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试题[大全] - 范文中心

新课程改革试题[大全]

03/12

新课程改革试题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性文件,是课程建设、课程设置、课程标准、教材编制、课程管理、课程评价的依据和基础。

2、背景是指对(人物)(事件)起作用的(历史情况、现实环境)。

3、(创新)是国家兴亡的关键,是民族的灵魂。

4、课程改革提出了培养学生的四种能力是:搜集和处理信息能力、获取新知识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交流合作能力。

5、评价的五个功能是:反馈调节功能、展示激励功能、反思总结功能、记录成长功能、积极导向功能。

6、教学过程管理包括:备课、上课、作业、辅导、考核等教学基本环节的常规管理工作。

7、CSE模式包含四个步骤:需要评定、方案设计、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

8、小学课程建设评价的指标体系可以由三部分组成:教学思想建设、教学梯队建设、教学条件建设。

9、评价内容要与(教学目标)吻合,包括:信息的动机、兴趣、态度、习惯、意志等个性发展因素。

10、新课程所倡导的评价理念是:发展性评价观。

11、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体系包括:书面性评价、过程性评价、表现性评价。

12、本次课改的重点之一就是转变学习方式,提倡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学习方式:是指学生在完成学习傻过程中的行为和认知的取向。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完成共同任务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 均衡性:是指同一领域或范围内,不同结构部分的份量保持相对平衡。

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1、调查研究学生的兴趣类型、活动方式和手段

(1)研究普遍兴趣以及能带给他们欢乐的种种活动。

(2 发现多姿多彩的不同奖励方式。

(3从与学生交往经验中挖掘大量的参考资料。

2、确定学生的现有发展基础和差异

3、为学生提供反馈信息

4、安排学生从事课外实践活动

5、制定参考性的技能清单

6、总结和反思教学活动

教师在教学中有几方面的职责:

1、 帮助学生检视和反思自我,明了自己想要学习什么和获得什么。

2、 帮助学生寻找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源。

3、帮助学生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

4、帮助学生发现他们所学东西的个人意义。

5、帮助学生营造和维持学习过程中积极的心理氛围。

6、帮助学生对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并促进评价的内在化。

学习方式的几种特点:

1、 学习方式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基本变量。

2、 学习方式是一个组合概念。

3、 学习方式反映了学习完成认知任务时的思维水平。

新课改的几个转变:

1、 由重传递向重发展转变。

2、 由统一规格教育向差异性教育转变。

3、 由重视教师的教向重视学生的学转变。

4、 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

5、 由单向信息交流向综合信息交流转变。

6、 由居高临下向平等融洽转变。

7、 由教学模式化向个性化教学转变。

课程改革的六项目标:

1 改变课程过于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2、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计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3、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4、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

5、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6、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把原大纲中的七个部分缩成四个领域: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并分学段进行说明;删去了原大纲中的教学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取而代之的是课程实施建议,这一部分内容包括教学建议、教学评价和教材编写建议三

部分,并分学段加以阐述。风格上的差异。教学大纲:不仅对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做出了明确的规定,而且用大量的篇幅具体规定了在日常教学中可能涉及到的所有知识点的要求。还规定了具体的教学顺序及各部分内容所占的课时数;教师在使用教学大纲时,主要关心的是知识点发生了哪些变化?增加或减少了哪些内容?具体的要求和课时数是多少?在规定的时间内能否完成教学任务或达到教学目标?课程标准:关心的是课程目标、课改的基本理念和课程设计思路;关注的是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以及伴随这一过程而产生的积极情感体验和正确的价值观;教师在使用课程标准过程中,主要关注的是如何利用学科优势去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健康发展,而不仅仅关心学生对某个结论是否记住,记得是否准确?某项技能是否形成,并且运用起来是否得心应手?

从程观的角度,分析以上两位老师对学生的关注点不同,主以下几个方面:

1、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要关注学生的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案例中赵老师对学生关注不当,他仅仅关注考试学科的成绩,表现了教育关注的狭隘性。对考试学科以外的知识与技能的学习与训练也应给予关注,同时要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只有这样,才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2、关注学生的长期发展。教师要关注学生的近期、中期和远期的发展。要关注学生终生学习的愿望和能力。案例中的赵老师仅仅关注学生“考试关”的通过,对学生近期发展不能全面关注,对学生的中远期发展就更难以顾及。

3 、关注学生发展的需求。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不同需求,关注不同学生的需求。刘勇期中考试两门不及格,还写诗,这种需求是合理的,应当允许,也应当得到满足。而在教师不当的关注中,合理的应当的学习需求不被认可,不被接受。这样不但使学生的成长受到挫伤,也使学校适应学生发展的功能大大降低。

4、关注学生发展中富有个性的学习。教师要允许学生采用自己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不但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方法,还要关注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意识、学习态度、学习品质。在教师不当的关注中,学习被看作是统一的共性的活动。对学习的指导,也采取一种灌输的方式。教师要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允许学生选择学习内容、途径和方法。

5、关注学生发展中的个人尊严。学生的人格应当受到尊重。在教师不当的关注中,学生被当作知识的容器,任教师灌输。学生的尊严,是在受尊重的人际环境中形成的,教师要平等友善地对待学生,要用欣赏的眼光看学生,要让学生永远带着希望和信心。教师关注不同,所引发的后继活动和教育后果也不同。它的影响过程是这样的:教师关注不同― 、对学生的观察点不同― 对学生的评价项目和结论不同― 学生发展目标的期望不同― 对学生的认可和态度不同―、表达和处理方式不同―、 对学生激发的方向动力不同―、学生在成长中的反应和表现不同―

学生发展目标的实现和效果不同。事实说明,许多教育效果都源于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关注。教师的教育关注历来是不同教育目标追求的行为表现,它是通过显性行为反映隐性理念的一种方式。通过教师的教育关注,可以看到每个教师的心灵世界。

请举例说明你所教学课的课程标准:

例如,对科学探究的目标规定,第一个目标是知道科学探究实际的主要活动,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特征。第二个目标是能通过对身边自然事物的观察,发现和提出问题。可见这些规定,都是以学生为第一人称,讲述通过科学探究的学习应该达到的程度。对过程,则以建议的方式既给教师如何实现目标提供启示或范例,又允许并鼓励教师开发与创造更有效的实施方法与途径,给他们实施《标准》以较大的灵活性。

(2部分)

1、新课改总目标: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的需求,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三个维度: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2、我国基础教育的弊端:其一、观念滞后,目标不能适应时代的需求:其二、思品教育实效性、针对性不强;其三、课程结构单一,封闭;其四、课程内容陈旧;其五、课程实施仍为三个中心(教师,书本,课堂);其六、课程评价重学业成绩,忽视全面发展;其七,课程管理过于集中。

3、先进国家课改的启示:1)课改是教育改革的核心2)强调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对儿童发展的重要性,也重视价值观教育和精神、道德的发展。3)在课程内容及实施上,关注学生经验。4)采用灵活的课程管理体制。

4、针对课改弊端提出六项具体目标:一、改变课改过程过于重知识的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是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的过程。二、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和的现状,整体设计九年一贯制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三、改变课程内容的“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四、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快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五、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

践的功能。六、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5、谈谈你对“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的理解:课程结构的均衡性,是指同一领域或范围内,不同结构的部分的分量保持相对平衡。课程结构的综合性,是指在分科课程的基础上,设置以分科课程为主,包括综合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课程的选择性是针对地方、学校与学生的差异提出的。社会需求应当是课程设计的根本依据,而社会需求在同一时期的不同地区可能有很大的差异。

6、新课程如何克服过去教学内容上的“难、繁、偏、旧”的弊端:

第一、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第二,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第三,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新课改要培养学生的四种能力:1)搜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2)获取新知识的能力3)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4)交流合作的能力

7、教师的关注:1)关注学生的全面的发展;2)关注学生长期发展;3)关注学生不同的需求,关注不同学生的需求;4)关注学生发展中富有个性的学习;5)关注学生发展中的个人尊严。

8、教师关注的升华:1)关注学生的智力类型2)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3)关注学生的学习方式4)关注学生的处境与感受

9、教师的关注不同——对学生的观察点不同——对学生的评价项目和态度不同——学生发展目标的期望不同——对学生的认可和态度不同——表达和处理方式不同——对学生激发的方向动力不同——学生在成长中的反映和表现不同——学生发展目标的实现和效果不同。

10、新课改与传统课程环境有什么不同?对教师有哪些新的要求?以教师为中心变学生为中心;变单方向发展为多方面发展;变独立学习为合作学习;变接受学习为探究学习;变被动反映为有计划的行动;变基于事实知识的学习为具有选择性的内容变孤立的人工背景为仿真的现实生活中的背景;变单一媒体为多媒体;变单向传播为多向传播。教学的多样性,变动性要求教师是个决策者,而不是执行者。在新课程环境下,教师具有创造新形式、新内容的空间,需要教师创造良好的班级气氛和丰富多彩的学习环境,设计教学活动。

11、在新课程条件下,教师的角色将发生那些变化?⑴新课程条件下知识传授者角色的转变①、由重传递向重发展转变;②、由统一规格教育向差异性教育转变;③、由重视教师的教向重视学生的学转变;④、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⑤、由单向信息交流向综合信息交流转变;⑥、由居高临下向平等融洽转变;⑦、由教学模式化向个性化教学转变⑵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⑶教师应成为研究者

12、什么是学习方式:指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过程中的行为和认知的取向。

13、现代学习方式的基本特征:1)主动性2)独立性3)体验性4)独特性5)问题性

14、为什么要转变学习方式?从现状看,我国目前教与学的方式被动接受为主要特征。课堂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以课堂为中心,课本为中心,教师为中心的情况,忽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缺少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从理论上看,学习方式与学习结果有密切关系。因此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必须转变学习方式。

15、自主学习:学习的内在品质而言,相对的是被动学习机械学习。三个子过程:自我监控、自我指导、自我强化。合作学习:针对教学条件下学习的组织形成而言的。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共同完成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学习。探究学习: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社会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学术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获得知识,发展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

16、如何落实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①要明确教师的职责②要开发和提供充分的课程资源③确立新的教学

17、教师教学职责:①帮助学生检视和反思自我,明了自己想要学什么和获得什么②帮助学生寻找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源③帮助学生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④帮助学生发现他们所学东西的个人意义。⑤帮助学生营造和维持学习过程中积极的心理氛围⑥帮助学生对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并促进评价的内在化。

18、评价:是评定的简称,课程评价是教育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他只在系统调查与描述的基础上对学校课程满足社会与个体需要的程度做出判断的活动,是对学校课程现实的或潜在的价值做出判断,以期不断完善课程,达到教育价值增值的过程。

19、综合能力的测试目标:①理解事物发展变化过程的能力②综合运用知识的创新意识和能力③体现基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

20、综合能力测试的目标:1)接受和储存信息2)处理和加工信息的能力3)解决问题和创新的能力

21、课堂教学评价要注意学生的个性发展:①评价的目光应面对个性②评价内容应指向个性③评价方法应展示个性④评价结果应激励个性

22、新课改所提倡的评价理念—“发展性评价观”:①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②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③建立促进课改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

23、评定:坐在某人的旁边帮助他,咨询性评价。

24、“发展性评价观”的基本内涵: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又要发现和发展学生的浅能;既要了解学生当前的实际需求,也要帮助学生认识自我的发展方向;既要依靠单纯的书面测验,考试检查学生对知识技能掌握的情况,也要运用多种方法,综合评价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尤其是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变化与进步等。

25、“发展性评价观”遵循的理念:尊重学生差异,以学生为本,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26、“发展性评价观”的基本特点:①评价内容多元化—从过分倚重学业成绩转向全面的综合素质的考核②评价结果的效益化—从注重鉴定与选拔转向注重激励③评价方式的动态化—注重终结性评价向注重过程性和发展性转化。④评价模式的质性化—从单项性转向多元性和交互性。

27、评价的五个功能:1)反馈调节2)展示激励3)反思总结4)记录成长5)积极导向

27、基础教育工作者必须具备怎样的教育观念:1)学生观2)发展观3)知识观4)课程观

28、新课程倡导什么样的学生观:学生是发展的人;学生是独特的人;学生是独立意义上的人

29、当前课程评价发展的基本特点:1)重视发展,淡化甄别与选拔实现评价功能的转化2)重综合评价,关注个体差异,实现评价指标的多元化3)强调质性评价,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实现评价方法的多样化4)、强调参与与互动、自评与他评相结合,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5)注重过程,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实现评价的重心转移

新课程理论测试题及答案

一、1、课程的价值在于促进学生(知识、能力、态度及情感的)和谐发展。

2、对学生的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改变单纯通过书面测验、考试检查学生对知识技能掌握的情况,倡导运用多种方法综合评价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等方面的进步与变化。

3、校本教研的核心因素是:(教师个体)、(教师群体)、(专业研究人员);(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是校本教研的三种基本活动形式。

4、新课程改革重点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以及对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5、新课程要求教师必须明确学生是教育的主体、发展的主体。课堂教学的着力点是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动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6、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7、探究学习是一种教学方式,更是一种教学思想。探究性学习是让学生在主动参与过程中进行学习,让学生在探究问题的活动中获取知识。

8、未来社会对人才综合素质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具备宽厚的基础知识、系统的专业知识、灵活的思维方式和较强的动手能力,更需要高度的事业心、责任感、合作精神及沟通能力。

9、所谓个性发展,就是面向有个体差异的学生,开发每个学生的潜能,为每一个学生的成才提供机会,使所有学生都能成才,以适应各个领域发展的需要。

10、校本教研是以学校为研究主阵地,以学校教师为主体,以学校教育、教学中的问题为研究对象,以促进学校发展、教师专业化水平提高为目的,把教师培训、教育科研和教学研究融为一体的研究制度

三、1、课堂教学应该遵循哪些基本原则?

1)目标导向性原则。

2)主体性原则。

3)面向全体的原则。

4)知情并重原则。

5)开放性原则。

2、探究性学习的基本特点有哪些?

以增进学习者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才能为主要任务,以解决问题为主题,注重学生的自主选择和认知过程,不仅要培养学生思维的概括性、严谨性、流畅性,而且还要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特性、批判性和创新性。探究性学习围绕问题展开教与学的活动,激发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动机,让学生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申,培养他们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3、如何开展集体备课活动?

总体思路是“分块备课、集体评议、个人修改、注重反思”,教师先分块备课,然后是教研组集体评议,在此基础上教师根据教学实际修改,课后要有反思。反思要把课堂中的闪光点与失败处、学生的错例、二次教学建议等都记录下来。有条件的学校,教案要采用电脑输入,实现网上备课资源共享,加强教师之间的学习交流,减轻教师的负担,提高备课实效。

4、“没有不可教育的学生,只有不善教育的教师”。这一理念对教师提出了哪些要求?

第一,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面对每一个学生,面向全体学生,这是教育的最大效益,面对每一个学生,这是教育的最高追求。面对每一个学生,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是通过保证每个人的利益,来保证民族和社会的整体利益,这是教育的最高追求,如果我们只抓少数尖子生,忽视了相当一部分学生的发展,那么,我们就违背了教育的原则和国家的利益。

第二,教师要正确把握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关系。没有全面发展就没有教育方向,没有个性发展就没有创新能力。所谓个性发展,就是面向有个体差异的学生,开发每个学生的潜能,为每一个学生的成才提供机会,使所有学生都能成才,以适应各个领域发展的需要。

5、在教学中如何渗透学生是教学主体的观念?

第一、新课程要求教师必须明确学生是教育的主体、发展的主体。课堂教学的着力点是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动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第二、新课程从开发、实施到评价的每一个环节都建立在理解学生、尊重学生个性差异的基础之上。适应学生的需要,不是让学生去被动适应预先规定的课程。为学习者的学习活动提供有效的服务,而不是让学习者为自己完成上级规定的教学任务服务。

第三、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调动学生积极的学习情感,激活学生思维,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要尊重学生人格,建立和谐民主、真诚理解的师生关系,营造宽松和谐、相互尊重的教学氛围,充分运用

四、

新课程要求我们建立怎样的学习方式?

第一、确立学生在课程中的主体地位,建立自主、探索、发现、研究以及合作学习的机制,重视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法,在学习中学会合作,在合作中学会生存。

第二、改变学生单纯接受教师知识传输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形成一种主动探求人类文化知识,积极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学习方式。通过教学组织、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激发学生发现为题、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动机,让学生掌握学习策略,懂得学什么、何时学、何处学、为什么学和怎样学的问题,已成为时代赋予我们的崭新课题。

第三、人类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的潜能,绝不是课堂上讲出来的,新课程努力创设合作学习的情景,切实为学生养成合作意识与发展写作能力搭建舞台,给学生提供更多的相互交流、共同切磋的机会,创设相互协作、共同参与的环境,使学生更多地体验互相帮助、共同分享的快乐,让学生在充满合作机会的个体与群体的交往中,学会沟通,学会互助,学会分享,让学生通过参与式的交流,成为学习的主人,成为能够对自己学习负责的人,真正在实践中学会学习。

新课程试题及答案

一、 填空(每格1分,共42分)

1、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强调从学生已有

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

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2、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

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3、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

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

4、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

学的重要方式。

5、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识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

6、学生是数学学习的评价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7、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应建

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

8、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学与教的方式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9、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总目标,包括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和情感态度等四个方面。

10、《数学课程标准》安排了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等四个学习领

域。

二、 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每题2分,共20分)

1、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 ③)的过程。

[①交往互动 ②共同发展 ③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

2、教师要积极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学会( ②)。

[①教教材 ②用教材教]

3、算法多样化属于学生群体,( ②)每名学生把各种算法都学会。

[①要求 ②不要求]

4、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 ③)

[①联系生活学数学 ②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③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5、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理念,解决问题的教学要贯穿于数学课程的全部内容中,不再单独出现

( ①)的教学。

[①概念 ②计算 ③应用题]

6、“三维目标”是指知识与技能、( ②)、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数学思考 ②过程与方法 ③解决问题]

7、《数学课程标准》中使用了“经历(感受)、体验(体会)、探索”等刻画数学活动水平的( ①)

的动词。

[①过程性目标 ②知识技能目标]

8、建立成长记录是学生开展( ③)的一个重要方式,它能够反映出学生发展与进步的历程。

[①自我评价 ②相互评价 ③多样评价]

9、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 ②)的过程。

[①单一 ②富有个性 ③被动]

10、“用数学”的含义是( ②)

[①用数学学习 ②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③了解生活数学]

三、 简答题(18分)

1、第一学段(1~3年级)教学建议有哪些?(8分)

答:①在数与代数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联系自己身边具体、有趣的事物,通过观察、操作、解决问

题等丰富的活动,感受数的意义,体会数用来表示和交流的作用,初步建立数感;应重视口算,加强估算,

提倡算法多样化;应减少单纯的技能性训练,避免繁杂计算和程式化地叙述“算理”。②在空间与图形教学

中,应注重所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应注重使学生在观察、操作等活动中,获得对简单几何体和

平面图形的直观经验。③在统计与概率教学中,应注重借助日常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经历简单的数据统

计过程;应注重对不确定性和可能性的直观感受。④在实践活动教学时,应首先关注学生参与活动的情况,

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与同伴合作、积极与他人交流,使学生增进运用数学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信心,

同时意识到自己在集体中的作用。

2、第二学段(4~6年级)教学建议有哪些?(10分)

答:①在数与代数教学时,应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增进学生对运算意义的理

解;应重视口算,加强估算,鼓励算法多样化;应使学生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量关系,并运用据所

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应避免繁杂的运算,避免将运算与应用割裂开来,避免对应用题进行机械的程式

化训练。②在空间与图形教学中,应注重使学生探索现实世界中有关空间与图形的问题;应注重使学生通

过观察、操作、推理等手段,逐步认识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及变换;应注重通

过观察物体、认识方向、制作模型、设计图案等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③在统计与概率教学中,应

注重所学内容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应注重使学生有意识地经历简单的数据统计过程,根据数据作出简

单的判断与预测,并进行交流;应注重在具体情境中对可能性的体验;应避免单纯的统计量的计算。④在

综合应用教学时,应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发现实际问题中所包含的丰富的数学信息,探索多种解决问题的

方法,并鼓励学生尝试独立地解决某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四、 案例分析(每个案例10分,共20分)

要求:下面的案例有没有体现《数学课程标准》精神或新的教育理念,如果有,体现在哪里;如果

没有,要怎样做才能体现。

一位老师上20以内的退位减法“十几减9”,投影屏幕上显示公园里卖气球的场景,小朋友在买气球,

总共有15个气球,卖掉了9个,先让学生提出数学问题,再列出算式15-9,接着放手让学生尝试、探索

计算方法,最后组织小组交流算法,结果有5种不同的方法:①15-10=5 5+1=6 ②10-9=1 1+5=6 ③

9+6=15 15-9=6 ④5-5=0 10-4=6 ⑤5-4=1 10-5=5 1+5=6

这位老师提问:在这些方法中,你喜欢哪一种方法?为什么?学生的回答,老师统统是微笑、点头、

赞许,没有评价哪一种方法最好,接下来的练习,又允许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来做。

答:这位老师能从学生经验出发,因材施教,为个性化学习提供了开放空间,体现了以学导教,使“不

同的学生学习不同的数学”,尊重学生的意见,小心呵护,老师有新课标理念;体现了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

人,老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学生学习数学是自我建构的过程,除了他自己,任何人

都无法代替。

案例二:

课堂上当老师一宣布小组讨论、交流,前排的学生唰地回头,满教室都是嗡嗡的声音,四人小组里,

每个人都在张嘴,谁也听不清谁在说什么,一分钟后,老师一喊“停”,学生立即安静下来。

答:片面追求合作学习,重议轻思,生无独立思考,要先思后议;重说轻听,听有利于取长补短,

引导学生倾听,做文明的小听众;重说轻评,忽视了学生与学生的评价。

小组合作学习注意独立思考(20—30秒)听他人说什么注意让学生评价。

合作学习不仅是相互说说,而要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学生的数学活动应当是一个

生动活泼,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中学新课程理论考试试题(无答案)

姓名 得分

一、填空题(每空0.5分,共10分)

1、新建立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是以邓小平同志“教育要以面向,

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 。

2、现代学习方式的基本特点具有性。

3、新课程倡导的学生观是:学生是的人;学生是

的人。

4、新课程评价的功能应主要体现能发挥其促进学生,教师 的作用。

5、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建国以来的第,

改变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体现国家意志的政府行为。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时代背景

是 经济、 化和 化。是为了迎接新世纪挑战而进行的,是历次课

程改革的 。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最佳答案,2分/题,共60分)

1、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 ( )

A时代的要求 B教学要求 C家长的要求 D学校的要求

2、教育改革的核心是 ( )

A教材改革 B课堂教学改革 C课程改革 D教师素质提高

3、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的依据是 ( )

A教学大纲 B学生发展特点 C国家课程标准 D课程改革纲要

4、制定国家课程标准要各门课程的特点,结合具体内容,加强德育工作的( )

A积极性、主动性、有效性 B针对性、时效性、积极性

C针对性、科学性、主动性 D针对性、实效性、主动性

5、为了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本次课改实行 ( )

A国家、自治区、学校三级课程管理 B省、县、乡三级课程管理

C教育部、教育局、教务处三级课程管理 D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

6、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 ( )

A保持距离,建立威严 B加强了解,打成一片

C积极互动,共同发展 D相互尊重,共同提高

7、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有利于 ( )

A教学方法的变革 B教学过程的变革

C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的变革 D学习方法的变革

8下列不属于校外课程资源的一组是 ( )

A科研院所、科技馆、多媒体教室 B教科书、实验室、博物馆

C家长、教师、工厂 D自制教具、校园草坪、阅览室

9、下列对教材理解正确的是 ( )

A教材就是教科书 B教材是指与教科书有关的教学资源

C教材就是课程 D教学参考书不属于教材

10、教学方式、学习方式转变的基本精神是 ( )

A自主、合作、创新 B自主、合作、探究

C主动、合作、改革 D提高、发展、创新

11、下列关于多元智能理论论述正确的是 ( )

A人类至少有7种以上的智能,每一种智能作用不同,有的重要,有的是次要的。

B教育评价应该是多渠道的,采用多形式在不同的实际生活和学习情景下进行评价的。

C每一个人的智力都有统一的表现形式,每一种智力都有统一的表现形式,所以存在统一的

评价标准

D各种智能是以整合的方式存在,他们有共同的发展规律。

12、关于教学策略的认识正确的是 ( )

A教学策略即教学方法

B制定教学策略就是做好教学计划。

C能够找到统一的适用于所有的教学的教学策略

D教学策略具有明确的针对性和典型的灵活性

13、下列关于教学设计的论述错误的是 ( )

A教学设计具有灵活性的特点

B教学设计的方案一般不能修改

C在教学设计过程的模式中包括学习目标、内容、学生特征、教学策略、教学评价

D教学设计需要用系统的方法进行设计

14、新课程中教师角色将发生转变正确的是 ( )

A.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B.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成果推广者。

C.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模仿者。

D.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来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者型的独立的教师。

15、在新课程中教师的教学行为将发生变化中正确的是 ( )

A.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

B.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权威、批评

C.在对待教学关系上,新课程强调教导、答疑

D.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独立自主精神

16、面对新教材,教师首先要做的是 ( )

①研究所教学科的《课程标准》 ②研究教材。

③教师要从课程整体设计高度、从学科知识技能整合视角、从教材知识技能的体系编排审视

教材、灵活运用教材。 ④研究学生特点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17、新教材对教师的专业知识提出新的要求是 ( )

A教师对教科书的忠实取向

B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恰当的选用教材、灵活地增删教材

C不需要教师重新学习,并结合教材与学生实际,引入教学

D只需掌握具体性的专业知识,不需要掌握方向性的专业知识

18、教学过程的本质属性是 ( )

A 教师完成教学任务 B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课堂统一

C让学生学会知识 D师生的交往互动

19、体现今后考试改革方向的是 ( )

①突出考试的诊断、选拔和发展功能 ②考试的内容要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体现新的人才

观和教育观。 ③改进考试的方式,倡导灵活多样、多次机会、双向选择的原则 ④考试

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个别差异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20、探究性学习的基本特征不包括 ( )

A问题性 B开放性 C过程性 D综合性

21、新一轮课程改革所遵循的主导理念是 ( )

A.科学、人文融合的理念 B.终身学习、教育的理念

C.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 D.创新教育理念

22、新课程改革中,学科课程目标均由下列哪些方面构成 ( )

①知识与技能目标 ②德育目标 ③过程与方法目标 ④能力目标

⑤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⑤ D.①④⑤

23、新课改中教育观念的转变主要是指 ( )

①教育功能观的转变 ②教师观的转变 ③学生观的转变 ④教学观的转变 ⑤评价观的

转变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⑤ D.①②③④⑤

24、新课程改革从价值取向上看:从教学大纲到课程标准,其价值取向出现了哪些变化 ( )

① 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教育

② 由学科知识本位走向学生发展本位

③ 由侧重知识层面走向关注整体素质

④ 由统一、硬性规定走向开放、灵活的管理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 D.①②③④

25、现行的教学大纲明显存在的弊端是 ( )

①教学目标上只规定知识方面的内容

②内容偏难、深、窄、对绝大多数学生来说要求过高

③只强调教学过程,忽视课程的其他环节

④“刚性”太强,缺乏弹性和选择性

A.①②③④ B.②④ C.①②③ D. ①②

26、课程标准与教材的关系是 ( )

①教材编写必须依据课程标准,教师必须领会和掌握本学科课标的基本思

想和内容,并在教材中予以充分体现。

②课标是教材的编写指南和评价依据,教材是课标的主要载体。

③课标只是一个最低限度的要求,是基本的要求。

④教材是对课程标准的一次再创造、再组织。

⑤教材的编写和实验可以检验课标的合理性。

A.②③④ B.①②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

27.课程标准对下列哪项内容没有做硬性的规定 ( )

①课程目标、内容 ②评价哪些基本素质以及评价基本标准

③教材编写体系,教学顺序和课时安排 ④评价基本标准和评价具体方法

A.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①③

28、下列关于课程改革的背景的论述中正确的是 ( )

①知识经济初见端倪 ②国际竞争日益激烈

③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面临困难 ④我国政治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

⑤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的需要 ⑥世界各教育发达国给我国教改的启示

A.③④⑤⑥ B.①②⑥ C.①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⑥

29、现行的课程体系形成于 ( )

A.信息时代 B.农业文明时代 C.工业经济时代 D.知识经济时代

30、新课程结构区别与现行课程结构的三个基本特征及调整原则是 ( )

①均衡性 ②综合性 ③选择性 ④系统性 ⑤实用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④⑤ D.①②③④⑤

三、简答题(共20分)

1、教学设计的一般步骤是什么?(4分)

2、教学设计的系统方法是怎样的?(4分)

3、在新课程观念下,什么样的课堂才是一个好的课堂?(12分)

四、论述题(10分) “新课程不仅要求教师观念的更新,而且要求

教师角色的转变。”结合新课程理论学习,谈谈教师角色应发生怎样的变化才能适应新课程?(若只答几条要点,不展开论述的最多给6分)

高中新课程培训理论测试题

姓名 单位(组、处室) 成绩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选项,每小题2分,共50分)

1. 新课程模块中用于满足学生在共同基础上的发展差异的课程称为( )

A.必修课程 B.选修1课程 C.选修2课程 D.网络课程

2. 新课程模块中用于满足不同学校的发展差异和学生个性发展的课程称为( )

A.必修课程 B.选修1课程 C.选修2课程(即校本) D.网络课程

3. 下列不属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是( )

A.研究性学习 B.社区服务 C.社会实践 D.校本课程

4. 本次普通高中课程改革中新增加的科目是( )

A.信息技术 B.通用技术 C.社会实践 D.研究性学习

5. 新课程管理强调实行 三级课程管理体制。( )

A.国家、地方、教师 B.国家、地方、行业

C.国家、地方、学校 D.地方、行业、学校

6. 下列不属于新课程类型三级结构的是( )

A.国家课程 B.地方课程 C.校本课程 D.活动课程

7. 下列不符合新课程对教师和课程关系定位的说法是( )

A.教师是课程的执行者 B.教师是课程的设计者

C.教师是课程的管理者 D.教师是课程的创造者

8. 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应该是( )

A.学校 B.学生 C.学校管理者 D.教师

9. 普通高中新课程实施以后,课程结构将从目前的按门类一个层次设置变为“学习领域—科目—模块”三个层次设置。下列选项中描述“学科领域”这一层次的是( )

A.人文与社会 B.政治、历史 C.必修Ⅰ、必修Ⅱ D.必修课程、选修课程

10. 新课程改革建立的三类主干课程结构是( )

①基础型课程 ②拓展型课程 ③研究型课程 ④通用型课程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1. 教学设计亦称教学系统设计,其研究对象是( )

A. 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B.教师教学的过程与方法

C. 学生的学习过程与方法 D.学生和教师的整个学与教的活动

12. 教学设计强调运用系统方法,就是要系统解决 的问题。( )

①为什么学 ②学什么 ③如何学 ④学得怎么样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13. 下列用语中,教师在书写教案时只能用来表述结果性教学目标而不能用来表述体验性教学目标的是( )

①领悟 ②认同 ③感受 ④复述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14. 教学过程的本质属性是( )

A.实践创新 B.交往互动 C.自主探究 D.信息交流

15. 在课堂教学的多维目标中,作为课堂教学动力系统的是( )

A.知识与能力 B.过程与方法 C.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D.觉悟与责任

16. 下列关于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地位的描述符合新课改要求的是( )

A.教师是教学活动中的主角 B.教师是教学活动中的主导

C.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是“平等中的首席” D.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是“平等的主体”

17. 高中新课程实施后,教师的教学方式应该实现如下转变( )

①变“组织教学”为“动机激发” ②变“讲授知识”为“主动求知” ③变“巩固知识”为“自我表现”

④变“运用知识”为“实践创新” ⑤变“检查知识”为“互相交流”。

A. ①②③ B. ①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18. 下列不符合新课程所倡导的学习方式的是( )

A.自主学习 B.合作学习 C.探究学习 D.接受学习

19.下列不符合新课程对教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角色定位的说法是( )

A.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 B.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

C.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参与者 D.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主导者

20. 研究性学习活动应该以问题为载体、以 为核心、以综合为特征。( )

A.探究 B.创新 C.发现 D.接受

21. 与接受性学习相比,研究(探究)性学习更具有( )

①问题性 ②直接性 ③参与性 ④开放性

A. ①②③ B.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22. 理想的“学习环境”主要包括( )

①情境 ②协作 ③交流 ④意义建构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3. 新课程对学生的评价突出强调的是( )

A.全面性评价 B.发展性评价 C.综合性评价 D.动态性评价

24. 新课程实施条件下制定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的根据是( )

A.三维目标的实现 B.学生的发展需要

C.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D.学校的发展需要

25. 新课程标准规定,学生每学习完某个科目中的一个模块并通过考核,可获得(

A.1-2学分 B.2-3学分 C.3-4学分 D.4-5学分

二、判断题(请在题后括号内打“√”或“×”号,每小题2分,共20分) )

26. 教师只有让出讲坛才能真正落实“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这一理念,才能使学生学会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 )

27. 在课堂教学中落实过程与方法目标,教师必须要变“带着知识走向学生”为“带着学生走向知识”。( )

28. 教学设计是以问题找方法,而不是以方法找问题,是一个问题解决的过程。( )

29. 研究性学习的目标定位可以表述为:它既是一种学习方式,更是一种研究方式,因此在重视过程的同时更重视结果。( )

30. 学校原有的活动课、选修课和兴趣小组活动就是新课程体系中的校本课程。( )

31. 开发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就是为充分开发和利用当地的课程资源而编写文本教材,采用活动形态以及为开展活动而提供给教师一些参考性的课程方案。( )

32. 教师撰写课堂教学案例一般应由案例背景、案例描述、案例分析三个部分组成。( )

33. 教学设计的一般步骤是:学习需要分析—→学习目标阐述—→教学策略制定—→教学设计和成果评价—→修改完善。( )

34. 课堂教学中落实知识与能力目标要依次展开的三个层次是“新知探究”、“知识应用”、“情境创设”。( )

35. 课堂教学中落实知识与能力目标必须进行的四项训练是指:观察能力训练、操作能力训练、表达能力训练和问题解决能力训练。( )

三、问答题(共30分)

36.你任教的学科是 (请填写学科名称),请写出高中新课程标准规定的本学科必修模块和选修模块的具体名称。(10分)

37.请你按照新课程关于课堂教学设计的基本要求,并结合自己的教学风格和任教学科的特点,写一写将来新课程实施中你的教学理念、教学策略、教学方法、教学评价方式以及教学特色。(20分)


相关内容

  • 浙商银行笔试题型考试题面试题大全
    目录 浙商银行笔试题笔经..........................................................................................1 浙商银行面试题面经....... ...
  • 贵州省公共基础知识试题大全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正确,请将所选答案的字母填在括号内.每题1分,共20分) 1. 下列行政行为中属于行政强制措施的是( ). A. 行政拘留 B.吊销许可证执照 C.银行冻结存款 D.罚款 2."观念的东西 ...
  • 供热工程试题大全
    试卷一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40分): 1.供热系统包括 和 三个基本组成部分. 2和 的综合过程. 3(2)膨胀水箱的作用和连接点不同 .(3). 排气方式不同 . 4.疏水器的作用是 . 5.一般情况下,室内热水采暖系统的流动状态几 ...
  • 高考物理复习之公式及模型大全
    高考物理复习之公式及模型大全 (22个公式大全.历届高考物理试题常用的24个模型) 目录 一.2013高考物理试题整体趋势分析及方法 ..................................................... ...
  • 锅炉考试试题库大全含答案
    锅炉考试试题库大全含答案 一.判断题(正确的打 √,错误的打×) [答案:正确]锅炉效率计算方法有正平衡效率计算和反平衡效率计算两种. [答案:错误]锅炉受热面定期吹灰的目的是降低受热面的壁温差. [答案:错误]送入炉膛内的空气量越多,燃烧 ...
  • IQ智力测试题大全
    IQ智力测试题大全 1.有一种细菌,经过1分钟,分裂成2个,再过1分钟,又发生分裂,变成4个.这样,把一个细菌放在瓶子里到充满为止,用了1个小时.如果一开始时,将2个这种细菌放入瓶子里,那么,到充满瓶子需要多长时间? 2.中国的尼姑最早是何 ...
  • 中考冲刺!初中必背古诗文--[爱莲说]习题大全
    <爱莲说> (北宋哲学家 周敦颐) 一. 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1.可爱者甚蕃:多.2.益: 副词,更. 3 . 植: 立. 4.鲜:少. 5. 亵:亲近而不庄重.6.宜:应当独:7.只,仅 8. 濯清涟而不妖:濯:洗涤.妖:美丽 ...
  • 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大赛测试题
    小学语文教学资料大全 三生石编辑 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大赛知识素养测试题 本试卷满分100分,时限90分钟 一.填空.(30分,1--7题每空1分,8题每空2分) 1.<诗经>本只称<诗>,后又以____________ ...
  • 描写秋天的古诗词10首
    奥数网首页| 小升初| 招生| 重点中学| 奥数题库| 奥数竞赛| 课件教案| 趣味乐园|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超常教育| 进入初一 奥数 > 趣味乐园 > 诗歌鉴赏 > 正文 描写 ...
  • 某知名企业能力素质模型应用手册
    问鼎HR总监殿堂的<人力资源操作大全>系列 XXX公司 能力素质模型手册 目录 第一章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二章 第二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节 第七节 第八节 第九节 第三章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