鞭炮简笔画:春风送暖入屠苏 - 范文中心

鞭炮简笔画:春风送暖入屠苏

11/18

  历代的文人墨客总是以最美好的诗句,赞颂新年的来临。王安石的《元日》诗: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这首描写了宋代人过春节的场面:春风送暖,旭日初升,家家户户点燃爆竹,合家喝着屠苏酒,忙着摘下门上的旧桃符,换上贴有门神的新桃符。作者择取了这些过年时最典型的喜庆场景,展现了一幅富有浓厚生活气息的汉族民间风俗画卷。宋人特别喜欢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政治抱负、哲学观点。王安石此时身为宰相,正在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所以这首诗的字里行间都洋溢着他对革除时弊、推行新法的坚定信念及乐观情绪。抒发了他春风得意踌躇满志的心情。 还能体现出他的执政态度。

  在中国,爆竹声响是辞旧迎新的标志、喜庆心情的流露。经商人家放爆竹还有另一番意义:他们在除夕之夜放炮仗是为了新的一年大发大利。不过,据旧习认为,敬财神要争先,放爆竹要殿后。所以,要想发大财者,炮仗要响到最后才算心诚。

鞭炮简笔画:春风送暖入屠苏


相关内容

  • 鞭炮声声迎新年
    鞭炮声声迎新年 望湖路小学 四年四班 黄秋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每当我想起这首诗时,都不由得想起我的新年生活.下面我就说说我印象最深的事吧!那就是放鞭炮. 那是今年的大年 ...
  • 欢乐的除夕夜晚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除夕夜晚,炮声总是此起彼伏响个不停,这是我们中华民族辞旧迎新的传统习俗,也表明新年的钟声就要敲响了.此时,家家户户都亮起了鲜红的灯笼,灯笼发透出的灯光照亮了刚刚贴上的对联,也照亮着人们 ...
  • 元旦板报的设计
    元旦的由来 大约在公元前五万年左右,古埃及人已由游牧改为农耕,定居在尼罗河两岸,他们的农业收成与尼罗河是否发生洪水有很大关系.古埃及人从长期的观察中发现,尼罗河泛滥的时间是有规律的,他们就把这个时间每次都记录在竹竿上,从中得知两次泛滥时间之 ...
  • 关于新年的名诗名句
    过新年的名诗.名句 除夜作 [唐]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愁鬓明朝又一年. 除夜 [唐]来鹄 事关休戚已成空,万里相思一夜中. 愁到晓鸡声绝后,又将憔悴见春风. 除夜 [唐]李世民 岁阴穷暮纪,献节启新芳.冬 ...
  • 五年级下册古诗及意思
    五年级下册古诗及意思(沪教版) 1.长歌行 汉乐府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诗意: 千万条大河奔腾着向东流入大海,什么时候才能再向西流回来?如果年轻力壮的时候不知道图强,到了老年头发花白,一事无成,悲伤也没用了. ...
  • 古诗词十首解析
    古诗词十首 1 七步诗[三国.魏] 曹植 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然,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这首诗用( )的( )和( )来比喻( ),用( )来比喻( ),生动形象.深入浅出地反映了( ). 2 鸟鸣涧(唐)王维 ...
  • 小学古诗重点
    紫色,做正确的,红色字写错的,绿色,写不来的,黄色,记了不太熟,但可能会,黑色,记了,不会. 1.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2.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4.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5.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
  • 唐宋大家杜甫孟浩然韩愈王安石辛弃疾欧阳修元旦贺诗会
    1.<守岁> 唐·杜甫 守岁阿戎家,椒盘已颂花. 盍簪喧枥马,列炬散林鸦. 四十明朝过,飞腾暮景斜. 谁能更拘束?烂醉是生涯. 2.<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 ...
  • 上海版五年级下语文古诗
    五年级下语文古诗 长行歌(节选) 汉乐府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元日 宋 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渔歌子 唐 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 ...
  • 小学一至三年级上学期要求掌握的古诗词
    第一册(一年级上) 古诗 1咏鹅(骆宾王) 鹅,鹅,鹅, 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 红掌拨清波. 2画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3画鸡(唐寅) 头上红冠不用裁, 满身雪白走将来. 平生不敢轻言语, 一叫千门万户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