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诗词格律的自然属性 - 范文中心

论诗词格律的自然属性

06/20

第25卷第5期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Vol.25No.5Sept.2008

2008年9月JournalofShenzhenUniversity(Humanities&SocialSciences)

论诗词格律的自然属性

潘海东

(深圳大学师范学院,广东深圳518060)

摘要:中国古代诗歌的种种法则都源于自然,格律同样如此。研究的目的,一在说明它不是人们自设的牢笼和桎梏,二在更好地继承并创新发展。

关键词:诗词;格律;自然属性中图分类号:I207.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60X(2008)05-0118-05

王力先生的《汉语诗律学》说:“诗歌起源之早,是出于一般人想像之外的。有些人以为先有散文,后有韵文,这是最靠不住的说法。因为人类创造了文字之后,文化的发展已经达到了相当的高度,当然韵文和散文可以同时产生。”在这段话后,王力先生列举了相传为尧帝时候的《康衢歌》、《击壤歌》和帝舜的《南风歌》,认为从风格来看都属假托,但《击壤歌》、《南风歌》所用的“古韵”又决非“汉以后的人”所能伪造,从而认为:“尧舜时代虽不一定能有这种风格的诗,却一定已经有了诗歌的存在,假使这尧舜时代本身存在的话。”[4]

这两段话虽然存在明显的问题,如韵文并不等于诗歌,汉以前的古韵能否前到尧舜也无法证实,但中国的诗歌早已出现,并且从人们认为它是“诗”、“歌”的那时起就有法则,却是不必怀疑的事情,原因其实至为浅显:因为它是特殊的语言艺术和“言志”方式,如《毛诗大序》说是“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5]。

这正是诗歌的由来。诗固然是“言志”的,但仅仅用“言志”给诗歌定性又是不够的,因为普通的说话

分析一:中国的诗歌自古就有法则,至少始于三千年前的“诗三百”就可以清晰地看出句法、章法、对偶、押韵等等讲究。那么,这些讲究是怎么来的?

也可以“言志”,只有当普通的说话不足表达时,才嗟叹、长歌以至手舞足蹈,所以诗歌出现种种不同于普通说话的讲究,人们也所以给它另外起一个名字叫

虽然隋朝已见完全合律的诗,如:薛道衡《昔昔盐》:“碧落风烟外,瑶台道路赊。何如连御苑,别自有仙家……”[1],虽然隋前已有大量曲词,如:刘妙容《宛转歌》、鲍照《梅花落》、梁武帝《江南弄》,但人们公认格律诗词的正式登场,还是初唐、盛唐的事情。原因在于这时,作者“流”的产生,作品“量”的形成,格律“精切”程度的达到,才使人们感到它成为了样式。元稹说“沈、宋之流研炼精切,稳顺声势,谓之为律诗”

[2]

,李清照说乐府声诗并著“最盛于唐开元、天宝

间”,其后有了《菩萨蛮》、《春光好》、《莎鸡子》、《更漏子》、《浣溪沙》、《梦江南》、《渔父》等词而“不可遍举”

[3]

,都说明了这个情况。

格律的形成,标志着此前长期的诗歌体式、句

式、声律、对偶等表现形式研究,终于达到为人们接受并风行的境界。但莫名的是,武断的、片面的否定竟出现在它已经千古流芳之后,它格式的精致、音律的优美、文辞的凝练、蕴含的深长渐至为人所忘,甚至今天的大量国人以为格律只是自设牢笼和桎梏。为此,需要作一点更为深入、客观的研究,以促使其得到继承并创新发展。

收稿日期:2008-04-11

,,,

第5期潘海东:论诗词格律的自然属性·119·

做诗歌。《礼记乐记》说:“乐者,心之动也。声者,乐·之象也。文采节奏,声之饰也。君子动其本,乐其象,然后治其饰。”[6]《文心雕龙情采》亦说:“故立文之·道,其理有三:一曰形文,五色是也;二曰声文,五音是也;三曰情文,五性是也。五色杂而成黼黻,五音比而成韶夏,五性发而为辞章,神理之数也。”[6]都是古人对诗歌特性的精辟总结,说明做到形象表达、情感表达、雅化乐化表达等等,才可能有特殊的言志效果。以为普通的说话也可以名之为诗,只能说明其对诗歌品性的完全漠视,因为,既然“言”之已足,又何必充“诗”?

诗歌的品性是怎么来的?是从客观的规律、自然的法则来的。因为人类在从蒙昧到文明的长期进步中,积累的种种知识,首先就是他们每时每刻都生存于其间的大自然,及人类本身与自然的关系。“诗”、“歌”二字的摹形会意,也说明了这一点。

《说文解字》释“诗”为“从言,寺声”。但我以为“从言”无误而“寺声”可疑。因为““

”上“

”,其中的“

”的右半,明明是

”,上

”还大有深意,正是解释此字

弹性想到弓箭,可以从摩擦发热想到“钻燧出火”,甚至可以从天、地、雷、风、水、火、山、泽的变化中悟出人与事的吉凶,都证明《老子》所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7],马克思、恩格斯所说“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因此第一个需要确定的具体事实就是这些个人的肉体组织,以及受肉体组织制约的他们与自然界的关系”无比正确[8]。

分析二:“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和“这些个人的肉体组织”,使人想到人本身就是自然的产物,要受到自然法则的制约。

人虽然超越了兽类,进化到直立行走,能利用工具劳动,创造了语言文字,仍然有着鲜明的自然属性。这个属性决不仅仅表现在食、性及生、老、病、死,而还有着作为血肉之躯的大量的、本能的反应———当人们大喜大悲、大惊大怒而歌而号的时候,便不免做出种种非理性的、忘形的动作,如容颜失色、狂呼乱叫、手舞足蹈;当人们奋力负重、苦苦挣扎的时候,便不由发出“邪许”、“杭育”这样毫无逻辑意义的声音,如《淮南子道应训》说“今夫举大木者,前呼‘邪·许’,后亦应之”[9],鲁迅《门外文谈》说“我们的祖先的原始人,原是连话也不会说的,……假如那时大家抬木头,都觉得吃力了,却想不到发表。其中有一个叫道‘杭育杭育’,那么这就是创作”[10]。

这是什么创作呢?第一:觉得吃力却想不到发表,当然就是无意识的创作。第二:叫出的“邪许”、“杭育”毫无逻辑意义,当然就是重负之下的本能。第三:号子的声气短促,是因为激烈喘息,无法发出长声;具有节奏,是因为脚步需要一左一右交替前进而不能跷着走、胸腔需要一呼一吸吐故纳新而不能只呼不吸或只吸不呼,所以产生规律的节奏;喊时声如迸出,是因为人在极度负重时,产生爆发力的结果。这些情形,都生动地说明人的发声及其节奏等,与人本身的自然属性密切关联。

这种属性对于诗歌的特性,意义当然是显而易见的:

首先是节奏,早期诗、乐、舞往往一体,其“文舞”配以“羽旄”,“武舞”配以“干戚”,如《吕氏春秋·古乐》说“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阕”

[11]

的关键所在,应从会意而不应从形声解释。“““

叉为枝茎,下横为地,同书即释为“出也,象草”。其实

”的形状,既象草,亦象所有的草木之形。“诗”的

”,左边是一个古文的“言”,右边只有”,便可见“诗”的更早写法,就是“言”与

”而无“古文写法“

“草”的结合,不存在“寺声”之意。草木,是远古的人们朝夕相见之物,草木的长出,象征着大自然的勃勃生机,对着草木言情言志,就是对着大自然放歌———按此会意,诗与大自然的关系,可以说得到了最原始的体现。

“歌”,《说文解字》释义为“咏也。从欠,哥声”。其实“哥”的本义就是“声”和“歌”,同书即释为“声也,从二可。古文以为“从

字”。“歌”中的“

”,同书释为

”,同

亦声”,即“

”的下部曲线表示“气欲舒

出”,上面一横为天。“歌”右的“欠”,篆书为“

书释为“张口气悟也。象气从人上出之形”。单独的“欠”即哈欠,但与“哥”组合后,就没有哈欠的意思了,而是“人放歌时声气上出于天”,与嗟叹、长言、对着大自然放歌的情景完全吻合,在与大自然的关联上与“诗”完全相通,只比“诗”更为强调“声气”———而“声气”,正是“歌”的基本特性。

人对自然的依赖,人在自然中受到的启迪,都促使人对自然作更多的观察思考,形成自己的思想、观念、意愿、情感和表达的方式等等。远古的思想家可

,说明咏唱时多带有形体的动作,那么咏唱的节奏

便自然随着歌者、舞者的举手投足、呼吸吐纳而生,从那时开始的诗歌都具有明显的节奏,应就是由此而来《弹

·120·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闻地籁,女闻地籁而未闻天籁夫?”[13]

2008年第25卷

歌》“断竹,续竹,飞土,逐宍”,一眼就可以看出其中的节奏。《诗经》90%以上为4字句,其以双音节为基本的节奏单位,每句按“二二”的节奏诵咏,也是明显的规律。

其次是句子长短,由于人呼气时可以发声,吸气时无法发声,而呼吸的时间不可能无限拉长,句子的长度便受到了制约。《诗经》305篇总计7293句,其中7字、8字句总共只有28句,9字以上的句无,纵观从先秦到南北朝的诗歌,超过8字的句子简直凤毛麟角,便是明证。后来的词出现10字以上的句子,句中便需加豆,如“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明确标示诵咏之中必须稍作停顿,都是句子长度受制于人的生理条件的确凿证明。

此外,声调的高低,既受到言者、歌者发声器官组织的限制,也受到听者听声辨义条件的制约,所以早期的乐音不过“五音”和“六律六同”,后来的官话亦只定为“四声”。而诗歌和说话的句子长度,还与地域的自然条件关联。《诗经》句短,是因为主要产于黄河流域,北地冬则凛冽、夏则炽燥、民风质朴、话语简短,《楚辞》句长,是因为主要产于长江流域,南方山清水秀、气候温和、柔声婉语、曼舞轻歌,其自然条件的因素,都是显而易见的。

分析三:人既然“受肉体组织制约”,则大自然给予人的肉体组织的种种感觉,如声、象等等,都对人产生影响。

大自然的声音是复杂的。春来时的花草滋生、烈日下的溪流婉转、大雨后的洪水暴发、天火中的原野光焰,以及虫鸣鸟唱、鱼跃兽奔、雷鸣电闪、山崩地裂等等,声音都不相同。人们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感受并认识这些声音代表的意义的同时,也从中感觉到无比生动的或低或高、或长或短、或缓或急、或庄或谐、或尖锐或重浊、或震撼或婉约的声律。这些声律对于人的生活是如此重要,通过听闻可以了解自然的情形、知悉时空的变化、懂得行止的趋避、调节自己的身心,通过摹拟可以传递准确的信息、丰富表达的方式、抒发内心的情感、唤起同类的交流,而如果突然失聪,就会感到简直少了一个世界。因此人们由“感于物”到“形于声”,由“诵其言”到“歌长言”,“春歌《青阳》,夏歌《朱明》,秋歌《西嗥》,冬歌《玄冥》”[12],唱出伐木丁丁、鸟鸣嘤嘤、鸣蜩嘒嘒、哀鸣嗷嗷、鸡鸣胶胶、风雨潇潇、河水洋洋、北流活活、汶水汤汤、行人彭彭、烨烨震电、虺虺其雷等等仿效于大,模仿大自然的声象,正是人类的一种最原始的本能。正如褚斌杰先生在其主编的《先秦文学史》[14]中所引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说:“在许多重要事情上,我们是模仿禽兽,作禽兽的小学生的。从蜘蛛我们学会了织布和缝补,从燕子学会了造房子,从天鹅和黄莺等歌唱的鸟学会了唱歌。”亚里士多德说:“人从孩提的时候起就有模仿的本能(人和禽兽的分别之一,就在于最善于模仿,他们最初的知识就是从模仿得来的)……”而中国的《吕氏春秋·古乐》说:“帝尧立,乃命质为乐。质乃效山林溪谷之音以歌。”

[11]

物色》说:“诗人感物,联类不穷·(P44)《文心雕龙

……故灼灼状桃花之鲜,依依尽杨柳之貌,杲杲为日出之容,瀌瀌拟雨雪之状,喈喈逐黄鸟之声,喓喓学草虫之韵。”[6](P693)都阐明了这个道理。声韵的模仿,后来更发展到音、调、韵的多种搭配,因为大自然种种声音的协奏和鸣,使人产生了乐感,并发现乐感不但声觉怡人,而且声情俱在,传达实用信息的普通说话可以不要乐感,但高于普通说话、可与乐舞配合的特殊表情言志方式诗歌,就需要更富有感染力的手段,于是诗、乐的结合成为必然,诗、歌这两个词可以合为一体,三千年前的诗便句式整齐、节奏清晰并做到押韵的“同声相应”,《楚辞》的句中“兮”句尾“兮”更突出体现了乐感。后世音律斐然的格律诗词,正是继承了这一基本原理并发扬光大。

声与象紧密相连,人们在感音的同时,也每天看着天与地一容一载、山与谷一凸一凹、雄与雌双飞双宿、昼与夜相反相成的自然之象,不但发现四时有炎有凉、日月有明有晦、山水有动有静、万物有工有拙的相对为偶,甚至发现人本身的肢体、器官也都是“造化赋形,支体必双”[6](P583),于是赞叹大自然造物的神奇,有了阴阳、清浊、内外、上下、左右、正反和两仪、四象、八卦等等相对为偶、相生相克的概念。《易·乾》:“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5](P16)《尚书大禹谟》:“满招损,谦受益。”·

[5]

(P137)这种种运用从大自然中得到的正反原理和对

偶方式揭示事物本质、增强文辞表现力的方法,成为诗歌文辞对仗的基本由来,标志着那时的人们对相生相克、相反相成的自然法则已经有了深刻的哲学解读和精当的联系应用。于是《诗经》中大量形象、生动的对偶句如“伐木丁丁,鸟鸣嘤嘤。出自幽谷,迁于乔木”、“手如柔荑,肤如凝脂”、“巧笑倩兮,美目盼兮”、“伐柯如何,匪斧不克。娶妻如何,匪媒不得”、“,,

第5期潘海东:论诗词格律的自然属性·121·

之石,可以为错”、“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不敢暴虎,不敢冯河”、“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等等得以创造,使人赞叹,经数千年流传,影响至今天。

诗词重意象表达的特性,更与自然相关。有序的冬尽春兴,莫名的否极泰来,表达的是自然发展变化的规律。然而大自然每天直接给予人的,并不是关于发展变化的抽象法则,而是种种变化中的鲜活情景,如一天乌云,然后暴雨倾盆,漫空星斗,然后明日晴好,使人们的思维逐渐由感性至于理性,领悟了可以寄情感于草木、寓思想于形象的哲理,于是比、兴的诗歌方式和形化象化、情化感化、雅化乐化的诗歌语言产生,如“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等等,使人在强烈的感染中更深刻地理解、更长久地回味。这种表达,远比抽象的散杂文字能够动人并利于传诵,格律之所以由个别因素扩展到诸多因素,由部分人总结到多数人仿效,由一般规律到约定俗成,很多诗篇三四岁的小孩就听而成诵,很多歌曲山里文盲也耳熟能详,都是因为这种表达的特性所致———形化象化的意境,容易入目,有规律的乐音,容易入心。

分析四:诗词的格律,还成于本民族独有的方块汉字,原因是方块汉字特殊的形、音、义特点,使格律的形成成为必然。

方块汉字的特点,极为鲜明。一是一字一符(一个字就是一个符号,每个符号占同样位置,横排竖排都可),使诗、词能够按“言”组合如某诗是五言、某诗是七言,句子可以上下对齐也可以按规律参差搭配,而不象拼音文字的字节难以精确控制。二是一字一音(一个字就是一个音节,多音字在具体语境只用一音,声调同时具有表意功能),使诗词中每个句子、每个字节的音、调、韵都可以讲究,通过音的搭配避免“八病”,通过调的搭配达到前有浮声、后则切响、一句之内音韵尽殊、两句之间轻重悉异,而拼音文字远没有这些功能。三是一字一义(一个字符代表一个意义,一字多义者在具体语境也只用一义,双关是意会的结果),使每个字符都成为一个意义单元,而不像有的拼音文字还要加上冠词、还有大小写的意义区别等等,从而使上下句相同位置的字能够成为意义匹配的对偶。如“屋漏偏遭连夜雨”对“船迟又遇打头风”,就是七个方块对七个方块,每个方块都同样大小,视觉整齐,七个音节对七个音节,每个音节都同、、配,不但形成工整对仗,美化了文辞造成了乐感,而且通过两个意象的叠加,更强化了表达的意义。

曾在一次中国楹联研讨会上,有人撰出一副中英文对联,上联是英文:“ToChinaforchina,China

withchina,dinneronchina.”下联是中文:“到前门买

前门,前门没前门,后门有前门。”这副对联,当时还颇有人叫好。但我们客观审视,其上下联字符占位不对,同样位置的词义不够匹配,更没有声调的规律起伏从而形成乐感,只是从“中国”和“瓷器”的英文字母组成相同(其实还有大小写的不同)而想出“前面的门”和“前门牌香烟”都可以写作“前门”勉强去对。这种一长一短、能横不能竖的所谓对联,怎么对称地贴在两根同样高低的柱子上?

方块汉字的形成,最早亦源于自然,出于模仿,即象形造字。我们今天能看到的最早的系统文字———甲骨文字的图画色彩就相当浓重,象形字占的数量最多,一个“虎”字(

)便刻得首尾腹背腿爪

斑纹俱全。象形之后,才有了较为理性、以一定的抽象意义与形象结合的指事、会意文字。从这个角度说,格律成于独特的方块汉字,仍然是源于自然。

研究诗词格律的自然属性,目的在于说明其形成有着历史的必然、客观的规律,从《诗经》时代开始的格式、音律讲究,到南北朝时期的诗歌声韵、对偶理论,再到初、盛唐时期格律诗词的形成,遵循的都是这个客观的规律,所以它曾长久地得到人们认同,历经弃旧、破旧的运动也未成“绝响”。今天固然已非昔比,笔者在整整三年的格律诗词写作教学中,以传统诗歌理论的分析与格律诗词的写作为教学核心内容,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华民族不懈追求真、善、美的人文精神为教学基本思想,以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发展、在理论的指导下实验创作为教学主要特色,以传统的诗歌精神与今天的时代精神、旧的诗歌体裁与新的创作方法融合为创新追求目标,目的即在于体现对过去的传统既不轻易摒弃亦不完全墨守、既需要继承又需要创新的时代精神,教学的良好效果,亦成为这个思想的有力支撑。参考文献:

[1]郭茂倩编撰.乐府诗集:卷七十九[M].北京:中华书局,

1979.1109.

[2]元稹集:卷五十六[M].北京:中华书局,1982.601.

[3]胡仔纂集.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三三[M].北京:人民文学

出版社,1984.254.

[4]王力.汉语诗律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1.

·122·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89.43.

2008年第25卷

[5]十三经注疏[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270.

[6]刘勰.文心雕龙[M].范文澜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8.537.

[7]饶尚宽评注《老子》[M].北京:中华书局,2006.63.

[8]马克思和恩格斯.费尔巴哈[A].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

[C].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4.

[9]高诱注.淮南子注[M].上海:上海书店,1986.190.[10]鲁迅.且介亭杂文[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1.94.[11]吕不韦.吕氏春秋[M].高诱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2]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2005.1039.

[13]郭庆藩撰,王孝鱼点校.庄子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

1961.4.

[14]褚斌杰,谭家健主编.先秦文学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

社,1998.19.

【责任编辑:向春】

OnNaturalAttributesofLyricFormsandRules

PANHai-dong

(NormalCollegeofShenzhenUniversity,Shenzhen518060)

Abstract:LawsofclassicalChinesepoetryareinvariablyderivedfromnature,soareitsformsandrules.Thisstudyismeanttoshowthatformsandrulesofpoeticcompositionarenotatallself-imposedartificialcagesandyokes,andsimultaneously,appealforrenovationandinnovationofthislegacy.

Keywords:poetryandlyrics;formsandrules;naturalattributes


相关内容

  • 诗词格律在线检测
    http://www.52shici.com/cipu.php?name=gan-he-ye 感谢诗词家园的投递 直接在格律提示上填词,网站自动检测输入字的平仄和是否符合格律.主要功能特点: 1,跨平台.免安装使用,随时随地在线填词: 2, ...
  • 20XX年高考语文古诗词鉴赏技巧
    古诗词鉴赏是高考语文的必备考点,本文为大家总结了高考古诗词鉴赏10大规律,希望对同学们能够有所帮助! 一.抓诗眼.抓意向.明意境 1. 诗眼 诗歌是语言的艺术,古人写诗特别讲究"炼字".一句诗或一首诗中最传神的一个字.一 ...
  • 论食指诗歌的古典情怀及当下意义
    涪陵师范学院学报 JOuIiaIOfFuIiigTeacheIsCOIIege 第23卷第3期VOI.23NO.32007年5月 May2007 !21世纪文论 论食指诗歌的古典情怀及当下意义 ! (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安徽 芜湖 2410 ...
  • 古典诗歌的分类及有关知识
    诗歌的特点:诗歌是通过有节奏.有韵律的语言,以强烈的感情和丰富的想象,高度地集中反映现实生活.抒发思想情感的一种文学体裁,抒情色彩.音韵之美.含蓄凝练即成为诗歌的三大基本特征.诗歌有许多种类.从内容上分,主要有抒情诗和叙事诗,从形式上分,有 ...
  • 课外古诗词背诵详解--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作品.这首词是作者婚后所作,通过描述作者重阳节把酒赏菊的情景,烘托了一种凄凉寂寥的氛围,表达了作者思念丈夫的孤独与寂寞的心情.上片咏节令,写别愁:下片写赏菊情 ...
  • 璀璨的元曲
    璀璨的元曲 元曲是指元代北曲杂剧和散曲,不含南曲系统的南戏和散曲.由于元曲研究以杂剧为要.元曲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宝库中的一朵奇葩,它在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上都体现了独有的特色,和唐诗宋词鼎足并举,成为我国文学史上三座重要的里程碑. 继唐诗.宋 ...
  • [苏幕遮](燎沉香)最终版
    苏幕遮 周邦彦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①了解作者及其词坛成就. ②把握词中自然清幽的意境,了解用词格律严谨.语言清新自然的特点. ③因声求气,吟咏诗韵,通过反复诵读体会词中的意境和情感. 过程与方法:品味语言,体会意境,鉴赏本词擅长铺 ...
  • 杨叔子院士的诗词校园
    人文风暴 洗礼喻家山 当华中科技大学还是华工(华中工学院)的时候,曾经有学生把这方道路横平竖直的校园,比作一张坐标纸.20多年过去了,华工由华工大(华中理工大学)而华科大,记者再走进这座浓荫覆盖的大学,倒像走进了一首对仗工整的格律诗,因为校 ...
  • 阿啰啰 简单说说合辙与押韵6
    6.双声叠韵和诗眼 如果按照这种方式讲解诗词的声律,在那些正统格律诗老师的眼里,那就是离经叛道了.讲解诗词写作的先生一般不会提起十三辙的,更不允许使用它.因为那样就会把韵谱搞混乱,反而不好再纠正了. 但是,要学习韵谱的知识又不得不从声母.韵 ...
  • 汉语言文学教学大纲
    长沙师范汉语言文学教学大纲 一. 课程性质 <汉语言文学>是为培训湖南导游人员而开设的一门基础课程.目的是解决旅游市场不断增长的对导游人员的需要,规范加强全省的导游教育工作.使导游人员对祖国的语言.文字.文学有比较全面的了解,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