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地球的圈层结构教案(公开课) - 范文中心

1.4 地球的圈层结构教案(公开课)

09/21

第四节 地球的结构

(1)课程标准

●说出地球的圈层结构,概括各圈层的主要特点。 (2)教学目标

● 能说出地球的圈层结构,分析概括出地球各部圈层的主要特点。

● 能借助地震波传播速度和距离地表深度的关系图,说出划分地球内部三个圈

层的主要依据和主要界面,并分析说明界面附近地震波传播速度的变化特征。 ● 学会绘制简单的地球圈层示意图。

● 通过分析地球的圈层结构特征,科学地认识地理环境的组成,树立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观念。 (3)教学重点

● 地球各圈层的主要特点 (4)教学难点

● 地震波在地球内部的传播和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 (4)教学方法

● 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多媒体教学法、读图分析法 教学过程:

第四节 地球的内部圈层(板书)

【引入新课】通过“天空二号”与“地下开发工作困难漫画”图片引入“上天容易入地难”。探究上天容易入地难的原因,引入了解地球内部信息的工具----地震波。

一、地震波 (板书)

通过学生自主学习、看书完成震波的定义、分类、特征。并完成小表,教师指导

完成表后对答案并探究:当地震发生时,陆地上的人们有什么感觉?

总结当地震发生时,地下的岩石受到强烈冲击,产生强性震动,并以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这种弹性波叫地震波。根据地震波传播的特征,可将地震波分为纵波(P 波)和横波(S 波)。纵波能在固体、液体中传播,速度较快;横波只能在固体中传播,速度较慢。

二、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与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板书

学生通过自主读“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与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图”明确地震波在什么位置变大、变小,并组内讨论变化的原因?明确莫霍面和古登堡面的位置并会划分地球内部圈层。(组内合作完成)

(1)在上图中填上地震波代号。P :纵波 S :横波,标出a 、b 、名称

(2)无论纵波还是横波在经过 界面时,速度都明显加快,这界面为__________界面,其以上部分A 为__________;横波经过 界面时消失,纵波速度突然减缓,这界面为________界面,其以下部分C 为________,其以上部分B 为_______。 3、波速发生突然变化的面叫做。 莫霍界面 地下平均 千米。 4不连续面 古登堡界面 地下

5、以莫霍界面和古登堡界面为界,可以把地球内部划分为圈层。

学生完成上面习题,教师根据下图进行讲解和总结

三、地球内部各圈层的特点(板书)

学生通过读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图完成下题,并思考下列思考题,(组内讨论完成)

1、在图上标出地壳、岩石圈、地幔(上、下)、地核(外、内)及深度。 2、看课本P22页图1.26右侧的文字明确地球内部圈层的个特点 3、和 ,有坚硬的岩石组成,合称为岩石圈。

学生讨论完成上面题目,教师据图进行讲解总结。

二、地球

外部圈层示意图,回答:

(1)填图:在图中填出地球的四大圈层。

A. 岩石圈 B. 水圈 C. 大气圈 D. 生物圈

讨论研究:从图中可以看出,四大圈层尽管组成物质、分布空间不同,但他们都是以_______为共同球心的圈

层。 2004年12月26日印度洋地震发生在_______圈,由此引发的海啸主要 发生在_______圈,流行性疾病主要在_______圈传播。

的外部圈层(板书)

学生自主通过读右图完成下列习题读图,地球的

学生学习完,教师讲解总结

通常把地壳表层以外的由大气、水体和生物组成的自然界分为三个圈层: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统称为地球的外部圈层。

1、大气圈 大气密度随高度增加而迅速下降。一般把2000~3000千米这个高度作为大气圈的上界。

2、水 圈 由液态水、固态水和气态水组成。按照存在位置和状态可分为海洋水、陆地水、大气水和生物水,其中陆地水与人类社会的关系最为密切。

3、生物圈 生物是地球生态系统中的主体和最活跃的因素。生物广泛分布于地壳、大气圈和水圈中,形成生物圈。

【活动设计】绘制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并通过同学之间的相互交流,进一步认识地球的圈层结构。 课后作业:《课时跟踪训练》 四、板书提纲

一、地球的内部圈层 纵波(P) 1、划分依据:地震波

横波(S )2、划分界面:莫霍面和古登堡面 3、三大圈层:地壳、地幔和地核 二、地球的外部圈层 1、大气圈 2、水 圈 3、生物圈

快 固态、液态、气态 慢 固态


相关内容

  • 第四节地球的结构
    第四节地球的结构学案 学习目标 : 1. 了解地球的内部圈层和外部圈层结构,并能概括出各圈层的主要特点. 2. 利用"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与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示意图",初步掌握读图分析技能. 学习重.难点 : 1. 地震波在 ...
  • 20**年电大[科学与技术]试题答案
    2016电大小教本科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材料是人们用来制造有用物品的各种( D.物资 2.分子生物学诞生的标志是( B.DNA双螺旋结构的分子模型的确立 3.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是地壳.地幔和( B .地心 4.现代信息技 ...
  • 第2章 地球的基本特征 习题
    第2章 地球的基本特征 选择题 1.地球的形状为( ). A 球形.B 理想的旋转椭球体.C 苹果形.D 近似梨形的旋转椭球体 2.大洋地壳主要由( )组成. A 硅铝层.B 硅镁层.C .镁铁层.D .硅铁层 3.下列不属于地球内部圈层的 ...
  • 自然地理学考试内容及答案(整理版)
    名词解释: 1.喀斯特地貌:地下水与地表水对可溶性岩石溶蚀与沉淀,侵蚀与沉积,以及重力崩塌.坍陷.堆积等作用形成的地貌,以斯洛文尼亚的喀斯特高原命名. 2.潮流:海水受月球和太阳的引力而发生潮位升降的同时,还发生周期性的流动. 3.大气湿度 ...
  • 24高中地理课本知识点梳理
    高中地理课本知识点梳理 必修模块1(自然地理)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1.天体系统的级别:总星系--银河系(河外星系)--太阳系--地月系 2.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①稳定的太阳光照条件②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③因为日地距离适中,地表温度适 ...
  • 一自然地理学第四版土壤
    - 一. 土壤圈的物质组成及特性 二. 土壤形成与地理环境间的关系 三. 土壤的分类及空间分布规律 四. 土壤类型特征 五. 土壤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 1.土壤圈是地球表层与大气圈.生物圈.水圈.岩石圈相交的界面,并进行着物 质循环与能 ...
  • 1.4组成物质的元素教案(浙教版八年级下)
    课 题 第4节 组成物质的元素 日 期 教 学 目 标 1.知道自然界的物质由 100 多种元素组成,从组成物质元素角度出发理解物质 初步分类思想. 2.知道组成人体.地球的主要元素. 重 点 难 点 分 析 课程 资源 的准 备与 开发 ...
  • 地球物理复习题答案
    1.基本概念:重力等位面.重力异常.地磁要素.磁异常.感应磁化强度,地磁日变.波阻抗.震相.同相轴.偏移距.电阻率.极化率 重力等位面: 重力异常:在重力学中,由地下岩矿石密度分布不均匀所引起的重力变化 磁异常:主要指地壳浅部具有磁性的岩石 ...
  • 高中地理第三章地球上的水知识点
    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必背知识点 第一节 自然界的水循环 一.相互联系的水体 1.水圈的特点:★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在水的三态中,气态水数量最少但分布最广,液态水数量最大.固态水仅在高纬 .高山或特殊条件下才能存在. 淡水的主体是★冰川水.目前 ...
  • 辽宁省学业水平测试题(地理20**年)
    辽宁省普通高中学生学业水平考试 地理试卷(2013年) (本试卷分Ⅰ.Ⅱ两卷,满分100分,答题时间50分钟) 第Ⅰ卷 选择题 本卷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太阳系八大行星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