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虫害防治 - 范文中心

病虫害防治

11/06

一.名词解释

1.孤雌生殖:也叫做“单性生殖或处女生殖”。“雌性个体产生的卵,无需受精,可发育成新雌性个体。

2.两性生殖:有性生殖中两性配子的结合,也就是通过受精过程进行有性生殖的现象

3.世代重叠:1年发生多代的昆虫,由于成虫发生期长和产卵期先后不一致,同一时期内,在同一个地区可出现同一种昆虫的不同虫态,造成上下世代间重叠的现象。

4.休眠:昆虫在不良环境下发育临时停止的现象

5.滞育:由于环境条件和昆虫的遗传特性造成昆虫的生长发育暂时停止的现象.

6.世代:昆虫自卵或幼体离开母体到成虫性成熟产生后代为止的个体发育周期。

7.生活年史:昆虫一年的发生经过,即从当年越冬虫态开始活动起,到第二年越冬结束为止的发育过程

8.变态:昆虫在生长发育中,从幼虫状态变成成虫状态要经过外部形态,内部结构以及生活习性上一系列有序变化。

羽化:羽化:不全变态若虫和全变态的蛹,蜕去最后一次皮变为虫的过程 9. 10.化蛹:完全变态昆虫在幼虫和成虫之间的一个发育阶段,也是幼虫转变成为虫的过程的过渡时期。化蛹时,幼虫结构解体,成虫结构形成,初次出现翅。

11.侵染性病害:由生物引起的病害

12.侵染性病害:由非生物引起的病害

13.潜伏侵染:有些病原物侵入寄主植物后,由于寄主和环境条件的限制,暂时停止生长活动而潜伏在寄主体内不表现症状,但当寄主抗病性减弱,有利于病菌生长,病菌可继续扩展并出现症状,这种现象称为潜伏侵染。

14.病理程序:当植物受到不良条件影响或其他生物的侵袭后,通常在生理组织上,形态上常发生一系类变化,这一逐渐变化的过程

15.病原:指病因。引起疾病的根源

16.病状:感病植物本身所表现出来的不正常状态.

17.病症:病原的营养体或繁殖体在寄主植物发病部位上表现出来的特征。

18.菌丝:绝大多数真菌的营养体都是可分枝的丝状体,单根丝状体称为菌丝。

19.繁殖体::真菌经过一定的营养阶段就转入繁殖阶段,进行有性或无性繁殖,产生有性或无性孢子。大多数真菌只以部分营养体分化为繁殖体,其余营养体任然进行营养生长,少数低等真菌则以整个营养体转变为繁殖体。

20.有性繁殖: 由亲本产生的有性生殖细胞(配子),经过两性生殖细胞(例如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成为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为新的个体的生殖方式,叫做有性繁殖。

21.无性繁殖:无性繁殖是指不经生殖细胞结合的受精过程,由母体的一部分直接产生子代的繁殖方法。

22.真菌生活史:

23.真菌;真菌,是一种真核生物。

24.细菌:广义的细菌即为原核生物

25.病毒:只能在活着的宿主细胞内复制的感染源

26.寄生性:病原物从寄主植物体内获得营养物质而生存的能力。

27.致病性:引起j寄主植物病害的能力,即对寄主植物组织破坏和毒害的能力或作用。

28.抗病性:植物对病原物的抵抗能力

29.接触期:病原物被动或主动地传播到园林植物的感病部位并开始侵入寄主为止的一段时间,它是病害发生的一个条件。

30.侵入期:从病原物侵入寄主植物到建立寄生关系为止的一段时间。

31.潜育期:从病原物与寄主植物建立关系开始,到表现症状为止的这一段时间。

32.发病期:潜育期结束后,就开始出现症状。从症状出现至病害停止发展的一段时间。

33.侵染循环:病原菌在植物一个生长季节引起第一次发病,到下一个生长季节第一次发病的整个过程

农业防治:农业防治是根据农业生态系统中环境条件、植物与害虫之间

的相互关系,利用一系列栽培管理技术,有目的地改变某些因子,有利于作物的生长发育,而不利于害虫,从而达到控制害虫的发生和为害,保护农业生产的目的。 34.

35.生物防治:利用有益生物及其产物控制农林有害生物种群数量的一种防治技术

36.化学防治:用农药来防治园林植物有害生物的一种防治方法。

37.物理防治:利用人工或简单机械以及物理因素来防治农林有害生物或改变物理

38.环境,使其不利于有害生物生存,阻碍侵入的方法

39.植物检疫:由国家专门机构,依据有关法规,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对生产及流通中植物,植物产品及其他应检物品,采取一系列旨在预防危险性病,虫,杂草传播蔓延和定植危害的技术及行政措施的综合管理体系.

40.胃毒剂:药剂通过害虫的口器和消化系统进入虫体,起毒效作用,称胃毒作用。具有胃毒作用的药剂叫胃毒剂,如敌百虫等,适用于防治咀嚼式,虹吸式和舔吸式的害虫

41.内吸剂:药剂能被植物的根,茎,叶,种子等部位吸收。并传导到植物体内的其他部位,当害虫取食植物组织或汁液时,起毒效作用。

42.保护剂:是在园林植物感病前把药剂喷布覆盖于园林植物表面,以抑制病菌孢子的萌发,或杀死萌发的病菌孢子,保护园林植物免受病原真菌侵染的药剂。 43.铲除剂:是用于直接杀死病菌或抑制其繁殖,铲除侵染来源的药剂

二.计算题

1.有效积温法则的计算

K=NT. K=N(T-C)

由于松毛虫赤眼蜂防治落叶松毛虫,赤眼蜂的发育起始温度为10-34℃.有效积温为161.36d℃根据放锋时间,要求12d内释放,求应在何种温度下按时出蜂?

2.农药的常用计算方法(区别100倍以下,)稀释药剂用量×稀释药剂浓度=原

药重量×(原药剂浓度-稀释剂浓度

将5kg的50%百菌清可湿粉剂配制成5%百菌清药剂,需要加多少水

稀释药剂用量×稀释药剂浓度=原药剂浓度×原药剂重量

将50ml.的40%乙酰甲胺磷乳油稀释成0.2%乙酰甲胺磷药液,需要加多少水?

三,简答题

1.园林植物病虫害的特点及发展趋势?

(1)园林植物病虫害结构复杂和种类繁多,(2)园林植物病虫害发生具有频繁性与长期性,(3)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具有复杂性和特殊性 2.侵染性病害和非侵染性病害在田间表现有何不同?

侵染性病害病:病害有一个发生发展或传染的过程;在特定的品种或环境条件下,病害 轻重不一;在病株的表面或内部可以发现其病原生物体存在(病征),它们的症状也有一定的特征。

非侵染性病害:从病植物上看不到任何病征,也分离不病原物。往往大面积同时发生同 一症状的病害;没有逐步传染扩散的现象。

4.昆虫纲成虫的形态特点? (1)身体分为头、胸、腹三个体段;

(2)头部生有口器和一对触角,通常还有一对复眼,3个单眼;

(3)胸部由三个体节组成,生有3对足和2对翅;

(4)腹部由9-11节组成,末端有外生殖器,有些还有一对毛须;

(5)身体外面有一层坚硬的外骨骼

5.简述昆虫为害园林植物的共同特点?

6.简述真菌生活史过程?

真菌典型生活史是从有性孢子萌发开始长成菌丝体,然后继续生长发育到一定阶段,就从营养阶段过渡到繁殖阶段;先进行无性繁殖,产生无性孢子,无性繁殖在适宜条件下可重复产生,直到最后进行有性繁殖,产生有性孢子为止。

7.简述变态与不完全变态昆虫的区别?

不全变态:具有三个虫态,即卵,幼虫和成虫,无蛹。

全变态:具有四个虫态,即卵,幼虫,蛹和成虫。幼虫和成虫在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上完全不同,必须经过一个蛹来完成这些激烈的变化,使幼虫的器官结构消失或退化,代之成虫的器官和结构。

8.简述昆虫各个虫期的特点?

①卵期,卵是昆虫个体发育的第一阶段。不同的昆虫,其卵的形状,大小,产卵方式以及产卵场所都不相同。了解害虫卵的形状,产卵方式以及产卵场所,对识别,调查,虫情估计以及防治等方面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例如,摘除秧田稻螟卵块,剪除天幕毛虫的产卵枝条;②幼虫期(或若虫期),虫体的生长主要在幼虫期或若虫期,所以这个时期也是害虫主要取食为害的时期。掌握不同龄期幼虫(若虫)的特征,就可以制定有效的防治方案。例如,初孵幼体,体小壁薄,是农药防治的最佳时期;③蛹期,是完全变态昆虫由幼虫到成虫的过渡阶段,昆虫的蛹期不吃不动,御敌和抗逆性差,是开展防治的好时期。例如,翻耕晒垡、捣毁蛹室及人工挖蛹等;④成虫期,是昆虫交配产卵繁殖后代的阶段。多数昆虫羽化为成虫后需继续取食来满足卵巢发育,所以了解不同昆虫对补充营养的种类及需求程度,就可以开展化学诱杀。同时,可以根据昆虫的分型现象来放映环境变化与种群的动态,这对分析虫情及制定防治指标,开展准确的防治措施。

9.简述昆虫休眠及滞育的共同点及区别?

休眠和滞育都是昆虫生命活动出现停滞(停育),以安全渡过不良环境的现象。

休眠:生命活动出现停滞是由不良环境条件直接引起的,当不良环境条件消除时,便可恢复生长发育的的现象。

滞育:滞育是昆虫长期适应不良环境而形成的种的遗传性。在自然情况下,当不良环境到来之前,生理上已经有所准备,生长发育停滞的现象。

10.环境条件对昆虫生长有何影响?

气候因素主要包括温度、湿度、降雨、光与气流等。这些因素在自然界中常相互影响并共同作用于昆虫。气候因素可直接影响昆虫的生长、发育、繁殖、存活、分布、行为和种群数量动态等,也能通过对昆虫的寄主(食物)、天敌等的作用而间接影响昆虫。①温度,是气候因素中对昆虫影响最显著的一个因素。因为昆虫是冷血动物,其体温的变化基本上决定于环境的温度,温度不仅能直接影响昆虫的代谢率,而且还对昆虫的生长、发育和繁殖等方面等起着重要作用,同时也能通过影响昆虫的食物,自然天敌和其它气候因素,间接作用于昆虫;②湿度与降雨,湿度和降雨实质上就是水的问题。水分是昆虫维持生命活动的介质,如消化作用的进行、营养物质的运输、废物的排出以及体温的调节等都与水分直接相关。湿度主要是影响昆虫的成活率,生殖力和发育速率等,从而影响种群的消长。因为降雨与湿度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降雨可以直接影响昆虫种群的数量变化,同时,暴雨也对许多小昆虫有直接的机械冲刷和杀伤作用。同时,湿度和降雨还可通过影响天敌和食物间接地对昆虫发生影响;③光照,光对昆虫的作用包括光的辐射热,光的波长和光周期3个方面。其中光的辐射热对昆虫的影响即为温度对昆虫的影响。昆虫的趋光性与光的波长关系密切。许多昆虫都具有不同程度的趋光性,并对光的波长具有选择性。农业生产上常利用昆虫对波长的选择性来诱捕害虫。光周期主要是对昆虫的生活节律起着一种信息反应。许多种类的昆虫对光周期的年变化反应极为明显,表现在昆虫的季节生活史、滞育特征、世代交替及季节性多型现象;④气流,主要影响昆虫的飞行活动,特别是昆虫的扩散和迁移受气流的影响最大。气流的强度、速度和方向直接影响昆虫扩散、迁移的频度、方向和范围。此外,气流还可以通过影响温度和湿度来影响昆虫的生命活动。

11.有效积温的优缺点?有效积温法则:生物在其完成某一发育阶段所摄取的总热量为一常数。公式表示为:K=N(T-C),N为完成生长发育期所需的时间(日数),T为该期平均温度,C为发育起点温度(即生物学零点),K为常数。有效积温的应用:(1)推测一种昆虫的地理分布界限;(2)推测昆虫在不同地区可能发生的世代数;(3)预测和控制昆虫的发育期有效积温在应用上的局限性(1)有效积温的推算,假定昆虫在适温区内温度与发育速率成正比关系的前提下进行的。(2)一些昆虫温度与发育速度的关系曲线上有出现发育恒定温区的可能性。(3)一些有效积温的材料是在室内恒温饲养下取得的。但昆虫在自然界的发育处于变温之中,且昆虫实际生活的小气候环境与气象资料不完全相同。(4)生理上有滞育或高温下有夏蛰的昆虫,在滞育或夏蛰期间有效积温是不适用的。

12.如何做到农药合理使用? 1、尽量使用低毒、低污染、高效农药。

2、农药不要一种农药连续用,要用不同的农药。这样会减轻害虫的抗病性。

3、农药的量要按规定来,不要施用太大量的农药。

4、农药施用次数不要太频繁,不要乱施农药

13.简述食叶,吸汁,根部,枝干害虫为害的特点?

2、.根部害虫:作物受害后轻者萎蔫,生长迟缓,重的干枯而死,造成缺苗断垄以致减产。

食叶害虫:主要取食植物的叶,嫩枝,嫩梢等部位,形成孔洞,缺刻或咬断针叶,减少光合作用面积,增加水分蒸腾,严重时可使枝条或整株枯死。部分种类对林木的危害是灾难性的

枝干害虫:其危害不仅使输导组织受到破坏,引起树木死亡,而且降低了木材的经济价值

吸汁害虫:吸取植物汁液造成枝叶枯萎。

14.简述蚜虫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

蚜虫是叶部的害虫,主要危害新梢,刺吸式口器。在高温干旱时发生严重,在我国分布较广,绣线菊蚜危害的树,5月下旬出现被害梢,危害盛期在6~7月份,此时被害梢明显增多。蚜群内产生有翅蚜,在果园内迁飞传播。到7月下旬,产生大量有翅蚜迁飞到杂草上危害,以孤雌胎生方式进行繁殖,进入10月份又产生有翅蚜飞往果园,交尾产卵

1.定点调查和普查相结合。准确预报越冬卵孵化期,掌握危害程度,准确调查和预报发生量,

2.保护和利用天敌。桃蚜的天敌有瓢虫,寄生菌等

3.清除虫源植物。播种前清洁育苗场地,拔掉杂草和各种残株,结合林木扶育管

理,冬季剪除有卵枝叶或刮除枝干上的越冬卵。 4.化学防治:早春发芽前喷5%柴油乳剂或黏土柴油乳剂消灭越冬卵。

15.简述荔枝叶螨的防治方式?

1.加强预测与检测。自幼螨孵化之日起,每日定时统计幼螨孵化数量,及时喷洒杀螨剂杀死害虫。

2.严格检疫,对苗木,接穗,插条等进行严格处理和除螨处理,不带越冬虫进入新区。

3.保护和利用天敌,天敌有瓢虫,花蝽,小黑花蝽及多种捕食螨等。 4.化学防治:合理使用农药,更换农药品种,混用和添加增效剂,如硫磺粉,石硫合剂等都是常用效果很好的杀螨剂,且不产生抗性。

16.简述东方蝼蛄的防治方式?

1.灯光诱杀,蝼蛄趋光性很强,在羽化期间用黑光等诱杀成虫。

2.堆马粪堆诱杀,于蝼蛄发生期,在田间堆新鲜马粪堆,并在堆内放少量农药,招引蝼蛄,并可杀死。

3.保护天敌,鸟类是蝼蛄的天敌。

4.精耕细作,深耕多耙,施用充分腐熟的粪肥,减少产卵,可减轻蝼蛄危害,

5.化学防治,用40%乐果乳油或其他药剂0.5kg加水5kg拌蝼蛄喜食的块根和块茎,或炒香的麦麸等饵料50kg,于傍晚将毒饵均匀地撒在苗床上诱杀。

17.简述病害诊断得依据?

18.病原物侵入途径有哪些?真菌,细菌,病毒分别通过哪些途径侵入寄主的

真菌的孢子、菌丝段、菌核或其它休眠体;细菌的菌体;病毒的粒体;线虫的幼虫、成虫和卵,都需要借助某种力量把它们从发病的植物传播到健康的植物上去才能实现病害的传播。传播的力量只有一小部分来自病原物的本身,而大部分病原物主要依靠风、雨、昆虫和农事操作等外界力量来实现传播。①气流传播,这是绝大多数真菌病害的传播方式;②雨水传播,是大多数细菌病害、线虫病害及部分真菌病害的传播方式;③昆虫传播,多数病毒病害和植原体病害均为介体昆虫传播,一些细菌和真菌病害也通过昆虫传播;④人为传播,播种带有病原物的种子,苗木或者其它繁殖材料,也或者是施用带病原菌的肥料,都可以把病原物带入田间引起发病。同时,移栽、整枝、打顶等栽培管理也经常传播易于摩擦传染的病毒病。

四.论述题

1.病原物侵染过程认为的分为哪几个时期,保护剂在哪个时期使用最好?为什么?

接触期、侵入期、潜育期及发病期.保护剂在接触期使用最好。是在园林植物感病前把药剂喷布覆盖于园林植物表面,以抑制病菌孢子的萌发,或杀死萌发的病菌孢子,保护园林植物免受病原真菌侵染的药剂

2.什么是病害流行,论述病害病害流行中,病三角的关系? 3.论述有害生物综合防治的主要措施和制定原则?

第一、理论基础和指导原则。有害生物综合治理是以系统论、信息论和灭变论作为理论基础,以生态学的原则作为指导,把病虫害看作是农业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并认为农业的高产与稳定必须建立在植物与周围的生物和非生物环境之间协调的基础上,保持良好的农业生态系统,不断保护和培养环境资源。病虫害的防治不是孤立的,要从农业生态系统的总体出发,在防治措施的选择、运用和协调时,必须考虑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

第二、防治措施的选择和运用。没有一种防治措施是万能的,各种防治措施都各有其长处,也各有局限性。因此,有害生物综合治理的策略,要求各种措施取长补短,协调运用,特别重视自然控制因素的运用。所有人为防治措施应与自然控制相协调。

第三、就是防治目的。有害生物综合治理是管理系统,它不要求将有害生物彻底消灭,而是要将有害生物的种群数量控制在经济受害允许水平之下。

1. 植物检疫。禁止危险性病、虫、草随种子和包装等由国外传入或由国内传出;将国内局部已发生的危险性病、虫、草封锁在一定范围内,不让其传到没有发生的地区;一旦危险性病、虫、草被传入新区,则立即采取紧急措施,就地彻底肃清。

2. 农业防治。主要包括选用和种植抗病虫品种;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影响有害生物栖息生活条件的耕、耙技术措施;科学施肥,促进水稻茁壮生长,以增强水稻对病虫害的抵抗力和受害后的自我补偿能力;科学灌溉,调节土壤水分和农田小气候,使之适于水稻正常生长发育,可控制某些病虫害的发生和危害;实施科学合理密植,建立合理的群体结构。

3. 物理机械防治。及时摘除稻螟虫卵块,拔除枯心苗和白穗,在有条件的地方,采用黑光灯或高压汞灯诱杀螟蛾。

4. 生物防治。利用稻田天敌、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和病毒等防治病虫草害。

5. 化学防治。利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对病、虫、草害等进行防治。


相关内容

  • 南方柑桔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实用技术方案
    南方柑桔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实用技术方案 我国是柑橘的重要原产地之一,主要集中在北纬20°-33°之间,海拔700-1000米以下.柑橘品种繁多,果实营养丰富,色香味兼优,既可鲜食,又可加工成以果汁为主的各种加工制品,广受消费者的青睐.柑橘病 ...
  • 大棚蔬菜病虫害防治
    大棚蔬菜病虫害防治"五关 一.高温闷棚关: 大棚建好后,选择晴天盖上棚膜,密闭闷棚7-10天,使棚内温度提高致50℃以上,以杀死土表病菌孢子及虫卵,从而减轻蔬菜生长期的侵染及危害.在高温闷棚时,按每立方米温室空间用硫磺粉2.4克. ...
  • 为害速生杨病虫害的识别与防治
    农药与植保 为害速生杨病虫害的识别与防治 速生杨, 顾名思义以速生.丰产.优质及投资周期短.经济效益高在我县作为一种主要树种得到大面积的种植, 近几年, 速生杨的各种病虫害在一些局部杨树种植区呈爆发蔓延之势, 严重影响了杨树的生长.美化及经 ...
  • 园林绿化养护投标书
    园 林 绿 化 养 护 投标书 投标人:联系电话: 投标日期: 一. 草坪的养护管理 1.园区内草坪养护管理的标准: 1) 覆盖率达95%以上,无明显空秃. 2) 基本无杂草. 3) 生长茂盛,颜色正常,不枯黄. 4) 无病虫害,生长旺期每 ...
  • 小麦中后期主要病虫害的危害症状与防治方法
    [摘 要] 该文主要分析了小麦在生长发育中后期比较常见的一些病害,其中有条锈病.赤霉病.白粉病.纹枯病.蚜虫.麦蜘蛛等进行论述,并提出了有效的防治措施,从而为进一步的提升小麦产量与质量提供科学技术. [关键词] 小麦 病虫害 防治方法 [中 ...
  • 大樱桃病虫害防治历
    大樱桃病虫害防治历 时间:2010-3-30 11:18:23 阅读 防治时期 4月上旬 防治对象 296次 防治措施 ◆桑白蚧.干腐病.流5-7度石硫合剂 胶病 开花前 ◆补硼.康朴液硼2000倍+虫酰肼2000(4月中红白蜘蛛 倍+4% ...
  • 蔬菜生产质量安全与管理措施
    蔬菜生产质量安全与管理措施 蔬菜菜产品安全--概念 广义:主要有3个方面,即数量安全.质量安全.生产安全. 狭义:强调的是质量安全,主要指生产出来的蔬菜产品及其在消费过程中对人体健康没有直接或潜在的不良影响.具体来说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第 ...
  • 马铃薯病虫害防治方法
    一.晚疫病:该病是马铃薯的主要病害.叶片.茎.薯块均可受害,通常在开花前后出现病症.叶片染病,先在叶尖或叶缘生水渍状绿褐色斑点,潮湿时,病斑迅速扩大,边缘为水渍状,有一圈白色霉状物,在叶的背面长有茂密的白霉并形成霉轮.干燥时病斑变褐且脆,无 ...
  • 豆角病虫害防治及高产技术整理
    豆角病虫害及防治技术 一. 豆角叶斑病 症状:角叶斑病主要有煤霉病.轮纹病和褐纹病等,其中以煤霉 病发生最为普遍,秋豆角发病较严重. 煤霉病 初在叶片上生紫褐色斑点,后扩展成1-2厘米大的近圆形或不规则的褐色斑,病斑边缘不明显,表面密生煤烟 ...
  • 林业职称论文
    LOC对榆叶梅防除蚜虫效果试验 宋振军 摘要:于2012年5月-2012年6月在新疆农业大学草地生态试验站进行高冰草种子繁育基地建立---高冰草生物学特性观测实验,结果表明:高冰草于4月6日就返青,4月12日分蘖,5月8日拔节,总生育期天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