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辩证法 汇总知识点 - 范文中心

自然辩证法 汇总知识点

05/19

1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科学基础:牛顿力学

2辨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创立的意义:第一,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创立,实现了自然观发展史上的革命性变革第二,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创立,为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观、科学方法论以及科学与社会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第三,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创立,为科学与技术提供了世界观、认识论、方法论与价值论的理论前提。第四,为自然科学与人的科学的结合提供了理论依据。

3自然界物质系统的基本特点:1开放性:自然系统具有物质、能量、信息“三要素”,自然界实际存在的系统都是开放系统,只是不同系统的开放程度不同。2动态性:现实的自然系统都是开放系统,都有物流、能量、信息流不断地运动系统的变化发展有两个方向,一是进化的方向,一是退化的发展。3整体性:是自然系统最突出、最基本的特征、是指系统的各个要素按一定的方式构成的有机整体。整体性是一切自然系统的普遍属性。4参次性:一方面系统由一定的要素组成,这些要素是由更小一层次的要素组成的子系统,另一方面系统自身优势更大系统的组成要素。层次性是自然界的基本属性。

4自然系统演化的基本方式:1分叉:稳定性和不稳定性2突现:突发性、间断性和不可预测性3:“内在随机性”:确定性和随机性

5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基本观点:1自然界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前提与基础:其一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在自然界之中。其二,人是自然界发展的产物,决定了人与自然之间结成了发生学意义上的关系。其三,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依赖于自然界。2环境创造人,人也创造环境3自然生产力是社会生产力的基础,制约着社会生产力。4人要与自然和谐一致,人类要认识到自身和自然界的一体性。5改革不合理的社会制度,是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 6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基本特征: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的统一、人的能动性与受动性的统一、人的内在尺度与自然的外在尺度的统一以及自然主义与人道主义、共产主义的统一是其“四大”特征。

7科学的涵义:其一,科学和工业是“人对自然界的理论关系和实践关系”其二,科学是一种社会的、精神生产领域的劳动其三,科学是生产力其四科学既是观念的财富又是实际的财富(贝尔纳把现代科学的主要特征概括为六个反面:一种建制,一种方法,一种积累的知识传统,一种维持或发展生产的主要因素,构成我们的各种信仰和对宇宙和人类的各种态度的力量之一,与社会有种种相互关系)

8科学的本质属性:从认识论和方法论的方面看科学具有1客观真理性:在于它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2可检验性:科学的结论不是笼统的,有歧义的一般性论述,而是确定的具体的命题,他们在可控条件下可以重复接受实验的检验。3系统性:表现为科学知识是有结构的体系。4主体际性:即科学知识作为社会意识形式,应当被不同认识主体所理解、接受不同认识主体用实验进行重复检验,并在他们之间畅通地进行讨论、交流

9关于科学划界的问题指区分科学与伪科学及其他非科学的界限问题。逻辑经验主义认为有意义的命题才是科学的命题,否则便是非科学的命题。批判理性主义者波普尔认为科学的理论或命题具有普遍性,不可能被经验证实,而只能被经验证伪。科学哲学中的历史主义学派认为科学是一种社会事业,它与社会的其他精神活动形式存在着多方面的联系和相互作用因此科学与非科学之间并不存在绝对分明的界限。邦格提出多元划界标准。辨证唯物主义认为可检验性是科学区别于伪科学的根本标准,伪科学是伪装成科学形式的非科学,是一种社会现象,其内容不具有客观真理性。不可检验可伪装是伪科学的基本特征。

10科学认识是探索自然界奥秘的活动,它是从提出科学问题开始。问题是科学认识的形成于发展过程中起着支配作用。确定了问题就确定了求解目标,预设了求解范围和方法。问题是科学认识形成过程的核心。

11科学问题的主要来源:第一,为寻求事实之间的联系提出问题。第二,从理论与事实之间的矛盾中发现问题。第三,从某一理论内部的矛盾(非自洽性)中发现问题。第四,从不同理论之间的分歧中发现问题。第五,从社会需求与已有生产技术手段的差距上发现问题。

12科学选题的基本原则:创新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可行性原则和社会需求原则

13科学语言是在科学研究过程中从日常语言(自然语言——它一般地描述人们的感觉、经验与内心的感受)中提炼出来的,自然语言是其基础。科学概念是反映对象的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其必须借助于科学语言、用科学术语(词或词组)来表达科学术语不仅要以科学概念作为它的内容,而且它同时指称被科学概念所反映的科学认识的对象。科学术语是科学概念的物质外壳或表现形式。常识概念具有多义性、歧义性、含糊性,科学概念具有专义性、清晰性、严密性。

14创立理论的思维方法:一演绎法:演绎推理的根本特点是:前提与结论之间的联系具有蕴涵关系或者说前提与结论之间具有必然的联系前提真,结论必真,结论假,前提必假,这是演绎推理的基本特点。二非演绎法1分析与综合:所谓分析是把研究对象的整体划分为各个要素、部分、方面、层次、环节并分别加以认识的思维方法。综合则是在分析的基础上,将人们对研究对象各个要素、部分、层次、环节的认识整合起来,以形成对研究对象统一整体认识的思维方法。2归纳与概括:归纳方法是由个别或特殊推到一般的方法。概括也是一种从个别或特殊性认识上升为一般性认识的思维方法3类比与联想:类比是一种重要的创新思维方法

15科学理论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第一,逻辑条件:科学理论是用数量上尽可能少的、逻辑上互不相关的假设为基础建立起来的概念体系,这个概念体系是“关于自然界的一个逻辑上前后一贯的摹写”第二,经验条件。科学理论必须反映“各种经验事实之间的联系,这种联系使我们能够根据那些已经经验到的事实去预见以后发生的事实”把这两个基本条件(逻辑条件和经验条件)联系起来的基本方法就是观察方法与实验方法。科学理论的逻辑评价主要包括相容性评价、自洽性评价和简单性评价三方面,相容性是指新的科学理论同公认的科学理论在逻辑上是相容的。自洽性评价就是分析理论内部是否自相矛盾。科学理论的简单性是指“这样的一种努力,他要把一切概念和一切相互关系,都归结为尽可能少的一些逻辑上独立的基本概念和公理”

16技术价值是指应用马克思主义的“价值”概念来考察和评价技术对个人与社会的作用和意义,是现实的人同满足其某种需要的技术的属性之间的一种关系。技术与人的这种价值关系是在客体(技术)与主体(人或社会)发生相互作用中实现的,是客体的属性在与主体发生关系中的体现。技术的属性是二重的,可以分为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技术属性是二者的对立统一体:一方面技术作为现实自然界的物质、能量和信息变换的手段、方法和活动,具有自然属性,并且是自然过程。这主要表现在技术产品的效用性、技术原理的科学性、技术操作的规范性、技术存在的客观物质性以及技术后果的两重性等特性。另一方面技术作为社会对人所创造、所应用,服务于一定的社会目的并满足其需要的手段、方法和活动,它具有社会属性,并且是社会过程。这主要表现在技术的社会制约性、经济性、革命性、历史性、民族性等特性。

17技术价值的特点:第一客观性:一方面技术价值来源于技术属性,而技术属性是技术本身固有的,客观存在的,另一方面,主体对技术的需求也不是纯粹是主观的,人们和社会的需求是受到自然和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第二,实践性:技术只有通过与主体发生相互作用关系,才能显现出价值来。第三,历史性:技术价值的显现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一个历史过程中逐渐显现出来的。第四,相对性:技术本身有用的自然属性是绝对的,但它对人们或社会是否有用却是相对的。

18社会建制是指为了满足某些基本的社会需要而形成的相关社会活动的组织系统。一般而言,社会建制主要指社会组织制度,包括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组织系统、物质支撑四大要素。价值观念是阐明本制度终极目标或存在价值的理论体系,其主要作用是向社会成员表明自身存在的意义,使他们在充分理解制度目标的基础上全力依从制度规范。行为规范是制度运行过程中其实际作用的要素,是一系列关于人类特定社会活动行为模式的规定。组织制度是社会建制的实体部分,是制度及其规范的载体。物质支撑是社会建制运行的基础保障,可以分为实体性物质保障和象征性物质保障两大类。

19科学技术社会体制化的核心是科学技术的职业化,其进程与科学家和技术专家的职业化程度密切相关。在现代科学技术的条件下,科学技术体制包括技术投入体制、科技结构比例、科技法律调整、科研管理体制等方面。科技投入形式上市对开展科学技术活动的投入,但本质却是一种生产性投入。当代科技活动的结构主要有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组成的庞大的有机体系,建立恰当的三者比例关系,是科技体制的主要内涵。法律对于科技活动调整的任务从开始只注意保护发明创造和维护市场秩序,扩大到更广阔的领域,科技立法几乎深入到人类科技活动的各个方面。科研管理体制是由各国科学技术基础决定的。

20学术职位承认是有形的社会承认,学术声望承认则是无形的社会承认。

21科学技术界的互动是人与人之间的交互作用,是人的社会行为和社会生活的基础,也是科学技术研究活动的基础。科学家和技术专家的互动有学习、交流、合作与竞争、冲突等形式。交流时现代科学技术最重要的互动形式。竞争与合作构成了相反相成的科学技术互动形式。

22“马太效应”:是科学研究中的优势积累效应,它表现为某些科学家一旦具有一定优势后,因为荣誉背景放大的作用,就会有更多的机会进一步获得成果和承认,反之则变得更加默默无闻。它虽然有一定的消极影响,但由于它根源于共同体内全体成员自愿基础之上的承认,客观上有利于科学权威的迅速形成,所以是科学共同体得以维系的重要保证。

1. 自然辩证法的对象、内容、学科性质。

对象:自然界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内容:科学技术及其与社会的关系。性质: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理论与方法为指导,根据社会历史条件,结合时代的任务,对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其与社会发展的相互作用关系进行考察的研究领域。它的基本观点是:1)自然界是第一性的,它是人类赖以生长的基础。2)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是研究科学技术及其与社会发展关系的基本观点。3)科学技术是自然发展史与人类发展史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与相互作用的中介。

2.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思想、特征和意义。

基本思想:自然界是物质的,物质是万物的本原和基础;运动无论是在量上还是在质上都是不灭的;意识和思维是物质高度发展的产物;时间和空间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自然界的一切事物和现象都是既对立又统一的矛盾统一体,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转化;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处于普遍联系和相互作用之中,在自然的发展过程中,

在自然的特定领域发展的特定阶段,产生了人类和人类社会;出现了人化自然。特征:1)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

2)自然史与人类史的统一。3)天然自然与人化自然的统一。4)人与自然的对象性关系是能动性和受动性的统一。意义:1)实现了自然观发展史上的革命性变革。2)为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观,科学方法论以及科学与社会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3)为科学与技术提供了世界观,认识论,方法论与价值论的理论前提。4)为自然科学与人的科学的结合提供了理论依据。

3. 系统自然观产生的自然科学基础及基本内涵。

自然科学基础:1)现代自然科学革命。2)相对论,量子力学,分子生物学。3)系统科学。内涵:它揭示了自然系统不仅存在着,而且演化着;自然系统不仅是确定的,而且会自发地产生不可预测的随机性;自然系统不仅是简单的,线性的,而且是复杂的,非线性的,阐发了自然界是确定性与随机性,简单性与复杂性,线性与非线性的辩证统一的思想。

4. 现代生态自然观在协调人与自然关系方面提供了哪些科学结论?

生态自然观主张把人的角色从大地共同体的征服者改变成共同体的普通成员与公民,强调生态系统是一个由相互依赖的各部分组成的共同体,人则是这个共同体的平等一员与公民,人类和大自然其他构成者在生态上是平等的;人类不仅要尊重生命共同体中的其他伙伴,还要尊重共同体本身;任何一种行为,只有当它有助于保护共同体和谐,稳定和美丽时,才是正确的;人与自然之间要协调发展,共同进化。

6. 如何理解科学的本质。

1)是人对自然界的理论关系和实践关系。2)科学是一种社会的,精神领域的劳动。3)科学是生产力。4)科学既是观念的财富又是实际的财富。

7. 科学问题的作用及科研选题原则。

作用:科学问题是科学研究的起点。人们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地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才使科学认识不断地发展。原则:1)创新性原则。2)科学性原则。3)可行性原则。4)社会需求原则。

8. 比较归纳、演绎、类比几种科学方法的异同。

归纳是由个别特殊推到一般的方法;演绎是由一般推导到个别;而类比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创新思维方法,在归纳和演绎无能为力的地方,类比可以发挥自己特有效能。类比是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在一系列性质,关系或功能方面的相似,从已知其中一个(或一类)对象具有其它的性质,关系或功能,推出另一个(或另一类)对象也具有同样的其他性质,关系或功能。

9. 简述思想模型及其作用。

自然现象背后的实体和运动是看不到,感觉不到的,人们对欲求的因果机制知之甚少,所以猜想出理论假说的猜想只能从已经较为熟悉的相似物出发,在思想中摹写或描述研究对象的性质,结构,功能或运行规律,这样猜想出来的摹本,蓝图,就是思想模型。其作用是:1)人们通过构建思想模型来推断现象背后的实体和运动。2)为猜想提供大方向。3)使得相关经验定律进行解释的因果机制得以表述。4)通过模型的修改,完善,或更替,对因果机制的认识不断精确,深化和扩展。5)思想模型具有多种多样的类型,可以满足提出不同假说的需要。

10. 什么是检验蕴涵?对科学理论的检验为什么要借助于检验蕴涵?

检验蕴涵:我们可以根据一定的条件,从某个全称命题逻辑上必然地推出一个单称陈述,再直接检验这个单称陈述,从而对那个全称陈述进行检验。由于推出的相应单称命题,是蕴含在那个全称命题之中的,所以我们把这样的条件和相应的单称命题叫做检验蕴涵。

由于假说是对事物的本质或规律性的猜测,具有抽象性和普遍性,无法通过经验直接验证,可借助于检验蕴涵。如果检验蕴涵和经验命题一致,我们就说由之推出检验蕴涵的那个全称命题得到一次确证,确证就是新观察到的证据对理论的支持。如果检验蕴涵与经验命题不一致,就说是一次否证。否证检验可以排除一些不必要的假说。检验蕴涵使得科学既寻找有利的证据也积极面对可能不利的证据。

1.简述人类自然观历史演化及特点

古代朴素自然观(公元前7世纪—前5世纪) 中世纪神学自然观(公元5世纪—15世纪) 近代形而上学的机械的自然观(16—18世纪末) 辨证唯物主义自然观(18世纪末—19世纪末)

古代朴素自然观的特点:具有自发的唯物主义和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具有笼统性, 直接性, 模糊性; 埋藏着宗教迷信的种子. 中世纪神学自然观的特点:

一方面具有理论性和自觉性的特点, 另一方面又具有宗教迷信和唯心论的特点. 或者说, 这种自然观是神学家自觉的将宗教神学和哲学唯心论相结合而成的反科学的理论.

近代形而上学自然观:

它作为总观点, 其“中心是自然界绝对不变这样一个见解”. 它认为自然界始终如此, 如果说变化, 也只是物体在空间中扩张, 而无时间上的发展历史; 只有物体的机械位移和动量转换; 上述变化, 其原因在物体的外部, 即外力推动, 而不在事物的内部.

辩证唯物主义观:

以科学实验和科学事实为基础, 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武器, 联系的发展的看待自然界。唯物论, 辩证法, 科学性三者有机结合构成这种自然观的哲学基础。

2.谈谈如何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

人和自然的基本关系:

1) 人不能离开自然, 又可以能动的改造自然界

2) 人在自然面前具有能动性, 也有受动性, 是在实践基础上的辨证统一

3) 能动以受动为基础, 后者制约着前者, 特定实践的能动性都以特定受动性为依据

4) 能动又主导受动, 人通过自觉活动来完善和发展自己, 提高对受动性的认识和调控

恩格斯说过: “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 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 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我们对自然界的整个统治, 是在于我们比其它一切动物强, 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

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关键在于做到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是指当代的发展不以损害后代的发展的基础和能力为代价的发展, 做到可持续发展要做好以下三个协调:a.人类自身的再生产与环境容量之间的协调b. 经济的再生产与自然再生产之间的协调c. 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之间的协调.

3.简述科学哲学及其性质内容

科学哲学是对科学的哲学研究, 以作为认识现象的科学为对象.

科学哲学的性质:科学哲学是处于科学和哲学之间的中层次的边缘学科, 是比一般哲学层次低的哲学学科.

科学哲学的内容:

1) 对各门学科的逻辑结构和经验内容的分析

2) 对科学知识和客观世界的关系的分析

3) 对科学知识与科学家的关系的分析.

科学哲学的内容是科学中以方法论为核心的哲学问题.

4.简述科学与非科学分界标准关于这个问题的观点的发展

科学与非科学的划界问题是科学哲学中的首要与基本问题. 由于不同时期的不同学派对科学的理解不同, 导致在科学与非科学的划借问题上纷争迭起, 壁垒森严.

1) 古希腊自然哲学家的确实可靠性标准

即“任何理论要成为科学, 必须放弃一切未经证明的东西; 只要是被人的感觉或思想证明了的就可以归之于科学行列; 反之则属于巫术, 迷信之类. ”

2) 逻辑实证主义的证实性标准

即任何命题只要能被经验证实的才是有意义的, 科学的; 否则就是无意义的非科学的或形而上学的.

3) 波普尔的证伪性标准

一个理论的科学地位的标准是它的可证伪性或可反驳性, 或可检验性. 就其划借问踢理论而言, 仍然未能突破逻辑实证主义的窠臼.

4) 库恩的“范式”标准

即“拥有了一个范式, 有了范式所容许的那种更深奥的研究, 这是任何一个科学部门达到成熟的标志. ”任何一个学科在未形成一个共同的范式之前, 只能处于前科学时期, 而不配称为科学.

5) 拉卡托斯的理论进步标准

他的划界标准在于理论是否产生新的事实或是否具备预见能力.

6) 费耶阿本德的虚无标准

费耶阿本德宣科:科学本质上是一种无政府主义的事业, 它没有普遍的规范性方法可言. 他否认了科学与宗教迷信之间的界限, 从而根本取消了科学与非科学划界标准的讨论. 他的见解无疑是十分错误的, 也是近乎荒谬的.

7) 新历史主义的划界标准

新历史主义学派以夏佩尔, 劳丹, 麦克斯韦和格丁等为代表, 新历史主义者继续坚持科学哲学与科学史相结合的历史主义传统, 批判老历史主义学派的非理性主义的错误倾向. 其中劳丹与夏佩尔分别代表了其两个不同的发展方向. 劳丹坚持以实用主义的观点“批判”老历史主义学派的理论, 其实质是继续坚持非理性主义与相对主义; 夏佩尔则坚持以科学实在论观点批判老历史主义学派的非理性主义与相对主义, 从而把新历史主义理论引向了唯物主义.

8) 后现代主义的划界标准

后现代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有范·弗拉森与罗蒂等. 后现代主义者通过对“客观”“真理”“实在”“理性”等概念的解构, 彻底摧毁了科学作为知识典范的地位, 从而根本取消了科学与文学艺术宗教神话等非科学文化的界限而走向彻底的相对主义.

5.谈谈你对科学与非科学的分界标准的理解

通过阅读对于划界标准的历史演变, 我觉得要解决划界问题, 全面揭示科学与非科学之间的关系, 就必须对它们进行辩证的综合分析。

首先, 不同学派(或思想家) 在划界问题上的研究视野与背景不同, 立足点各异, 从而必然得出大相径庭的结论. 综合而言, 古希腊自然哲学家, 逻辑实证主义者以及波普尔等立足于探讨自然科学与宗教, 巫术, 伪科学等非科学之间的关系, 并因此得出了各种绝对主义的结论; 而新老历史主义者及后现代主义者则侧重于将科学置于宗教, 巫术等伪科学以及艺术, 文学, 神话等人文文化组成的这一文化背景下去考察, 且得出了各种相对主义的结论" 显然两大阵营对于非科学内涵的理解有所不同.

其次, 科学与非科学的区分本身便是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统一. 一方面, 科学与非科学之间有着本质的确定性区别" 科学是研究自然界本质及其规律的, 客观的经验基础性及严密的逻辑性是其本质特征, 且以此与非科学相区别. 而宗教, 文学, 艺术等非科学形式则有着与科学根本不同的研究对象, 研究内容及本质特征. 另一方面, 科学与非科学又是相互渗透, 相互融合的. 事实上, 科学一开始便与宗教, 艺术等融为一体, 只是到了近代才出现科学与非科学的明显分野.

再次, 科学与非科学的划界标准也是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统一. 事实上, 科学与非科学区分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统一决定了其划界标准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统一. 划界标准的确定性是指科学与非科学之间客观上存在着一个不容抹煞且不容混淆的界限, 两者的本质特征毕竟根本不同. 划界标准的不确定性是指科学与非科学之间并不存在一条亘古不变的界限. 这既缘于科学进程的永无止境性, 同时也缘于科学与非科学关系的不断变更性. 因此, 在划界问题上的任何形式的绝对主义与相对主义都同样是片面的与错误的, 也是我们必须反对的.

划分科学与伪科学

首先,科学与伪科学有着本质不同的规定性。科学既是不断深化的关于客观世界的正确反映的知识体系,也是产生知识体系的活动体系,还是一种社会建制。 而伪科学则是把没有科学根据的非科学理论或方法宣称为科学或比科学还要科学的某种主张。

其次,科学必不可少的条件:必须不违背以下标准:

1. 逻辑自恰标准

2. 历史进步标准:必须能够解释已被旧理论解释的所有的数据。科学的进步是一种连贯的进步

3. 实践标准:有可能被检验的预测。而伪科学则不符合这些标准。

与科学的本质特征相比较,伪科学的共同特征是:

1. 主观性—伪科学的不可检验性

2. 特设性—解释力的贫乏性

3. 孤立性—伪科学同科学背景的不相容性。

4. 神秘性—超自然属性。

5. 反规范性—伪科学鼓吹者故意违反科学共同体的行为规范。

其三,划分科学与伪科学需要综合指标。全面考察科学与伪科学的规定性及其表现, 既要反对伪科学,同时又要保护尚处于萌芽状态的科学。

6.科学的基本概念与非基本概念区别及其必要性,依据是什么?

科学概念的重要性:

1. 科学理论的最基本的逻辑元素;

2. 一种科学理论区别于其他科学理论的主要标志之一

科学概念的分类:

1. 可以与经验联系和不可以与经验联系;

2. 物体概念、性质概念和关系概念;

3. 正确的科学概念和错误的科学概念;

4. 本质概念和非本质概念;

5. 基本概念(原概念)和非基本概念(派生概念)

7.公理化演绎体系的基本特征

逻辑体系 主要逻辑方法是演绎法(保真)

逻辑简单性 理论的基本前提尽可能少

理论层次逻辑统一 不同层次理论在逻辑上达到和谐, 统一

逻辑自治 一个公理化演绎体系内部没有逻辑矛盾

8.比较科学从问题开始和科学从观察开始两种观点, 谈谈理解

“科学始于问题”是波普尔科学哲学中的一个重要命题, 它是在反对传统的经验归纳法的“科学始于观察”时提出来的.

以弗兰西斯培根等人为代表的经验主义者认为观察活动过程是不受任何理论影响的, 是纯粹客观的、中立的。培根认为观察者的感觉是完全可靠的, 人的感官能够对客观对象做出真实的、正确的反映。存在的真实同知识的真实是一致的。洛克像培根一样, 认为观察事实是确切无误的、绝对可靠的, 为理论认识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他们俩代表着古典经验主义的观点。

波普尔认为:一是问题促使理论产生, 如果没有问题, 也就不会有对问题的解释即理论. 二是问题促进科学的发展. 问题促使人们不能停留于理论现状, 促使人们进一步思索, 从而发现理论, 发展科学.

这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是归纳主义或称为经验主义倡导独立于理论之外的纯粹的观察, 并认为只有经过这种纯粹的观察才能进入形成理论的阶段; 另一种否认有纯粹的中性观察存在, 明确提出“观察渗透理论”, 以波普尔等人为代表. 毫无疑问, 观察者必须借助感觉器官来反映观察对象, 但对象不仅仅是占有一些感觉材料, 因为感觉材料是模糊的没有意义的。如果观察仅仅停留在这一步, 那它只能提供一大堆杂乱无章的东西, 而不能形成有意义的认识。观察的目的在于为科学研究提供有意义的经验事实, 这要求观察者按照一定方式将杂乱无序的感觉材料组织成有意义的事实。从认识论角度看, 观察的组织模式比感觉图像更重要。可见, 观察并不是纯粹客观的。观察的组织模式主要是由理论因素、实践经验和文化因素构成(当然还有其它因素) 。其中理论因素最重要, 它对观察活动起着决定作用, 决定观察者认知的深浅、多少。纯粹客观的、中立的、不受理论因素影响的观察模式是不存在的。理论因素是观察组织模式中的主导因素, 对观察过程起着决定作用, 后一种观点显然是合理的.

9.比较客观事实, 经验事实, 科学事实, 简述科学事实的特点.

客观事实是在时间和空间中存在的事物, 现象和过程是一个本题论意义上的范畴, 无所谓对错之分.

经验事实是一个认识论的范畴, 因为它的形成经过了人类大脑的加工, 当然有对错之分.

科学事实是通过观察和实验所获得的经验事实, 是经过科学整理和鉴定的确定事实.

科学事实的特点:

1. 科学事实应该是个别存在的陈述. 科学事实描述的是个体而不是个体所在的类, 即描述语句的主语是单称名词.

2. 科学事实应可复核可重现. 这一特点要求在相同的条件下, 能够对同一现象再次认识并且对认识结果的陈述是相同的.

3. 科学事实应该精确, 系统. 孤立的, 个别的科学事实往往成组出现.

10.谈谈你对观察渗透理论的理解

对观察(包括实验观察) 是否需要理论作指导的问题,存在两种不同的认识。

一种观点认为,观察和理论必须严格区别开来,观察要绝对客观,不允许有任何主观想法的干扰。这一观点最早是内法国生理学家伯纳德提出来的,他认为进入实验室之前,要把所有想法像幅子、大衣一样脱下来,而换上洁白的大褂。后来的逻辑实证主义者赞成这种观点,认为观察语言(如泥土、肥料) 完全不同于理论语言(如中子、磁场) ,观察语言是

中立的、中性的、纯粹的

另一种观点认为,观察渗透着理论,观察离不开理论。正如爱因斯坦所说:“是理论决定我们能够观察的东西„„只有理论,即只有又于自然规律的知识,才能使我们从感觉印象中推论出摹本现象来”。波普尔等人也赞成这种观点。实际上,将观察和理论截然分开,容易使观察陷入盲目的境地。观察离不开理论的指导,在科学观察中,理化渗透于观察的各个环节

(1)观察主体渗透着理论

(对于有不同的思想背景的个体,对观察到的相同的现象,得到的结论也不同。)面对同一观察对象——初升的太阳,开普勒的观察结果是太阳不动,地球在动;而第谷则得出相反的结论。观察结论不同的原因在于观察主体的思维中渗透着的理论不同,开普勒的思维中渗透着哥白尼的日心说,而第谷的思维中渗透着托勒密的地心说。

(2)观察操作渗透着理论

观察几乎都要借助一定的观测仪器和设备来进行,因此.除了要了解仪器、设备的基本构造原理、使用范围及其稳定性之外,还必须熟练地掌握操作技能。操作技能本身是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的结合体,观察实验的操作过程是按研究目的和设计要求进行的。因此,观察、实验的操作渗透着科学理论。

(3)“观察语言”渗透着理论

从科学语言的层次来看,观察语言是科学理论的基础,任何观察结果都是通过观察语言来记录和表达而最终进入科学理论中的。观察语言既有客观描述的成分,也有主观解释的成分,是主观作用于客观的反映,由相同的符号、语法和句法组成的一个语句.由于其置身的语境不同,含义也就不同。例如,对于“事件A 和事件B 是同时发生的”这个观察语句,可以有两种理解:一是在牛顿的经典力学中观察不到相对论力学中的同时性事件;一是在相对论力学中观察不到牛顿力学中的同时性事件。

总之,一方面,理论指导观察,使观察逐步深入。观察什么? 怎样观察? 观察结果如何分析? 都有赖于一定理论的指导.即理论对观察起“定向”的作用;另一方面,观察(包括实验中的观察) 是提出、检验、修改和发展理论的基础。如哈维通过观察,推翻了统治上千年的盖仑理论,建立了血液循环理论。又如,玻尔等人曾根据衰变的实验中出现的能量亏损,指出在衰变中能量守恒定律不成立;而泡利坚持相信能量是守恒的,于是预言衰变中的能量亏损是由一种新的粒子——中微子带走能量的缘故。后来,入们终于在实验中观察到中微子,于是证实了泡利的中微子假说。坚持观察的客观性和强调观察不能离开理论的指导,两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因为,两者的关系实质上是认识客体的实在性与认识主体的能动性的关系,而认识主体的能动性的突出表现之一就是知识、理论的继承性,即用已知去认识未知,两者是在主体与客体结合点上的对立统一。

11.理性思维与研究方法中任选两种方法予以阐述

理性思维与研究方法可以划分为三个范畴,即获取科学事实的方法;整理科学事实的方法;建立科学理论的方法。 获取科学事实的方法有科学调查、科学实验、模拟方法。

1)科学调查是在自然状态下用观察、询问、设计调查表、调查问卷等方法,直接或间接地与被研究对象接触,了解研究对象的情况,直接搜查事实材料和数据,以进行科学研究的活动,简而言之就是通过一定手段发现占有研究对象的客观事实。科学调查从不同的角度可以进行不同的分类:描述性调查和解释性调查;前瞻性调查和回顾性调查;横向调查和纵向调查;总体特征调查和相关关系调查。科学调查中的一个重要的手段便是科学观察。观察可以分为直接和间接或者定性和定量。直接观察和间接观察的主要区别在于间接观察 需要借助一定手段或工具而且观察的对象也并不一定直接是研究对象本身。定性观察主要是对对象的性质有一个大致的判断,而定量观察则要求有具体的数值结果。科学观察需要遵守客观性、全面性、典型性三项原则。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客观性原则,不能勉强使观察结果与主观期望相迎合,这将一无所获。

2)实验方法是根据一定的科学研究目的,运用一定的物质手段(科学仪器、设备等),在人为控制或改变客观事物的条件下获得科学事实的方法。实验的一般程序大致如下:构思设计—操作、观察、记录—分析整理—理论解释。实验时需要注意:确定误差范围,区分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根据对象属性,确定对象的控制变量;细致核查实验的构思、布置、操作、结果;尽可能进行对比实验消除不可控制变量干扰。

3)模拟方法:模拟实验或模型实验,是根据相似原理,用模型代替被研究对象,在模型上做实验,然后把模型实验的结果推到原型上,从而达到对原型进行认识的目的。模拟方法可分为物理模拟和数学模拟两种。模拟方法大致可分为三个基本步骤进行:首先选择建立模型,注意需使其具有相似性、可替代性、可外推性;然后在模型定义的相似条件下进行几何、物理或者数学层面上的实验;最后将结果进行合理外推,使之具有更广泛的适用场合。

整理科学事实的方法有4)分类方法;5)归纳方法;6)模拟发法;7)数学方法

建立科学理论的方法有8)假说;9)演绎;10)系统科学方法

注:10选2答,后面7个麻烦的见课件,需要总结

12.以严格全称命题表述的科学理论与科学假说之间的关系

科学理论与科学假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

联系

1.假说是自然科学理论发展的形式,是根据已知的科学事实和科学原理,对未知的自然现象及其规律性提出的一种假定性的推测和说明,是自然科学理论思维的一种重要形式。一切假说均具有以下的基本特征:

1)具有一定的科学根据

2)具有一定的猜测性,假定性和或然性。任何一种假说都是这种科学性与推测性的辩证统一。

2.科学假说可以向理论转化。提出假说并不是认识的终结,而是为了过渡到理论。假说只有经过实践的验证,才能决定能否转化为科学理论。

区别

两者之间的区别就在于科学假说是未被或未完全被实践证实的理论认识,而科学理论则是经过实践检验的系统化了的科学知识体系。

13.谈谈科学理论的前验评价的目的,过程及依据。

科学理论前验评价的目的是比较不同理论中哪个更值得检验、更可检验,从而应该优先进行检验。

过程:

首先判断出不同的科学理论是仅是原则上可检验还是实际上也可检验。然后对实际上可检验的分别从经验和理论两个角度进行对比评价,判断理论的优劣。

方面及依据:

前验评价的内容大致可分为功能评价和兼容评价两个方面,具体阐述如下。

功能评价主要从说明力和预见力上评价理论。

说明力:对理论T1、T2,当且仅当T2能说明T1说明的现象,而且说明得更好,或者能说明T1不能说明的现象,则T2比T1具有更大的说明力。对同一现象T2是否比T1说明得更好,可以从2方面看:所做的说明能否进行独立检验;说明方式是否简单明确。

预见力:对理论T1、T2,如果T2能预见T1预见的现象,而且又能预见T1不能预见的现象,则 T2比T1具有更大的预见力。如果T3也能预见T1不能预见的现象,比较T3与T2的预见力,要看T2与T3预见T1不能预见的现象的数量和质量,这里的质量指预见的新奇性,用预见与背景知识之间的距离衡量。

兼容评价主要有三方面内容:

一是理论内部要素的兼容性,即自洽性。分析理论自身有无自相矛盾之处。自洽性要求科学理论内部的各个命题相互之间有逻辑联系,不能相互冲突。分析一个理论的不自洽之处,可以不借助直接的实验就能驳倒该不自洽的理论。 二是科学理论与相关背景知识的兼容性。如果一个理论的对象与背景理论的对象之间发生交叠并且互不冲突,则该理论与背景理论之间就是相容的,否则不相容。背景理论已经经受了科学共同体的严格批判和长期检验,是已获普遍接受的理论。如果它与背景理论相容,则会得到较为有利的评价而容易被接受。否则,它就必须经受更为严格的经验检验。

三是与本体论的相容性。本体论是一种关于科学目的、科学活动、科学理论的本质的元理论。每个新理论都需要检验它与该范畴科学的目的和本质是否相违背。\

14.判决性实验及其应用条件主要类型。

判决实验是指为了判定某种假说是否正确而安排的实验。设想,H1 和H2 是关于同一现象的互相对立的假说,迄今为止都得到了大量的经验证据的支持,因此,仅根据现有的证据,无法对谁对谁错作判断。如果,现在我们安排这样一个实验,在这个实验中,H1 和H2 会给出互相矛盾的结果或预测,那么,实验的结果似乎就能够帮助我们决定哪个假说是正确的。这样的实验被称为判决性实验或检验。但由于辅助假说的存在是一个普遍的现象,因此,通常这类所谓的判决性实验在逻辑上并不真正具有判决的作用。

判决实验的特点是能够宣判这一假说的前途命运。经过这类实验,假说就可以被证实或证伪。如吴健雄将钴冷却到极低温度的情况下,排除了热运动的干扰所作的实验,就是对杨振宁、李政道提出的微观粒子在弱相互作用下宇称不守恒假说的一种判决实验。

应用条件主要类型:判决性实验是在两个互相竞争的假说中择优的经验检验。设理论h1,h2是两个假说,它们在说明已知现象上是等价的,而且迄今为止都经受住了同样的检验;设计一个满足条件C 的实验:1. 在新理论T2出现之前已有,但有T2才了解;2. 新理论T2预见新奇现象,为检验预见设计

15.简述科学社会学及两种研究路线。

科学社会学是对科学的社会学研究。从社会关系,社会结构,社会环境的角度研究

把科学看成一种社会建制,把科学的发展看作是科学在社会中逐渐体制化的过程。

两种研究路线:

1)默顿及其学派为代表的美国传统

把科学当作社会体制,研究科学共同体内部的社会关系及结构,科学家的行为规范,科学奖励制度等

2)以色列社会学家本·戴维

从历史考察科学家的社会角色及科学体制的形成

16. 通过科学与技术的特点,谈谈二者的区别与联系

1.科学与技术的目的不同。科学侧重于揭示客观过程的因果性,规律性。技术侧重于设定目的性,创造现实性。

2.科学与技术任务不同。在人类改造自然的活动中,科学是认识自然,揭示规律,是改造自然的行动指南。而技术承担的主要是生产力,是改造自然的手段。

3.科学与技术知识形态不同。科学将纷杂的现象统一于某种本质,形成一种定论,使其简洁明了。技术由单一到多样,从相同的原理作出多种类型的设计方案。

4.选题方向不同。科学从科学理论与科学实验的矛盾,科学自身的矛盾去寻找研究的课题。技术主要从国民经济发展等实际需求中选择所研究的课题。

5.成果形式不同。科学成果是观念形态的东西,技术成果是知识形态的东西与物质形态的东西的有机结合。

6.知识的评价标准不同。对科学进行真理性评价,对技术进行价值性评价。

7.管理方式不同。科学是由科学共同体通过制定行为规范来实施的,其管理是柔性的,松散的技术是由国家专利部门通过专利法来实施的,这种管理是严格的,在一定时期是保密的。

8.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不同。科学家需要有深厚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活跃的思维,要善于观察,勤于思考,长于推理等。而技术专家除了有精深的专业知识外,还要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综合能力,丰富的实践经验和顽强的攻关精神等。

科学与技术虽然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却是一个辩证统一的整体。其辩证统一的关系表现为:

1)科学向技术的转化,技术向科学的转化

2)两者相互促进,互为动力。A) 技术对科学的推动作用 B) 科学对技术的推动作用3)两者相互交织,相互渗透。

17. 结合科学家角色的形成与发展谈谈科学体制化的发展。

科学家的社会角色是历史的产物。

科学家最初指称与广义的哲学家、学者和知识分子不同的,以经验为根据寻找自然界规律的人,即从事实验科学工作的人。科学家的社会角色的出现和他们被社会正式承认有一个历史过程:

科学家角色的孕育:

古代社会,科学活动及其成果由其他的社会角色完成,科学活动在没有固定社会角色和特定社会圈子的情况下进行,从事科学活动的有2类人:哲学家和技术人员。

科学家的社会角色的最早先兆:公元9世纪,以培养伊斯兰教僧侣为目的的高等学府——爱资哈尔寺院的僧侣学院。位于埃及,是世界最早的大学,现在埃及爱资哈尔大学的前身——爱资哈尔(Azhar )大学。伊斯兰大学的穆斯林学者及教师的身份,是孕育后来的大学教师-科学家的社会角色的最早先兆。

8-13世纪兴建大量教堂;神学院是进行教育的机构,神职人员是受教育最多的阶层;世俗大学——近代大学的雏形与前身; 大学的出现与兴建教堂的关系:教室、教师;12世纪出现大学,13世纪逐渐增多,14、15世纪发展更快 17、18世纪,科学家角色开始出现,科学活动初步体制化;

科学活动初步体制化——17世纪英国的“业余科学家”和皇家学会:

17世纪,英国成为科学发展的中心:出现了哈维、波义耳、牛顿等大科学家; 科学活动在社会中得到承认、重视,并成为时尚:一般上层人士的兴趣和业余爱好。

以科学实验为中心的各种定期聚会和组织:1645年开始:“新哲学或实验哲学”活动、“哲学学会”;牛津的哲学学会——“牛津实验哲学俱乐部”

皇家学会:1660年正式宣布成立:确认第一批会员;1663年正式公布会章:世界上第一个有影响的科学家组织正式开始其历史;1665年出版《哲学会刊》:开辟科学团体出版学术杂志的先河。历史上出现的第一个重要的科学家组织,是

科学家共同体,但不是纯粹的科学家组织

19世纪末,科学家专门化、职业化,科学活动组织化;

科学活动专门化、职业化——社会上出现一批以科学为专门职业的人,出现科学家这样的社会角色(需要的是专门知识的系统训练,强调知识的扩展)。使命:间接服务于社会需要,“非服务性”的专门职业。经济来源:从事科学活动:各种赞助;个人生活:以大学教师、工厂和国家雇员的身份取得的工资。

和高等教育、工业和政府与国家事业的发展分不开,大学教育、工业中的研究、国家事业中的研究为科学家职业活动提供了广阔天地,使科学体制成为社会中的重要体制,使科学家角色成为社会中举足轻重的角色。

20世纪中期,“小科学”变成了“大科学”,科学家的社会职业充分发展,科学家在社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科学这种社会体制在社会生活中显示出前所未有的意义与价值。

科学家角色的承担者——进行科学研究的大学教师:德国大学制度的改变:19世纪首先演变成研究型大学,形成教师必须进行科学研究并训练研究生的一整套制度 ;提倡独立自主的研究、大学教师的学术生涯包括教学和研究,研究使教学的准备、前提。

实验活动在一流科学家的组织领导下进行,以实验室为中心形成研究所。科学家的社会角色在研究型大学的教师的身份中实现。

工业实验室中的科学家:新工业部门以科学为基础→工业企业实验室成为吸收科学家和博士学位获得者的重要社会环境;参加管理工作。

政府实验室中的科学家:国家直接管理的大型科学实验室:政府工作人员——大学、工业和政府机构的科学家构成科学家的整体

科学体制化的发展:大学系的建立、研究生院制度的形成;导致大学以外的研究组织建立,大学重要的科学研究功能要由另外的机构与组织补充。美国对研究型大学的发展:美国以研究生院为主体的研究型大学,是当代科学家活动的舞台,未来科学家的摇篮

18. 简述并评价默顿关于科学家行为的社会规范的观点。

默顿的观点有:

1)普遍主义 科学的普遍性源自科学知识的客观性,自然界规律的普遍性,强调科学的标准到处都是一样的。

2)公有主义 所有科学的重大发现都是社会合作的产物,所以归属于这个共同体。

3)无私利性 从事科学活动的人,不是为了赚钱或赢利,而是热衷于探索和发现,是内在的科学兴趣。科学家从事科学活动的唯一目的是发展科学知识而不是其它,即“为科学而科学”。

4)有条理的怀疑主义 科学在发展中,不断向自然界和社会的可能或现实提出各种疑问;所有的科学知识也都要经过仔细的检验。

19. 简述并比较科学共同体与无形学院

科学家活动的抽象的社会形式:1. 科学共同体2. 无形学院

共同体Community :泛指与某一个地域范围相联系的人群,在普通社会学中,译作“社区”。

科学共同体是在科学活动中形成的自己维持自己、自己管理自己的社会、文化系统。科学共同体有它自己的组织机构,自己的规则,自己的权威。这些权威通过自己的成就按照普遍承认与接受的标准而发生作用,并不需要强迫。 科学共同体:

a. 舍去地域的含义,强调科学活动和科学的自主性 科学共同体的自主性,一般是由科学的内部传统,具体是由某个学科的内部传统来实现;这种传统在研究人员之间直接传递,在人们的记忆和传闻轶事中存在,也体现在科学交流中,在这个传统中的所有事情都和证实最高价值——科学真理有关。

b. 规则、权威的作用,及自主性实现的途径

c. 将科学共同体概念与范式概念联系,使之普遍应用

科学发展由SC (科学共同体)的交替和科学传统的更迭形成;SC 是由从事实际工作的科学家组成;SC 组成的最根本基础是专业一致 所受专业教育相同,对专业问题的看法相同,阅读共同文件等→不同专业的SC 成员的交流困难;SC 有共同的社会联系:相同的师承关系,共同培养接班人,阅读和引证相同或类似的文献、书籍,参加同一或同类的研究组织和学术会议,共同接受文章的未定稿等。

SC 的组成划分层次:

最大的SC :整个自然科学家群体

次之的SC :(学科)物理学家的、化学家的、天文学家等

次之的SC :(专业)固体物理、高能物理、有机化学、蛋白质化学、分析化学等

次之的SC :(研究领域)噬菌体小组、人体基因组计划(不易为外行识别的、以研究领域划分的SC 看作最基本单位)

无形学院——实际存在但非有形(没有固定地盘、固定机构、没有具体的参加程序和确定的人员花名册)

默顿简要明确的定义:从社会学意义上,可以把‘invisible college’解释为地理上分散的科学家集簇。这些科学家处在较大的科学共同体之中,但他们彼此在认识上的相互作用比和其他的科学家的相互作用更为频繁。普赖斯:科学发展的结晶化趋势。

无形学院(任何一个大学科中,都存在小规模的、由100名左右的优秀人员构成的无形学院,成员分属不同的正式机构,通过灵活多样的非正式交流与合作,形成一个强有力的团体,其力量增长比规模快得多)“无形学院”本身是在科学信息的交流过程中出现的,其强大作用也是通过科学知识的交流和传播实现的。科学家共同体是开放的系统,学科际的“无形学院”是直接表现,也是新学科发展的起点

科学交流系统分为两大部分无形学院和较大范围的科学共同体:无形学院:复杂的、易变的研究和交流前沿;较大范围的科学家共同体:变化不大的正式的学术交流系统,即任何一个成熟的学科都拥有正规的学术会议、学术期刊、学术专著、文献摘要、目录索引等

关系:在科学的前沿,即在无形学院中,少数人创造新知识,大范围的正式交流系统来评价这种新知识,承认这种新知识,并向产生它的领域之外去传播。

20. 简述并评价科学奖励制度造成的优势

优先权之争:科学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在世界的不同地方可能做出同样的科学发现

案 例:牛顿-莱布尼兹之争:DNA 双螺旋结构的发现

形成原因::科学史上存在着大量的同时的发现发明;国家和民族的竞争及民族主义情绪;实质是是科学体制规范的要求对科学家施加压力的结果。

1)获奖者心理上产生自我加强的优势积累效应 科学奖励对科学工作者具有直接的激励作用,使其得到心理优势。

2)资源分配上产生优势积累效应。荣誉性认可,职业岗位的认可。

3)荣誉分配上产生优势积累效应。 荣誉背景的放大作用使获奖者在奖励的分配上占优势—马太效应。 心理和资源分配上的优势积累效应有利于科学拔尖人才的成长,有利于科学本身的发展。

消极影响:马太效应引起的奖励分配上的优势积累不是根据与专业有关的理由获得荣誉,使受益者无功受禄,未获奖者遭受埋没,与科学奖励制度的宗旨背道而驰,出名科学家与其角色背离;具有才华的科学家被压制、埋没;“社会赞许动机”; 不利于科学的健康发展。

积极作用:促进信息交流,提高新的科学贡献进入交流体系的能见度;促进学术机构水平的提高,人才辈出的单位,更易集中优秀人才,得到各种资源,形成难以抗衡的巨大优势,成为超一流的学术机构。防止社会过早承认还不成熟的成果;可能给年轻人提供一种压力和动力。

21. 归纳与演绎

归纳——从个别、特殊事物中概括出一类事物共性的思维方法。演绎——以一般原理为前提推出关于个别事物的结论的逻辑方法

归纳与演绎相结合:归纳与演绎各有其不可取代的功能以及局限,应结合起来使用。

分析——把对象的整体分解为部分、方面、阶段、环节、单元、要素等加以认识的思维方法。

作用与局限:分析是深入研究问题必可少的思维工具,是综合的前提。但以割裂事物自身联系为代价的分析其思维结果不能反映事物的整体,思维不能停留于此。

综合——在分析基础上对对象的各部分、方面、阶段、环节、单元、要素联系起来以形成关于对象的整体性认识的思维方法。

作用与局限综合以分析为前提。 综合是恢复对象自身的联系,不等于简单相加。

辩证思维的基本要求:归纳与演绎相结合//分析与综合相统一//从抽象上升到具体

模型法:模型是一种在某种程度上反映所研究对象即原型的主要性能的人造系统,它能够合理地抽象和真实地描述研究对象的有关性质。判断模型好坏的基本原则一种好的具有认识价值的模型必然能将这两个对立面较有机地统一起来。 模型法的优点:

模型及模型法能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障碍以及人类感官的界限,使思维能把握实体系统的内在机制,再现微观、宏观甚至宇观水平上事物的联系和运动规律。。具有简化和理想地再现原型各种复杂联系的优点。。可以使人们的思维有可能从事物的主体结构上进行更方便的交流,使科学发现所要解决的课题能一目了然。

模型法的局限性:

模型法的作用受制于建立模型者的认识-实践水平,模型不能取代现实的原型。。受制于建立模型本身的精确性与简化性内在矛盾的制约,不能取代现实的原型或实体系统。。模型建立后,并不一定是很完善的,有的甚至是错误的,这就

要随着人的认识的提高,根据新的实验、新的观测材料不断的修正、完善。

思想实验——在科学研究中进行理性思维的一种特殊形式,它是根据巳知的科学原理进行实验设计,并在思想中展开和完成实验过程,借以探索客观事物发展规津的方法。

特征:1. 思想性:首先,它可以使实验理想化、纯粹化。其次,可以不受限制地对任意对象进行实验。2. 依赖性。对实践和经验的强烈依赖

3. 思维方式综合性,思想实验从思维方式上讲,它是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的有机结合。

作用:1. 推出重要结论 。思想实验具有现实的科学实验所达不到的极度简化和纯化的程度。

2. 引导新的科学发现。

3. 帮助建立某些无法用实验验证的理论体系

注意问题:

思想实验法最大优点是——能够把实际生活中无法进行的实验搬到头脑中去进行,从而导致重大的科学发现或者提出很有创见的思想。思想实验法的优点又恰是它的弱点之所在。“在思想中进行实验”正是超越性、便利性和可错性并存的直接原因。应注意:第一、必须以已有的理论、实验、经验材料为基础,不能凭空臆造。第二、不拘泥于已有观点、理论,敢于怀疑,敢于创新,才能大胆地提出具有创见的思想实验。第三,思想实验所得出的假说、理论和论断都只是一种可能性,由思想实验得出的结论,还必须通过科学实验及科学观察来验证其真理性。

22.创造性思维特点和培养

本质:人类能够借助于这种思维发现或产生出前所未有的事物来。

特点:在头脑中建立表象与表象之间的联结。直觉—在经验知识基础上直接领悟事物本质的思维形式。

灵感—人们对反复思索不得其解的问题,由于偶然因素的触发而顿时醒悟得出结论的思维过程。

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形成的前提条件:大量的知识、经验基础及其灵活运用;坚持训练思维的灵活性。。训练思维的灵活性的几种方法:逆向思维法;思维重点转移法;多向思维法

23.科学概念

科学概念—--

事物共性的符号表征. 概念是我们在观念中把一事物与其他事物区别开来的形式化规定。任何概念要成为严格概念,它都必须保证能够充分有效地发挥概括与区分功能。就是说,通过严格定义,使“定义所揭示的条件对于被定义的词语的合法使用来说必须既充分又必要。

科学概念必须满足以下要求:

1 可确定性:有确定的内涵和外延。

2 可检验性:科学概念应当在经验中有所体现,可以在经验层面上观测,从而具有经验内容和实证意义。

3 可变动性:科学概念岁科学研究的深入而在内涵上更深入、精确,并由此更准确地规定其外延。

重要作用:重大新概念的提出往往标志新研究领域的开拓和新学科的诞生。概括了新的经验. 延展了理论的逻辑网络. 开拓了新的对象域. 打开了新的视野

科学定律—--

是客观规律在科学中的表征方式。定律是解释存在、预言未来的基本工具

特点:在语法上采用普遍陈述形式,主语通常使用全称量词。主要表征属性之间的确定关系,从而在形式上表现为概念之间的不变关系。

评价科学理论优劣是要看:是否与经验相一致、是否具有更大的解释能力和预见能力、是否与其他已经确证的理论相一致,并尽量简明。在实践中,理论的评价、检验和接受往往密切联系在一起。

科学理论的前验评价—--

指科学共同体对科学理论是否合乎理性的考察。经不起理性检验的理论就没有资格也没有必要进行经验检验。 目的:比较不同理论中哪个更值得检验、更可检验,从而应该优先进行检验。

过程:首先判断出不同的科学理论是仅是原则上可检验还是实际上也可检验。然后对实际上可检验的分别从经验和理论两个角度进行对比评价,判断理论的优劣。

前验评价主要包括:

1、相关性评价:要求理论内部关于自然现象的规律性命题能够为有关的自然现象提供有力的解释。 -依据:客观对象本身的全面性以及联系的普遍性。

2、相容性评价:通过一个理论与相关理论比较,评价该理论是否与相关理论相违背。--依据:科学理论的进步性

3、自洽性评价:就是分析理论内部是否自相矛盾。无自相矛盾则具有自洽性,反之不具有自洽性。

依据--逻辑规律是客观世界在思维中的反应,逻辑自恰是客观事物的全面性以及联系的普遍性在思维中的反映。

4、简单性评价:就是对理论的形式结构是否简单进行的评价。 依据:科学追求用概括的原理把握复杂的世界。 经验检验的检验蕴涵----

理论命题都是全称命题。单称陈述可以直接与经验比较,而全称陈述无法直接与某个经验进行比较。我

们可以根据一个条件,从这个全称陈述逻辑上必然地推出一个单称陈述,再直接检验这个单称陈述,从

而对那个全称陈述进行检验。由于推出的相应单称陈述,是蕴涵在那个全称陈述之中的,所以我们就把

在这个条件下所做出的相应的单称陈述叫做检验蕴涵。

特别注意两点:检验蕴涵与条件相关;检验蕴涵的前提是全称陈述。

经验检验的确证与否证----

如果检验蕴涵与经验命题一致,我们就说由之推出那个检验蕴涵的全称命题得到了一次确证;如果二者

不一致,我们就说那个全称命题被否证了。但不能由此简单地得出结论说某个理论被证实或推翻。 确

证不同于证实,因为证实具有最终的意义。从逻辑上看,一个检验蕴涵与一个观察结果相符,并不能决

定由之推出检验蕴涵的那个理论命题是真还是假,就是说决定不了其最终命运。

一、比较客观事实,经验事实和科学事实,指出科学事实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

客观事实:是在时间和空间中存在的事物,现象和过程,它是一种本体意义上的范畴,无所谓对错之分。

经验事实:科学事实是通过观察和实验所获得的经验事实,是经过科学整理和鉴定的确定事实。它仍然是一个认识范畴,即形式是主观的,且具有可错性。但它与经验事实里的未经反复检验证明是真实的事实是有区别的,它的内容有真实的特征,有客观性。并非所有的经验事实都是科学事实。

科学事实:描述的是个体,不针对个体所在的类。科学事实可复核,可重现。这是为了通过重演排除随机事件对观察现象的干扰,尽可能避免错觉,假象,以此保证科学事实区别于其它经验事实的根本特征——真实性。科学事实应该精确、系统。科学事实是发展新概念,新理论的起点和基础。概念和理论归根结底要以科学事实为基础。科学事实是在检验和评价科学假说和科学理论的基本标准和主要手段。

二、如何理解“开放系统必然导致有序”,并举例分析。

开放系统就是与环境交换物质、能量、信息的系统。系统的典型理论是耗散结构理论,该理论研究的是开放系统在远离平衡的非线性区,从混沌向有序转化的机理和规律的理论。耗散结构理论的核心观点认为:远离平衡态的开放系统,通过不断地与外界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在外部条件和系统内部某个序参量的变化达到一定阈值时,通过涨落,系统就可能发生突变,由原来的混沌无序状态,变为一种在时间、空间和功能上的有序结构。

例如:城乡结合部就是一个耗散结构。首先,城乡结合部是一个开放系统,不断地与外界环境发生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资金流和人流的交换;其次,城乡结合部远离平衡态,其地域范围、人口结构、用地景观、经济状况、社会秩序和生态环境等方面都会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再次,城乡结合部内部要素和子系统之间是非线性结构,如人口增长模型是非线性关系模型,同时其内部各个行业、部门之间有着相互制约、相互推动的正反馈的倍增效应及负反馈的饱和效应等非线性关系;最后,城乡结合部不断受到外界的影响而产生无数个小涨落,进而偏离平衡态,当涨落影响程度达到一定阈值时,系统就会产生巨涨落,从而失稳发生跃迁,从当前的状态跃升到更有序的状态,形成新的耗散结构,推动系统向前发展。

三、试分析从小科学到大科学概念演变的内涵及现实意义。

小科学是指历史上那种传统的以增长人类知识为主要目的,以个人的自由研究为主要特征的科学,大科学是指大规模社会建制华的科学,是科学技术高度社会化的产物。过去的研究以个人的自由研究为主,现代科学研究则已成为一种高度社会化的产物,规模越来越大。大科学是科学、技术、经济、社会高度协同的科学。同时,大科学也是科学技术一体化的科学,是科学的技术化和技术的科学化相结合的产物。科学与技术的结合日益紧密。科学的发展依赖技术为它提供研究手段,技术的发展又依赖科学为它提供理论基础。大科学是系统化,整体化的科学,也是科学整体化和技术群体化发展的必然结果。小科学转化为大科学使科学家成为一种职业,科学从业人员有了职业准则,从而为科学界引入功利性,与各种产业产生强烈的结盟。这种制度化促进了学术和科学的进化和生长和学科之间的学术交流,使得各种研究发明更具实用性。但是另一方面也促成了学科壁垒的形成,使学术腐败之风日盛。

四、如何对科学理论进行前验性评价(或者说逻辑分析和理论评价)?试述逻辑分析的作用以及对科学理论进行证实与证伪过程中的复杂性因素。

科学理论评价是一项主体性很强的话动,但不应是主观任意的。一般认为,理论评价主要有如下几个基本方面的标准:

(1)与经验事实的一致性;(2)理论的内在完备性;(3)理论的简单性!(4)理论的预见性。

逻辑分析的作用:

证实与证伪的复杂性。科学实践作为检验假说的标准,既能证实假说也能证伪假说。一般地说、经过观察、实验所证实的假说,即可上升为理论,而被观察、实验所证伪的假说就会被淘汰。但是,假说的检验是个复杂的过程,无论证实或证伪,都存在着许多需要从逻辑上分析的问题。

首先,一个全称判断所演绎出的接受检验的结论在数量上是无限的,其中部分结论与观测事实的柜符,只是为该假说提供了辩护和支持,还不能说完全证实这一假说,因而通常称为确证。

其次,以全称判断形式出现的科学假说是通过检验蕴含的方法接受验证的。这是通过证实后件即推论〉为真从而证实前件(即假设〉为真的方法。在逻辑上,这种方法的保真性是没有保证的。

其次,一个科学假说(H )所演绎出的可被直接检验的结论(C ),若与观测事实不符,那么在整上可以说这个假说己被证伪。在逻辑上这无疑是正确的。证伪主义者波普尔曾以此为理由而竭力强调证实与证伪在逻辑上的不对称性。但是,一但出现反例就能否定相关的科学假说吗?事实上,证伪一个科学假说并不象逻辑学上否定后件就必然否定前件那样简单。首先,科学实践受科学技术水平的制约,是可错的。其次,科学假说本身也是有结构的,它包含了背景知识和许多辅助性假说,不是一个单纯的孤立的全称命题。所以若假说被证伪了,还可能是因为其中的辅助性假说有误,而不一定是假说的主要内容有误。

由上可知,科学实践作为检验假说真理性的标准是可靠的,但检验是个复杂的过程。证实与证伪是人们在假说检验过程中的两种判定.二者即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把二者绝对对立起来,肯定一个而否定另一个的做法是片面的。

五、阐述科学活动中“马太效应”的含义、实质及影响。

1、马太效应的含义:

在科学中可观察到一种现象:那些已经有相当声望的科学家得到了与他们的科学贡献不成比例的更大的荣誉和报偿,而那些不出名的科学家则得到了与他们的科学贡献相比是不适当的较少的荣誉和报偿。对于科学工作报偿和奖励的这种不恰当的分配的复杂模式,可以用“马太效应”来概括。“马太效应”源自《马太福音》:“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有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 ”“马太效应”揭示了存在于科学奖励制度(包括荣誉、人力与资源分配等方面)中的一种现象——优势积累效应。

2、马太效应的实质:

默顿用另一个概念“棘轮效应”来说明“马太效应”其作用的机制。在科学加的事业生涯中,一旦做出了某种成就,一旦他获得了某种声望,他以后就不会再跌回原来的水平与位置;科学家一旦成为诺贝尔奖获得者,他就终生带有这个称号,永远是这个荣誉的保持者。他的荣誉和光辉可以由于更光辉的新星出现而相对逊色,但是他本人决不会倒回去。这种现象正好象棘轮装置一样,所以称为“棘轮效应”。

3、马太效应的影响:

积极影响:

引导科学家继续努力,获得更大的成绩,以证明自身具有更大的潜力和非凡的能力; 提高新的科学贡献进入交流体系的能见度; 科学史上伟大人物的优秀品质和素质被常规化和体制化,具有启发别人做出卓越贡献的作用。

消极影响:

优势积累造成荣誉分配的不公正局面;伟大人物的影响如果达到无疑附加的地步,就会产生权威的偶像崇拜,违反科学体制的规范——普遍主义原则。

六、如何理解科学理论?如何理解“观察渗透理论”?

科学理论是经过实践检验的系统化了的科学知识体系。科学理论是由科学概念,科学原理以及对这些概念,原理的理论论证所组成的体系。科学理论有自身的特征,结构和建立体系的方法论原则

1、基本特征

客观真理性即科学理论反映的是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有客观真理性。

全面性即科学理论全面反映自然界中某一领域,某一层次,其一方面的客观事物。

逻辑严密性即科学理论是一个概念体系,是系统化的知识,它将客观知识用概念,判断,推理等形式准确的表达出来,逻辑上是严密的。

预见性即科学理论在功能上要有预见能力。

2、结构

由三个逻辑要素组成:基本概念、联系这些概念的判断即基本原理和定律、和由这些概念和原理推演出来的逻辑结论即各种具体的特殊规律和预见。

3、建立科学理论体系的方法

公理化方法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方法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

观察之所以渗透着理论首先是观察不仅是接受信息的过程,同时也是加工信息的过程。人在观察过程中必然对外界的信息进行挑选,加工和翻译,这就与人的理论知识背景相关。同时观察陈述也是用科学语言表述出来的,科学语言总与特定的科学理论相联系。由此可见,理论在观察中既起着‘定向’的作用,引导观察者有选择地接收外界信息,又起着加工改造的作用,帮助观察者理解观察到的事物。

七、如何理解科技发展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影响?并阐述科学技术的负效应及其根源。

人和自然应处于协调发展中。协调发展不是简单地维持或恢复某种自然平衡,而是通过人的干预,利用自然界本身的力量,使自然平衡能为入类社会的长远发展提供经济利益和环境利益。树立人和自然应是和谐的伙伴关系的概念乃是协调人和自然关系首先必须解决的问题,观念上的更新是人与自然协调发展所需要的必不可少的认识前提,科学技术和生产力则是其必不可少的物质前提。人和自然的矛盾直接是由人类的物质生产活动所引起的。因此解决这一矛盾的关键是对物质生产的调节,即通过人的实践活动,为自然界建立一种有益于人类的新平衡,自觉地创造条件。要做到这一点只有依靠科技和生产力的发展,通过发展科学完善人的认识能力,通过发展技术完善人的实践能力。

八、试论知识经济和传统经济的区别

知识经济是在传统经济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具有独立性。知识经济以新知识,新技术见长,而传统经济以其丰富的人力,财力和物力称雄。知识经济是传统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传统经济为知识经济提供丰富的物质基础、较高的知识水平和需要扬弃的制度基础。

知识经济和传统经济有本质区别,它不是对传统经济的全盘否定和取代,而是废弃,它以传统经济为基础,以高科技产业为支柱产业。通过高新技术改造和发展传统的工业、农业,并与之共同发展。建立在知识信息的生产、分配、流通和使用上,以科技创新为内核,以人才为关键,以智力资源为首要依托。传统经济则是以大规模使用和消耗原材料、资源和能源的一种物质型经济。

传统经济:土地 资源 原材料 能源。知识经济:知识技术具有非消耗性和共享性。传统经济对知识间接依赖,知识经济对知识直接依赖。

九、科学问题的界定及其在科学研究中的意义。并简述其来源和选择原则。

l 、科学问题的界定

科学门题是指一定时代的科学认识主体在当时的知识背景下提出的科学认识和科学实践中需要解决而没有解决的疑难和课题,表现了科学认识主体理想的目标状态与科学认识客体被认识的状态之间的差距,体现了认识主体与认识客体间的矛盾。科学问题的主要特点有三个:一是历史性,即科学问题是历史时代的产物,具有时代背景,脱离时代背景的个人疑难可能是个人知识结构的缺陷,不一定能成为科学问题;二是指向性,即有一定的求解目标和方向,不求解决的问题尽管还是问题,但不会成为科研的起点,三是可解性,即有下定的求解手段和应答范围,可以着手解决。

2、科学问题在科学研究中的意义

(1)、科学研究始于问题;(2)问题引导观察。因此,科学问题是科研的起点,是科学研究的灵魂和主线,贯穿于科学活动的始终。

3、科学问题的来源

(1)从科学实践和科学理论的矛盾中产生问题。

(2)从科学理论内部矛盾中产生问题。

(3)从不同学派理论之间的矛盾中产生问题。

(4)从社会需要和现有的生产技术手段不能满足这种需要的矛盾中产生问题。

4、科学问题的选择原则

(1)需要性原则:指课题的选取要面向社会需要和学科理论发展的需要。

(2)创造性原则:指选出的课题应是前人没有解决或没有完全解决的疑难问题。

(3)科学性原则:选出的课题应有一定的科学理论和科学事实作为根据,把课题置于当时的科学技术背景下并使之成为在科学上可以成立和可以探讨的问题。

(4)可行性原则:选择的课题应与自己的主、客观条件相适应,即根据已经具备的或经过努力可以具备的条件进行选题。

十、为什么对假说能否转化为理论不但要进行经验验证,而且还要进行逻辑分析和理论评价?

假说是根据己知的科学事实和科学原理对未知的自然现象及其规律性提出的一种假定性的推测和说明。它是未被或未完全被实践证实的理论认识,理论则是经过实践检验的系统化知识体系。假说只有经过实践的验证才能决定能否转化成科学理论。检验假说分逻辑分析和实践检验两个步骤。对假说的逻辑分析的首要环节是评价假说的可检验性,一是原则上的可检验性,即根据现有已被证明的是可靠的理论、规律来看,假说是否能够加以检验;二是技术上的可检验性,即是否具备了检验假说的技术条件和手段,因为原则上可检验的假说技术上未必可检验。对假说逻辑分析的理论检验包括,假说的逻辑完备性即假说的概念与判断,原理与推论之间有无矛盾,是否前后连贯一致;假说的逻辑简单性;假说的解释和预见功能。对假说进行逻辑分析主要是用逻辑论证和反驳的方法分析假说。假说经过逻辑分析证明是相容, 自恰后还要通过实践检验才能判断其真伪。假说正确与否只有实践才能验证。对理论进行评价是为了更好地理解和描述自然界,需要对已有的以及正在形成的理论进行批判考察,从中选优去劣,理论评价既规范了构造理论的过程也指导了理论的选择。

十一、创造性思维的特点

创造性思维是指突破传统的思维习惯和逻辑准则,以新颖的思路来阐明和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和方法。创造性思维是人类创造性活动的灵魂和核心,有它的独特性。

1、新颖性和独创性:创造性思维全然不受既定思维方式与习惯的束缚,围绕科学问题的解决,融多种思维活动于一体,呈立体性,多向性思维状态,有新颖性和独创性。

2、关联性:指创造过程中把有关问题的各种不同想法以及零碎分散的信息,在意识中联成一种新的想法,重新形成一个密切协作的合理有意识的思维整体。

3、灵活性和现实可行性灵活:思维灵活,善于析义。思维方式是灵活变动的,能冲破旧有事物的束缚,这种思维是弹性的,建立在现实基础之上。

4、综合性

(1)逻辑方法和非逻辑方法的整和

(2)发散性思维和收敛性思维的整和:发散思维特点是灵活,收敛思维特点是规范。

(3)理性的直觉和自觉的整和:理性直觉是指对客观事物发展变化的偶然性的把握。它不是运用推理,而是闪电式的把握事物的性质,联系和关系。理性自觉则力图把握客观事物发展变化的必然性。理性直觉对偶然性把握的过程就是向必然性靠近的过程。

创造性思维的活动过程就是对种种偶然性进行反复整和,逐步达到必然性的最佳理性的活动。

十二、人和自然关系的几个阶段

在人类的发展中,人和自然的关系经历了三个阶段。人类中心主义,是在处理入与自然的关系中,主张以人为核心的观点。无论是传统的还是有所修正的人类中心主义,都主张以人为本,行为的出发点是人,行为的目的是从人的利益和需要出发向自然索取或者更好的索取。它认为只有人类才有内在价值。人类中心主义在唤醒人类的主体意识,摆脱自然对人的束缚,使人类从原始的野蛮状态进入文明状态等方面都有着积极的意义。但是当人类中心注意发展到极端之时,必然导致对自然先在性在在的无视和肆意掠夺,其结果必然是人类生存环境的恶化和未来发展的尴尬。生态中心主义,将人视为与自然平等的存在,否定人类的特殊性,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强调自然的核心单位。它认为自然也有内在价值。从人类中心主义到生态中心主义,从否认自然的内在价值到尊重自然的内在价值,这是世界观转变下的自然观的进步与发展,这种转变和发展有理论和现实的双重意义。人与自然协调发展放弃人作为自然主宰的观念,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是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的首要前提。

十三、推理的三段论

周延:如果一个个性质判断,断定了主项或谓项的所有外延,我们说主项或谓项是用延的,反之,则不周延。 A 全称肯定判断:所有S 是P 。 S 周延,P 不周延

E 全不否定判断:所有S 不是P 。 S 周延,P 周延

I 特称肯定判断:有S 是P 。 S 不周延,P 不周延

O 特称否定判断:有S 不是P 。 S 不周延,P 周延

三段论及其结构:三段论是由两个性质判断作为前提,上个性质判断作为结论而构成的推理,其中包含有(而且只有)三个不同的项。上述三段论推理的形式结构可以表示为: M 是P (大前提) S 是M (小前提)s 是P (结论) 三段论的推理规则:

1、 在一个三段论中,有而且只能有三个不同的项。

2、 中项在前提中至少必须周延一次

3、 前提中不周延的项,在结论中不得周延。

4、 从两个否定的前提推不出结论。

5、 两个前提中如果有一个是否定的,那么结论是否定的;如果结论是否定的,那么必有一个前提是否定的。

6、 两个前提都是特称判断推不出结论。

7、 如果前提中有一个是特称判断,那么结论也必须是特称判断。


相关内容

  • [3个老师]初中化学有机物知识点汇总,此文全搞定
    [3个老师]初中化学有机物知识点汇总,此文全搞定 含碳化合物或碳氢化合物及其衍生物的总称.有机物是生命产生的物质基础 早先,人们已知的有机物都从动植物等有机体中取得,所以把这类化合物叫做有机物.到19世纪20年代,科学家先后用无机物人工合成 ...
  • 工程造价基础知识知识汇总
    工程造价基础知识知识汇总 问题1工程造价基础知识 回答:直接费就是定额计价,只包含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 综合单价法就是清单计价,包含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管理费.利润等 直接费=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 综合单价=直接费+取费 工程造价= ...
  • 20**年人教版初一地理前四章知识点汇总(1)··
    第一章 地球与地图 一.地球的形状.大小 1.提出证据说明地球是个球体: (1)站在海边,遥望远处驶来的船只,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见船身,而且 送离岸的船总是船身先消失,桅杆后消失. (2)站得高,看得远(登高望远). (3)发生月偏食时, ...
  • 教育综合中国近代人物教育思想汇总
    中国近代人物教育思想汇总 一.蔡元培的教育思想 (一)"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 五育包括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感教育.提出"以美育代替宗教"的口号. 军国民教育:将军事教 ...
  • 纪检监察基础知识汇总(四)
    纪检监察基础知识汇总(四) 46.初步核实情况报告包括A.被反映人的自然情况 B.反映的主要问题 C.初步核实的结果.存在的疑点.处理建议D.参与核实的人员在初核情况报告上的签名. 47.当事人需要延期行政许可的,应当在有效期届满 30 日 ...
  • 高中地理人教版选修五.六高考题汇总
    <自然灾害与防治>高考题 1.(2008山东文综,31)(10分)涝渍灾害是我国主要自然灾害之一.下图是我国涝渍灾害主要分布地区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⑴说明图示涝渍灾害空间分布形成的原因.(6分) ⑵如何有效预防涝渍灾害? ...
  • [五年级]人教版语文上册期末复习重点汇总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期末总复习 一.近义词 饥饿(饥渴) 惧怕(害怕) 鼓励(鼓舞) 智慧(才智) 急切(着急) 知趣(懂事) 随便(随意) 采访(访问) 兴趣(兴致) 赶紧(赶忙) 取) 环绕(包围) 周游(环游) 继续(持续) 似乎(仿 ...
  •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基础知识汇总
    八年级物理上册基础知识总复习 第一章基础知识点 物理学:是研究声 .光 .热 .力 .电 等各种物理现象的规律和物质结构的一门科学.研究方法→观察 和实验 是进行科学探究的最基本方法.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是物理学中最基本的两个测量. 物理学中 ...
  • 高中哲学知识点大汇总
    1.世界的物质性原理: [原理内容]辨证唯物论认为,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表现: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也是客观的),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方法论](1)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从 ...
  • 岳阳楼记知识点汇总
    (2)通假字 ①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具"通"俱" ②属予作文以记之. "属"通"嘱" (3)词语 ①百废具兴:许多被废置的事情都兴办起来了. ②政通人和: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