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的足迹诗意的印证 - 范文中心

学者的足迹诗意的印证

01/16

学者的足迹 诗意的印证

--解读中关村诗社学者型诗人的精神情怀

1989年,中国科学院的一些院士和科技工作者自发组建起了中关村诗社。20年来,他们在科研工作之余,以诗会友,借诗抒情,撰写了大量脍炙人口的诗词歌赋。这些诗作,以学者特有的视野和情怀,展示出文理结合的生命精髓。因此,它们不仅在学界同仁中引起共鸣,而且在社会上引起很大的关注,有的甚至广为流传。

那么,这些诗词歌赋到底折射出什么样的精神光芒呢?在这里,我们试图以" 挂一漏万" 的方式作一些局部的探索和解读。

村里的灯光与天上的星光

我们不会忘记,在改革开放的初期,《光明日报》的一篇报道曾在社会上引起很大反响,这篇报道的题目就是《中关村的灯光》。它描述的是,居住在这里的知识分子是如何夜读夜研,努力拼搏的。这篇报道,让" 灯光" 成了展示知识分子心灵的精神符号。因为,这灯光,分明是一种额外的付出,以弥补" 文革" 时期带来的整整一个时代的缺失。

这灯光,分明是一种特殊的追赶,用加倍的速度和步伐去冲出那阵阵重围,以期达到科学的新的彼岸。

这灯光,分明是一种动人的情怀,把冤屈和不公搁置脑后,以豁达的心态,用切实的行动,雕塑起中关村群体的独特形象。

这灯光,更是一种时空的跨越,它与天上的星光融为一体,打造出" 天上人间共一色,村里村外都齐飞" 这样的美图。

村外有文人的大笔,在青灯墨影中抓住这个具象,写出了令人跃跃欲试的激奋。那时那刻,在村内亦有诗人把目光聚焦于天空的繁星,抒发着同样的情怀。请看,我们诗社老诗人孙克定先生曾写有这首五言诗:

贺李元同志

--为" 李元小行星" 命名作

我赏太白诗,天汉悬高名。

古人仅想象,今人乃实行。

李元小行星,伴以卞氏星①

日友共举荐②,同行实推诚。

实至名自归,为国增光荣。

结交半世纪③,知君必有成。

孜孜五十载,科普业绩宏。

蜚声海内外,白头益求精。

前岁游美陆,攀登更上层。

共话抒怀抱,勉君骥足骋。

天学日开拓,普及任非轻。

中国富特色,协同老中青。

跨进新世纪,当好带头人。

注:①卞德培小行星;

②日本天文学家藤井旭等;

③1951年至1956年在紫金山天文台共事,迄今联系不断。

在诗里," 天汉悬高名" ,既是颂星,也是颂友。" 天学日开拓,...... 协同老中青" ,目击环宇,心怀天学(即天文学),壮心未已,满纸风云,其郁勃凛冽之气,令人荡气回肠,激昂难抑。

诗歌光谱中的赤心展示

我们诗社中还有一位这样的诗人,历史上曾被错划为右派。" 文化大革命" 刚结束不久,他需要填写一份履历表,上面有一栏是" 受过何种奖励与处分" 。右派当然是他" 受过的处分" ,应当怎样填写呢?他的回应却是一首诗,一首绝妙的七言绝句:

曾经神矢中光臀,

仍是当年赤子心。

往事无端难彻悟,

几番落笔又哦吟。

用诗来回应严肃的人事表格,这种率性与幽默该是多么的奇特!

他就是著名代数学、密码学学者曾肯成先生。

你看看," 曾经神矢中光臀" ,裤子还没有穿好就被" 神箭" 射中了。是什么" 神箭" ?那后来看到此表格的人,当然知道就是指他被错划为右派这件事。屁股上挨了一" 箭" ,虽说不至于致命,但那也很不好受啊,更何况是处于" 光臀" 的尴尬状态。诗句当中含有多少辛酸,多少无奈,多少不公平的待遇啊。

" 仍是当年赤子心" ,他这种无怨无悔的表白,多么坦诚,多么沉重,又是多么珍贵! 解放初期,他曾到前苏联研学,其间由于他俄语奇好,担当过郭沫若院长访问苏联时的俄语翻译。因此,当写到这里的时候,我不禁想起了俄国作家杜勃罗留波夫说过的一句话:如果没有诗人,没有诗歌,人类" 许许多多美妙的感情与高尚的愿望,都会被遗忘" 。俄国大文豪的这句话,想不到后来会在这里成为曾肯成先生这首诗的一个注解:让我们看到了诗人内心蕴涵的" 美妙情感和高尚愿望" 。曾肯成先生后来在密码学上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并创建信息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成绩斐然。因此当他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出访美国路易斯安那大学期间,美国有关方面多次找上门来,承诺优厚的条件,邀请他留在美国从事信息安全研究。但是他都明确地拒绝了。如果说在曾肯成先生的这首诗中,第一句是他对于错划右派这件事的揶揄,那么,第二句中的" 仍是" 两个字,更表达了他那颗" 当年赤子心" 的执著和一贯。

在中关村诗社的学者型诗人中许多均属海外归来的学子。虽说他们从事的专业不同,回国的经历不同,但是他们情系祖国的" 赤子心" 却都是一样的坦诚与执著。当这种情愫浸润在在他们的诗歌里的时候,就像一幅幅美丽光谱,解读着其心灵的定位,令世人仰视。

在这里,学者与诗人的

边界变得模糊起来

如果说,科学是冷静的理性活动;那么,诗歌则是热烈的感性发抒,二者形不同而实相融。我们诗社中的那些学者型诗人,让科学的哲理加上诗歌的境界,把学问与诗文浸润在一起,二者相得益彰,互补互扬,精美非凡。对此,我思考过、探究过,试图梳理出其中的缘由。人性这个东西,当然应该是诗歌关注的主要对象。然而,人性一旦带上理性的骨架,就会变得更加坚挺,不容易散落和异化。另一方面,理性的认识,一旦得到情愫的滋润,就会让事物远离枯燥,变得鲜活跳跃,生机盎然。

这里略举几例。

请看彭桓武院士这首《西江月·咏两朵白芍药花》

紫草黄花点缀,白盘绿叶帮扶;婷婷顾盼若召予,脉脉含情无语。

玉洁冰清帝女,心专目定凡夫;精诚求实毕生愉,与善美真为侣。

这既是写花,又是写人,或者说,诗词营造出来的一种化境,根本无法说清究竟是写花还是写人。作为理论物理学家,却还专注芍药花,不多不少,只是两朵。于是,词牌的上下两阙

构成了数量上的对应,并与诗词意的高境很好地融合为一体,真哉,善哉,美哉。

请看王绶琯院士这首《玉楼 春》:

麻姑一别星如雨

伊甸园开金满树

地球板块合还分

黑洞时空吞不吐

生生万事凭谁数

彩凤笙寒蝴蝶舞

生涯前后镜中花

世事浮沉风尾絮

在这位天文学家的眼里,创世与人生,天动与世事,蝶舞与生涯这些乾坤大宇的具象,伴随着诗句在跳动,在转移,一一映入读者的眼帘,产生美的感受;随之萌生的人生哲理和体验,同样令人唏嘘感叹。

看看许国志院士这首《玉漏 迟》:

万端渠网布,东塘半亩西泉高处。要的清澄,活水应来无阻。权记渠深几武,等吞吐,渠头休误。轮一度,标签再谱,首将泉署。

量权测水相标,觅一线泉塘,畅流增补。如许咽喉,迭代一逢无路。休得心贪太苦,应记取截流同数。标慎与,法大比天知否!

一个枯燥的组合数学类算法,在这位运筹学家的手下竟变成了一首美妙的词牌。它不仅刻画了该算法的要点,还夹带着诸如" 活水应来无阻" ," 法大比天知否" 这等上口的警句,读来如渴遇清流,沁人肺腑。笔者在讲" 组合优化" 这门课时,曾引用这首词,研究生们的反响颇为激奋。

再请看曾庆存院士这首《细雨剑门关》:

文采才情远役身,

谪仙诗圣放翁魂,

我驰万里来何事,

细雨云烟立剑门。

站立在那样的当口,一种打捞历史精神的责任自然会油然而生。至于" 万里来何事" 的发问,及其回答带出" 细雨云烟" 的过程,以及直" 立剑门" 的状态,既彰显着诗人的气势,又蕴含着学者的品位,令人拍案击节。

跨越双语,潇洒放歌

从根本上说,诗歌翻译就是件不可能完美的事情。对此,英国诗人John Denhan(1615~1659)曾这样论述:

" 诗歌所携带的那类灵气太精妙了,当它倒入到另一种语言容器的时候就会蒸发殆尽。"

然而,人类乃是群居的活物,他们不仅渴望了解自我,更渴望了解其同类。了解的过程本质就是一种沟通,沟通带来的社会推动作用和影响是极其巨大的。在西方有个《通天塔》的故事,其哲理令人回味无穷。它说明了,人们能够进行顺畅的语言沟通时,就会产生出不可思议的巨大力量,连建造直通天庭的" 通天塔" 也不成问题。然而,这个故事更要告诫世人,相互沟通谈何容易!它是件极其困难的事情,以至于到了信息化极普及的今天,仍是如此。于是有人用" 通天塔" 这个名字拍成大片,用当今的事件和故事来叙述和表达这个具有普世意义的事实。

对此,从事自然科学的学者却具有特有的禀赋。一方面,跨越国界的专业学识造就了他们较为宽阔的视野;另一方面,经常的国际性学术交流活动也会提升他们多种语言的沟通能力。于是,当他们用诗词来表述自己的情愫和心声的时候,往往也会产生一种冲动:让诗歌跨越语言的障碍,用不同的语言来放声吟唱。令人惊奇的是,他们跨越不同国界语言的诗歌吟唱,其水准、其品位、其精妙,一点不比纯粹的文人来得差。

让我们看看许国志先生的一首译诗,原诗是雪莱的一首名诗。关于这首诗的中文翻译,已有众多版本。然而,许国志先生却独辟蹊径,用词牌《蝶恋花》的语言和结构来翻译它,译诗同样极佳。

蝶恋花·问月

底事卿颜如许白?

许为攀天瞰地多劳碌。

许为形单还影独,

群星本是来他族,

却在其间空踯躅。

许为风云变幻常相续。

浑若寡欢忧郁目,

遍寻无物堪情笃。

这首诗,乃是在清月悬天,寥廓漫夜之际,是诗人与这个明亮天体作出的心灵交流。因为月亮的孤独,正是诗人清寡的写照:虽说身边没有朋友,眼睛满聚忧伤,可这又算什么,因为天地万物间,哪一个可以像月亮那样明亮高贵!哪一个可以那样光照恒持久远!许先生正是从该诗的如此灵性基调出发,加以再创作,糅进地道的汉语词汇,一口气写就成了中文的绝唱。

在译诗中,许国志先生把"to" 翻译为" 问" ,而不是通常地译成" 致" ,这既合乎中国诗人风格,又把诗歌的情绪走向从" 单行道" 变成了" 双行道" 。译诗很好地承载了原诗的灵气,译诗的理解是深透的,舍取是适当的,表达是高超的,词语是精美的。

这类诗歌实践在我们诗社还有许多,它们对于吸纳世界文库的诗歌精华,丰富自我的诗歌表述,提升自我的诗歌境界,都是大有裨益的。因此," 上山千条路,共揽一天月" 的多种语境体验构成了中关村诗社的一个突出特点。

笔者曾有感于中关村诗社诗友们的这种高尚情操和品位,写有《松竹梅三友》诗,现特录于后,表达对他们的崇敬。

雪月交光处,长天任展舒。

骄姿临空谷,寥廓一仙图。

此物心中载,雅韵淡中来。随风散为诗,入雨流文采。

报春一枝红,峭立风雪中。引来花烂熳,笑隐不居功。


相关内容

  • [追寻先辈足迹]教案
    课题:追寻先辈足迹 教学目的:1.了解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2.知道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的历史,以及红军长征胜利的伟大历史意义. 3.让学生学习红军爱国爱民.不畏艰难险阻的精神. 重点:知道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使中国的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难点: ...
  • 20**年南京市中考玄武二模历史试卷
    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九年级测试卷(二) 历 史(开卷)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请将此选项的字母代码 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每小题1分,共25分). 1.考古学家在北京人遗址中发现了五层面积 ...
  • 难忘的小学生活
    难忘的小学生活 [活动目标] 1.收集整理能表现自己学习生活的"成长袋".奖状.照片,回顾个人和集体成长中的点点滴滴,激发自己对母校.老师的眷恋,体悟老师的培养之恩和殷切期待. 2.阅读"阅读材料"和 ...
  • 换种思路采摘幸福
    班主任工作,对于许多人来说是繁琐辛劳,人们听到的往往是抱怨,哀叹,累人累心.对此,我倒认为不妨改变思路,换种角度,也许眼前就会别有洞天.一位诗人曾经说:"人生充满劳绩,然而,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作为班主任的我们,纵然 ...
  • 中国大学视频公开课
    有效学习从心开始 @庞维国 博士,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教授. 小言语 大智慧 @姚小玲 姚小玲,教授,现任北航思想政治理论学院常务副院长. 如何让理想照进现实 @熊丙奇 熊丙奇,著名教育学者,博士,上海交通大学编审. 网络时代的知 ...
  • 生态承载力的国内外研究进展_高鹭
    中国人口 资源与环境 2007年 第17卷 第2期 CH INA PO PUL AT IO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 NT Vol. 17 No. 2 2007 生态承载力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高 鹭 1, 2 * 张 ...
  • 免费留学:英国知名大学所在城市详解
    官网:www.liuxue360.com 第一次踏上英国的土地,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干净的空气和街道,一望无际的草地和维多利亚式建筑,仿佛游走在画中,美丽非常.即使归国已多时,也难以忘怀街角艳丽的鲜花,教堂里连绵的钟声.在英国学习和工作的时间里 ...
  • 洛阳龙门石窟考察报告
    篇一:西安洛阳考察报告 西安洛阳考察报告 1.主要思想:通过观看数几个历史博物馆,了解我国传统文化和艺术,更加对书法的感悟 2.考查对象:历史博物馆出图文物 古建筑 碑刻石, 3.关键词:历史文物陈列 古建筑群 碑林刻石林立 瓦当雕刻 书法 ...
  • 高中语文必修1断章教案
    断章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 了解诗歌解读"诗无达诂"的特点,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解读: 2.以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质疑的学习习惯,锻炼交流.表达能力: 2. 理解并分析短诗的主旨: (二)过程与方法 ...
  • 狱内侦查学指导
    狱内侦查学指导 一.单项选择题 1.贪污负责实施狱内侦查的机关是(监狱) 2.本书中所说的"狱内"是指(监狱内) 3.明确授权监狱行使狱内侦查权的法律是(<刑事诉讼法>和<监狱法>) 4.依照法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