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有什么精神? - 范文中心

鲁迅有什么精神?

01/04

第一,是最清醒的现实主义。“中国人向来因为不敢正视人生,只好瞒和骗,由此也生出瞒和骗的文艺来,由这文艺,更令中国人更深地陷入瞒和骗的大泽中,甚而至于已经自己不觉得。”(《坟》:《论睁了眼看》)这种思想其实反映着中国的最黑暗的压迫和剥削制度,反映着当时的经济政治关系。科学式的封建等级制度,给每一个“田舍郎”以“暮登天子堂”的幻想;租佃式的农奴制度给每一个农民以“独立经济”的幻影和“爬上社会的上层”的迷梦。这都是几百年来的“空前伟大的”烟幕弹。而另一方面,在极端重压的没有出路的情形之下,散漫的剥夺了取得智识文化的可能的小百姓,只有一相情愿的找些“巧妙”的方法去骗骗皇帝官僚甚至于鬼神。大家在欺人和自欺之中讨生活。统治阶级的这种“文化遗产”甚至于象沉重的死尸一样,压在革命队伍的头上,使他们不能够迅速的摆脱。即使“到处听不见歌吟花月的声音了,代之而起的是铁和血的的赞颂。然而倘以欺瞒的心,用欺瞒的嘴,则无论说A和O,或Y和Z,一样是虚假的”(同上)。鲁迅是竭力暴露黑暗的,他的讽刺和幽默,是最热烈最严正的对于人生的态度。那些笑他“三个冷静”的人,固然只是些嗡嗡翁的苍蝇。就是嫌他冷嘲热讽的“不庄严”的,也还是不了解他,同时,也不了解自己的“空城计”式的夸张并不是真正的战斗。可是,鲁迅的现实主义决不是第三种人的超然的旁观的所谓“科学”态度。善于读他的杂感的人,都可感觉到他的燃烧着的猛烈的火焰在扫射着猥劣腐烂的黑暗世界。“世界日日改变,我们的作家取下假面,真诚地,深入地,大胆地看取人生并且写出他的血和肉来的时候早到了;早就应该有一片崭新的文场,早就应该有几个凶猛的闯将!”

第二,是“韧”的战斗。“对于旧社会和旧势力的斗争,必须坚决,持久不断,而且注重实力。……我们急于要造出大群的新的战士,但同时,在文学战线上的人还要‘韧’。”(《二心集》:五六页)“野牛成为家牛,野猪成为猪,狼成为狗,野性是消失了,但只足使牧人喜欢,于本身并无好处。……我以为还不如带些兽性,如果合于下列的算式倒是不很有趣的:人+家畜性=某一个人。”(《而已集》:《略论中国人的脸》)而兽性就在于有“咬筋”,一口咬住就不放,拼命的刻苦的干去,这才是韧的战斗。牧人们看见小猪忽然发一阵野性,等忽儿可驯服了,他们是不忧愁的。所以这种兽性和韧的战斗决不是歇死替利地可以干得来的。一忽儿“绝望的狂跳”,一忽儿又“萎靡而颓伤”,一忽儿是嚣张的狂热,一忽儿又捶着胸脯忏悔,那有什么用处。打仗就要象个打仗。这不是小孩子赌气,要结实的立定自己的脚跟,躲在壕沟里,沉着的作战,一步步的前进,——这是鲁迅所谓“壕堑战”的战术。这是非合法主义的战术。如果敌人用“激将”的办法说:“你感走出来”,而你居然走了出去,那么,这就象许褚的赤膊上前阵,中了箭是活该。而笨到会中敌人的这一类的奸计的人,总是不肯,也不会韧战的。

第三,是反自由主义。鲁迅的著名的“打落水狗”(《坟》:《论费厄泼赖应该缓刑》),真正是反自由主义,反妥协主义的宣言。旧势力的虚伪的中庸,说些鬼话来羼杂在科学里,调和一下,鬼混一下,这正是它的诡计。其实这斗争的世界,有些原则上的对抗事实上是决不会有调和的。所谓调和只是敌人的缓兵之计。狗可怜到落水,可是它爬出来仍旧是狗,仍旧要咬你一口,只要有可能的话。所以“要打就得打到底”——对于一切种种黑暗的旧势力都应当这样。但是死气沉沉的市侩,——其实他们对于在自己手下讨生活的人一点儿也不死气沉沉,——表面上往往会对所谓弱者“表同情”,事实上他们有意的无意的总在维持着剥削制度。市侩,这是一种狭隘的浅薄的东西,它们的头脑(如果可以说这是头脑的话),被千百年来的现成习惯和思想圈住了,而在这个圈子里自动机似的“思想”着。家庭,私塾,学校,中西“人道主义”的文学的影响,一切所谓“法律精神”和“中庸之道”的影响,把市侩的脑筋造成了一种简单机器,碰见什么“新奇”的,“过激”的事情,立刻就会象留声机似的“啊呀呀”的叫起来。这种“叭儿狗”“虽然是狗,又很象猫,折中,公允,调和,平正之状可掬,悠悠然摆出别个无不偏激,唯独自己得了”中庸之道“似的脸来”。鲁迅这种暴露市侩的锐利的笔锋,充分的表现着他的反中庸的,反自由主义的精神。

第四,是反虚伪的精神。这是鲁迅——文学家的鲁迅,思想家的鲁迅的最主要的精神。他的现实主义,他的打硬仗,他的反中庸的主张,都是用这种真实,这种反虚伪做基础。他的神圣的憎恶就是针对着这个地主资产阶级的虚伪社会,这个帝国主义的虚伪世界的。他的杂感简直可以说全是反虚伪的战书,譬如别人不大注意的《华盖集续编》就有许多猛烈而锐利的攻击虚伪的文字,久不再版的《坟》里的好些长篇也是这样。而中国的统治阶级特别善于虚伪,他们有意的无意的要把虚伪笼罩群众的意识;他们的虚伪是超越了全世界的纪录了。“中国的一些人,至少是上等人,他们的对于神,宗教,传统的权威,是‘信’和‘从’呢,还是‘怕’和‘利用’?只要看他们的善于变化,毫无特操,是什么也不信从的,但总要摆出和内心两样的架子来。要寻虚无党,在中国实在很不少;……”他们什么都不信,但是他们“虽然这样想,却是那么说,在后台这么做,到前台可那么做”……这叫做“做戏的虚无党”(《华盖集续编》:《马上支日记》)。虚伪到这地步,其实是顶老实了。西洋资产阶级的民族主义者或者民权主义者,或者改良妥协的所谓社会主义者,至少在最初黎明期的时候,自己也还蒙在鼓里,一本正经的信仰着什么,或者理论,或者宗教,或者道德——这种客观上的欺骗作用比较的强些。——而中国的是明明知道什么都是假的,不过偏要这么说说,做做,骗骗人,或者简直武断地乱吹一通,拿来做杀人的理论。自然,自从西洋发明了法西斯主义,他们那里也开始中国化了。呜呼,“先进的”中国呵。

自然,鲁迅的杂感的意义,不是这些简单的叙述所能够完全包括得了的。我们不过为着文艺战线的新的任务,特别指出杂感的价值和鲁迅在思想斗争史上的重要地位,我们应当向他学习,我们应当同着他前进。


相关内容

  • 鲁迅[在酒楼上]结构的形式主义分析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29(5):16一20 JournalofLanzhouUniv.(SoeialSeienees) Vol.29No.52001P16一20 鲁迅<在酒楼上>结构的形式主义分析 古世仓 (兰 ...
  • 我之鲁迅观--浅析鲁迅的自由注意思想
    我之鲁迅观 --浅析鲁迅的自由主义思想 胡雪丹 摘要:鲁迅是一个致力于追求真正自由的人.他自由主义中所内涵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给了我极大的震撼和启发.鲁迅身处在那样一个"混乱"的时代,能够发出 ...
  • 鲁迅精神的现代意义
    鲁迅精神的现代意义 1940年1月9日当未来中国的政治领袖在延安做出"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国新文化的方向"的著名论断之后,鲁迅的文化选择的价值和五四新文化的基本素质似乎就应该被确定了.鲁迅一生中提出了无数个社会思想文化的命题 ...
  • 浅析鲁迅翻译理论体现的理性精神
    摘要:本文从鲁迅先生所处的历史时代.他的人生信仰和价值观以及由此产生的翻译初衷和翻译理论价值去挖掘鲁迅先生的翻译理论体现的理性精神,突破了从传统上将鲁迅翻译理论作为一种评判好坏的翻译标准去探究的视域. 关键词:鲁迅翻译理论 直译 复译 历史 ...
  • 5怀念鲁迅
    怀念鲁迅 有一天去坐校车,一个男生插了队,同学说:"我一直排在他后面."那男生道:"我是加拿大人."好一个"我是加拿大人."果然"拿大"果然"大人&q ...
  • 我与鲁迅对话
    我与鲁迅对话(转载) 在历史的银河中,闪耀着许多光彩熠熠的星辰.一颗明星,就是一座照亮后人前进的灯塔.于是我穿过时间的隧道,在历史的太空,去寻找那一颗星.题记 我四处寻找着,忽然,我隐隐约约看见一位穿黑色长袍的先生正在桌上埋头写作.我走过去 ...
  • 鲁迅留日背景及[藤野先生]的主题
    鲁迅留日背景及< 藤野先生>的主题 张国生 一 多年来多种版本的教学参考书和教师用书都认为,藤野先生的品质是"工作认真负责"."对学生严格要求"."热情诚恳".&quo ...
  • [鲁迅作品选读]课程纲要
    <鲁迅作品选读>课程纲要 <鲁迅作品选读>作为选修课,其课程纲要有四部分组成,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材编写原则.课程实施建议等. 一.课程目标 通过选修<鲁迅作品选读>,希望学生能达到这样的目标. 1.在 ...
  • 鲁迅研究试题 江苏省
    2007年4月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27039鲁迅研究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32分) 在下列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字母标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 1.下列论文中介绍了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的是( ) A .<文 ...
  • 我眼中的鲁迅
    我眼中的鲁迅 旷新年 鲁迅出生在一个历史大崩溃的时代,不仅中国的历史发生了彻底的崩溃--这是"千古未有之变局",而且西方的历史也发生了彻底的崩溃--尼采高呼"重新估定一切价值". 这个世界的基础已经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