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向凝胶电泳 - 范文中心

双向凝胶电泳

09/05

1. 丙二醛的测定

丙二醛(Malomdialdehvde,MDA) 是机体内的氧自由基攻击生物膜中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形成的脂质过氧化物,测试MDA 的营可反映机体内脂质过氧化的程度,间接地反映出细胞损伤的程度。

测定方法是利用过氧化降解产物中的丙二醛与硫代巴比妥酸(TBA)在高温和酸性条件下缩合,形成的红色产物甲川(3,5,5一三甲基恶唑2,4一二酮) 于532nm 处有最大吸收峰来进行测定的。

2. 脂氧合酶(Lipoxygenase,LOX )活性的测定

参照Axelrod 等1981) 的方法,反应温度为室温,反应体系为3ml(含有缓冲液2.930 ml ,酶液25ul ,底物45出) ,加入酶液15 s后开始计时,记录3 min内OD 值的变化,酶活性以ΔOD234/(gFW·rain) 表示。重复3次。

3. 细胞膜透性的测定

取每盆烟草植株中部叶片,采用浸泡法取大小相当的植物叶片(尽量保证叶片的完整性,少含茎节) ,用自来水洗净后再用蒸馏水冲洗3次,用滤纸吸干表面水分,将叶片剪成适宜长度的长条(避开主脉) ,快速称取鲜样3份,每份0.1 g ,分别置于10 ml 去离子水的刻度试管中,盖上玻璃塞置于室温下浸泡处理12 h .用电导仪测定浸提液电导(R1),然后沸水浴加热30 min,冷却至室温后摇匀,再次测定浸提液电导(R2).

4. 超氧阴离子相对含量的测定

按王爱国等( 1990) O2- 对羟胺氧化的方法, 将氧化产物N O2-在对氨基苯磺酸和 O 2-萘胺中显色后的偶氮染料转移到等体积的乙醚中, 水相液在530nm 比色。以NO 2- 作标准曲线, 根据NO 2 的浓度换算成O 2 产生速率。

5.H 2O 2含量测定

按Kar 等( 1987)的方法, 5%Ti ( SO4) 2 与待测提取液中的H 2O 2反应形成过氧化物—钛复合物沉淀, 离心后弃去上清液, 沉淀用冷丙酮洗涤2 次, 用lmol/ L H 2SO 4溶解沉淀, 在420nm 比色。

实验24 植物组织中过氧化氢含量测定

一、目的意义

植物在逆境下或衰老时,因体内活性氧代谢加强而使H 2O 2发生积累。H 2O 2可以直接或间接地氧化细胞内的生物大分子物质,并使细胞膜结构受损,从而加速细胞的衰老和解体。H 2O 2在体内的含量和生成速度,与植物的种和品种有关,也与环境条件有关,因为H 2O 2含量与细胞衰老进程关系密切,因此H 2O 2含量测定已经成为逆境生理研究中的重要内容。

二、原理

H 2O 2可以与硫酸钛(或氯化钛)生成过氧化物——钛复合物黄色沉淀,沉淀物可被硫酸溶解,并在450nm 处形成吸收高峰,在一定范围内,其颜色深浅与H 2O 2浓度呈线性关系。因此可用标准曲线法测其含量。

三、实验材料、仪器与试剂

1. 实验材料:预测定新鲜植物组织。

2. 仪器:分光光度计、离心机、研钵、移液管、容量瓶、离心管等。

3. 试剂:

-1(1)100μmol ·L H2O 2丙酮试剂:取30%分析纯H 2O 2 57μL 溶于100mL 丙酮,用时稀

释100倍。

-1(2)其它试剂:2mol ·L 硫酸、5%(w/v)硫酸钛、丙酮、浓氨水。

四、操作步骤

1. 标准曲线制作:取10mL 离心管6支,编号,按下表加入试剂。

离心管编号

100μmol ·L H 2O 2(mL )

4℃下预冷丙酮(mL )

-1H 2O 2浓度(μmol ·L )

5%(w/v)硫酸钛(mL )

浓氨水(mL ) -11 0 1.0 0 0.1 0.2 2 0.2 0.8 20 0.1 0.2 3 0.4 0.6 40 0.1 0.2 4 0.6 0.4 60 0.1 0.2 5 0.8 0.2 80 0.1 0.2

-16 1.0 0 100 0.1 0.2 混匀后,3000rpm 离心10min ,弃去上清液,保留沉淀,每管加入2mol ·L 硫酸5mL ,

待沉淀完全溶解后,将其小心转入10mL 容量瓶中,并用少量蒸馏水小心冲洗离心管,将洗涤液合并后定容至刻度,用光径1cm 比色杯,415nm 波长下比色,绘制出标准曲线。

2. 样品提取:称取新鲜材料2~5g (视H 2O 2含量多少而定),按材料与提取剂1:1的比例加入4℃预冷的丙酮和少许石英砂研磨成匀浆后,3000rpm 离心10min ,弃去残渣,上清液即为样品提取液。

3. 样品测定:吸取样品提取液1mL ,按上表加入5%硫酸钛和浓氨水,待沉淀形成后,3000rpm 离心10min ,弃去上清液。沉淀用丙酮反复洗涤3~5次,直到去除植物色素。向洗

-1涤后的沉淀中加入2mol ·L 硫酸5mL ,待完全溶解后,用制备标准曲线同样的方法制成比

色液并比色。

五、结果计算

C ⨯V W ⨯1000

-1-1C 为标准曲线上查得H 2O 2浓度式中:A 为植物材料H 2O 2含量(μmol ·g );(μmol ·L );

V 为样品提取液总体积(mL );W 为植物组织鲜重(g )。 A =

实验38 植物组织中丙二醛含量的测定

一、目的意义

植物器官衰老时或在逆境条件下,往往发生膜脂过氧化作用,丙二醛(malondisldehyde ,MDA )是其产物之一,通常利用它作为膜质过氧化指标,表示细胞膜脂过氧化程度和植物对逆境条件反应的强弱。

本实验的目的是学习植物组织中丙二醛含量测定的原理及操作。

二、原理

MDA 在高温、酸性条件下与硫代巴比妥酸(TBA )反应,形成的有色三甲基复合物在532nm 波长处有最大光吸收,并且在600nm 波长处有最小光吸收。但是,测定植物组织中MDA 时受多种物质的干扰,其中最主要的是可溶性糖,糖与TBA 显色反应产物的最大吸收波长在450nm ,但532nm 处也有吸收。为消除这种干扰,可用下列经验公式计算比色液中MDA 的浓度,进一步计算出植物组织中的含量。

C =6. 45⨯(A 532-A 600) -0. 56⨯A 450

三、实验材料、仪器与试剂

1. 实验材料:植物根或叶。

2. 仪器:分光光度计、冷冻离心机、恒温水浴锅、可调加样器、研钵、试管等。

3. 试剂:

(1)5%三氯乙酸(TCA )

(2)0.5%硫代巴比妥酸(TBA ):称取TBA 0.5g溶于5%TCA (W/V)溶液,并用其定容至100mL 。

四、操作步骤

1. 材料提取:称取0.5g 植物样品(叶、根),加5%TCA 5mL ,研磨后所得匀浆3000rpm 离心10min 。取上清液2mL ,加0.67%TBA 2mL,混合后在100℃水浴上煮沸30 min,冷却后再离心一次。

2. 样品测定:分别测定上清液在450nm 、532nm 和600nm 处的吸光值,并按公式算出

-1MDA 浓度,再算出单位鲜重组织中MDA 含量(μmol ·g )。

五、结果计算

M =

-1C ⨯V W ⨯1000-1V 为提取液体积式中:M 为MDA 含量(μmol ·g );C 为MDA 浓度(μmol ·L );(mL );

W 为样品鲜重(g )。

实验39 植物细胞差别透性的测定

一、目的意义

原生质层是细胞控制物质出入的屏障。其半透膜性质是细胞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的基础条件。在不良环境下(如高温、低温、干旱、水涝、盐渍、大气污染等),原生质层的半透膜性质会受到改变、破坏或完全丧失,使细胞、组织乃至植物整体失去正常的生理功能。了解各种、各不同程度的逆境对细胞的伤害程度,是植物生理工作的重要研究内容,而掌握测定细胞差别透性的方法,不仅为上述研究所需要,在生产上也是了解不同植物、不同品种抗逆性强弱的手段。

本实验的目的是掌握电导率仪法测定植物细胞差别透性的原理及方法。

二、原理

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与溶液中的电解质浓度正相关。当植物组织受到逆境伤害时,由于膜的功能受损或结构破坏,而使其透性增大,引起细胞内的电解质发生不同程度的外渗。用无离子水浸泡经不同处理的植物组织,浸泡液的电导将因电解质的外渗而加大,伤害愈重,外渗愈多,电导度的增加也愈大。据此,可用电导仪测定浸泡液的电导度,根据电导度的增加而得知细胞受损程度。

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叫做电导,缩写符号为G 。而电导是电阻的倒数,即G = 1/R 。

-1电导的单位是西门子,用S 表示。由于电阻的单位是Ω,作为其倒数的电导,就用Ω来表

-12示,读作姆欧。在数量关系上,1S = 1Ω。电导率是长1m ,截面积为1m 的一段导体或溶

-3-4液的电导,单位为S/m,因单位太大,一般采用10S 或10S 做为单位,写作mS/cm或μS/cm,

读做毫西或微西每厘米。

三、实验材料、仪器与试剂

1. 实验材料:各种植物的叶片、块根、块茎及形成层、韧皮部等组织。

2. 仪器:电导仪、百分之一天平或0.6~1cm 孔径打孔器、真空泵、真空干燥器、冰箱、恒温水浴或温箱、电炉、剪刀、具塞刻度试管、移液管、小烧杯、玻璃棒等。

3. 试剂:无离子水或蒸馏水。

四、操作步骤

1. 用具清洗:由于电导变化极为敏感,因此所用玻璃器具必须干净,先用去污粉(或洗液)洗涤,再用自来水和无离子水冲洗,然后倒置于垫有滤纸的干净瓷盘中,用纱布盖好。

2. 材料准备:根据测定需要量,剪取相同叶龄、相同叶位、长势一致的叶片(或其它器官),用湿纱布包好带回室内。试材先用自来水再用无离子水冲洗,后用滤纸吸干外附水分,置于洁净的瓷盘内。

3. 材料处理:取4支试管(如需做重复则增加其倍数),编号。用打孔器打取叶片(避开粗大叶脉),每管放入10个小圆片(若因叶小不能打孔或采用其他组织时,则可用天平称重,每管放入0.1~0.2g )。然后,将①号管放入0℃以下的冰箱,②号管放入45~50℃的恒温箱或水浴中,③号管置室温下做为对照,各处理20~30min 。

4. 测本底值:上述处理完毕,将④号管马上加入10mL 无离子水,摇晃后立即测其电导率值并记录,作为本底值。此为无离子水中残留的电解质(电导度为0的无离子水很难获得)及材料边缘破损细胞渗出电解质造成的电导度。

5. 抽气:将①、②、③号试管取出,各加入无离子水10mL ,置真空干燥器中抽气10min ,意在抽出细胞间隙气体,使水分在负压下进入间隙,叶片沉入水中,以便于细胞内的电解质渗出。

6. 平衡:抽气后的各处理于室温下放置20~30min ,其间不时摇动,促使电解质外渗。若用于指导生产的有实际意义的测定,平衡应起码在1h 以上。

7. 测初值:将平衡后各处理分别测其电导率值并记录,作为初值。

8. 测终值:将测定初值的各处理用塑料薄膜封口,置沸水浴中煮沸10min ,以杀死细胞,彻底破坏质膜,然后用自来水冷却至室温,再放置20min ,摇匀,分别测其电导值并记录,做为终值。

五、结果计算

电解质外渗率有3种表示方法:

1. 外渗电导率值:直接用电导率值表示,可用于不同样品,或同一样品不同处理间的比较。

M =

-1K 1-K 2 W ⨯V -1-1式中:M 为电解质外渗率(μS ·cm ·g ·mL );K 1为样品浸出液电导率值(初值,

-1-1μS ·cm );K 2为本底值(μS ·cm );W 为样品重量(g );V 为样品浸提液体积(mL )。

2. 电解质相对渗出率:采用相对值表示,是为了消除测定中各种误差,并便于比较。可以采用以下三种表示方法:

(1)电解质渗出率(%):可表示经逆境处理样品的电解质渗出率占组织全部电解质的百分数。

电解质渗出率(%)=处理初值-本底值⨯100 同处理终值-本底值

(2)电解质相对渗出率(%):表示的是经逆境处理的电导率值占对照电导率值的百分数。

电解质相对渗出率(%)=处理初值-本底值⨯100对照初值-本底值

(3)伤害率(%):表示的是与对照相比,处理受伤害的程度。

伤害率(%)=处理初值-对照值⨯100 对照初值-对照值

3. 电解质绝对渗出量:是指每g 植物材料经逆境处理后渗出电解质的mg 数。这种表示

-1法需要先做出标准曲线。配制0.01~10mmol ·L KCl(AR )溶液,于25℃下测出系列电导

-1-1率值,以电导率(μS ·cm )为纵坐标,以浓度(mg ·mL )为横坐标,绘出标准曲线。

M =

-1AV W 式中:M 为电解质渗出量(mg ·g );A 为以样品电导率值与本底电导率值之差在标

-1准曲线上查得的电解质量(mg ·mL );W 为样品重量(g );V 为样品浸提液体积(mL )。

【附注】

1. 各处理的取材要尽量一致。

2. 本实验对反应条件十分敏感,对条件的控制必须十分严格。操作过程要严格避免污染。同组不同处理的用水应取自同一容器。

3. 如在冬季做此实验,试材应取自温室植物,如取自然状态下的植物,则低温处理温度应低于室外最低温10℃,否则难以出现预期结果。


相关内容

  • SDS-PAGE蛋白质凝胶电泳
    SDS-PAGE蛋白质凝胶电泳 第一部 知识准备 一.双向凝胶电泳 蛋白质组分析的先决条件是蛋白质的分离.分离过程一般可以分为2步,首先将蛋白质消化成肽段,通常由蛋白水解酶完成,然后将复杂的混合物分离成简单地形式.这2步没有明确的先后关系, ...
  • 生物化学实验原理与技术
    生物化学实验原理与技术 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 1999年 12月 目 录 蛋白质化学部分 SDS实验五 实验六 Western bloting 多酚氧化酶(PPO)的分离纯化„„„„4 多酚氧化酶(PPO)的活 ...
  • 凝胶阻滞电泳
    聚乙烯亚胺结合DNA的凝胶阻滞电泳实验 实验导读 琼脂糖凝胶电泳是分离.鉴定.纯化DNA片段的标准方法.即用低浓度的荧光物质,插入性染料溴化乙锭使凝胶中DNA区带染色,在紫外光下可检测出凝胶中少至1 ng的DNA,故可以直接显示DNA 在凝 ...
  • 变性梯度凝胶电泳 DGGE
    变性梯度凝胶电泳 Denaturing Gradient Gel Electrophoresis 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enaturing gradient gel electrophoresis ,DGGE) 的方法应用于探究微生物的多样性 ...
  • 生物安全管理体系文件
    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 目的:确保实验人员生物安全,环境不受污染,样品质量不受影响特制定该管理制度. 一.人员准入条件 1.实验室人员.辅助人员和外来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专业技能.受过相关的实验室生物安全培训.了解实验室潜在的生物危害和特殊要 ...
  • 分子生物学基础知识
    素材 聚合酶链式反应 PCR(生物学的聚合酶链反应)一般指聚合酶链式反应 聚合酶链式反应是一种用于放大扩增特定的DNA 片段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它可看作是生物体外的特殊DNA 复制,PCR 的最大特点,是能将微量的DNA 大幅增加.由1983 ...
  • 仪器分析--毛细管电泳法
    2007-10-26 11:1 [大 中 小][我要纠错] 毛细管电泳法是指以弹性石英毛细管为分离通道,以高压直流电场为驱动力,依据样品中各组分的淌度(单位电场强度下的迁移速度)和/或分配行为的差异而实现分离的一种分析方法. 当熔融石英毛细 ...
  • 抗原抗体反应及其应用
    抗原抗体反应及其应用 摘要 抗原抗体反应指抗原与相应抗体之间所发生的特异性结合反应.免疫印迹,又称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ting),是根据抗原抗体的特异性结合检测复杂样品中的某种蛋白的方法.双转印法.天然电泳及western ...
  • 蛋白质研究在植物发育过程中的应用
    广东林业科技 2008年第24卷第5期69 蛋白质研究在植物发育过程中的应用 祝 岩 姜春宁123 (1. 广东省林业种苗与基地管理总站 广州 510173; 2. 华南农业大学林学院) 摘要 蛋白质组学伴随后基因组学发展的需要而诞生, 其 ...
  • 食品分离技术-总论.ppt.Convertor
    食品分离技术 1.食品分离的必要性? 社会进步导致了对分离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 分离的难度越来越大导致了新的分离方法日益发展. 食品工业的重要化工单元操作. 对食品加工的科学化具有重要意义. 2.食品的原辅料也是多种成分组成的混合物,生产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