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环评计划书 - 范文中心

工程环评计划书

04/10

山西省西纵高速公路朔城至神池段

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简本)

委托单位: 山西省交通运输厅

编制单位: 山西省交通环境保护中心站

二零一五年五月

目 录

1 建设项目概况 ............................................................................................................................... 3

1.1 项目地理位置及相关背景 ................................................................................................ 3 1.2 工程概况及工程分析 ........................................................................................................ 4 1.3 建设项目路线方案比选 .................................................................................................. 13 2 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 ........................................................................................................ - 22 -

2.1 建设项目自然环境概况 ............................................................................................. - 22 - 2.2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工作等级及评价范围 ..................................................................- 26 - 3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结论及措施 ......................................................................................... 27

3.1 社会环境 .......................................................................................................................... 27 3.2 生态环境 .......................................................................................................................... 28 3.3 地表水环境 ...................................................................................................................... 30 3.4 地下水环境 ...................................................................................................................... 32 3.5 声环境 .............................................................................................................................. 33 3.6 环境空气 .......................................................................................................................... 34 3.7 总量控制 .......................................................................................................................... 35 3.8环境管理及监控计划 ....................................................................................................... 36 4 公众意见调查 ............................................................................................................................. 39

4.1 前期公示.......................................................................................................................... 39 4.2公众参与户级访谈 ........................................................................................................... 41 4.3 公众参与群体访谈 .......................................................................................................... 43 4.4 公众参与意见处理 .......................................................................................................... 45 4.5 公众参与调查结论与建议 .............................................................................................. 46 5 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 - 47 - 6 联系方式................................................................................................................................. - 47 -

1 建设项目概况

1.1 项目地理位置及相关背景

1.1.1 项目地理位置

山西省西纵高速公路朔城至神池段位于朔州市朔城区和忻州市神池县境内,总体呈南北走向。拟建公路全长30.4km,为新建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项目起点位于朔州市朔城区张蔡庄乡黄儿庄东,与朔州西南环城高速公路的张蔡庄枢纽相接,途经朔城区张蔡庄乡和窑子头乡、神池县龙泉镇和东湖乡,至神池县东湖乡西北方向,与已经开工建设的神池至河曲高速公路的神池枢纽相接。路线走廊带处于112°00′00″~112°20′00″,北纬39°00′30″~39°10′40″之间。 1.1.2 项目相关背景

山西省西纵高速公路朔城至神池段是我省《山西省高速公路网规划调整方案(2009-2020)》中“三纵十二横十二环”高速公路网中西纵主骨架的重要组成部分。项目的实施不仅把朔州市,忻州市纵向连接,同时北接朔州西南环高速公路可向北延伸至内蒙,南接神池至岢岚高速公路可向南延伸至陕西及河南,同时对完善我省干线公路网、缓解我省西北部地区纵向的交通压力、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沿线旅游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受山西省交通运输厅委托,山西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于201 4年6月编制完成了《山西省西纵高速公路朔城至神池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为做好本项目的环境保护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与要求,山西省交通环境保护中心站参加投标并于2011年2月中标拟建公路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并于2014年10月23日至11月5日期间就本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相关信息在山西交通网(www.sxjt.gov.cn)进行了第一次公告。接受委托后,环评单位迅速成立了项目组,并制定了详细的工作计划。走访了朔州市、忻州市及沿线区县环保局、水利局、建设局、国土局、林业局,以及沿线乡(镇)政府等单位,广泛地搜集了沿线的有关资料,在认真研读工程可行性研究成果及相关资料、总结现场踏勘及环境质量现状监测结果的基础上,项目组于2015年4月编制完成了拟建公路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初稿,在前期现场调查及简本公示后,项目组采取户级访谈和群体访谈等方式进行了公众参与调查,充分收集了沿线各级政府部门和居民对项目建设的意见,并及时向建设单位进行了反馈,建设单位对这些意见给出了答复。在完成以上工作的基础上,项目组于2015年5月编制完成了《山西省西纵高速公路朔城至神池段环境影响报告书》(送审稿)。

1.2 工程概况及工程分析

1.2.1 路线走向及主要控制点

(1)路线走向

本项目推荐方案途经朔州市朔城区和忻州市神池县境内,路线起点位于朔城区张蔡庄乡黄儿庄东,与朔州西南环城高速公路的张蔡庄枢纽相接(已为拟建公路预留了接线点),之后路线折向西南,过张家堡村和白家窑村之间后,向南经上狼儿村西,在九圪塔村东北下穿神朔铁路,沿神朔铁路西侧平行布设,然后进入忻州市神池县境内,路线折向西南,过丁庄窝村北、柴家墕村东、九姑村北后,下穿准池铁路段笏嘴特大桥,经段笏咀村西,到达神池县东湖乡西北方向,与已经开工建设的神池至河曲高速公路的神池枢纽相接。该路线全长30.4km,为新建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

(2)主线主要控制点

朔城区张蔡庄乡黄儿庄村、张家堡村、九圪塔村和窑子头乡趄坡村;神池县龙泉镇丁庄窝村、柴家墕村和东湖乡九姑村、段笏咀村。 1.2.2 工程内容及建设规模

拟建公路路线主线全长30.4km。项目总投资210299.6440亿元,计划2015年9月开工,2018年8月底竣工。

主线全线按照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设计速度100km/h,路基宽为26.0m。主要工程量:永久征地221.69hm2,拆迁270m2,路基挖方526.758万m3、填方392.663万m3,防护排水169.0千m3,主线设置大桥8座、中桥2座、小桥2座,涵洞通道77道,连接线及趄坡互通共设置大桥2座、中桥3座、小桥1座,涵洞通道27道,设置互通式立交1处(趄坡互通),服务区1处、养护工区1处、超限检测站1处、匝道收费站1处和隧道管理站1处。

拟建道路主要工程技术指标及工程数量见表1.2-1~1.2-2。

1.2.3 预测交通量

根据本项目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本项目交通量预测成果见表1.2-3,车型比(绝对数)见表1.2-4。通过进一步换算得到各特征年本项目交通量(绝对数)见表1.2-5。

1. 建设工期

本项目计划于2015年9月开工,2018年8月底竣工,建设工期3年,具体时间根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确定。

2. 主要工程单元施工工艺 (1)路基工程 ① 填方路基施工

填方路基采用逐层填筑,分层压实的方法施工。施工工序为:挖除树根、排除地表水→清除表层淤泥、杂草→平地机、推土机整平→压路机压实→路基填筑。填土时适当加大宽度和高度,分层填土、压实,多余部分利用平地机或其他方法铲除修整。

② 路堑开挖

路堑开挖施工除需考虑当地的地形条件、采用的机具等因素外,还需考虑土层分布及利用。在路堑开挖前,做好现场伐树除根等清理工作和排水工作。如果移挖作填时,将表层土单独掘弃,或按不同的土层分层挖掘,以满足路堤填筑的要求。施工程序为清表→截、排水沟放样→开挖截、排水沟→路基边坡开挖→路基防护。

(2)路面工程

施工中集中设置基层拌和站和沥青混凝土拌和站,基层和底基层混合料经集中拌和后运输至工地,采用机械铺筑。

沥青混凝土拌和站拌合工艺为:拌合站主要由上料机组、烘干加热机组、拌合机组、沥青供给机组、矿粉供给机组、成品料储存机组及中央控制室组成。拌合工艺为:当中央控制室发出开机命令后,冷料仓冷料经皮带输送机输送到干燥滚筒内,烘干后的骨料,由热料提升机输送到振动筛上进行筛分。筛分后的骨料落入各热料仓室。各骨料和粉料由各自室门落入各自的称量斗内由电子称计量,

随后放入拌缸内,经称量好后的热沥青经喷洒泵经喷嘴随后喷入拌缸内。各种混合料经充分搅拌后,形成成品料,卸到送料斗车里。送料斗车经轨道卸入储料罐。最后通过卸料闸门,将成品料放到运输汽车上,用无热源或高温容器将沥青运至铺筑工地。沥青混凝土拌合站设备及工艺流程见图1.2-1。

图1.2-1 沥青混凝土拌合站设备组成及工艺流程示意图

(3)桥梁工程

由于地形困难,缺乏施工场地,且大多数桥墩较高,上部结构采用跨径较大,为此建议邻近大桥、中桥的桩基工程应先期开工,并尽快完工,以便利用其作为桥梁的施工场地,堆放材料,预制构件。桥梁基础、下部和上部构造应顺序施工。上部构造主要是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和预应力混凝土连续T梁。桥梁施工的总工期应控制在2年以内。应选择有经验的专业化施工队伍,以保证工程质量和施工工期。

桥梁工程施工工序为:平整施工生产生活区→基础施工→桥梁上部构造施工。其中桥梁上部构造主要采用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连续T梁等桥型结构,施工方法以预制装配为主,采用架桥机或门式吊机架设。本项目桥梁预制场主要设施包括箱梁及T梁设计预制台座、模板、钢筋加工设备、振捣器、龙门吊、架桥机等。

本项目箱梁预制施工工艺为:施工准备→放样→钢筋制作安装→模板安装→混凝土浇筑→预应力张拉→孔道压浆→封锚→移梁存放;T梁预制施工工艺为:施工准备→放样→钢筋制作安装→模板安装→混凝土浇筑→预应力张拉→孔道压浆→封锚→移梁存放。

项目所经地段大部分为地形起伏较大的山岭区,河谷多呈U形、V形或W形的峭壁深谷,桥高、桥长不受水文及流量控制,受地形和路线设计高程

控制,路线多次跨越沟壑,桥梁构造物规模大,跨径大,桥墩高,桥型多,结构复杂。本项目绝大部分桥梁为旱桥,跨河桥梁的标准跨径为30m或40m,本项目涉及到的河流的水面宽在5m以下,不在水中设置桥墩。本项目桥梁基础采用灌注桩基础和明挖扩大基础。

(4)隧道施工

隧道施工工序为施工准备→明洞开挖→洞门套拱→洞口排水→洞口工程→暗洞开挖→衬砌→防、排水→路基、路面→附属设施工程。

拟建公路隧道采用新奥法原理进行设计与施工,尽量减少对围岩的扰动,严格控制超挖和欠挖。隧道结构采用复合式衬砌,用锚杆、喷射混凝土、钢筋网和钢拱架组成初期支护体系;模注混凝土作为二次衬砌,共同组成永久性承载结构。洞口段开挖可采用台阶法或分部开挖的方法进行施工。断层破碎带的施工采用增加超前注浆锚杆或长短管棚,采取“短进尺,弱爆破,强支护,早成环”的方法进行开挖。隧道施工采用系列机械化施工,隧道出渣采用无轨运输方式,隧道出渣尽量用于结构物和填筑路基。

(5)取土、弃渣作业

取土场开挖一般采用挖掘机开采、汽车运输。在施工前将表土耕作层预先剥离作为后期土地整治、绿化覆土来源,将表土集中堆放在取土场征地范围内适当位置,并对其临时堆放场地采取撒播草籽绿化覆盖、四周设临时截排水沟等防护措施。在开挖作业前,完成取土场顶部截排水沟、沉沙池以及场地排水沟的施工。取土结束后回填表土并恢复植被或者进行复垦。

弃渣场首先施工排水设施和挡渣墙。弃渣前剥离表土0.3m,并将表土集中堆置处理,对其临时堆料场地采取必要防护措施。弃渣时应从低处向高处分层堆弃,经压实后再堆弃上一层,弃渣结束后回填表土并恢复植被或者进行复垦。 1.2.5 工程污染源强分析

经估算拟建公路污染源强如下: (1)水污染源强分析 ① 施工人员生活污水

施工人员平均每人每天生活用水量按80L计,污水排放系数取0.8,则按下述公式计算可得每个施工人员每天产生的生活污水量。

生活污水量:

QS(kq1)/1000

式中:QS──每人每天生活污水排放量(t/人·d); k──生活污水排放系数(0.6~0.9),取0.8; q1──每人每天生活用水量定额(L/人·d)。

根据上式计算得到施工人员每人每天排放的生活污水量约为0.064t。据调查,施工营地生活污水主要是施工人员就餐和洗涤产生的污水及粪便水(旱厕),含动植物油脂、食物残渣、洗涤剂等多种有机物,其成分及其浓度详见表1.2-6。

② 预制场、拌合站等生产废水

预制场、拌合站的施工生产废水主要是施工机械的冲洗废水,一般一处场地的生产废水量(冲洗废水)少于1t/d,其主要污染物为SS,浓度可达到3000mg/L ~5000mg/L。

③ 营运期沿线设施区生活污水

本项目服务设施包括停车区1处、收费站1处、养护工区1处、超限检测站1处和隧道管理站1处,其中停车区和养护工区合建,收费站和超限检测站合建。这些设施运行产生的废水是影响营运期水环境的主要因素,其中工作人员用餐、住宿等产生的废水。沿线设施区废水主要来自各设施区的生活污水。

根据山西省内已建成高速公路各服务设施的类比资料,本项目营运期沿线设施区每人每天生活用水量约为100L,生活污水排放系数按0.8计,则每人每天生活污水排放量约为0.08t。据类比调查,沿线设施区未经处理的生活污水主要污染物浓度见表1.2-7。各服务设施污水及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见表1.2-8。

各服务设施日用排水平衡分析如下:

④ 营运期桥面径流污染物及源强分析

公路桥面径流污染物主要为悬浮物、石油类和有机物,其浓度受限于多种因素,如车流量、车辆类型、降雨强度、灰尘沉降量和前期干旱时间等等,因此具有一定程度的不确定性。国内一些高速公路的监测实验结果也相差较远,长安大学曾用人工降雨的方法在西安~三原公路上形成桥面径流,在车流量和降雨量已知的情况下,降雨历时1h,降雨强度为81.6mm,在1h内按不同时间采集水样,测定结果见表1.2-9。

从表1.2-9中可以看出,降雨对公路附近河流造成的影响主要是降雨初期1h内形成的路面径流。降雨初期到形成桥面径流的30min内,雨水中的SS和石油类物质的浓度比较高,30min后其浓度随降雨历时的延长下降较快,雨水中BOD5随降雨历时的延长下降速度稍慢,pH值相对较稳定,降雨历时40min后,路(桥)面基本被冲洗干净。所以,降雨对公路附近河流造成影响的主要是降雨初期1h内形

成的路面径流。

(2)主要噪声污染源强 ① 施工机械噪声源强

施工过程中需要使用许多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这些设备会辐射出强烈的噪声,对附近居民的正常生活产生影响。其中施工机械主要有打桩机、挖掘机、推土机、装载机、压路机等,运输车辆包括各种卡车、自卸车。这些设备的运行噪声见表1.2-10。

② 交通噪声单车排放源强

拟建公路设计车速为100km/h,各类型单车车速预测采用如下公式:

vi[k1uik2

1V

]

k3uik4120

uiN单车道小时[im(1i)]

式中:vi——i型车预测车速;

k1、k2、k3、k4 ―― 回归系数,按表1.2-11取值;

ui——该车型当量车数;

N单车道小时——单车道小时车流量,由表1.2-3换算得到;

i——该车型的车型比;

m——其它车型的加权系数; V——该型车设计车速。

第i种车型车辆在参照点(7.5m处)的平均辐射噪声级(dB)L0i按下式计算:

小型车 中型车 大型车

L0s12.634.73lgVs L0M8.840.48lgVM

L0L22.036.32lgVL 式中:右下角注S、M、L——分别表示小、中、大型车; Vi——该车型车辆的平均行驶速度,km/h。

根据上面的公式,计算得到拟建公路营运各期小、中、大型车单车平均辐射声级预测结果见表1.2-12。

(3)大气排放源强

公路建成通车后,汽车尾气成为影响沿线环境空气质量的主要污染物。汽车尾气污染源可模拟为一条连续排放的线性污染源。污染物排放量的大小与交通量的大小密切相关,同时又取决于车辆类型和运行车辆车况。本报告书评价以车辆交通尾气为主。

① 预测交通量及特性

详见本章1.2.3节交通量特性分析内容。 ② 预测车速参数

根据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拟建公路设计车速为100km/h。根据对山西省类似公路的调查,小型车、中型车和大型车平均车速分别采用100km/h、90km/h和80km/h。

③ 排放因子Eij推荐值

营运期公路汽车尾气的排放量与车流量、车速、不同车型有一定的关系,不同车型的等速工况单车污染物排放因子Eij推荐值如表1.2-13所示。

④ 车辆排放污染物线源源强计算 气态污染物排放源强按下式计算:

QJAiEij36001

i13

式中:Qj —— j类气态污染物排放强度,mg/s·m; Ai

—— i型车预测年的小时交通量,辆/h;

Eij——汽车专用公路运行工况下,i型车j类排放物在预测年的单车排放因子,mg·辆/m。

通过上述源强公式可计算出拟建公路污染物排放源强。本评价所选取的预测评价因子为NO2,QNO2/QNOX取值0.9。考虑到汽车制造业科技进步和环保型高标号无铅汽油推广应用等因素,营运期的公路污染物源强修正参数取0.8。拟建公路大气污染物排放源源强值见表1.2-14。

1.2.6 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拟建公路总投资估算为210299.6440万元,平均每公里造价为6917.7514万元。建设资金由建设单位自筹总投资25%的资本金,其余75%向国内商业银行贷款。

1.3 建设项目路线方案比选

1.3.1 路线布设方案简述

综合考虑路网连接、地质条件、交叉工程、环境保护要求和工程规模等情况,本项目共布设了5个路线方案,A线方案为推荐方案,A1、A2、A3线方案为A线方案的局部比选方案,B线方案为全线比选方案,均作同等深度比较。拟建公路路线方案详细情况见表1.3-1。

1.3.2 路线方案比选

1.3.2.1 B线方案比选(全线比选方案)

(1)工程因素比选

A、B两方案的工程因素比较见表1.3-2。

方案,但B线方案工程造价比A线多投资约4.51亿元,建设里程比A线多0.6km,隧道里程比A线多4.75km,桥隧比例高于A线方案9.7%,平均每公里造价高于A线方案约1321万元。此外,B线方案地质条件较差,特殊路基路段比A线长0.7km,压占煤炭资源比A线多657万吨,并包含1处长度7.47km的特长隧道,且此特长隧道内与断层垂直相交,施工运营安全性较差,造价高。

因此,从工程因素上推荐A线方案。 (2)环境因素比选

B线方案和对应A线方案环境因素比较见表1.3-3。

从表1.3-3可以看出:B线方案在声环境和环境空气方面涉及敏感点较多,对水环境的影响比A线方案大;由于建设工程量大及工程类型复杂等原因,B线方案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要比A线方案大;社会环境方面,A线方案在城市规划、与路网的协调性等方面更加占优。综合生态、声环境、环境空气、水环境、社会环境等环境要素的比较结果,本评价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推荐A线方案。

因此,综合工程和环境因素推荐A线方案。 1.3.2.2 A1线方案比选(局部比选方案)

(1)工程因素比选

A1线方案与对应A线方案的工程因素比较见表1.3-4。

从表1.3-4可以看出,A线方案与A1线方案工程量上差别不大,A线方案比A1线方案投资多出1422.2717万元,但A1线方案A1K5+000~A1K19+215段平均纵坡为2.18%,不满足《公路路线设计细则(总校稿)》15km内2%以下的纵坡要求;A1K11+000~A1K18+000段平均纵坡2.8%,不满足7.5km内2.5%以下的纵坡要求。

因此,从工程因素上推荐局部A线方案。 (2)环境因素比选

A1线方案和对应A线方案环境因素比较见表1.3-5。

从表1.3-5可以看出:在声环境和环境空气方面A线方案涉及敏感点少;水环境影响方面两方案差别不大;A1线方案由于隧道较长,工程规模较大,隧道弃渣、施工营地等临时占地将会比较大,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较大,同时其施工及运营期安全性差。结合路网布局及城市规划、施工规模、难易程度及安全性、政府意见,认为局部A线方案总体优势较大。

因此,综合工程和环境因素,推荐局部A线方案。 1.3.2.3 A2线方案比选(局部比选方案)

(1)工程因素比选

A2线方案与对应A线方案的工程因素比较见表1.3-6。

案投资多出2683.9851万元,比A线方案土石方量少1031956.5 m3,但A2K4+000~K19+000段纵坡为2.2%,不满足《公路路线设计细则(总校稿)》15km内2%以下的纵坡要求。

因此,从工程因素上推荐局部A线方案。 (2)环境因素比选

A2线方案和对应A线方案环境因素比较见表1.3-7。

境影响方面两方案差别不大;A2线方案由于存在一个较长的隧道,工程规模较大,隧道弃渣、施工营地等临时占地将会比较大,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较大,同时其施工及运营期安全性差。结合路网布局及城市规划、施工规模、难易程度及安全性、政府意见,认为局部A线方案总体优势较大。

因此,综合工程和环境因素,推荐局部A线方案。

1.3.2.4 A3线方案比选(局部比选方案)

(1)工程因素比选

A3线方案与对应A线方案的工程因素比较见表1.3-8。

37.41%,工程投资估算比对应A线方案多约0.573亿元,平均每公里造价比对应A线方案多约685万元;A3线方案在路基土石方、排水防护工程、沥青混凝土路面、桥梁长度、征用土地等方面比对应A线方案少,但是存在一个4900m的长隧道,工程规模较大,地质条件不稳定,施工及运营期安全性差。

因此,从工程因素上推荐局部A线方案。 (2)环境因素比选

A3线方案和对应A线方案环境因素比较见表1.3-9。

从表1.3-9可以看出:在声环境和环境空气方面A线方案涉及敏感点少;水环境影响方面两方案差别不大;A3线方案由于存在一个较长的隧道,工程规模较大,隧道弃渣、施工营地等临时占地将会比较大,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较大,同时其施工及运营期安全性差。结合路网布局及城市规划、施工规模、难易程度及安全性、政府意见,认为局部A线方案总体优势较大。

因此,综合工程和环境因素,推荐局部A线方案。

1.3.3 路线方案比选结论

根据对山西省西纵高速公路朔城至神池段2个全线方案和3个局部方案比选,本评价结合国家高速公路网整体走向、山西省高速公路网规划、地形条件、工程技术条件、实施难易程度、社会影响、环境影响、政府意见等因素推荐采用工可推荐方案即A线方案。

2 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

2.1 建设项目自然环境概况

2.1.1 地形、地貌

拟建公路位于朔州市朔城区和忻州市神池县境内,路线方案走廊带处于东经112°00′00″~112°20′00″,北纬39°00′30″~39°10′40″之间。项目区东部为桑干河新裂陷边缘地带,地形较为平坦;中西部为管涔山山脉,地势高峻,峻峭壁立,一般海拔在1600m左右。拟设路线走廊带内地势总体西高东低,南高北低,其主要展布于两平原之间的黄土覆盖基岩中山区内,地形较为复杂,起伏较大,陡壁和冲沟发育。根据地形地貌特征和成因类型将项目区划分为山前冲洪积倾斜平原区和黄土覆盖基岩中低山区两个地貌单元。

(1)山前冲洪积倾斜平原区

拟建公路在AK0+000~AK10+000、AK28+000~AK30+400(终点)段位于山前冲洪积倾斜平原区,共计长度约为12.4km,占拟建公路总长的40.79%。由山区暂时性流水在山前堆积的洪积物和山坡表面紊流所挟带的坡积物汇合而成,岩性分布特征如洪积扇,其地形开阔且较为平坦,地表冲沟不发育至一般发育,地势表现为山麓地带较高,远离山麓地带逐渐降低,地面向盆地中心倾斜,倾斜坡度3~5%,海拔高程在1145.5m~1436.0m之间。组成物质以第四系冲、洪积物为主,地层岩性为粘性土、砂土及砾卵石,其表层一般覆盖有厚度较大的洪积黄土,具有中等湿陷性。地表组成物从山前向盆地中心颗粒逐渐变细,地面坡度也相对变缓,地下水位埋深普遍在30m以下。现大部分为耕地,植被较发育,以农作物为主。

(2)黄土覆盖基岩中低山区

拟建公路在AK10+000~AK28+000路段位于黄土覆盖基岩中低山区,长度约为18.0km,占总长的59.21%。。由于长期的地质构造运动及外营力的侵蚀、切割、堆积,使得山区内山峦叠嶂,沟壑纵横,地形切割严重,高差悬殊。该段落内地壳运动较强烈,断层一般发育。地表部分地带为第四系冲洪积黄土覆盖,厚度在5m~30m不等,具有弱~中等湿陷性,其下为古生界中、下统石灰岩、泥灰岩、白云岩,且大部分区域基岩直接裸露。区内海拔高程在1436.0m~1877.2m之间,植被较发育,多以小灌木。

2.1.2 地质、地层

(1)地质构造

项目区区内地质构造较简单,拟建公路推荐线穿越的构造单元依次为朔县浅凹、燕山期吕梁~太行断块和偏关~神池块坪,分述如下:

① 朔县浅凹

朔县浅凹位于桑干河新裂陷西南角边缘地带,朔州盆地西南边山地区,地表为第四系冲洪积物和上第三系半胶结砂、泥岩,厚度在300m左右,下部为二叠系及石炭系煤系地层,埋深约400m,结晶基底为上太古界变质岩。

② 吕梁~太行断块

燕山期吕梁~太行断块分布于项目区基岩山区,地层以奥陶系石灰岩为主,岩层产状较为平缓。

③ 偏关~神池块坪

偏关~神池块坪位于吕梁~太行断块西北角,南北长约100km,主要为奥陶系地层,局部残留石炭系地层,岩层产状较平缓,略呈波状起伏。

(2)地层岩性

项目区划内地层由老至新依次为:古生界奥陶系(O)、石炭系中统本溪组(C2b)、石炭系上统太原组(C3t)、二叠系下统山西组(P1s)、上第三系上新统(N2)、第四系中更新统(Q2)、第四系上更新统(Q3)、第四系全新统(Q4)。各地层单元特征由老至新分述如下:

① 古生界奥陶系(O):区内奥陶系地层主要为峰峰组(O2f)、上马家沟组(O2s)、下马家沟组(O2x)、冶里组(O1y)、亮甲山组(O1l)。其岩性大部分为海相泥灰岩、灰岩、白云岩。厚度属巨厚层,少量的夹一些泥质灰岩、白云质灰岩等,节理裂隙发育,白云岩表现为弱风化,抗风化能力强,地貌上常形成陡崖,泥灰岩、泥页岩为强风化,抗风化能力弱,地貌上常有陡~缓坡。主要分布于黄土覆盖基岩中低山区(AK10+000~AK28+000段)。

② 石炭系中统本溪组(C2b):局部分布于山梁顶部,岩性以灰色页岩、灰白色薄层细砂岩及铝土岩为主,夹有薄层石灰岩,局部形成窝状山西式铁矿。本区域大部分地带缺失此地层,其厚度在5m~35m之间。主要分布于黄土覆盖基岩中低山区的大部分山梁顶部(AK10+000~AK28+000段)。

③ 石炭系上统太原组(C3t):分布于本区,未出露,埋深约400m~500m,厚度70m~90m之间,岩性以深灰、灰黑色页岩、砂质页岩及灰、灰白色砂岩为主,夹石灰岩或海相页岩,含煤多层,平均厚度11.3m。主要埋藏于朔城区范围内的山前冲洪积倾斜平原区(AK0+000~AK10+000段)。

④ 二叠系下统山西组(P1s):分布于本区,未出露,埋深约350m~450m,厚度70m~90m之间,岩性以深灰、灰黑、黑色页岩、砂质页岩及灰白色砂岩为主,夹少量菱铁矿结核,含煤多层,平均厚度4.44m。主要埋藏于朔城区范围内的山前冲洪积倾斜平原区(AK0+000~AK10+000段)。

⑤ 上第三系上新统(N2):分布于黄土覆盖基岩中低山区,仅局部出露,岩性以红黄色粉质粘土为主,局部夹古土壤层、钙质结核层及砾卵石层,土质较致密。厚约20m~70m。主要分布于黄土覆盖基岩中低山区的沟谷上部

(AK10+000~AK22+000段)。

⑥ 第四系中更新统(Q2):分布于Q3黄土下部,岩性以红黄色粉质粘土为主,局部夹古土壤层、钙质结核层及砾卵石层,土质较致密,厚约20m~45m。主要分布于山前冲洪积倾斜平原区(AK0+000~AK10+000段、AK28+500~AK30+400段)。

⑦ 第四系上更新统(Q3):项目区内第四系上更新统包括Q3pl洪积物和Q3dl风积物。Q3pl洪积物主要分布于边山坡麓及河谷Ⅱ级阶地之上,地层岩性以灰黄色粉质粘土、粉土与砾卵石互层为主,结构较疏松,厚约20m~70m。Q3dl坡积黄土分布于边山黄土丘陵区山坡地带,岩性为碎石土,松散,稍湿,多直接覆盖于基岩之上,厚2m~5m。Q3pl主要分布于山前冲洪积倾斜平原区(AK0+000~AK10+000段、AK28+500~AK30+400段)。Q3dl主要分布于黄土覆盖基岩中低山区(AK10+000~AK28+500段)。

⑧ 第四系全新统(Q4):分布于山前冲洪积倾斜平原区和黄土覆盖基岩中低山区的沟谷底部,由一套冲洪积相的松散堆积物组成,岩性为粉土、粉质粘土、粉细砂及砾卵石,厚3m~15m,全线均有分布。

2.1.3 地震

根据史料记载,该区域共发生4级以上地震15次,其中7级以上3次。根据《山西省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AK0+000~AK1+600段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5g,相应的基本地震烈度为Ⅶ度;AK1+600~AK30+400段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5g,相应的基本地震烈度为Ⅶ度。

2.1.4 气候

项目区属大陆性半干旱气侯区,春旱、夏热、秋凉、冬寒,四季分明。项目区内多年平均气温7.3~9.1℃;多年平均降水量395.9mm~488mm;无霜期为157~195天;项目区主导风向为西南、西北风向,多年平均风速为2.3m/s~2.5m/s;冻土期始于11月上旬,解冻期为4月上旬,最大冻土深度1.0m。

2.1.5 水文

(1)地表水

拟建公路路线范围内地表水主要是河流,涉及的河流有恢河及朱家川河。项目区内地表水系分布见图2.1-1。

恢河为桑干河上游,桑干河为永定河的上游,发源于忻州市宁武县管岑山,由阳方口镇出谷,流入朔城区梵王寺乡沙河村北成为潜流,一直到窑子头村南又钻出地面,恢复原流,故名恢河。该河横穿朔城区中部平原,在朔城区的神头镇太平窑村北有七里河汇入,然后经太平窑水库在朔城区神头镇的马邑村与源子河汇合注入桑干河。该河流域面积1210.88 km2,河道全长77km,平均纵坡7%,河水量主要以洪水为主,年平均径流量4900万m3,平均清水流量0.35m3/s,但

近年来在5月~8月清水基本断流。拟建公路趄坡互通连接线推荐线于LK6+375设恢河大桥跨越该河。

朱家川河属黄河一级支流,发源于朔州市利民镇,向南经神池县折向西,经五寨县、河曲县和保德县后汇入黄河。该河流域面积2903.27km2,河道全长167.6km,多年平均流量3117万m3,为季节性河流。该河位于路线终点处西侧,与路线最近距离约为2.3km。

图2.1-1 拟建公路沿线水系图

(2)地下水

项目区涉及神头泉域,地下水资源丰富。根据含水层岩性和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条件及收集到的井、泉资料,项目区地下水主要有松散岩类孔隙水和碳酸盐岩类裂隙岩溶水。

① 松散岩类孔隙水

分布于山前冲洪积倾斜平原区,含水层岩性为砂、砾卵石,水位埋深0m~30m,含水层厚5m~20m,主要由大气降水、地表水补给。

② 碎屑岩类裂隙水

分布于项目区内奥陶系石灰岩山区,奥陶系总厚度500m~800m,为本项目区内的主要含水层。富水性为弱~中等富水。对隧道围岩稳定性有一定影响,出水状态可能为滴渗水或淋雨状出水。

2.1.6 土壤

路线所经区域土壤主要为褐土和草甸土,具体包括山地褐土、淋溶褐土、淡褐土性土、淡褐土、草甸淡褐土、风砂土、草甸土、粟钙土

2.2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工作等级及评价范围

1. 评价等级

依据拟建公路工程特点和沿线地区环境特征,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HJ2.1-2011、HJ/T2.3-93、HJ2.2-2008、HJ2.4-2009、HJ610-2011、HJ19-2011)有关规定,确定各专题的评价等级见表1.4-1,社会环境影响评述按《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试行)(JTJ 005-96)的要求进行。

表2.2-1 拟建公路环境影响评价等级划分及依据

2. 评价范围

根据拟建公路工程设计期、施工期和营运期对环境的影响特点和各路段的自然环境特点,确定环境影响评价范围见表2.2-2。

表2.2-2 拟建公路环境影响评价范围

3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结论及措施

3.1 社会环境

3.1.1 社会环境保护目标

主要包括拟建公路沿线文物保护单位、被征地拆迁居民生活质量、两侧居民的日常交往以及被压覆的煤炭资源。

3.1.2 社会环境现状

(1)拟建公路位于山西省朔州市朔城区和忻州市神池县境内,项目直接影响区为朔城区张蔡庄乡、窑子头乡及神池县龙泉镇、东湖乡。

(2)拟建公路建设符合沿线社会经济和交通规划要求,路线不涉及沿线县城城市规划区。

(3)拟建公路涉及的文物保护单位有明长城遗址、梵王寺墓群和马邑墓群。

3.1.3 社会环境主要影响

(1)拟建公路的建设符合山西省高速公路网规划,是区域交通运输发展的迫切需要,可加强山西省与国内各大经济区和相邻省份之间的联系,有利于朔州市、忻州市以及沿线各县市、乡镇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

(2)拟建公路的建设有利于区域旅游业的发展,公路建设不可避免的压占一定煤炭资源,造成资源的损失,但是拟建公路可方便区域煤炭的流通,为沿线地区矿产资源尤其是煤炭的开发、利用提供了便利的交通通道,有利于区域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

(3)拟建公路穿越明长城遗址、梵王寺墓群和马邑墓群,但是采取合理工程措施,不会对文物古迹造成侵占和破坏,拟建路线地下可能埋有未被发现的文物,公路施工时仍需加强文物保护意识和措施。

(4)公路布线时充分考虑了现有基础设施的影响,合理设置了桥涵及通道工程,不会产生明显的阻隔影响。

(5)拟建公路建设征用土地将对区域土地资源保护、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质量产生一定影响,本项目不涉及拆迁宅基地房屋。

3.1.4 社会环境主要保护措施

(1)依靠沿线各级政府做好征地拆迁工作,采用货币拆迁制。严格按照《关于山西省建设项目征地补偿意见的通知》(晋国土资发[2007]193号)等国家和山西省有关政策和补偿标准,及时支付各种补偿费用。

(2)地方政府应做好征地补偿工作,维护群众的正当利益,防止乱占地,使被征用土地居民户的损失控制在最低限度,保证他们的生活至少不低于本工程建设前的水平。

(3)施工期临时用地的补偿款应直接发至被征用土地的农户,以补偿临时经

济收入的减少,并且优先雇佣失去土地的村民,以解决短期的生活经济来源。

(4)施工便道利用现有道路,严禁随意占用耕地,严禁随意破坏农作物。

(5)施工便道选址应结合地方农村公路建设规划,与地方政府和沿线村委会充分协商,合理确定路线走向,以便施工完毕后用作农村公路。

(6)施工期间现有公路将被用作本项目主要的施工便道,交通负担会在短时间内急剧增大,承包商应与当地交通、公安部门充分协商,合理堆放建筑材料,加强交通运输管理,尽量减少公路施工对现有交通的干扰;因工程需要局部阻隔道路时,需设置临时便道与原道路接通。

(7)施工现场悬挂施工标牌,标明工程名称、工程负责人、施工许可证和投诉电话等内容,接受社会各界和居民监督;施工单位应配备1~2名专职环保人员负责环境管理。

(8)施工过程应加强文物保护意识和措施,如发现文物受损应立即停工,并与当地文物部门联系,应积极配合文物部门做好文物抢救工作。

3.2 生态环境

3.2.1 生态保护目标

主要包括植被、动物、耕地、基本农田、沿线临时占地内的植被和土壤。

3.1.2 生态现状

(1)朔城区和神池县分别处于暖温带森林草原地带的晋北盆地丘陵干草原地区和晋西北黄土丘陵灌丛草原地区。拟建公路评价范围内分为山前冲洪积倾斜平原区和黄土覆盖基岩中低山区,土壤类型主要为褐土和草甸土,旱地较多。暖温带森林草原地带分布着含有本氏针茅的白羊草、黄背草草原和酸枣、荆条灌丛。栽培的刺槐、侧柏疏林生长良好。在山地垂直带上,中山上阴坡有辽东栎林、油松林、山杨、白桦林,阳坡为草甸草原。区域内大部分土地已开垦,草原植被只局部见于田边、梁、峁。农业植被以春、冬小麦为主,黄土沟谷中栽有梨、苹果、杏、核桃、枣、 柿等落叶果树。评价范围内无国家和省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

(2)拟建公路评价范围内主要是农业耕作区,受人类活动的干扰,沿线野生动物主要以农田小啮齿类为主,主要是鼠类;鸟类有喜鹊、乌鸦、麻雀等。此外为家畜家禽,饲养的有牛、羊、狗、马、驴、骡、猪等,无国家和省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3)拟建公路沿线的农作物以粮食作物为主,药材、蔬菜兼作。沿线耕地资源以旱地为主,主要分布在山前冲洪积倾斜平原区。

(4)拟建公路沿线分布有森林景观、山间河谷景观、农田景观、集镇与村落景观以及道路景观、铁路景观等6个景观类型,其中森林景观、山间河谷景观为重点保护的景观类型。

3.1.3 生态主要影响

(1)拟建公路征占用的植被以栽培植被为主,沿线自然植被有针叶林和阔叶林,群落结构极为简单,物种组成较为单一、常见。区域现有植被类型组成及分布格局不会因拟建公路的建设而发生改变,拟建公路的建设对区域生态完整性的破坏影响较小。

(2)拟建公路的建设对野生动物的栖息环境的破坏、迁徙阻隔以及种群数量影响较小,不会降低区域野生动物的物种多样性;拟建公路评价范围内可能出现的野生动物多为鸟类和小型兽类等常见动物,公路建设对其栖息地、觅食以及迁徙影响较小。

(3)拟建公路永久占地221.69hm2,其中耕地为169.80hm2,包括占基本农田148.24hm2。根据国家有关基本农田保护的规定,应实现占补平衡,基本农田补偿方式主要通过沿线各县土地整理、土地复垦和土地开发或异地造田等途径进行补偿。

(4)在工可报告中土石方利用的基础上,本项目设置的取土、弃渣场进一步考虑了对沿线土石方的合理调运。经合理利用后,需取土162.07万m3,设取土场3处,共占地面积为9.05hm2;设弃渣场9处,弃方量296.17万m3,占地面积为47.63hm2,均避开了沿线水源保护区等环境敏感地区。取土场取土结束后取土场底面平整复垦,未取土坡面采取适当的截排水工程措施和边坡绿化生物措施进行防护;弃渣结束后结合挡渣墙工程措施及边坡绿化生物措施共同进行防护,有耕作条件的进行复垦,其余全部进行绿化。

(5)拟建公路除取土、弃渣外,其它临时工程共占地41.73hm2。临时占地对农业生态和自然植被的影响都是暂时的,对占用旱地的施工场地清理平整,恢复耕地,其余进行绿化;对施工便道应先硬化,防止扬尘和泥泞,施工后及时铲除硬壳,恢复植被。

(6)拟建公路建设对周围的景观有一定的影响,其中工程施工对森林景观和山间河谷景观影响较大。减缓影响的方法主要在于加强公路的绿化工作,既可以掩饰公路在色彩、质感上的不协调,又可以起到点缀、缓冲和美化的作用,使公路尽量与周围景观相协调。

(7)项目建设施工及营运期对生态环境会造成一定的不利影响,只要落实报告书中提到的占用耕地、林地补偿措施、野生动物保护措施、永久占地范围内的合理绿化,以及取土、弃渣场、其它临时用地的复垦、绿化措施,其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可以得到减轻或消除,并能为环境所接受,不会降低当地环境质量。

3.1.4 生态主要保护措施

(1)道路选线执行最严格地耕地保护政策,减少征地拆迁和对沿线植被

的破坏;对占用的耕地应实现占补平衡,首先道路建设所占耕地须经国土部门批准,在项目开工前要办理耕地占用的批准手续;其次批准占用损失的耕地须通过开垦新的农田来予以补偿。

(2)开展道路景观绿化设计,对道路路域范围进行植被恢复设计。

(3)严格按照设计文件确定征占土地范围,进行地表植被的清理工作。

(4)路基施工应尽可能保护表层有肥力的土壤,施工前将表层30cm土壤剥离,集中堆放并采取临时防护措施,后期用于绿化覆土。

(5)砂石料均采取外购方式。在项目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应注意选择有开采手续的合法砂石料场供应商,并在砂石料购买合同中明确水土流失防治责任。外购砂石料场的选址应尽量选择位于路线200m以外,以减少砂石料场对生态和道路路域景观造成的影响。要求从合法手续和符合环保要求的单位供货,禁止在河道内非法取砂。

(6)施工单位和人员要严格遵守国家法令,坚决禁止捕猎任何野生动物;同时减少夜间作业,避免灯光、噪声对夜间动物活动的惊扰。

(7)拟建公路建设中要求尽量对路域范围的树木进行移植,减少破坏。同时严格按照设计实施绿化工程,保证景观绿化质量。

(8)临时工程用地设置要求及恢复措施

建设单位应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规定,在施工结束时对各类临时用地及时进行土地整治,对于有进场耕作条件的土地尽量复耕利用,无条件的则种植乔灌草进行植被恢复。本项目取土、弃渣场地、施工生产生活区以及新建施工便道进行生态恢复,全部进行绿化。

3.3 地表水环境

3.3.1 地表水环境保护目标

拟建公路沿线涉及恢河(坝上村~梵王寺村),该河属于《山西省地表水水环境功能区划》(DB14/ 67-2014)中的海河流域永定河水系支流。

3.3.2 地表水环境现状

(1)项目区地表水属于海河流域永定河水系,项目涉及的地表水体主要为恢河,为小河;拟建公路趄坡互通连接线在LK6+375设恢河大桥跨越该河。

(2)除石油类指标外,恢河监测断面中其余监测指标均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的Ⅲ类标准,沿线水环境现状总体良好。

3.3.3 地表水环境主要影响

(1)拟建公路施工期跨越涧河的桥梁基础施工若与水体接触,将对局部河水水质产生影响,主要表现为SS的增加。跨河桥梁基础施工要求在非汛期进行,若有水下施工要求采取围堰施工,河水中SS增加的影响范围有限。

(2)跨河桥梁基础施工将扰动河道,破坏河流原貌,桥梁钻渣若处理不当,可能进入河流污染水体,要求河床范围内不得随意堆放钻渣,钻渣晾干后运至附近弃渣场填埋。

(3)施工期间全线生产、生活废水若直接排放对地表水环境的影响较大,采取设置沉淀池处理后回用,不外排,对地表水环境影响小。

(4)营运期对沿线水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为路(桥)面径流和沿线设施区污水排放。其中,路(桥)面径流主要污染物为石油类、CODcr和SS,其浓度和排放量均较小,路(桥)面径流对沿线地表水环境的影响较小;营运期服务区、收费站等设施区排放的生活污水对水环境的影响较大,采用二级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处理污水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的二级标准后排放,对水环境影响较小。

3.3.4 地表水环境主要保护措施及风险防范措施

(1)桥梁施工要求

① 跨河桥梁基础施工宜选择在非汛期,在保证工程质量下缩短施工时间,划定施工范围,减小扰动影响。

② 施工期间加强管理,禁止生活垃圾和油污染物进入水体或洒落入河床。 ③ 施工结束后,及时清理施工痕迹,将河床恢复原貌,防止河床变形或造成新的冲刷。

④ 对以泥浆水为主的施工污水,不准直接排入水体和附近农田,而应设置沉淀池,泥浆水待沉淀处理后上清液尽量回用如用作混凝土拌和及施工场地洒水防尘,泥渣晾晒后用于填筑路基,不能利用的运至陆上妥善处置,禁止随意弃于河道及河滩地,以防抬高河床或压缩过水面,保证暴雨时的行洪安全。泥浆循环使用,严禁将废泥浆直接在水体中排放。跨河桥梁施工作业中的残、废油应分别存放并回收,对保养机具的油抹布应单独处理。尽量选用先进的设备、机械,以有效地减少跑、冒、滴、漏的数量及机械维修次数,从而减少含油污水的产生量。

⑤ 桥梁施工人员尽量租住于附近村庄农民房,产生的生活污水利用村庄现有化粪池处理后,用作周边农田浇灌。

(2)施工材料堆放要求

严禁将含有害物质的筑路材料如沥青、油料、化学品等堆放于水体附近,必要时设围栏,并设有蓬盖,防止雨水冲刷进入水体。施工结束及时清运沿线所有废弃物,特别是废沥青、化学物品等,不得就地倾倒或堆放,应及时清运弃于当地允许的地点,或按有关规定处置。

(3)临时施工场地要求

① 施工营地设置集中厕所,并设置化粪池收集生活污水并进行初步处理,处理后用于肥田,确保施工期间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排放不污染水环境。此外,施工营地的生活垃圾设置垃圾箱全部收集,定期清运。

② 拌和站、桥梁预制场尽量选在公路征地范围或远离河道一侧设置,施工场地设置必要的临时排水沟和集水池,疏导施工废水,防止暴雨时将大量泥砂和油污带入河流。

③ 严禁在恢河河沟内堆弃隧道出渣和其他废弃物,防止因雨水冲刷进入水体污染水质。

(4)施工生产废水及生活污水处理要求

① 施工期含油生产废水主要来自车辆设备保养场地的施工车辆设备冲洗和维护保养废水,该类废水主要含有SS、CODcr、石油类等水污染物。为防止该类废水直接入河所造成的水污染问题,车辆设备维修保养场地必须配备相应的污水处理设施,本工程含油废水经过初沉—隔油—沉淀处理达《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一级排放标准后可回用于车辆设备的冲洗等。

② 工程施工期间,对施工机械冲洗废水集中收集和处理,不得在施工场地任意冲洗车辆和机械。

③ 施工人员尽量租住于沿线村庄内,充分利用村庄现有设施进行处理。距离村庄较远的施工场地应设置临时厕所和化粪池,集中收集处理施工人员生活污水,经沉淀后的污泥定期清理用作周边农田的农家肥。将施工人员生活污水和施工废水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

(5)制定危险化学品运输环境风险事故应急救援预案,配备一支训练有素的事故处理、环保、消防队伍,同时要有充分的应急物资储备。

(6)若发生危险品泄露事故污染导致沿线城镇或村庄居民饮用水源受到污染,应由建设单位跟相关部门协商解决居民饮水问题,费用由建设单位解决。

(7)对服务区、收费站等沿线设施的污水处理设施进行定期维护、管养,保证经处理后的污水满足《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质》(GB/T18920-2002)中的绿化用水标准限值,达标后回用于场区或附近路段的绿化养护,确保不外排。污水处理设施采用PE生化中水回用技术处理,处理能力应与各沿线设施区产生的污水量向匹配。

3.4 地下水环境

3.4.1 地下水环境保护目标

本项目地下水保护目标为神头泉域及柴家墕村居民饮用水井。

3.4.2 地下水环境现状

(1)根据地下水环境现状调查及状监测结果表明,项目区地下水资源较为丰

富,含水层补给主要靠大气降水、地表水,境内区域性发育的含水层主要为碳酸盐岩类裂隙岩溶水,亦分布有少量局部发育的松散岩类孔隙水,。

(2)公路沿线关心点居民村庄饮用水主要是基岩裂隙水,监测各水质因子均能够满足《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GB/T14848-93)中III类标准的要求,项目区域地下水环境无大型工业污染源,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总体较好。

3.4.3 地下水环境主要影响

(1)拟建公路施工期间桥梁工程和长隧道工程可能对区域地下水水质、水量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本报告要求所有施工废水不得排入环境,拌和站、物料堆场等施工场地要求进行硬化,做防渗处理,修建沉淀池,污水经沉淀后回用。

(2)本项目评价范围内不涉及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保护区,沿线村庄水井均源于区域岩层中基岩裂隙含水层中出露的泉水,拟建公路建设过程中会对距路线较近的柴家墕村的水井产生一定的影响,干扰了村庄居民的正常生产生活用水。因此,本评价要求公路施工加强施工管理,严格划定施工范围,严禁破坏水井及输水管线,并对上述村庄水井水量水质进行定期监测,若影响到村庄取水,要求施工单位与当地居民协商解决,可给当地村民重新打取水井,打井期间临时采取运水车拉水等措施保障村庄的居民生活用水不受影响。

3.4.4 地下水环境主要保护措施

(1)加强施工期管理,要求所有施工废水不得排入环境,同时拌和站、物料堆场等施工场地要求进行硬化,做防渗处理,修建沉淀池,污水经沉淀后回用。

(2)本评价要求公路施工加强施工管理,严格划定施工范围,严禁破坏水井及输水管线,并对上述两处村庄水井水量水质进行定期监测,若影响到村庄取水,要求施工单位与当地居民协商解决,可给当地村民重新打取水井,打井期间临时采取运水车拉水等措施保障村庄的居民生活用水不受影响。

(3)制定危险化学品运输环境风险事故应急救援预案,配备一支训练有素的事故处理、环保、消防队伍,同时要有充分的应急物资储备。

(4)若发生危险品泄露事故污染导致沿线城镇或村庄居民饮用水源受到污染,应由建设单位跟相关部门协商解决居民饮水问题,所有费用由建设单位解决。

3.5 声环境

3.5.1 声环境保护目标

拟建公路两侧中心线200m范围内有声环境敏感目标6处,均为村庄。

3.5.2 声环境现状

(1)声环境现状调查及监测结果表明:拟建公路评价范围内现有噪声污染源主要来自交通噪声和社会生活噪声。

(2)根据噪声现状监测结果可知,全线所有监测点背景噪声均能达到《声环

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2类标准,声环境质量现状总体较好。

3.5.3 声环境主要影响

(1)施工机械与设备噪声为施工期主要噪声源,其影响范围为白天距施工场地70以内,夜间则达220m远,施工噪声将对沿线声环境质量产生一定影响。

(2)营运期随着交通量的增长,沿线声敏感点环境噪声级呈上升趋势。

(3)根据敏感点环境噪声预测结果可知,拟建公路推荐方案沿线敏感点在营运中期交通噪声均不超标,暂不采取噪声防护措施。

3.5.4 声环境主要保护措施

(1)施工期

 选用低噪声施工机械、设备和工艺,振动较大的固定机械设备应加装减振机座,同时加强各类施工设备的维护和保养,保持其良好的运转,以便从根本上降低噪声源强。

 加强施工管理,合理安排施工作业时段,在居民集中区200m以内的施工场地,避免夜间(22:00~06:00)进行高噪声施工作业,因生产工艺要求而必需夜间连续进行施工作业时,必须得到当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者有关主管部门的批准,并事先做好宣传工作,采取利用移动式或临时声屏障等防噪措施;昼间施工时对受噪声影响大的敏感点应设置移动声屏障予以缓解其影响。

 施工便道尽量远离村庄、学校、医院等敏感点,夜间停止材料运输。

(2)营运期

根据敏感点环境噪声预测结果可知,拟建公路推荐方案沿线敏感点在营运中期交通噪声均不超标,暂不采取噪声防护措施。

3.6 环境空气

3.6.1 环境空气保护目标

拟建公路两侧中心线200m范围内有环境空气敏感目标6处,均为村庄。

3.6.2 环境空气现状

(1)拟建公路沿线地区均为农村地区,评价范围内无大型工业大气污染源,主要污染来源为现有道路汽车尾气、道路扬尘以及人群生产生活所产生的一氧化碳和总悬浮颗粒物等。

(2)根据监测结果表明,拟建公路沿线地区地表裸露较多,且气候干燥、风沙较大,导致各监测点TSP、PM10超标。此外,各监测点的NO2、SO2、CO均能达标,污染指数也较小,环境容量较大。总体来说沿线环境空气现状质量一般。

3.6.3 环境空气主要影响

(1)公路施工期的环境空气污染源主要为施工时基层拌和扬尘、储料场扬

尘、材料运输过程漏散造成的扬尘、临时道路及未铺装道路路面起尘、沥青烟以及隧道施工粉尘等,评价因子为总悬浮颗粒物(TSP)。其中基层拌和站下风向300m以外和沥青拌和站下风向300m以外均能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的二级标准;储料场和散体材料运输通过加盖蓬布、施工便道和场地通过洒水均能较好地控制扬尘污染。

(2)在营运期,停车区和收费站取暖用热采用清洁环保的地源热泵中央空调系统,隧道管理站采用空调供热,不产生大气污染物,满足总量控制的要求,对周边敏感点的影响较小。

3.6.4 环境空气主要保护措施

(1)施工期

 施工现场、料场、弃渣场及主要施工便道应适时洒水降尘,防止尘土污染环境。

 土方、水泥和石灰等散装物料运输和临时存放,应采取防风遮挡措施,以减少起尘量。

 石灰、水泥、砂、石料拌合及沥青熬制采用厂拌方式,拌和站应设置在学校、居民点下风向300m以外,拌和系统配备除尘设备。

 加强运输石灰、土等散体物质车辆管理,采用加盖蓬布或将物料洒水等防护措施;散装水泥运输均采用罐装,避免运输材料的沿途洒漏。

 对基层及沥青集中拌和站施工人员采取发放口罩、风镜等防护措施,并实行轮班制,缩短操作人员与沥青烟的接触时间。

 隧道施工时采用可降尘的施工机械(湿式凿岩机),采用先进的降尘施工工艺(湿喷法喷射混凝土、水封爆破、水炮泥封堵炮眼、高压射流、水雾降尘、个人配戴防尘面罩)。

(2)营运期

 结合沿线地区的生态建设等规划,在靠近公路两侧多种植乔、灌木。这样既可以净化吸收机动车尾气中的污染物、道路粉尘,又可以美化环境,改善路容。

 加强运载散体材料的车辆管理工作,明确要求其采取加盖蓬布等封闭运输措施。充分发挥公路收费站的作用,使其同时具有监督功能,控制车况不符合规定、超载车辆上路,从而减少车辆尾气排放量。长隧道采用机械通风,促进隧道内大气污染物的扩散。建议规划部门在制定和审批城镇建设规划时,对在公路附近建设住宅、学校、医院、疗养院等敏感建筑物加以限制。

3.7 总量控制

拟建公路全线设置停车区1处、收费站1处、养护工区1处、超限检测站1

处和隧道管理站1处,其中停车区与养护工区合建,收费站与超限检测站合建。拟建公路隧道管理站人数较少,采用空调供热,其余两处附属设施拟采取地源热泵中央空调系统,采暖过程不产生SO2和烟尘;上述附属设施营运期产生的生活污水均采用PE生化中水回用技术处理,处理后回用于绿化养护,不外排。因此,拟建公路的建设满足总量控制要求。

3.8环境管理及监控计划

3.8.1 环境保护管理体系

山西省交通运输厅下设环境保护管理办公室(以下简称“省交通厅环办”),总体负责全省交通行业环境保护工作。本项目环境管理机构体系及程序如表3.8-1所示。

表3.8-1 环境管理体系及程序表

1.贯彻执行国家、山西省的各项环境保护方针、政策和法规。

2.负责编制本项目施工期、营运期的环境保护规划及行动计划,监督环境影响报告书中提出的各项环境保护措施的落实情况。

3.组织制定和实施污染事故的应急计划和处理计划,进行环保统计工作。

4.组织实施环境监测计划。

5.负责本部门的环保科研、培训、资料收集和先进技术推广工作,提高工作人员的环保意识和素质。

6.负责环保设备的使用和维护。

3.8.3 环境管理计划

本项目环境管理计划见表3.8-2。

表3.8-2 环境管理计划

本项目环境监测由建设单位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环境监测机构进行。监测计划见表3.8-3所示。

表3.8-3 环境监测计划

4 公众意见调查

4.1 前期公示

为充分了解拟建公路沿线公众对该公路建设的意见,更好地做好环境保护工作,切实保护受影响居民的利益,同时也为设计、施工提供参考意见,根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发〔2006〕28号文件)和《关于发布〈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编制要求〉的公告》(环境保护部公告2012年第51号)的规定,建设单位在网站和公路沿线村庄对拟建公路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进行了公告,项目组在网站进行了公告并发布了报告书简本,对项目所在区域相关部门进行了走访,同时对沿线乡镇采取户级访谈、群体访谈的方式进行了公众参与调查。

拟建公路公众参与工作分为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在项目前期工作阶段,建设单位、工可单位与各相关部门和公路沿线各级政府已经做了大量调查和协调工作。在委托我们开展拟建公路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后,建设单位于2014年10月23日至11月5日将拟建公路环境影响评价的消息在山西交通网(http://www.sxjt.gov.cn)首页环评公告专栏上进行了公布,同时在公路沿线具有代表性的村镇进行了现场公告,以便广泛征求公众对拟建公路建设的意见和建议。村镇现场公告见图4.1-1,网站公告见图4.1-2。

段笏咀村 上圪塔村

图4.1-1 部分村镇现场公告

第二阶段:征求意见阶段。征求意见采用了户级访谈和群体访谈两种形式。评价单位在建设单位和沿线地方政府的大力配合下,于2014年12月和2015年3月分两次在拟建公路沿线所涉及的各村镇进行了公众参与的现场调查工作。现场调查分为户级访谈和群体座谈两种,通过分别填写两种调查表进行,部分调查表详见附件4。

第三阶段:意见的反馈落实阶段。在现场调查和媒体调查结束后,评价单位对公众参与的调查意见分别进行了统计、归纳,整理汇总成本项目的公众参与现场调查结果,并根据调查结果针对主要问题提出了采纳建议以书面形式反馈给建

设单位,建设单位也对这些问题给出了答复。

图4.1-2 环评信息公告网上截屏图

4.2公众参与户级访谈

4.2.1 目的、方法

户级访谈是为了解拟建公路工程的沿线公众,尤其是可能受到工程施工、征地、拆迁影响的居民,对拟建公路建设的基本态度、有关公路建设占用农民土地及征地拆迁安置政策情况和可能要带来的环境影响等问题的认知程度,征求他们对减缓这些不利影响的措施建议等。同时,将调查结果反馈到建设、设计单位,供设计、施工时予以考虑采纳或妥善解决。

户级访谈时,将调查表(见附件4 公众参与调查表)直接发给每户调查对象,并将调查内容、要求及目的等进行解释,然后由被调查人亲自填表。

4.2.2 调查对象与数量

户级访谈对象是选择与本工程直接相关的部分乡镇、行政村单位的代表和可能受到征地、拆迁影响的部分村民。本次调查涉及到朔城区张蔡庄乡、窑子头乡及神池县龙泉镇、东湖乡共2个县区的4个乡镇,主要调查对象为沿线可能受公路施工、征地、拆迁等影响的村庄住户和集体。现场户级访谈见图4.2-1。

图4.2-1 公众参与户级访谈

本次公众参与户级访谈共发放调查表68份,回收65份,回收率95.6%。回收65份调查表中,农民59人、工人3人和学生3人。被调查对象的文化程度,大学3人、高中15人、初中31人、小学16人,所占比例分别为4.6%、23.1%、47.7%和24.6%。户级访谈被调查人群基本情况详见表4.2-1。

户级访谈对象所反映的情况汇总结果详见表4.2-2。

(1)拟建公路沿线被调查群众对修建该公路绝大多数持赞同态度,3人表示无所谓。大部分人认为该公路的建设有利于本地区、本村经济发展,能改善该地区交通不便的现状,有利于提高当地人民的生活水平,希望公路早日建成通车。

(2)拟建公路对家庭经济收入、生计方式、生活质量的影响:89.2%的群众

认为公路建成后对自己的经济收入是有利影响,有2人表示有不利影响但可以接受,有5人认为公路建设对自己的经济收入无影响。

(3)对公路建设征地、拆迁补偿问题,有21.5%的群众表示了解相关征地补偿政策,60%的群众对征地、拆迁政策了解一些,18.5 %的群众不了解征地、拆迁补偿政策。对于征地、拆迁补偿方式,72.3%的群众要求征地以“一次性现金补偿”方式进行补偿,27.7%的群众希望“重新调配土地”;69.2%的群众要求要求“集中统一安置”,30.8%希望拆迁安置方式为“就地自行安置”。希望沿线各级政府、公路拆迁办等有关部门加大国家政策、法规的宣传力度,并在征地拆迁时能按国家有关政策办事,按规定标准给予合理的补偿,保证居民的实际生活水平不会因公路建设而降低。

(4)当地群众认为拟建公路带来的主要环境问题:53.8 %的群众认为是空气污染,30.8%的群众认为是农业生产和植被破坏,30.8%的群众认为公路带来的主要环境问题是噪声污染,12.3%的群众认为是水土流失,只有1人认为是水质污染。从数据中可以得出,沿线居民主要关心的是空气污染问题,其次是公路建设造成的植被破坏和噪声扰民问题,另外也关注水土流失问题,因此公路在施工和运营过程中应该重视空气污染、生态破坏和噪声扰民问题,重点考虑防治空气污染措施、降噪和生态恢复措施,施工单位应加强施工管理,施工期严格遵守施工时间,在靠近公路的村庄处需要设置一些隔声措施。另外在公路建设和运用期间,还应重视水污染等问题。

(5)对于拟建公路带来的环境影响的减缓措施,53.8%的群众要求施工便道洒水,35.4%的群众希望取施工场地、便道远离居民点,18.5%的群众希望进行施工场地洒水和加强粉状料库和易起尘设施的管理等,2人提出要求禁止夜间施工。对于运营期的交通噪声影响,66.2%的群众希望加强公路绿化,36.9%的群众希望公路能远离村庄,26.2%的群众希望安装隔声窗,9.2 %的群众希望适当安装声屏障只有2人希望搬迁,以此来减轻公路噪声的影响。

(6)在本次户级访谈调查过程中,拟建公路沿线群众十分支持公路的建设,同时群众最想保障的利益主要是征地补偿费能否按政策的最高标准执行或根据具体情况实际评估后给予恰当的补偿和安置,并能直接发放到公众手中;另外群众希望在公路施工过程中,切实落实洒水、降噪等环保措施,保证不对周围群众正常生活造成影响。

4.3 公众参与群体访谈

4.3.1 群体访谈方式及访谈主题

公众参与群体访谈,是在拟建公路沿线穿越的行政区域单位(镇、村),邀请当地的知名人士或群众代表进行集体座谈,并将座谈情况归纳汇总成访谈纪

要。由于被邀请参加群体访谈的代表与户级访谈人员相比具有更高的素质、层次及表达能力,并且了解的情况也更多和全面一些。因此参加座谈的人员所提出的拟建公路对当地可能带来的环境影响问题更能代表群众意见、更具有针对性和代表性。

群体访谈的主题包括:拟建公路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正面影响;公路的建设对当地可能带来哪些不利影响,有何减缓措施和建议;本地区需重点关注的问题。

4.3.2 群体访谈对象

评价单位于2014年12月在公路沿线的村庄进行了群体访谈会议,与会者涉及与路线密切相关的各乡镇及部门负责人、村委会干部及群众代表,就公路建设的利弊做出了深刻且实际的讨论,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图4.3-1 公众参与群体访谈

4.3.3 群体访谈纪要汇总

(1)拟建公路的建设对当地社会发展的正面影响

与会群体访谈代表认为拟建公路的建设将大大改善区域交通状况,有利于本村村民的出行,有利于农产品的外运和销售,刺激当地经济发展,对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有利。因此与会代表均表示支持该公路的建设,且希望工程尽早开工。

(2)拟建公路的建设对当地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及其减缓措施和建议

① 噪声、扬尘影响

与会代表认为施工期的扬尘和噪声将对本村村民的正常生活、作息造成较大影响。建议工程尽量远离村镇,减少工程对村民正常生活的影响,

公路在施工期应合理安排施工时间,村庄路段禁止夜间施工,施工便道洒水,同时提出营运期要安装噪声防治措施,减少噪声影响。

② 占用耕地、毁坏植被及水土流失

建议设计尽量减少对耕地的占用,采取植被恢复措施,减少对沿线植被的破坏,防止水土流失。

③ 征地拆迁

加大征地拆迁补偿政策的宣传力度,对征地拆迁户进行合理补偿,保障沿线群众的切身利益。

(3)本地区需要关注的问题

本次访谈中,与会代表一致认为应重点关注公路施工和运用期间的噪声、生态破坏问题,征地拆迁补偿与安置问题,同时对公路的建设表现出极高的热情,要求做好公路的环保工作。

4.4 公众参与意见处理

在进行公众参与调查结果汇总的同时,评价单位对工程沿线部分地方政府和村民所关心的几个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并及时反馈给建设单位。建设单位针对这几个主要问题和环评单位的建议提出了采纳意见。评价单位提出的建议及建设单位答复情况见表4.4-1。

4.5 公众参与调查结论与建议

4.5.1 公众参与主要结论

公众参与调查结果表明:

(1)拟建公路沿线所有政府机关和被调查群众赞同拟建公路的建设,并表示支持,无单位和个人持反对意见。

(2)沿线所有政府机关和绝大多数群众认为拟建公路建设能极大改善区域交通现状,有利于本地区、本村、本单位的经济发展,有利于提高当地人民的生活水平,希望公路早日建成通车。

(3)18.5%的群众不了解征地、拆迁补偿政策,72.3%的群众要求征地以“一次性现金补偿”方式进行补偿,69.2%的群众要求要求“集中统一安置”,因此,建设单位应加强公路建设征地拆迁补偿政策的宣传,与地方政府共同协作做好项目征地拆迁工作,做好与被征地拆迁居民的沟通工作,确保补偿款足额、及时发放到征地拆迁户手中,并切实帮助其做好就地安置工作。

(4)公路的建设对沿线群众影响较大的环境问题依次为空气污染、农业生产与植被损失、噪声污染、水土流失、水污染等;施工期群众认为主要采取施工场地洒水、施工场地便道远离居民点、禁止夜间施工等措施;营运期要求进行公路绿化,同时采取降噪措施。

4.5.2 建议

根据公众参与调查结果,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1)建议施工中力求少占耕地、避让居民区和减少拆迁数量;严格执行国家和山西省有关征地拆迁补偿规定,妥善安置受工程征地拆迁影响的住户,保证征地拆迁补偿费用足额、及时发放到征地拆迁户手中,帮助拆迁户落实安置措施。切实保证居民的正常生产生活水平不会因为受到公路建设的影响而降低。

(2)在施工过程中要做好与沿线村民的沟通工作,对于村民提出的合理意见要及时采纳,如发生纠纷应根据实际情况与当地村民协调解决。

(3)对于本报告环境保护措施章节中提出的具体环保措施和要求,应在工程设计及施工中予以落实,加强施工管理,控制施工范围,减少生态破坏,做好废水的处理工作,在最大限度上降低本工程建设对沿线生态、水、气、声环境的不利影响。

(4)强化环境监理,加强施工过程的环境保护管理;严格执行环境保护“三同时”制度,使防治环境污染和破坏的环保工程(措施)与主体工程同时竣工运行。

5 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山西省西纵高速公路朔城至神池段(以下简称朔神线)是我省《山西省高速公路网规划调整方案(2009-2020)》中“三纵十二横十二环”高速公路网中西纵主骨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符合山西省高速公路网规划、符合沿线城市总体规划、符合沿线城镇规划。经调查与评价,拟建公路选线考虑了环境保护的要求,无环境保护方面的制约因素,其社会、经济效益较为显著。虽然本项目的建设和运营将会对沿线生态、居民生活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但在落实报告书提出的生态保护措施、污染控制措施和“三同时”制度后,环境影响可得到有效控制和缓解,污染物可以做到达标排放,被调查的公众无反对意见,环境风险在可控范围。

综上所述,拟建公路的建设从环境保护角度是可行的。

6 联系方式

建设单位:山西省交通运输厅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文源巷127号

环境影响评价单位:山西省交通环境保护中心站

地址:太原市学府街79号(030006)

联系人:王先生 电话:0351-7433910(兼传真);E-mail:sxjthb@126.com


相关内容

  • 燃料乙醇电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燃料乙醇电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立项+批地+贷款) 编制单位:北京中投信德国际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编制时间:二〇一五年十一月 咨询师:高建 目 录 目 录........................................... ...
  • 新建.改扩建.补办环评的基本要求
    关于补办项目的环评要求(一) 一.凡补办项目需编报现状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以下称"环评文件"): 二."环评文件"中应写明该项目的建设年限.建设地点.当时的建设依据等: 三."环评文件&quo ...
  • 环评师简介
    注册环评工程师是指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证书>,并经登记后,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注册环评工程师是做环境影响评价的最高职称认证,工作对象是所有建设和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做出来的文件是建设项目 ...
  • 欲淹世界最大柽柳林的水电站未批先建 被罚20万
    原标题:欲淹世界最大柽柳林的水电站未批先建,环评机构证实其曾被罚 青海省政府11月8日发文叫停世界最大古柽(chēng)柳林为建羊曲水电站移植后,羊曲水电站被举报未通过环境影响评价便开工建设. 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11 ...
  • 大项目申报材料样本
    10 亿元项目申报材料 亿元项目申报材料 目 录 项目开工图片----------------- 2 一. 二.项目基本概况----------------- 3 三.项目批文------------------- 6 四.建设工程施工合同 ...
  • 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公司 部门岗位职责
    综合管理部岗位职责 一. 部长 综合职责: 1.组织公司管理体系的建设: 2.组织公司日常行政管理工作: 3.组织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工作: 4.负责公司企业文化建设工作: 5.组织公司信息化建设工作: 6.组织公司有关法律事务的开展: 7.负 ...
  • 环评工程师备考指南
    2012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备考复习指南 2012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考试临近,你准备好了吗?下面是为你研究制定的一套备考方略: 1.准备好考试大纲和教材-将考试大纲要求掌握的内容,用不同的符号或不同颜色的笔迹在考试指定教材中做好标 ...
  • 科一企业环境保护主体责任标准化建设自查报告
    科一(福建)超纤有限责任公司 环境保护主体责任标准化建设 自查报告 企业名称:科一(福建)超纤有限责任公司 编 写: 黄振兴 审 核: 于 卫 联系电话: 0595-27308802 时 间: 2013年1月30日 目 录 (一)企业概况 ...
  • 大气污染治理正成为环境治污的重点
    大气污染治理正成为环境治污的重点.6月14日,李克强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指出,目前突出的区域性复合型大气污染问题是长期积累形成的,而治理大气污染关乎经济升级.会议提出了十条治污举措,包括提高重点行业排放标准.推进区域联防联控,以实现重点行业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