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镜成像的规律 - 范文中心

透镜成像的规律

08/01

1.(2013•自贡)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光屏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所示.

(1)其中明显还需要调整的是 光屏的高度,使蜡烛、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在同一直线上 .调整后恰好能从光屏上观察到倒立、 缩小 (选填“缩小”或“放大”的实像,该成像特点可作为 照相机 的原理(选填“照相机”或“电影放映机”).

(2)此时,小明拿来一只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且较靠近凸透镜.结果,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他只将光屏向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适当距离时,又在光屏上观察到蜡烛清晰的像.由此可见,这只眼镜是 凹 (填“凸”或“凹”)透镜,戴这种眼镜人的眼睛的缺陷是 近视 (选填“近视”或“远视”).

2.(2013•漳州)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小芳用红色的发光二极管按“F”字样镶嵌在白色不透明方格板上代替烛焰作为光源,实验使用的凸透镜焦距为10cm,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实验时,她先调节光源、凸透镜和光屏,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 同一高度 ;

(2)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零刻度线上,她将光源移至15cm处,移动光屏,得到倒立、放大的 实 像;

(3)将光源“F”放在30cm处,其大小如图2所示,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零刻度线上,调整后,在光屏上得到清晰像,再用遮光罩将凸透镜的上半部分遮住,在光屏上所成像可能是下列四幅图中的

3.(2013•南平)小明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所用凸透镜焦距为10cm.实验过程中,如图所示,在光屏上成一个清晰的像,这个像是 倒立 、 放大 的实像,生活中用的 投影仪(或幻灯机) 是利用此成像特点制成的.图中若固定凸透镜,将蜡烛移到30cm刻度线处,再向 左 (选填“左”或“右”)移动光屏到适当位置,又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

4.(2013•葫芦岛)小明用焦距为20cm的凸透镜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1)如图所示,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将光屏向 右 (选填“左”或“右”)移动,在光屏中心偏上的位置可得到清晰的烛焰像.为了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将蜡烛向 上 (选填“上”或“下”)调节.

(2)将蜡烛放在距透镜15cm处,通过透镜在蜡烛的同侧看到正立、放大的 虚 像,若将蜡烛稍微远离透镜,像将 变大 (选填“变大”或“变小”).

5.(2012•泰州)小明和小华一起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他们分别用f1=l5cm和f2=10cm的凸透镜

(1)若以“透镜的焦距为单位”进行比较,在成倒立、缩小的像时:物距(u)与焦距(f)的关系是 v)与焦距(f)的关系是.

(2)成倒立、缩小实像时:物距减小,像距 变大 ;若物距相同,焦距大,像距 越大 .

6.(2012•衡阳)近视眼只能看清近处的物体,看不清远处物体,为矫正视力,近视眼眼镜的镜片应采用 凹 透镜,它对光起 发散 作用.

7.(2012•丹东)小乐和小霞分别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和“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装置图分别如图甲和图乙所示:

(1)如图甲所示,小乐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

①为探究像与物的大小关系,对选取的两只蜡烛的要求是 完全相同 ;

②实验中,小乐只进行了一次实验,就得到了“像与物到镜面距离相等”的结论,这样得出的结论的做法不合理之处是 实验次数少,具有偶然性 . (2)如图乙所示,小霞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①当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为20cm时,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成清晰的倒立、等大的实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 10 cm;

②当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为15cm时,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成清晰的像,该成像规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是 投影仪 (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

③当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为12cm时,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此时观察像的大小,与②中所成像的大小相比 变大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④当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为5cm时,为观察凸透镜成像特点,小霞应从图乙中凸透镜的 右 (选填“左”或“右”)侧进行观察.

(3)对于平面镜成像和凸透镜成像,从成“虚像”和“实像”的角度进行比较可知,平面镜能成 虚 像,凸透镜能成 实像,也能成虚 像.

8.(2012•朝阳区)在图(a)中,凸透镜A的焦距为20厘米,物距为晰的烛焰像,该实验现象可以说明 幻灯机 的成像特点(选填“照相机”、“幻灯机”或“放大镜”).若

用凸透镜B替换凸透镜A继续实验,如图(b)所示,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像距为 20 厘米,透镜B的焦距 小于 透镜A的焦距(选填“大于”或“小于”).

9.(2011•西宁)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所用凸透镜的焦距是25cm.

(1)想用光屏看到一个缩小的像,应该把蜡烛放在离凸透镜 大于50cm 的位置.

(2)如果把蜡烛从离凸透镜50cm的地方移到离凸透镜30cm的地方,像到凸透镜的距离 变大 ,像的大小 变大 (两空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用该凸透镜观察到了一个倒立放大的像,此成像特点在生活中的应用是 投影仪(或幻灯机) .

10.(2011•梧州)小明同学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1)如图所示,要使像能够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将光屏向 下 (填“上”或“下”)调整,调整后光屏上成的是倒立、 缩小 (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实像,在放大镜、照相机和投影仪中,成像情况与此类似的是 照相机 .

(2)在上一步实验获得清晰的像后,小明取了一副近视眼镜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观察到光屏上的像变模糊了,此时要使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应该将光屏 远离凸透镜 .

11.(2011•天水)根据近视眼的成因及矫正方法,在图中所示的虚线框内画出矫正所需的透镜.

12.(2011•莱芜)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

(1)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安装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在光屏上得到烛焰的像,请你写出其中一条可能的原因 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不在同一高度上 .

(2)重新调节器材之后,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凸透镜的左侧,若在透镜右侧的光屏上(光屏未画出)得到烛焰清晰放大的像,则蜡烛可能置于凸透镜左侧a,b,c,d四点中的 c 点处.

(3)该同学做完上述步骤(2)后,将蜡烛远离透镜一段距离,则他应把光屏向 靠近 (填“靠近”或“远离”)透镜方向移动才能得到烛焰清晰的像.

13.(2011•葫芦岛)小明用焦距为20cm的凸透镜探究其成像规律.

(1)将蜡烛、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在光屏上得到像,原因可能是(答出一条即可).

(2)调整后,把蜡烛放在距透镜32cm处时,在透镜另一侧移动光屏,

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 放大 (填像的性质)的实像; 幻灯机 (填光学器材)就是利用这一成像特点工作的.

(3)将蜡烛由距透镜46cm处逐渐远离透镜,若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逐渐 靠近 (选填“靠近”或“远离”)透镜.

14.(2011•阜新)如图所示:甲、乙分别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

(1)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拿一支没有点燃的与A完全相同的蜡烛B竖立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它跟前面那支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这样操作的目的是 确定像的位置 ,同时也证明了像与物体的大小 相同 .

(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动,将蜡烛从远处逐渐向凸透镜的焦点靠近时,要想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烛焰的像,光屏应向 远离 (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所成像的大小将 变大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当蜡烛移到图乙所示位置时,光屏上出现清晰的烛焰的像,请你比较甲、乙两图中平面镜与凸透镜所成的像的不同点:

① 平面镜成的是虚像,凸透镜成的是实像 ;

② 平面镜成的是等大的像,凸透镜成的是放大的像 .

15.(2011•抚顺)如图是“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

(1)图中烛焰的像成在了光屏的上方(像未画出),为了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心,应将凸透镜向 下 (填“上”或“下”)移动.

(2)调节好凸透镜的高度后,光屏中心出现了清晰的像,所成的像是 倒立 (填“倒立”或“正立”)的 缩小 (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生活中的 照相机 就是应用这一原理制成的.

(3)实验中小平将蜡烛向左移动,如果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要想在光屏上仍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向 左 (填“左”或“右”)移动.

16.(2011•常德)小芳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按右图装配仪器(图中F点是焦点,H点是2倍焦距处),此时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但像的位置偏高.

(1)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蜡烛、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没在同一高度 ;

(2)为了使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她应把蜡烛向 上 调(填“上”或“下”);调节好蜡烛的高度后,她把蜡烛移到A点,此时光屏上的像很模糊.为了得到清晰的像,应把光屏向 右 移动(填“左”或“右”);

(3)若将蜡烛移到B点,小芳观察到的像位于透镜 左 (填“左”或“右”)侧,利用凸透镜这一原理制成的光学器件是 放大镜 .

17.(2010•玉溪)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

(1)小刚发现所用的凸透镜没有标明焦距,请你帮他设计出一种测凸透镜焦距的方法. 方法: 使太阳光通过凸透镜汇聚于纸上一点,测出点到凸透镜的距离即为焦距 .

(2)小刚实验时,蜡烛、凸透镜、光屏在光具座上摆放的位置如图所示,其中明显需要调整的是 光屏的高度 .若测得凸透镜的焦距f=10cm,调整后,移动光屏得到一个清晰的蜡烛的像,该像是倒立、 放大 (选填“放大”或“缩小”)的 实 像(选填“实”或“虚”).

(3)此时,小刚把自己的近视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靠近凸透镜的位置,结果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得模糊了,若不改变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应将光屏向 远离 (选填“远离”或“靠近”)凸透镜的方向移动,才能使蜡烛的像变得清晰.

18.(2010•潍坊)如图所示是上课经常使用的投影仪,请按要求回答.

(1)平面镜的作用是: 改变光的传播方向,使图象成在屏幕上 .

(2)灯泡的作用是: 充当光源,增加投影片的亮度,使投影更清晰 .

(3)若在屏幕上的像比较模糊(与投影片无关),调整方法是:

适当调整镜头与投影片的距离、屏幕与投影仪的距离 .

19.(2010•南平)如图 是“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图,当把蜡烛放在点时(选填“a”或“b”),光屏上出现倒立、缩小的实像,生活中的 照相机 就是利用此成像特点制成的.

20.(2009•陕西)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选取了一个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并将蜡烛、透镜.光屏依次安装在光具座上.

(1)点燃蜡烛,保持蜡烛、透镜的位置不变,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光屏上始终得不到烛焰清晰的像.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 烛焰、透镜、光屏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或蜡烛在透镜的焦点以内或在焦点上) (写出一条即可).

(2)经过调节之后,在光屏上得到了一个清晰的倒立、缩小的像,则蜡烛到透镜的距离一定 大于cm.生活中的 照相机(其它答案只要合理,均可) 就用到这一成像规律.

21.(2012•营口)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

(1)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进行实验的目的,是在观察到蜡烛A的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 蜡烛

(2)为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 较暗 (填“较亮”或“较暗”)环境进行.

(3)将蜡烛逐渐靠近玻璃板时,像的大小 不变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2.(2012•莱芜)某同学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取两段等长的蜡烛A和B,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观察玻璃板后的像,如图所示:

(1)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 光的反射定律 ;

(2)点燃蜡烛A,小心地移动蜡烛B,直到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为止,这样做的目的既确定了像的位置又验证了 物像大小相等 ;

(3)移去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 不能 (选填“能”或“不能”)承接到蜡烛A的烛焰的像;

(4)做完实验后某同学总结了一些关于平面镜成像的知识,其中不准确的是 D

A.将蜡烛向玻璃板靠近,像的大小不变

B.将蜡烛和像所在的位置用直线连接,连线跟玻璃板垂直

C.当蜡烛与玻璃板的距离为10cm时,像和物相距20cm

D.将玻璃板换成平面镜,成像更清晰,更有利于进行成像特点的探究.

23.(2012•抚顺)小罗在湖边看到了奇怪的现象:水中的鱼的附近有只小鸟,如图所示,A点是小罗眼睛所在的位置,B′点是看到的小鸟的虚像位置,C′点是看到的鱼的虚像位置.请在图中画出:

(1)小鸟的实际位置B;

(2)从鱼射入小罗眼中的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

24.(2012•恩施州)如图所示,光沿CO射向半圆形玻璃砖的圆心O,请在图中作出光线分别透过平

时的光路图.

25.(2011•广州)如图所示,一束光线垂直射到玻璃砖的一个面.作出这束光线进入玻璃砖内的径迹

和从斜面离开玻璃砖后的大致径迹.要求在斜面处标出法线.

26.(2010•淄博)光与镜面成30°角射在平面镜上,如图所示,请画出反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的大小.

27.(2010•南充)竖直向下照射的太阳光经平面镜反射后,沿水平方向射入涵洞中,请在图中画出平面镜的位置,并完成光路图.

28.(2010•黔南州)如图所示,AB是由点光源S发出的一个入射光线,CD是由S发出的另一条入射光线的反射光线,请在图中画出点光源S点的位置.

29.(2010•梅州)如图所示的是“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的实验;竖立的透明玻璃板下方放一把直尺,直尺与玻璃板垂直;两只相同的蜡烛A、B竖立与玻璃板两侧的直尺上,以A蜡烛为成像物体.

(1)为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 较黑暗 (选“较明亮”或“较黑暗”)环境中进行;此外,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但却能在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 B蜡烛 ,巧妙地解决了确定像的位置和大小的问题,如果有一块较厚的玻璃板和一块较薄的玻璃板,实验时应选 较薄 的玻璃板.

(2)点燃A蜡烛,小心地移动B蜡烛,直到与A蜡烛的像重合为止,这时发现像与物体的大小 相等 ;进一步观察A、B两只蜡烛在直尺上的位置发现,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离 相等 .

(3)移去蜡烛B,在原处放一个光屏,光屏上 不能 (填“能”或“不能”)显示蜡烛的像,说明物体在平面镜中成的是 虚 (填“实”或“虚”)像.

(4)为证实上述有关成像特点是否可靠,你认为采取下列哪一项操作 ( B )

A、保持A、B两只蜡烛的位置不变,多次改变玻璃板的位置进行观察;

B、保持玻璃板位置不变,多次改变A蜡烛的位置,进行与上述(2)相同的操作.

30.(2010•抚顺)为了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实验小组的同学选用了平面镜、纸板、激光器和刻度尺进行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

(1)实验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 量角器 .

(2)实验时,测得入射角为45°,则反射角度数为 45° ;若入射角变大,反射角将 变大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实验小组的小红同学发现,从平面镜中能看到小白同学的眼睛,小白同学也能看到小红的眼睛,于是他们使光线沿FO入射,观察到的现象是 反射光线沿OE射出 .

(4)为了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该小组进行了如图乙所示的操作,将纸板向后折,在纸板上 不能 (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


相关内容

  • 平面镜成像和凸透镜成像规律有答案
    平面镜成像和凸透镜成像规律 一.面镜: ⑴平面镜: 成像特点:等大,等距,垂直,虚像 ①像.物 ②像.物到镜面的 . ③像.物的连线 ④物体在平面镜里所成的像是 像. 成像原理: 作 用: 虚像: ⑵球面镜: 表面作反射面. :从焦点射向凹 ...
  •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教案及教学反思
    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 第3节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教学目标: 1.会通过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2.知道凸透镜所成虚实.倒正.大小像所满足的条件. 3.掌握从物理现象中归纳科学规律的方法. 教学重点:理解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教学难点:通过 ...
  • 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讲课步骤
    一.安全,注意安全 二.这节课的内容,"凸透镜成像规律" 三.介绍桌上的几个实验器材: 光具座,凸透镜,蜡烛,光屏 四.实验之前提问问题: 1.焦距: 怎么测焦距?这个实验中不用测,直接给了10cm 2.物距: 3.像距 ...
  • 凸透镜成像规律经典练习题
    凸透镜成像规律经典练习题 1.把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可在距凸透镜10 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若用此透镜来观察邮票上较小的图案,则邮票到透镜的距离应( ) A.大于10 cm B.小于10cm C.大于20cm D.在10cm和20cm ...
  • 透镜焦距的测量
    实验14 薄透镜焦距的测量 透镜是光学仪器中最基本的器件,常常被组合在其他光学仪器中.焦距是反映透镜性质的一个重要参数.因此了解并掌握透镜焦距的测量方法,不仅有助于加深理解几何光学中的成像规律,也有助于加强对光学仪器调节和使用的训练.另外, ...
  • 人教版初二物理光学测试题
    初二物理光学试题 一.选择题 ( 将答案填写在番号前 36分) 1.下图中描述的现象属于光的折射的是 2.用焦距是50毫米的照相机拍摄书中画面时,镜头到书的距离应 A.小于50毫米 B.等于50毫米 C.等于100毫米 D.大于100毫米. ...
  • 凸透镜和凹透镜
    2013年1月木枝的初中物理组卷 一.选择题(共25小题) 3.生物课上常用的显微镜能对微小的物体进行高倍的放大,它利用两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分别作为物镜和目镜, 4.如果在载玻片上写一个字如图甲所示,怎么样使图象变成图乙?( ) 6.(20 ...
  • 初中二年级物理上册提纲
    初二物理上册提纲 第一章 声现象 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1. 物体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就停止. 2.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3. 声速的大小与介质的种类和温度有关. V 固 > V液 > V气 声音在1 ...
  • 苏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知识点
    第一章 声现象 一.声音的产生: 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人靠声带振动发声.蜜蜂靠翅膀下的小黑点振动发声,风声是空气振动发声,管制乐器靠里面的空气柱振动发声,弦乐器靠弦振动发声,鼓靠鼓面振动发声,钟靠钟振动发声,等等): 2.振动停 ...
  • 5.4眼睛和眼镜导学案
    上饶县第七中学 八 年级 学案编号: wl8122 使用时间: _ 物 理 导学案 授课人: 学生姓名: 教师复备栏 或学生笔记栏 主备人: 陈道辉 审核人 : 学生班级: 小组名称: 课题:第四节 眼睛和眼镜 课型 : 新授课 [学习目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