%乙原材料(无合同)

可变现净值=20250×40%-(6000+1000)×40%=5300万元

注意上述两种情形虽然都是针对乙原材料,但是不能互抵,因为一种有合同,另一种没有合同,性质不同。

借:资产减值损失 700 贷:存货跌价准备 700

(2)丁产品减值测试

可变现净值公式=产品售价-相关税费=600-30=570万元

丁产品期末减值余额为230万元,但由于期初丁产品已有存货跌价准备的余额为50万元,所以当年补提180万元的减值。 借:资产减值损失 180 贷:存货跌价准备 180

该题的意义在于告诉大家:“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得到的减值结论为“余额”而非“发生额”。

3、题目解析:

本题中设备购入后直接出售,说明该企业为商业企业,因此购入设备不作为固定资产而作为库存商品处理。 (1)2011年5月31日 借:库存商品 10500 贷:银行存款 10500

本题中没有直接说明运输费是多少,因此不能对500万元取7%抵扣进项税额。 上述分录可以得出,购入的500台设备每台成本21万元

(2)2011年12月31日 每台设备可变现净值=售价-相关税费=19-1=18万元

期末减值准备余额1500万元

(3)2012年3月6日 借:应收账款 18×300×(1+17%) 贷:主营业务收入 18×3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8×300×17%

借:主营业务成本 18×300 存货跌价准备 3×300 贷:库存商品 21×300

(4)2012年12月31日 每台设备可变现净值=售价-相关税费=22-2=20万元

存货跌价准备

1500 900 ?

200

当年存货跌价准备转回400万元 借:存货跌价准备 400 贷:资产减值损失 400

4、题目解析:

(1)A产品减值测试

可变现净值=售价-相关税费=0.9-0.1=0.8万元

存货跌价准备

30 10 ?

0.2×2000=400

借:资产减值损失 380 贷:存货跌价准备 380

(2)B产品减值测试

可变现净值=售价-相关税费=1.8-0.2=1.6万元>1.5万元(成本),没有发生减值

存货跌价准备

200 50 ?

借:存货跌价准备 150 贷:资产减值损失 150

(3)甲材料减值测试

甲材料用于生产B 产品,可变现净值=售价-加工成本-相关税费

=1.8-0.6-0.2=1万元>0.5万元(成本)

没有发生减值

第四章 固定资产

1、题目解析: (1) t 0 1 2 3

借:在建工程 2000+1000×(P/A,8%,3)=4577.1

未确认融资费用 422.9 贷:银行存款 5000

借:在建工程 500 贷:银行存款 500

借:固定资产 5077.1 贷:在建工程 5077.1

(2)2012年折旧额=(5077.1-100)/10=497.71万元 (3)本题中设备的折旧从2011年2月开始计提,但是其未确认融资费用的摊销却是从2011年1月当月就开始。

2011年年初本金=1000×(P/A,8%,3)=2577.1万元,当年未确认融资费用摊销分录如下: 借:财务费用 2577.1×8%=206.17 贷:未确认融资费用 206.17

2012年年初(或上年年末)尚未偿还的本金=2577.1+206.17-1000=1783.27万元,当年未确认融资费用摊销分录如下:

借:财务费用 1783.27×8%=142.66 贷:未确认融资费用 142.66

2013年年初(或上年年末)尚未偿还的本金1783.27+142.66-1000=925.93万元,当年未确认融资费用摊销分录如下:

借:财务费用 925.93×8%=74.07 贷:未确认融资费用 74.07

2、题目解析:

本题的难点在于是否知道生产经营设备在09年前后的增值税暂行条例中分别处于非应税项目和应税项目两种不同的地位。

投资者投入设备协议价不公允的改按公允价值入账。 假设投资方出资设备时开具了增值税专用发票

(1)2006年——非应税项目

借:在建工程 90×(1+17%)=105.3 贷:实收资本 90×(1+17%)=105.3

借:在建工程 10+1.7=11.7 贷:原材料 1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10×17%

借:在建工程 贷:库存商品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借:在建工程 贷: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

借:固定资产 183.2 贷:在建工程 183.2

(2)2012年——应税项目

借:在建工程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实收资本

借:在建工程 贷:原材料

借:在建工程 贷:库存商品

借:在建工程 贷: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

借:固定资产 156 贷:在建工程 156

3、题目解析:

(1)2010年2月28日

借:在建工程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实收资本

3月6日

借:在建工程 10 贷:银行存款 10

60.2 50

60×17% 60×10% 6 90

90×17%=15.3

90×(1+17%)=105.3 10 10 50 50 60×10% 6 500

85 585

4月10日

借:在建工程 50 贷:应付职工薪酬 30 原材料 20

2010年6月20日

借:固定资产 560 贷:在建工程 560

(2)2010年折旧从7月份开始计提,560/10/2=28万元

4、题目解析:

(1)2011年12月20日 借:固定资产 315 贷:银行存款 315

(2)2012年12月31日

该设备累计折旧为(315-15)/10=30万元,此时

(尚未考虑减值的)账面价值=315-30=285>可收回金额200万元,发生减值85万元 借:资产减值损失 85 贷: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85

(3)2013年12月31日

固定资产减值部分不再参与折旧,所以当年计提折旧=(200-10)/5=38万元 2013年年末账面价值=原价-累计折旧-减值=315-(30+38)-85=162万元 借:在建工程 162 累计折旧 68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85 贷:固定资产 315

(4)改良对设备价值的影响 剥离旧部件

借:营业外支出 120 贷:在建工程 120

换上新部件

借:在建工程 160 贷:银行存款 160

改良完工后

借:固定资产 202 贷:在建工程 202

(5)2014年折旧从4月份开始

当年计提折旧额=202×(2/8)×(9/12)=37.88万元

5、题目解析:

购入三台设备时,分别按照公允价值比例分配 借:固定资产——X 设备 ——Z 设备 在建工程——Y 设备 6050×Y 设备公允价值比例=2160.71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

借:在建工程——Y 设备 280 贷:原材料 80 银行存款 200

借:固定资产——Y 设备 2440.71 贷:在建工程——Y 设备 2440.71

6、题目解析:厂房属于非增值税应税项目 借:工程物资 2340 贷:银行存款 2340

借:在建工程 2340 贷:工程物资 2340

借:在建工程 贷:原材料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借:在建工程 贷:库存商品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借:在建工程 50 贷:银行存款 50

借:固定资产 2925 贷:在建工程 2925

2011年计提折旧=(2925-60)/20=143.25万元

7、题目解析:厂房属于非增值税应税项目 (1)借:工程物资 23400 贷:银行存款 23400

1020 7070 234 200 34 301 250

300×17%=51

(2)借:在建工程 9360 贷:工程物资 9360

借:原材料 12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2040

贷:工程物资 12000×(1+17%)=14040

(3)借:在建工程 贷:原材料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4)借:在建工程 20000 贷: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 20000

(5)借:在建工程 30000 贷:应付职工薪酬 30000

(6)借:固定资产 117860 贷:在建工程 117860

58500 50000 8500


相关内容

  • 存货期末计量原则
    存货期末计量原则 (一)存货期末计量原则 [所属章节]: 本知识点属于<会计>科目第三章存货第三节期末存货的计量的内容. [知识点]:存货期末计量原则 资产负债表日,存货应当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存货成本高于其可变现净值 ...
  • 名词解释和简答题--改过
    一.名词解释题(每小题2分,共5小题,共10分) 1. 审计:是一种独立的经济监督.财务报表的鉴证和经济活动的鉴证及咨询活动. 2. 鉴证业务:指注册会计师对鉴证对象信息提出结论,以增强除责任方之外的预期使用者对 鉴证对象信息信任程度的业务 ...
  • 如何从CPA的角度学习ACCA F8
    如何从CPA 的角度学习F8? 一.审计的一些概念 1.审计是什么? 分为政府审计.企业内部审计.注册会计师审计三类.其中注册会计是审计是有偿审计,其他都不是. 1)政府审计:主要是检查各级政府机构和国有企业的收支情况.由国家审计署执行. ...
  • 审计的概念
    第一编: 1.注册会计师审计的含义7 审计是一个系统化过程,即通过客观地获取和评价有关经济活动与经济事项认定的证据,以证实这些认定与既定标准的符合程度,并将结果传达给有关使用者. 2.注册会计师业务范围14 1. 审计业务 审查企业财务报表 ...
  • 20XX年注册会计师考试科目特点及搭配建议
    2011年注册会计师考试科目特点及搭配建议 来源:考试吧(Exam8.com) 2010-11-7 17:01:34 [考试吧:中国教育培训第一门户] 模拟考场 雷博优秀的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之一www.lehmanbrown.com 雷博国 ...
  • CPA考试内容形成非同一控制下控股合并的长期股权投资
    CPA考试内容形成非同一控制下控股合并的长期股权投资 1.一次交易实现的控股合并 购买方应当按照确定的企业合并成本作为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 企业合并成本包括购买方付出的资产.发生或承担的负债.发行的权益性证券的公允价值之和. 相关费 ...
  • 20**年4月自学考试审计学试题及答案
    中国自考人(www.zk8.com.cn)--700门自考课程 永久免费.完整 在线学习 快快加入我们吧! 全国2012年4月自学考试审计学试题 课程代码:00160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 ...
  • 注册会计师会计科目借款费用开始资本化的时点
    高顿财经CPA培训中心 注册会计师会计科目借款费用开始资本化的时点 企业发生的借款费用,可直接归属于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的购建或者生产的,应当予以资本化,计入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成本.其他借款费用,应当在发生时根据其发生额确认为财务费用,计 ...
  • 6个月通过注册会计师
    会计是零基础,6个月通过了注册会计师的会计.财务成本管理.税法.经济法.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5门课 资料下载: 里面几乎什么资料都下的到 这个论坛8错 我3月前有关CPA资料都是这里下载的 朋友推荐的 东奥的 中华会计网校 以下链接是网上推荐 ...
  • 20**年CPA考试[战略]真题
    一.单项选择题 1. 甲公司某年的投资资本回报率为7%,销售增长率为10%:经测算甲公司的加权资本成本为7.5%,可持续增长率为7%.该年甲公司的业务属于财务战略矩阵中的(). A. 减损型现金短缺 B. 增值型现金剩余 C. 增值型现金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