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 - 范文中心

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

02/22

  现代社会,鱼龙混杂,人品迥异,如何识人成为当下社会人自我保护、人际交往乃至事业成败的重要环节。高中语文把孔子的识人三法编入教材,这对我们师生的人生之路起到不小的指引作用。

  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哉?人焉�哉?

  一、视其所以,意思是看他的行为

  虽然人们用很多语言来对举“说”和“做”,诸如“说说容易做做难” “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等等,但在实际交往中还是很容易被周围人的夸夸其谈所蒙蔽,从而忽视了对对方行为的观察。就连历史上才智过人的诸葛亮,也因马谡“好论军计”而认为他才器过人,倍加器重,于是弃十多个老将而不用,用个只会纸上谈兵的马谡去守街亭,导致街亭失守,北伐惨败。

  “察言观色”为人们所推崇,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社会的历练,一个人的语言和伪装的神态会掩盖他的内心本质,特别是那些巧言令色之人,但一个人的实际行动却掩盖不了他的人品。由迹观心,才能识人。

  曾经有这么一个人,言语交谈看似非常率真真诚,他自我介绍曾是个不小的老板,零八年遭遇金融危机以致生意衰败,后又因轻信别人导致破产,靠努力勤奋又转败为胜,现在自己的日子也还井然有序。但每次我们几个朋友找他,都发现他在麻将桌旁。有一次接到他电话,竟是为借几百元钱。这事在朋友中偶尔提到,发现他在熟人中都借过钱,而且从来不还,虽然都是小钱。由他的行为至少可推测出以下三点:首先,这人好赌,其次这人困窘,其三人品也可见一斑。

  二、观其所由,意思是观察他的经历

  孔子的这一识人法则历来为为政者鉴用,今天中国最狂热的公务员考试早已把“观其所由”列入考核范畴,即公务员考试第三关――政审。

  大到国家选拔人才,小到企业员工聘用、甚至朋友之间交往,“观其所由”至关重要。因为一个人不可能脱离过去,过去是人成为这个人而非那个人的重要原因。人生的轨迹一般都有其惯性。李天一轮奸案众所周知,李天一为何会触犯如此大案,这跟他的家庭、他的经历密不可分。

  笔者曾经有一个学生,至今偶尔谈起,还常为他嗟叹。这个学生学过跆拳道,三节棍舞得虎虎生威,而且也有侠义助人之心。曾有一个女生在宿舍阳台上晒被子,不小心把裹在被子里的钱包甩到了楼前农舍屋顶上。这学生二话不说,直接跳到人家屋顶上帮女生捡回钱包。事后屋主要求赔偿被踩坏的瓦片,也是这学生全额赔偿,没要女生承担分毫。

  然而这个学生的经历我相当担忧。这孩子从小生活在争强斗狠的环境中,受社会邪气的影响较深。初中时因动刀打架还转过学。虽然打架斗殴屡有发生,但每次他的家长都出面帮他摆平却并未对他正确引导教育。我也曾想压压他的戾气,在一次打架事件后,我让他写下检讨书。第二天他告诉我,他被母亲责骂,原因竟是骂他太笨,写检讨留下文字证据。就当时而言,这个孩子还是比较单纯的,如果引导得当,还能挽救。因此,我跟他母亲交流,警示过她孩子的危险趋向。但他母亲没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一味护短。爱子反成害子,据说后来他武力解决问题的倾向越演越烈,最终酿成悲剧,身陷囹圄。

  一个人无论成败,翻阅他的历史,大都能找到原因。根据他的经历,十有八九能判断他的人品优劣。对于我们教育工作者来说,观其所由,能更好地因材施教。

  三、察其所安,意思是考察他的习惯兴趣

  有力者之好,多在狗马声色之间,稍清之而为奇器,再清之而为书法名画。

  盘点近期落马官员,发现很多贪官的背后都有或多或少的情妇。贪腐官员过不了美人关,这似乎成了一种打不破的魔咒。中纪委研究室原副主任、原中央先进性教育活动办公室副主任刘春锦透露:受处分的厅局级干部中,90%的落马贪官都有包养情人的现象。沉溺于女色,此等官员哪里还能做到清廉勤政?中国历代清官西门豹、狄仁杰、陈希亮、包拯、海瑞等等没有一个沉溺于犬马声色之间的。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周围人群中,我们不难发现,习惯爱好的不同往往成为人们结交分类的一大标准。喜欢夜生活,喜欢KTV的,聚集在一起;喜欢电影书籍的,也能相聚成群;喜赌成性、迷恋女色者往往也很有共同语言。通过兴趣习惯的观察,我们不仅可以了解一个人,还可以了解一个群体。同样,我们想了解一个人,也可以通过他的群体观察到他这个个体。

  所以,孔子说,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哉?人焉�哉?审视一个人的言行,考察他的经历,观察他的习惯兴趣,一个人的品质怎能隐藏呢?通过识人三法,孔子无论对一个人的评价还是看法都很精到。其中,最典型的是孔子对管仲的评价。孔子批评管仲器小,也承认管仲一匡天下的功劳。孔子对子路结局的预料也让历代读者印象深刻。当学生们侍侧时,孔子曾戏说子路“若由也,不得其死然”;卫国内乱,孔子闻卫乱,曰:“嗟乎,由死矣!”。子路的结局不幸而被言中,他最终死于乱刀之下。

  儒家经典流传千年而依旧盛行,大教育家孔子作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其思想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孔子的识人三法同样适用于现代。现在的社会非常复杂,尤其是对于每天辗转于学校家庭的学生老师来说,更是如此。生活于当今社会,我们必须学会与各种人打交道,学会识人,发现其本性,才能在生活、工作、人际交往中掌握主动权。学会识人,才能让你在人生之路上少走弯路,早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