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思邈格言 - 范文中心

孙思邈格言

03/04

1、天有盈虚,人有屯危,不自慎不能济也。故养性必知足自慎。

2、落花无返树之期,逝水绝归源之浪,人之生灭,事可同然,万法皆空,何不悟矣!

3、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以其运动故也。

4、福者,造善之积也;祸者,造不善之积也。孙思邈格言。

5、不知易,不足以言太医。

6、寿夭休论命,修行本在人。

7、存不忘亡,安不忘危。

8、后生志学者少,但知爱富,不知爱学,临事之日,方知学为可贵,自恨孤陋寡闻。

9、善养性者,则治未病之病,是其义也。

10、养老之要,耳无妄听,口无妄言,身无妄动,心无妄念,此皆有益老人也。

11、贼而得之者祸也,幸而得之者笑也,分而得之者吉也,屈而得之者福也!

12、居其富而失其富,居其贵而不失其贵,祸不及也,寿不折矣!

13、夫生民之道,莫不以养小为大,若无于小,卒不成大,故易称积小以成大。孙思邈格言。

14、养性者,不但饵药餐霞,其在兼于百行。百行周备,虽绝药饵,足以遐年。

15、恣其情欲,则命同朝露也。

16、居贫富之中,常须守道,勿以贫富易志改性

17、丈夫处其厚不处其薄,当去礼去圣守愚以自养,斯乃德之源也。

18、胆欲大而心欲小,智欲圆而行欲方。

19、仁者守其仁而廉谨也。

20、知治身能治国也。夫爱其民,所以安其国;惜其气,所以全其身。民散则国亡,气竭则身死。

21、圣人之道,以慈济物,博求众药,以戒不虞。

22、鬼神盖不能为人祸,亦不能致人之福。

23、淡然无为,神气自满,以此为不死之药。

24、四百四病,身于自造,本非由天。

25、博极医源,精勤不倦。

26、凡人不终眉寿或致夭殁者,皆由不自爱惜,竭情尽意,邀射名利,聚毒攻神,内伤骨髓,外败筋肉,血气将亡。

27、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谓小心也;赳赳武夫,公候干城,谓大胆也;不为利回,不为义疚,行之方也;见机而作,不俟终日,智之园也。

28、形体有可愈之病,天地有可消之灾

29、其知道者,法则阴阳,和于术数,饮食常有节,起居常有度,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30、全生之德为大。

31、积伤至尽,尽则早亡。

32、养生之道,常欲小劳。

33、至精至微,至意深心。

34、食气者则和静而延寿。

35、省病诊疾,至意深心,详察形候,纤毫勿失,判处针药,无得参差。

36、常言善道,天与之福。

37、道之所在,其德不孤。

38、志学之岁,驰百金而循经方,耄及之年,竞三余而勤药铒。

39、人欲劳于形,百病不能成。

40、多静坐以收心,寡酒色以清心,去嗜欲以养心。观古训以警心,悟至理以明心。

41、夫为医者,当须先洞晓病源,知其所犯。以食治之,食疗不愈,然后命药。

42、人资饮食以养身,去其甚者自安适。。

43、为无为之事,乐恬淡之味,省皂纵欲快志,得虚无之守,故寿命无穷,与天地终,此圣人之治身也。

44、身体常使小劳,则可百达和畅。

45、饮食有常节,超居有常度,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46、德不足是以贫马,心不足是以死马!

47、养性必先知自慎,慎以畏为本。故士无畏则简仁义;农无畏则惰稼穑;工无畏则慢规矩;商无畏则贷下殖;子无畏则忘孝;爷无畏则废慈;臣无畏则功不立;君无畏则乱不治。

48、识达道理,似不能言,有大功德,勿自矜伐。

49、常以深心至诚,恭敬于物,慎勿诈善,以悦于人,终身为善。

50、吾闻善言天者,必质之于人;善言人者,亦本之于天。

51、安身之本,必资于食。救疾之速,必凭于药

52、一事长于己者,不远万里,伏膺取决。

53、食啖鲜肴,务令简少。

54、世无良医,枉死者半,此言非虚。

55、金之得盈,福之已竭。无义之福,于我如浮云,不足以为富也。

56、天无一岁不寒暑,人无一日不忧喜,故有天行瘟疫病者,即天地变化之一气也。

57、凡欲治疗,先以食疗。既食疗不愈,后乃用药疗。

58、半醉酒,软枕头,暖盖足。

59、身安寿永事如何,胸次平夷积善多。。

60、若知进而不知退,知得而不知丧,嗜欲煎其内,权位牵其外,其于过分内热之损,胡可胜言,况乎身灭覆宗之祸,不绝于世哉!

61、阳德乃敷,阴功乃积,南宫度名,北斗落籍。

62、旨约而瞻广,业少而功多。

63、天地之间,唯人为贵,人之所贵,莫过于生。

64、晚而自保,犹得延年益寿。

65、以至精至微之事,求之于至粗至浅之思,其不殆哉!若盈而溢之,虚而损之,通而 彻之,塞而壅之,寒而冷之,热而温之,是重加其疾,而望其生,吾见其死矣!

66、饮酒可以陶情性,剧饮过多防百病。

67、神仙之道难致,养性之术易崇。

68、所以病苦,人自作亡,非关运也!

69、卫生切要知三戒:大怒、大欲、大醉。

70、善为医者,行欲方而智欲圆,心欲小而胆欲大。

71、神存心手之际,意析毫芒之里。

72、早起,尤千金妙方,长寿金丹也。

73、每日必须调气补泻,按摩导引不佳。勿以健康便为常然。常须安不忘危,予防诸病也。

74、食毕当行走。

75、养生有五难:名利不去为一难,喜怒不除为二难,声色不去为三难,滋味不绝为四难,神虑精散为五难。五者必存,虽心希难老。

76、业济含灵,命悬兹乎。

77、寻思妙理,留意钻研。

78、卫生切要知三戒:大怒大欲并大醉。

79、先发大慈侧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

80、德行不克,纵服玉液金丹未能长寿。

81、忍怒以全阴,抑喜以养阳。()

82、多愁则心慑,多思则神殆,多念则志散。

83、易则易知,简则易从。

84、思韫入神,神存心手。

分页: 1 2 3


相关内容

  • 山东男子冒充"孙思邈后人"电饭煲熬药称"千金方"
    本报菏泽4月9日讯(记者 周千清 通讯员 刘昆龙) 只是简单地学习了推拿按摩,就对外称自己是"药王"孙思邈第56代玄孙,把用电饭煲熬成的膏药称为孙思邈的"千金方"对外销售,7日,孙某因非法行医被刑拘. ...
  • 药王孙思邈养生十三法
    孙思邈(578-682),又被称为药王孙天医,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医生,亦是气功养生的实践家.他在西魏时代出生,相传他活104岁才仙游,可见他的长寿心得实在值得学习. 孙思邈少时因病学医,博得经史家百学说,隋唐时曾推拒当官,唐太宗更亲自上山拜会 ...
  • 古代10大著名圣人 至今难以超越
    url:http://history.gmw.cn/2016-11/04/content_22826830.htm,id:22826830 在我国历史上某一领域有着杰出贡献的人物,往往被后人尊称为"圣人".中国历史曾出现 ...
  • 中医学在预防医学中的应用
    中医学在预防医学中的应用 姓名 王丹 学院 公共卫生 班级 预防医学 学号 [1**********]6 摘要:预防就是采取一定的措施防止疾病的发生与发展,以维护人体健康.中医学在总结劳动人民与疾病作斗争的经验中,认识到了预防的重要性.&l ...
  • 云南省20XX年医疗卫生事业单位考试面试备考
    云南省2015年医疗卫生事业单位考试面试备考 1.唐代医学家孙思邈在<千金要方•大医精诚>中曾说过:"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假如你是一名医务人员,请结合现代 ...
  • 七年级下册一单元历史复习资料
    历史复习资料 第1课 繁盛一时的隋朝 杨坚(隋文帝)在581年建立隋朝定都长安.于589年灭陈,南北回归统一. 社会经济繁荣的原因:(人)改革制度,发展生产,注重吏治.(国)国家出现统一安定的局面. 隋炀帝于605年开通大运河. 大运河的开 ...
  • 免费-百试不爽的强身健体壮阳术
    百试不爽的强身健体壮阳术 一.要睡好,最好是每天夜里十点前入睡.子时前入 睡,按子午注流的观点,子时气行至会阴穴,此时一 阳生,如果此时前不入睡,不但一身之阳气受损,主 要是会致使肾阳日亏.睡好子时觉,肾阳必渐旺. 二. 要坚持运动锻炼: ...
  • 文化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
    文化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给它下一个严格和精确的定义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不少哲学家. 社会学家. 人类学家.历史学家和语言学家一直努力,试图从各自学科的角度来界定文化的概念.然而,迄今为止仍没有获得一个公认的.令人满意的定义.据统计,有关 ...
  • 无锡水蜜桃营养价值
    B.C,A等成分.桃中含铁最为丰富,在水果中占居首位,能增加人体血红蛋白数量,增加血红蛋白的造血功能,古人相传常吃桃子能"美容养颜",原因可能在此.水蜜桃含有丰富的果胶,经常食用可很好的预防便秘,皮肤干裂. 中医上讲,水 ...
  • 艾灸能治愈妇科病吗?
    艾灸能治愈妇科病吗? 女人的病比男人复杂得多,药王孙思邈说:"很多医生,宁治十个男人,不愿意治一个女人",但是用艾灸温灸治疗妇科病,感觉就不是太复杂了.只要得好,艾灸温灸能治好很多妇科病.比如:不孕不育,宫寒,痛经,月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