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作文指导 - 范文中心

七年级语文作文指导

08/26

七年级语文作文指导;第一单元检测

【同步教育信息】

一. 本周教学内容:

1. 作文指导

2. 第一单元检测

二. 作文指导:作文贵在创新

(一)学习写作短文指导

在我们的语文书里,编排了五篇写作指导短文,每篇都从道理上指导同学们写好作文,五次指导内容紧密衔接,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因此,希望大家在每次作文前一定要认真学习写作短文指导。

第一篇短文指导题为:作文贵在创新

升入六年级以后,同学们都想使自己的作文在原来的基础再上一个台阶,不少同学在家长的督促下,阅读很多本优秀作文选,我们的老师在作文指导课上也要给大家介绍一两篇好的例文,这使得我们一些同学的作文出现了“跟着文选跑”“跟着例文跑”的现象,文中没有了自己的风格,更有甚者,少数同学好文看得“花了眼”,自己反倒无从下笔了。第一篇写作短文指导——“作文贵在创新”,就是引导大家走出写作误区的一篇好文章。

创新是作文的生命。作者只有用自己真实的生活经历和思想感情、鲜明的个性风采和创新精神吸引读者,打动读者,他的文章才算成功。作文的写作不能踩着别人的脚印走,更不能变相抄袭,那样写作能力不会有提高。

创新就要敢于打破框框,争取“自由”。写作时不受他人意见所左右,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不为作文的内容和文章形式所限制,而是全神贯注于你所要表达的内容,用笔去宣泄你发自内心的情感。

以上就是写作短文指导——“作文贵在创新”一文的要点。

(二)方法技巧指导

1. 创新要以熟悉的生活为基础

创新不是瞎编,而是在自己熟悉的生活中选取内容写出新的感受。对于写作训练还在初级阶段的六年级学生来说这一点更为重要。在这个世界上,你最了解的是谁?是自己。你最熟悉的生活是什么?是家庭生活。那么好,你就从自己、从家庭生活写起。可练写《我》、《我爱我家》、《我的家庭》、《家庭风波》等题目。

2. 创新要以表达真情为基点

有的同学认为写文章是给老师看的,给别人看的,有些话不好意思说出来,一些感情的表达也遮遮掩掩,所以文章写出来不感人,所以,必须消除种种顾虑,大胆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才能创造出具备独特个性的精神产品。

3. 创新要注意选材

有的同学常为选材发愁,认为没事可写,特别是提及家庭生活更觉得平凡无奇、无材可选。其实你只要善于观察和思考,就会发现生活中的许多事情都是平凡中蕴含着伟大,平淡中潜藏着深刻。

朱自清笔下的父亲是个慈爱的老人,他疼爱儿子的事情有很多很多,但车站买橘子这件小事,就生动地表现其深切的爱子之情。

莫怀戚笔下的《散步》不也是撷取了生活中一个再平凡再简单不过的一个全家人散步的

情节,而使我们感受了一个和谐、幸福的家庭中那浓浓的亲情吗?

这就是以小见大,在《我儿子一家》中这一点也很明显,同学们可以练习自己分析这一特点。

4. 创新必须选好角度

材料选好了,从哪个角度去分析切入,落笔何处,对于文章能否写好是很关键的一步。朱自清的《背影》是从“背影”的角度描绘父亲买橘子时动作艰难,从而展现一个父亲内心深处,感人至深的爱子之情。《我儿子一家》的作者舒婷从儿子的视角写了自己的一家人,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跃然纸上、语言生动、风趣,充满情趣。

(三)第一单元作文《我》

审题要求:

1. 写自己、要以介绍自己健康向上的性格特征,作为文章的中心。

2. 文章条理要清楚

先概括介绍自己,年龄、性别、外貌或主要性格特征,然后选取典型的事例写出自己的爱好或性格特征的具体表现,使文章内容具体。

3. 写自己要把握分寸,说别人不能喧宾夺主。

(四)范文介绍

我是梳着齐耳短发的小姑娘,可人长得挺高。大人们一见到我,总要说:“哟!小敏长得这么高,都快超过我了!”这些话,我听得耳朵长出了老茧,心想:人长得高又怎么样?干吗唠唠叨叨、大惊小怪的!

我有一个特点,就是爱笑,成天乐呵呵的,笑声不断。奶奶说我像一尊弥陀佛。这有什么不好?俗话说:“笑一笑,少一少。”我还没老,为什么要愁眉苦脸的呢?

我特别喜欢体育活动,是排球迷。每次排球比赛,我从不错过观看的机会。去年洛杉矶奥运会女排决赛,我坐在电视机前观看,眼睛瞪得大大的,没眨一下眼睛。美国队主攻手7号海曼的一记重扣,砰的一声,球落在中国队界内,中国队又失一分。我急得额上直冒汗,拼命喊:“中国队加油!郎平加油!”仿佛在大洋彼岸的中国女排大姐姐们能听到我的声音一样,中国女排奋力拼搏,终于以3:0击败了美国队,荣获了冠军。我激动得热泪盈眶,因为我也是炎黄子孙嘛!

我还是个书迷。小时候我酷爱《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选》,可现在,我不看童话了,课余时间我常捧起的是《十月》、《收获》和《当代》这些大型文学刊物,如饥似渴地阅读,使我长了很多知识。从书中,我看到了英勇的梁三喜,看到了有颗金子般的心的农村姑娘刘巧珍„„我渐渐懂得了什么是人生,什么是美,什么是丑,什么是真,什么是假„„我也真正体会到了莎士比亚的名言:“书是人类的营养品”,这句话的深刻含义。

我也有缺点,譬如学数学不肯多动脑筋,粗心大意啦;平时吃饭挑食啦;在家不做家务事啦„„当然,这些缺点我正在暗暗地改正,因为人总是要进步的嘛!

【模拟试题】

第一单元检测题

一. 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树杈 chà 分歧 qǐ 翘首 qiào 妥帖 tuǒ ....

B. 胆怯 quâ 犄角 jī 迂腐 yū 斗笠 lì ....

C. 颓然 tuí 琐屑 xiâ 狼藉 jí 干涩 sâ ....

D. 蹒跚 pán 差使 chāi 粗犷 guǎn g 窥见 kuì ....

二. 按要求填空组词

A. xíng 罚 象 模 流

B. yáo 歌 晃 族 远

C. lín 鱼 峋 波光 火

D. yíng 晶 屏 绕 火虫

三. 下列词语书写准确无误的一组是( )

A. 各得其所 栩栩如生 祸不单行

B. 滚瓜滥熟 鸡毛蒜皮 一无是处

C. 前抑后合 放任自流 见而生畏

D. 形影不离 无可搀回 皆大欢喜

四. 下面词语解释不准确的一项是( )

A. 情郁于中:感情积聚在心中不得发泄。

B. 面面相觑:你看我,我看你,互相对看。

C. 涟漪:大的波浪。

D. 妩媚:姿态美好可爱。

五. 下面有关字的知识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冻、故、晨、架”都是形声字,但形旁和声旁的组合方式各不相同。

B.“折断”的“折”和“拆散”的“拆”是形似字。

C.“调、率、传、重”不全是多音多义字。

D.“倡导”的“导”和“捣毁”的“捣”是同音字。

六. 从括号中选择恰当词语填在空白处

干干净净的蓝天上,偷偷 (A. 飘 B. 溜 C. 飞)来一团乌云,风 (A. 吹

B. 打 C. 推)着它爬上山头。山这边,梯田里的庄稼像绿海里 (A. 滚 B. 卷 C. 飞) 来的道道浪头。一个浑身只有一条短裤的男孩子, (A. 挥 B. 拿 C. 举)着一根 树枝,树枝挂满绿叶,歌谣般亲切、柔和。

七. 判断题(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背影》是朱自清先生写的一篇记实小说,平淡的叙事中饱含了深厚的感情。( )

2.《金黄的大斗笠》描绘了一幅风雨图,图中贮满了生活的欢乐,纯真的童心,在写景中把故事点染出来。( )

3.《我儿子一家》采用第一人称手法,作者是我国当代女诗人舒婷。( )

八. 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方法的一项是( )

A. 远看,斗笠像个大蘑茹,是那么美。

B. 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铺着。

C. 这样的事情能全怪我吗?

D. 大家发现他长得很像刘德华。

九. 阅读下面语段,回答文后问题。

(一)

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望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 (a. 走b. 跑 c. 跳 d. 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 (a. 抓 b. 揪 c. 攀 d. 握)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甲] 我赶紧拭干了泪。[乙] 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丙]

1. 在文中两个空缺处选词填空。(只填序号)

2. 下边一句话,是从原文中抽取出来的。根据上下文意,这句话应插在[甲][乙][丙]中的处(只填序号)。( )

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3. 写送儿子上车时,父亲对儿子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这话表达了父亲对儿子的心情是( )

A. 怕儿子力气小不堪重负,便由自己外出张罗,表达了父亲对儿子的理解。

B. 怕儿子路上口渴,便由自己去买橘子,表达了父亲对儿子的关怀。

C. 怕儿子年轻气盛惹是非,便由自己包下活计,表达了父亲对儿子的担心。

D. 怕儿子无知受骗,便由自己包下活计,表达了父亲对儿子的爱护。

4.“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这句话从哪两方面描绘父亲的形象?正确的一项答案是( )

A. 外貌 心理 B. 动作 语言

C. 外貌 动作 D. 语言 心理

5. 联系全文看,多次写到父亲的背影,其主要目的是 。

6.“我的眼泪又来了”是与 相照应,这泪水前者是 之泪,后者是 之泪。

7. 对文中画线的句子应如何理解?

8. 为上文加一个恰当的小标题:

(二)

① 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我们都笑了。

② 后来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一(A. 刹 B. 霎 C. 煞)时我感到责任的重大。我想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说:“走大路。”

③ 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她的眼随小路望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母亲对我说。

④ 这样,我们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也蹲了下来,背起了儿子。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1. 选词填空。

一(A. 刹 B. 霎 C. 煞 )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 )

2. 文中成语“各得其所”的正确解释应该是( )

A. 各自得到自己想要的位置。 B. 每一个人或事物都得到合适的安顿。

C. 各有自己的安排。 D.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住所。

3. 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的含义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母亲怕儿媳不高兴,又怕儿子为难,所以只好这么说。

B. 母亲知道儿子为难,疼爱儿子迁就地说。

C. 母亲知道儿子疼爱他的孩子的心理,只好委屈自己而这么说。

D. 走小路小孩子感兴趣,而老祖母慈祥,很自然让孙子高兴,所以这么说。

4. 对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含义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我”和妻子是中年人,家庭负担很重。

B.“我”和妻子是中年人,感到身上压力很大。

C.“我”和妻子是中年人,肩负着承前启后的责任,对生活有一种使命感。

D.“我”和妻子是中年人,背负着家庭的希望。

5. 在第二段中对“我”描写主要用的方法是( )

A. 语言 动作 B. 景物 心理 C. 心理 语言 D. 环境 动作

试题答案

一. C

二. A. 刑;形;型;行 B. 谣;摇;瑶;遥 C. 鳞;嶙;粼粼;磷

D. 莹;荧;萦;萤

三. A

四. C

五. C

六. B;C;B;A

七. 1. × 2. √ 3. √

八. D

九.

(一)

1. d;c 2. 丙 3. B 4. C

5. 说明“背影”,是在依依惜别中父亲留给儿子的最深刻的印象,它最能体现父亲对儿子的挚爱深情,也使儿子永远难忘。

6.“我的眼泪很快流下来”;伤别;感动

7. 父亲因尽到了关怀照顾儿子的责任和心意,心里感到满足愉快。

8. 买橘送别

(二)

1. B 2. B 3. D 4. C 5. C


相关内容

  • 七年级语文教学质量分析报告
    德兴市海口中学七年级语文教学质量分析 (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 海口中学 周 华 一.试卷分析 (一)试卷总评:德兴市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语文科期末考试试卷紧扣新教材,基本上涵盖了教材要求,在坚持语文新课程标准的 ...
  • 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四年级
    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四年级 教材介绍与教学建议 提纲 • 指导思想 • 教材结构 • 教材特点 • 教材疑难 • 教学目标 • 教学建议 一.指导思想与编写依据 •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四年级上下册>是以 ...
  • 小学语文教研组语文教研工作计划
    根据常州市语文工作计划和我区第二学期工作要点,本学期我校的小语教研将以推进课程改革为核心,以课题研究为抓手,以课堂教学为阵地,以教师队伍建设为根本,以教学常规为规范,确立"立足课堂抓质量,加强备课.教法.评价研究出效率" ...
  • 20XX年青龙县小学语文质量检测试卷分析
    青龙县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 小学语文四.五.六年级质量检测试卷分析 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小学语文期末质量检测试卷,严格按照局长和教研室的命题要求进行命题,本着"既紧扣书本,又略超越书本:既注重基础知识,又重 ...
  • 七年级语文公开课课堂教学反思
    七年级语文公开课课堂教学反思 作者:徐勇 来源:<考试周刊>2013年第90期 摘 要: 学生七年级时开始练习写作,要求不拘形式地写出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但新教材内容跨越太大,学生对作文感到非常头疼,老师的指导有时显得苍白无 ...
  • 厚余小学语文作业布置及批改的要求
    厚余小学语文作业布置及批改的要求 总的要求: 1.任课老师应按<国家教委关于减轻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问题的若干规定>的规定布置课外作业数量,完成时间要严加控制,不得加重学生负担,作业量不足的要补上. 2.要精心设计作业,以纲为纲, ...
  •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
    九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 安红强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从整体来看,学生身上好的习惯(课堂听讲,记笔记,发言提问)正在逐步养成,学习兴趣和学习态度也有了明显的转变,语文的综合能力也在原来的基础上有了较大的提高 .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拟上 ...
  • 六年级上语文教学计划
    六年级上语文教学计划一: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一.班级情况分析(以601班为例) 本班学生共有55人,其中男生30人,女生25人.本班学生基础知识掌握得比较扎实,大多数同学的理解能力和独立学习的能力也比较好.少数男同学由于自控能力差导 ...
  •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范文稿
    一.指导思想 以素质教育为指导思想,采用现代化教学方法与手段,结合三年级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力求做到重点突出,难点突破,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有系统地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以学生为主体,计划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创新精神. 二.班级情况分析 三年级 ...
  • 四年级语文期中试卷质量案例分析
    深入分析找差距 再添措施上台阶 --四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卷分析 教者 马录霞 一.学生现状分析 本期我班共有学生23名,其中男生15人,女生8人.从学习情况来看,部分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比较扎实,有一定的学习自觉能力,学习兴趣也比较浓厚.但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