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级新生军训理论考试题库 - 范文中心

11级新生军训理论考试题库

12/13

一、考试题型及分值

题型共四类,其中:选择题50题×1分/题=50分,名词解释2题×5分/题=10分,解答题4题×5分/题=20分,论述题2题×10分/题=20分,总分为100分。

二、复习资料

第一章 中国国防

一、名词解释:

1.国防:国家采取的防卫活动,是指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所进行的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P1)

2. 国防法规:是国家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防建设和国防斗争的重要保障。(P11)

3. 国防建设:是指为国家安全利益需要,提高国防能力而进行的各方面的建设,是国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P19)

4.国防动员:亦称战争动员,简称动员,是指为捍卫国家利益,达成国家防务目的而进行的动员。国防动员从主体内容上说,就是主权国家进行防卫的战争动员,即国家或政治集团由平时状态转入战时状态时,统一调动人力、物力、财力为战争服务所采取的措施。 (P31)

二、填空题:

1. 国防的主体,是国防活动的实行者,通常为国家。(P1)

2. 国防的目的主要是捍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P1)

3.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的界定,国防的对象,一是 “侵略”,二是“武装颠覆”。(P4)

4. 新中国的第一部兵役法是1955年7月30 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一届二次会议通过的。(P15)

5. 2001年4月28日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并公布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是我国第一部全面调整和规范国防教育的重要法律。(P16)

6. 国防领导体制指国防领导的组织体系及相应制度。它包括国防领导机构的设置、职权划分、相互关系等。(P19)

7. 中国奉行防御性的国防政策。 (P21)

8. 21世纪的人民解放军按照江泽民同志提出的“政治合格、军事过硬、作风优良、纪律严明、保障有力”的总要求。(P24)

9、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国武装力量体制发展为人民解放军、人民武装警察和民兵三结合的体制,而且坚持和发展了这一体制。(P25)

三、选择题

1. 根据《国防法》的界定,国防的对象,一是 “侵略”,二是“( C )”。 (P4)

A武装战争 B 战争侵略 C 武装颠覆 D武装侵略

2.现存最早、影响最深的军事书籍是是春秋战国时期的( A )。 (P5)

A《孙子兵法》 B 《孙膑兵法》 C《司马法》 D《吴子》

3.我国古代国防理论有许多:其中表示国防建设思想的是(B)。 (P6)

A“以民为体”“居安思危” B “富国强兵”,“寓兵于农” C “爱国教战”,“崇尚武德”

D“不战而胜”,“安国全军”

4.1997年3月14日,由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并公布施行的( D ),是根据宪

法的有关条款制定的我国第一部规范国防活动的基本法律。 (P13)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 《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

5. 2001年4月28日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并公布施行的( C ),是我国第

一部全面调整和规范国防教育的重要法律。 (P16)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 《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

6. 下列不属于中国国防建设的成就是( D ) (P23)

A 建立了一支现代化的军队 B 进一步完善了国防动员体制 C形成了综合的国防工业和国防

科研体系 D进一步完善了中国特色的武装力量领导体制

7.( C )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武装力量的骨干,是抵抗侵略、保卫祖国、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的主要

力量。 (P26)

A中国人民群众 B中国人民警察 C中国人民解放军 D中国共产党

8.中国人民解放军预备役部队组建于( A ) 年。(P28)

A 1983 B 1984 C 1985 D 1986

9.就其动员内容来讲,下列不属于国防动员的是( C ) (P31)

A人民武装力量动员 B人民防空动员 C人民军队动员 D国防交通动员

四、简答题:

1.国防四个基本要素是?(P1)

(1)主体要素(2)对象要素(3)目的要素(4)手段要素

2.国防的手段有哪些,请列举4种以上。(P2)

(1)军事手段;(2)经济手段;(3)外交手段;(4)科技手段;(5)教育手段。

3. 在纵向关系上,依据宪法规定和立法权力及立法原则,我国现行的国防法规划分四个层次分别是

什么?(P13)

(1)第一个层次是法律(2)第二个层次是法规(3)第三个层次是规章(4)第四个层次是地方性

法规

4. 我国公民的国防权利有哪些?(P18)

(1)对国防建设提出建议的权利;(2)制止、检举危害国防行为的权利;(3)国防活动中经济受损

失获得补偿的权利。

5. 我国公民的国防义务有哪些?(P18)

(1)履行服兵役的义务;(2)接受国防教育的义务;(3)保护国防设施的义务;(4)保守国防秘密

的义务。

五、论述题:

1.根据你对我国国防教育历史的学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P11)

要点:

(1)经济发展是国防强大的基础。经济是国防的物质基础,国防的强大有赖于经济的发展,这是我

国国防历史给予我们的深刻启示。

(2)政治开明是国防巩固的根本。政治与国防紧密相关,国家的政治是否开明,制度是否进步,

直接关系到国防能否巩固,因此开明的政治是固国强兵的根本。

(3)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是国防强大的关键。在面临外敌入侵、民族危亡的关头,只有国家统

一、民族团结,共同抵抗,才能建起一道坚固的国防长城,取得反侵略战争的胜利。

第二章 军事思想

一、名词解释:

1.军事思想:是关于战争与军队问题的理性认识,是人们长期从事军事实践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P37)

2.毛泽东军事思想:是毛泽东关于中国革命战争、人民军队和国防建设以及军事领域一般规律问题的科学理论体系。(P41)

二、填空题:

1.军事思想的基本特点:阶级性、时代性、继承性、实践性、创造性。(P37)

2.军事思想来源于战争和军事实践。(P37)

3.军事思想在国别基础上按照时代划分,分为古代军事思想、近代军事思想和当代军事思想。(P38)

4.春秋以前已出现了专门的军事文献,如《军政》、《军志》、《尚书》、《周易》等。 (P38)

5.孙武是先秦军事理论家的杰出代表,其著作《孙子》不仅是中国,也是世界军事思想发展史上的第一座里程碑。

6.在《孙子》一书中,总结出“知彼知己、以众击寡、避实击虚、致人而不致于人”等军事规律。(P38)

7.15和16世纪之交,欧洲军事思想领域出现了近代化的萌芽,主要代表著作是意大利马基雅维利的《战争艺术》等。 (P39)

8.林则徐、魏源等有识之士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标志着变革传统军事思想的开端。(P39)

9.1989年以来,江泽民就军队建设作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提出“政治合格、军事过硬、作风优良、纪律严明、保障有力”这一军队建设的总要求。(P40)

10.1928年至1930年初,毛泽东在他的《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著作中,提出了中国革命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理论。 (P41)

11.《战争论》是19世纪军事理论顶峰的伟大之作,是可与《孙子兵法》媲美的西方经典军事著述,是震撼世界的经典之作,其作者克劳塞维茨本人也因此被视为“西方近代军事理论的鼻祖”。(P45)

12.邓小平从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在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后就新时期军队建设进行了总体设计,提出了军队建设的总目标和总任务以及基本指导思想。 (P48)

13. 增强国家战略能力,必须统筹经济、政治、科技、军事、外交、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建设与发展,核心是要发展军事实力。 (P56)

14.科学发展观是我们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也是新世纪新阶段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要指导原则。(p58)

三、选择题

1.春秋以前已出现了的军事文献是( C )(p38)

A《孙子》 B《吴子》 C《军政》 D《司马法》

2.《孙子》为代表的先秦军事思想,明确提出战争“( A )”的朴素唯物论观点(p38)

A 必取于人 B富国强兵 C居安思危 D 上兵伐谋

3. 15和16世纪之交,欧洲军事思想领域出现了近代化的萌芽,主要代表著作是意大利( D )的《战争艺术》 (P39)

A 克劳塞维茨 B 若米尼的C 色诺芬D 马基雅维利

4.( C )是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精髓,也是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的精髓。(P48) A“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B、一国两制 C、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D、五项基本原则

5.毛泽东军事思想得到多方面的发展和系统的总结而达到成熟,形成比较完整系统的科学理论体系的时期是在( B ) (P41)

A 1930年至1931年的反“围剿”作战中 B 遵义会议至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

C人民解放战争时期 D 抗美援朝战争中

6. 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是( A )。 (P49)

A、和平与发展 B、国防和军队现代化 C、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D、经济全球化

7. 按照“政治合格、军事过硬、作风优良、纪律严明、保障有力”的总要求,全面加强军队革命化、( D )、正规化建设。 (P56)

A 军事化 B 政治化 C 严谨化 D现代化

8. 胡锦涛同志提出坚持“五个统筹”中,不包括( D )。 (P60)

A 统筹中国特色军事变革与军事斗争准备 B统筹当前建设与长远发展

C统筹机械化建设与信息化建设 D统筹政治作风能力建设

9.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 C )。 (P64)

A 以人为本 B 经济建设 C 发展 D全面发展

四、简答题:

1.毛泽东军事思想形成与发展分为哪三个阶段?(P41)

(1)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至1935年1月遵义会议前,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产生时期,也是奠定毛泽东军事思想基础的时期;

(2)遵义会议至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是毛泽东军事思想得到多方面的发展和系统的总结而达到成熟,形成比较完整系统的科学理论体系的时期;

(3)1945年至1949年,即解放战争时期,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全面成熟时期;

2.人民战争思想包含的基本内容是?(P43)

(1)中国革命的中心任务和最高形式,是发动人民群众武装夺取政权;

(2)坚决依靠人民群众;

(3)建立一支以农民为主体的新型人民军队;

(4)建立巩固的革命根据地;

(5)实行“三结合”的武装力量体制

(6)运用适应于中国革命战争特点的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实行正确的战争指导;

(7)各种斗争形式相配合;

(8)坚持军民结合增强战胜力量或国防力量的方针。

3.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P52)

(1)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为毛泽东军事思想的丰富和发展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2)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3)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是新时期我军军事理论的集中体现;

(4)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是新时期我军建设强大的思想武器。

4.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的指导意义?(P57)

(1)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宝库;

(2)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把我国的军事指导理论推进到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

(3)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5.胡锦涛关于国防和军队建设重要论述的主要内容包括哪些?(P59)

(1)加强军队思想政治建设,强化部队战斗精神;

(2)认真履行使命,统筹军队全面建设,打赢信息化战争;

(3)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依法从严治军;

(4)坚持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

6. 胡锦涛国防和军队建设重要论述的地位作用?(P67)

(1)胡锦涛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要论述,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创新军事理论;

(2)胡锦涛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要论述,是新世纪新阶段国防和军队建设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

(3)胡锦涛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要论述,是新世纪新阶段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的科学指南。

四、论述题:

1.试论述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特点、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P45——48)

要点:特点(一)鲜明的阶级性 (二)丰富的实践性

(三)精妙的军事哲学思维(四)以弱胜强的特色

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毛泽东军事思想创造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宝库;

毛泽东军事思想是中国革命胜利和国防现代化建设的理论指南;

毛泽东军事思想在世界上有着重大的影响。

2.试论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P48——49)

要点:(1)从1975年初邓小平主持军委工作到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这是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的萌芽和初创阶段。

(2)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1985年军委扩大会议的召开,这是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的形成阶段。

(3)1985年军委扩大会议以后,邓小平和中央军委进一步明确了军队的性质、任务、地位和作用,提出了全面建设军队的一系列原则,为今后军队的长远建设和军事斗争的长期指导做出了科学地分析,标志着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在实践中继续地丰富和发展。

第三章 战略环境

一、名词解释:

1.战略:亦战略,亦称军事战略,是对军事斗争全局的筹划和指导。其基本含义是,战略指导者基于对军事斗争赖以进行的主客观条件及其发展变化的规律性认识,全面计划、部署、指导军事力量的建设和运用,以保证有效地达成既定的政治目的。(P69)

2.战略思想:即国家(集团)对待军事斗争特别是战争问题的根本立场和态度,指导军事斗争的基本观点和理论原则。(P70)

3.国际战略环境:是指世界各主要国家和政治集团一定的时期内在战略上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斗争所形成的世界全局性的大环境。(P71)

4. 两极格局:指两大战略力量之间的相互对立和相互斗争,对整个国际事务起着决定性影响的局面。(P78)

5. 多极格局:即多种战略力量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既相互合作又相互制约而形成的一种相对平衡的战略关系。(P78)

6.三圈战略格局:是指在欧洲以德法为中心的政治、军事、经济圈,在美洲以美国为中心的美洲政治、军事、经济圈,在亚洲以东盟、日本、中国为代表的政治、军事、经济圈。(P79)

8.两个和谐: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先后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推动建立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思想,成为指导我国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战略思想。(P95)

二、填空题:

1.战略按作战性质划分,有进攻战略和防御战略;按军事行动的目的划分,有扩张战略和自卫战略;按军事行动的方式划分,有实战战略、威慑战略,以及实战和威慑相结合的战略;(P71)

2.一般把国际战略格局区分为单极格局、两极格局、多极格局和多元交叉格局四种类型。(P78)

3.人们面对当前国际格局的特点,往往用“一超多强”来形容。(P80)

4.欧盟是当今世界上规模最大、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地区经济集团。(P81)

5. 目前我国地缘方向上表现为“北稳、南和、东紧、西动”的不同态势。(P87)

6.“一个中国“原则是我国政府对台湾政策的核心,“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我国政府提出的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模式。(P92)

7.2005年9月15日胡锦涛主席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上发表了题为《努力建立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讲话。(P97)

三、选择题:

1.战略在不同地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内容和特点。下面不属于其决定因素的是( D )(P70) A战略思想 B战略环境 C军事力量 D军队数量

4.下列不属于研究国内战略环境应重点把握因素是( B )(P73)

A地理环境 B、人口数量 C、政治环境 D、综合国力

5.( D )不是大多数国家的共识和调整的重点。(P83)

A 主张缩小分歧 B 增加交流 C 扩大合作 D 增强对抗

6.下列不属于我国政府奉行的五项基本原则的是( D )。(p83)

A、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B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 C、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D、互利互惠

7.2005年10月,我国成功发射( A )载人飞船。(P88)

A“神舟”6号 B“神舟”5号 C“神舟”4号 D“神舟”3号

8. 2008年9月25日,( B )发射成功,飞船共计飞行2天20小时28分钟。(P88)

A“神舟”六号 B“神舟”七号 C“神舟”五号 D:“嫦娥”一号

9.( C )是世界上国家间面积最大的陆地争议地区。(P93)

A中俄边界争议面积 B中越边界争议面积 C中印边界争议面积 D中缅边界争议面积

10.下列不属于我国解决南沙群岛的方针的是( C )。(P94)

A 主权归我 B 搁置争议 C 互惠双赢 D 共同开发

11.中国倡导“( D )”思想是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进一步发展,并进一步丰富了它的基本内涵,它表明中国外交已经更加积极主动、更加具有进取精神。(P95)

A 两个和谐 B和谐发展 C 互惠双赢 D和谐世界

12. 2006年2月5日中国政府代表在慕尼黑安全会议上阐述了中国安全政策。中国的安全政策有三个目标,下列选项中错误的是( B )。(P97)

A 保持中国自身的稳定与发展 B 协调国家合作健康与稳定

C 维护周边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D促进国际安全对话与合作

13. 国际战略环境的范围对于某一国家(集团)的战略指导者来说,最值得关注以下几个方面:它们是( D ) (P72)

(P75)

(1)时代特征 (2)世界战略格局 (3)主要国家的战略动向

(4)当代世界战争与和平的趋 (5)周边安全形势

A (1) (2) B (1) (2)(3) C (1) (2)(3) (4) D (1) (2)(3) (4)(5)

14. 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的最终目的,不仅是为了( A ),而且是( ),进而建立全球霸权。 (P74) A在伊拉克建立亲美政权 要控制整个中东地区

B在伊拉克建立亲美政权 要搞“单边主义”

C要控制整个中东地区 控制世界石油

D要搞“单边主义” 控制世界石油

15. 2010年第二季度,中国G D P首次超过( B ),位居世界第二。 (P83)

A 美国 B日本 C 英国 D 德国

16. 目前我国地缘方向上表现为“(A)”的不同态势。 (P87)

A北稳、南和、东紧、西动 B北和、南稳、东紧、西动

C北动、南和、东紧、西稳 D北紧、南稳、东和、西动

四、简答题:

3.当前国际战略格局的特点?(P80)

(1)美国——成为世界惟一的超级大国,谋求绝对优势,加快战略调整;

(2)俄罗斯——“和美靠欧联中”,欲重振世界大国地位;

(3)欧盟——治内谋外、悄然壮大;

(4)日本——内缩外胀,争做政治军事大国;

(5)中国——谋和平,求发展,国际地位日益上升;

(6)第三世界国家和人民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将越来越大。

4.我国安全环境面临的主要挑战有哪些?(P89)

(1)美国始终把我国看做潜在的战略对手;

(2)日本队我国安全的潜在和现实威胁;

(3)祖国统一面临严峻形势;

(4)周边地区热点问题不稳定;

(5)边界和海洋权益争端尚未全部解决;

(6)反对民族分裂势力和恐怖主义任重道远

5.美国对华敌意表现在哪些方面?(P90)

(1)战略包围中国;(2)制造“中国威胁论”;(3)插手台湾问题,牵制中国。

2.日本对我国安全构成的潜在和现实威胁表现在哪些方面?(P91)

(1) 日与我战略利益矛盾日趋突出,将我列为主要潜在对手

(2) 国防战略由“防御型”向“进攻型”转变

(3) 拥有巨大军事实力,具备成为军事大国的物质基础

(4) 加强对我有争议岛屿和海域的控制

1.中国的安全政策目标有哪些?(P97)

(1) 保持中国自身的稳定与发展 (2)维护周边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3)促进国际安全对话与合作

五、论述题:

1.试述未来国际战略格局的发展趋势?(P83-P86)

要点:

(1)“一超多强”是当今乃至今后相当长时期内世界主要军事力量对比的总体态势;

(2)“多极化”将是未来国际战略格局发展的必然趋势;

(3)未来国际战略格局中各方关系将日趋复杂化;

(4)中国在“多极格局”中的地位与作用将越显突出。

2. 试述中国对“和谐世界”的贡献。 (P98-99)

第四章 军事高技术

一、名词解释:

1.军事高技术:所谓军事高技术,是指建立在现代科学技术成就基础上,处于当代科学技术前沿,以信息技术为核心,在军事领域发展和应用的,对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发展起巨大推动作用的那部分高技术的总称。(P100)

2. 军队指挥自动化:军队指挥自动化是指在军队指挥系统中,运用以电子计算机为核心的自动化设备和软件系统,使指挥员和指挥机关对所属部队的作战和其他行动的指挥,实现快速和优化处理的措施。(P107)

3. 精确制导武器:精确制导武器是指采用高精度探测、控制及制导技术,能够有效地从复杂背景中探测、识别及跟踪目标,并能从多个目标中选择攻击对象且高精度命中其要害部位,最终摧毁目标的武器装备。(P124)

4. 电子对抗:也称电子战或电子斗争,是指敌对双方使用电子技术设备和器材所进行的电磁斗争。(P135)

5. 侦察监视:侦察监视是军队为获取敌情、地形及其他有关作战情况而进行的活动。(P140)

二、填空题:

1.军事高技术的体系结构包括军事基础技术和军事应用技术两个层次。(P100)

2.军用航天器的分类包括:运载系统;载人航天系统;军用卫星系统;空间武器系统。(P116)

3.军用卫星系统包括:侦察卫星、通信卫星、测地卫星、导航卫星、气象卫星、中继卫星。(P117)

4.空间武器系统分为:反卫星系统和反导弹系统。(P119)

5. 精确制导武器包括精确制导导弹、精确制导弹药两大类。(P124)

6. 导弹的基本组成:导弹通常由战斗部、动力装置、制导系统、弹体四部分组成。(P126)

7. 电子战的主要组织形式包括电子对抗侦察、电子进攻、电子防御三个方面。(P136)

8. 电子对抗在实战中的运用包括通信对抗、雷达对抗、光电对抗。(P138)

9. 新概念武器的主要特征通常表现为:创新性、高效性、时代性、探索性。(P154)

10.我国于1970年4月24日成功地研制并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 (P122)

三、选择题:

1.精确制导武器是指直接命中概率超过( C )的制导武器。(P124)

A、60% B、80% C、50% D、100%

2.精确制导武器的特点不包括( C )。(P125)

A、命中精度高;B、作战效能高;C、隐身性;D、威力大。

3. 寻的制导的工作方式不包括( D )。(P129)

A主动式 B半主动式 C被动式 D压迫式

4.下列不属于定向能武器的是( B )。(P155)

A、激光武器 B、核武器 C、高功率微波武器 D、粒子束武器

5.近程导弹的射程在( B )。(P125)

A、500km以内 B、1000km以内 C、1000km-3000km以内 D、3000km-8000km以内

6. 下列不属于常用的自动地面传感器的是( D )(P141)

A音响传感器 B红外传感器 C压力传感器 D电子传感器

7.水下侦查监视技术不包括( A )。(P142)

A潜望镜 B声纳 C水下电视 D水面舰艇舰载雷达

8.定向能武器不包括( D )。(P155)

A激光武器 B高功率微波武器 C粒子束武器 D精确制导武器

9. 新概念武器的主要特征不包括( B )。(P154)

A创新性 B准确性 C高效性 D探索性。

10.激光武器的特点不包括( D )。(P154)

A速度快 B反映灵活 C精度高 D威力大

11. 精确制导武器的发展趋势不包括( D )。(P131)

A智能化 B远程化 C隐型化 D集团化

12.下列不属于新军事变革的主要特点的是( D )。(P162)

A深刻性 B广泛性 C快速性 D平衡性

13.2005年10月,我国成功发射( A )载人飞船。(P123)

A、“神舟”6号 B、“神舟”5号 C、“神舟”4号 D、“神舟”3号

14.以无线电波反射来发现目标和测定目标状态作为侦查手段的是( B )。(P141)

A无线电通信侦察 B雷达侦察 C地面传感侦察 D装甲侦察车侦察

四、简答题:

1.按照高技术的分类方法军事高技术主要包括哪六大技术群?(P100)

(1)军事信息技术群;(2)军事新材料技术群;(3)军事新能源技术群;(4)军事生物技术群;(5)军事海洋技术群;(6)军事航天技术群。

3.军队指挥自动化系统在现代作战中的作用?(P110)

(1)作战指挥;(2)武器控制;(3)作战保障;(4)作战模拟;(5)人员训练;(6)后勤保障。

4.军事指挥自动化技术对作战的影响?(P112)

(1)对作战指挥的影响;(2) 对军队机动的影响;(3)对武器效能的影响;(4)对作战保障的影响。

5.军队指挥自动化系统的发展趋势?(P114)

(1)建立多层次、全方位的情报系统;(2) 生存防御和电子对抗能力将进一步提高;(3)由集中式向分布式体制发展。

6.军事航天技术对现代军事的影响?(P120)

(1)太空成为未来战争新的争夺焦点;(2) 军事理论发生深刻变革;(3)军队构成面临新的变化。

7.军事航天技术的发展趋势?(P121)

(1)空间侦察能力空前提高;(2) 航天武器将成为“攻防兼备”的武器系统;(3)战略指挥与保障的方式方法将会发生重大变化;(4)将会出现新军种、新战略;(5)航天技术的军事应用将继续增强。

8.新概念武器的主要特征?(P154)

(1)创新性;(2) 高效性;(3)时代性;(4)探索性。

9.现代侦察监视技术的主要手段?(P141)

(1)地面侦察监视;(2) 水下(面)侦察监视技术;(3)空中侦察监视技术;(4)空间侦察监视技术。

10.现代侦察监视技术对作战的影响?(P144)

(1)扩大了作战空间;(2) 改善了信息获取手段;(3)增强了作战指挥的时效性;(4)促进了反侦察技术的发展。

11.侦察监视技术的发展趋势?(P145)

(1)空间上的立体化;(2) 速度上的实时化;(3)手段上的综合化;(4)侦察监视与攻击系统一体化;(5)提高侦察监视系统的生存能力。

12.军事伪装技术的技术措施有哪些?(P149)

(1)天然伪装技术;(2)迷彩伪装技术;(3)植物伪装技术;(4)人工遮障伪装技术;(5)烟雾伪装技术:(6)假目标伪装技术;(7)灯火和音响伪装技术。

13. 隐身技术对作战的影响?(P152)

(1)隐身武器装备突防能力提高,使战争突然性增大;(2) 隐身技术对侦察探测及防御提出了更高要求;(3)隐身技术使侦察与反侦察及电子对抗更加激烈;(4)武器系统的隐身攻击能力使指挥系统面临生存威胁。

14.新军事变革的基本内容?(P162)

(1)军事技术的革新推进武器装备的信息化;(2) 适应未来作战的军队体制编制变革;(3)未来作战样式和方法的变革;(4)军事理论的创新变革。

四、论述题:

1.试述新军事变革的实质内涵?(P161)

要点:

1.新军事变革以军事信息化革命为核心;

2.新军事变革以创新的军事思想和作战理论为先导;

3. 新军事变革以组建信息化军队、实现武器装备的信息化和智能化为动力;

4. 新军事变革以加快体制编制改革,形成诸军兵种高度合成为重心。

2.军事高技术对现代军事的影响?(P105)

要点:

(1)军事高技术对武器装备的影响。一是武器装备的信息化程度显著提高;二是武器装备的作战性能空前提高;三是新概念武器装备即将面世。

(2)军事高技术对作战理论的影响。一是改变了作战的空间观;二是改变了作战的效能观三是改变了传统的时空转换观。

(3)军事高技术对作战方式的影响。一是高度立体化的联合作战已经成为高技术战争的主要作战方式;二是使用精确打击武器进行空袭及反空袭作战是高技术战争的主要作战样式;三是以电子战为主要表现形式的信息战已成为重要的作战行动。

第五章 信息化战争

一、名词解释:

1. 信息化战争:所谓信息化战争是指发生在信息时代、以信息为基础、以信息化武器装备为主要战争工具的战争。它以系统集成和信息控制为主导,在全维空间内通过精确打击、实时控制、信息攻防等方式进行的瘫痪和震慑作战的战争形态。(P173)

2. 信息化武器系统:所谓信息化武器系统,是指在技术构成上大量应用了先进的电子信息技术的武器系统。(P174)

二、填空题:

1.信息战的主要内容包括电子计算机对抗,卫星对抗、通信对抗、雷达对抗、声纳对抗。(P175)

2.未来战争中将出现的新的作战形式有电子战、电脑战、信息战、火力战、软杀战、自然战、太空战、心理战。(P182)

3.信息化战争是新军事革命的产物,它可能会形成如下四个新的作战领域:信息战、精确打击、主宰机动、空间战。(P193)

4. 机械化战争的主导要素是物质力量。(P175)

5.信息化武器装备的主要特征是实现了武器装备的信息化、智能化、一体化。(P187)

6. 国防动员体制机制包括平战转换机制、军地协调机制、激励补偿机制、监督约束机制。(P198)

三、选择题

1.被称为“信息化的第一场战争”的是( B )(P201)

A、阿富汗战争 B、海湾战争 C、伊拉克战争 D、科索沃战争

2.下列不属于信息战的是( B )。(P175)

A 电子计算机对抗 B核武器对抗 C通信对抗阵地战 D卫星对抗

3.下列不属于21世纪世界军队建设的发展趋势的是( D )。(P186)

A数字化 B小型化 C职业化 D立体化

4.下列不属于机械化战争与信息化战争差别的是( C )。(P175)

A 作战主导要素不同 B 作战指挥控制不同 C作战心理状态不同 D作战总体效能不同

5.下列属于新作战形式的是( A )。(P193)

A 电脑战 B 运动战 C阵地战 D游击战

6.1957年10月24日,( B )成功地发射了人类第一颗人造卫星。

A美国 B前苏联 C英国 D中国

四、简答题:

1.信息化战争的本质包含那些方面?(P173)

(1)战争的本质仍是政治的继续,并且表现更加突出;(2)信息化战争还将是核威慑下的高技术常规战争;(3)武器系统的信息智能化和作战行动的一体化。

2.信息化战争的发展趋势?(181)

(1)武器装备高技术化;(2)作战方式更加多样化;(3)作战指挥高度自动化;(4)战场与作战行动高度立体化;(5)战法新型化;(6)军队建设数字化、小型化、职业化;(7)作战方式远战化;

(8)后勤保障整体化

3. 信息化战争的特征。(187)

(1)战争工具以信息主导;(2)战争的可控性强;(3)战场空间广阔;(4)系统对抗突出;(5)作

战方式多样化;(6)指挥控制自动化;(7)战争消耗巨大

4. 信息化战争实质?(P193)

信息化战争实质是敌对双方的作战体系均以实现信息化的条件下进行的战争,即以计算机网络和通信网络为核心的指挥系统和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的武器装备相结合进行作战的高技术战争。

5. 信息化战争对我国国防建设的要求?(P193)

(1)着力培养高素质军事人才,全面提高军队质量;(2)加大国防科研力度,加速发展高技术武器装备;(3)优化军队编制体制,提高部队战斗力;(4)加强信息化战争的理论研究,创新军事理论;

(5)完善国防动员体制机制;(6) 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

6. 机械化战争与信息化战争的差别?(P175)

(1)作战主导要素不同。机械化战争的主导要素是物质力量,信息化战争的主导要素是信息;(2)作战指挥控制不同。机械化战争的指挥控制是横向连接的树状结构,信息化战争的指挥控制是扁平状的网络结构;(3)作战总体效能不同。机械化战争是数量决定效能,信息化战争是信息决定效能。

五、论述题:

1.信息化战争形成的原因有哪些?(P177)

(1)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科学技术的发展是信息化战争形成的物质技术基础;(2)军事斗争的需要,是信息化战争形成的“催产剂”;(3)不断更新的作战理论是信息化战争形成的先导;(4)不断发生的局部战争是信息化战争形成的“试验场”。

2. 信息化战争的发展历程?(P178)

(1)第一阶段: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高技术局部战争拉开了信息化战争时代的序幕;(2)第二阶段:20世纪90年代初的海湾战争是全面信息化战争的雏形;(3)第三阶段:地面部队数字化和作战行动一体化是信息化战争全面形成的标志。


相关内容

  • 电子科技大学大一须知
    大一需知 原资料由上一届学长提供.不知姓名. 感谢百度.感谢·soul mate²♪的再次整合. 2013年7月18日 1.大一要学好的科目只有两门:一门微积分,一门英语.- 2.大一的时候不要盲目加入过多的社团或学生组织,个人认为加一个两 ...
  • 高校辅导员学生工作计划
    高校辅导员学生工作计划(原创) 一. 指导思想 以学院2007年工作计划为指导方向,以学生工作处2007年工作计划为指南,紧紧围绕学院"迎评创优"这一中心,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坚持"服务学生,培养人才&q ...
  • 20**年现代入学须知
    生,凡就读我院中职层次的新生,符合免费条件者,可免费入读我院中专或中级技工,按照手续办齐时间顺序排队录取,额满为止. (二)住宿费:400元/年(普通间),750元/年(公寓间) (三)代收费:(590元) 1.学生可自愿参加学生平安保险和 ...
  • 大学新生必备物品清单
    大学新生必备物品清单 录取通知书: 高考准考证: 成绩单: 身份证及正反两面复印件: 一寸登记照15套: 党.团组织关系证明: 若干百元大钞(银行卡开学后学校会发) A.洗护用品-- 牙刷: 牙膏: 漱口杯: 毛巾(沐浴球,擦澡毛巾之类) ...
  • 20**年学生管理科工作计划(1)
    2016年学生管理科工作计划 2016年,学生管理科将创新学生管理机制,推动学院德育建设为工作重点,加强常规管理,在学生科.系.班级层层负责制的管理运行机制下对班级建设进行有效管理和考核,以规范学生日常行为习惯为主线抓好养成教育,突出行为习 ...
  • 商务写作课内实训报告册
    经济与管理学院 实训报告册 课程名称:实训性质: 课内实训 学 期: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 学生姓名(学号):______________ 专业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 指导老师: 张 娟 实训项目: 日常应用 ...
  • 20**年军训方案(1)
    岳阳市江南通信职业技术学校 屈原大学附属中学 2011级新生军训方案 一.军训目的 按照教育部总参谋部.总政治部关于<学生军事训练工作规定>的文件精神要求,军训是培养国家人才,储备国防后备力量的重要途径,是新生入学系列教育之一, ...
  • 清华军训首设3.2公里定向越野跑 927名新生中44人没跑完
    军训新生在刷卡点"签到"摄影/本报记者 耿蕾 清华大学2014级新生军训进入第4天,刚考入这所中国最高学府的新生们面临一项挑战:3.2公里定向越野跑--要求一小时内自己看地图,按规定路线跑完3.2公里,且按顺序在沿途13 ...
  • 公司军训心得体会
    篇一:军训心得体会500字范文 军训心得体会500字范文 时间飞逝,转眼间八天的 军训时光已经过去.军训是我们人生难得的考验和磨砺,他不但能培养人的吃苦精神,更能磨练人的意志. 我们每天的军事训练内容非常简单,不过是原地转法.正步.立定.齐 ...
  • 军训报道9-9
    军旅生活锻炼新生意志 (实习记者 胡建柏 报道)9月9日,10届新生军训动员大会在东区田径场上举行.出席动员大会的有校领导马必学致辞,为本次军训活动拉开的帷幕.由此,2010届新生为期15天的军训生活正式开始. "一,二,三,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