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古诗词中的爱情观 - 范文中心

浅谈古诗词中的爱情观

02/16

浅谈古代诗词中的爱情观

1009160115 胡文广

爱情是个永远也不会过时的话题,关于爱情的文学作品可谓是浩如烟海了,且不谈曹雪芹笔下的贾宝玉和林黛玉,莎翁笔下的罗密欧和朱丽叶,就算是与爱情毫无关系的作品当中也要夹杂一些浪漫动人的爱情故事来增加作品的可读性,为什么?因为爱情是人类情感当中最为珍贵也是最为高尚的情感之一,它对人类永远有着巨大的吸引力,它永远也说不完。有人这样形容它:爱情是水晶,但它比水晶更清澈;是美酒,但它比美酒比香醇;它是一种感受,即使痛苦也会觉得甜蜜;它是一种体会,即使心碎也会觉得幸福;它是一种经历,即使破碎也会觉得美丽。

而诗词呢?它是我们祖先几千年的文化积淀,历史的长河早已渺不可寻,但它承载着一代人的梦想和心灵的智慧,它以其特有的馨香和魅力感染了一代又一代读者,诗词中所包含的情感体验、理性智慧饱经风霜而历久弥新准确地抚摸着人类心灵柔软而脆弱的部分,化养着我们的灵魂。我们生活在一个高科技的时代,但仍有读诗词的必要,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古人对人生的感悟,对功名事业的感触,对社会现实的深刻认识,对人生不同阶段的认识,这些历经千年的智慧果实可以使现实的我们受益良多,即使抛开这些不谈,张中行先生幽默地说,学好诗词还可以用它来骗骗自己的心上人,应付现代佳人,哼几句古典的“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那多有味道,你要是老是捧着一束玫瑰,翻来覆去地说“我爱你”,怕就差点事儿吧。

由于爱情和诗词的这些特点,所以古人的诗词中的爱情也就不足为奇了,古诗词中的爱情观在今天看来也是非常合理的。下面我将结合具体的诗词来谈谈我个人的观点。首先来看一首张先的《千秋岁》,

数声鶗鴂,又报芳菲歇。惜春更把残红折。雨轻风色暴,梅子青时节。永丰柳,无人尽日花飞雪。莫把幺弦拨,怨极弦能说。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节。夜过也,东窗未白凝残月。

德国诗人歌德说过:“如果你失掉了财富,那你只是失掉的只是一小部分;如果你失掉了荣誉,那你将失去许多;如果你失掉了勇气,那你就失掉了一切。”爱情也需要勇气,张先在他的词中告诉了我们这样一个人生智慧。此词中,相爱双方的青春初恋宛如青涩的梅子,刚刚萌动,就遭无情风暴的摧残,眼见爱情就像柳絮一样飞走了,悲痛之下,主人公生出抗争的勇气,“天下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节。”,他说只要天不老,他们的爱情就不会断绝,在他们用真情密密织就的网里,两情缠绵纠结,早已把彼此牢牢系住,难解难分,任凭谁也拆散不了。爱需要共同面对风雨克服阻碍的勇气,该勇敢时要勇敢,太畏首畏尾只能牺牲自己的感情,在相爱的路上可能都会遇到狂风暴雨肆虐,遇到流言蜚语四散,甚至遭到世俗的强烈反对,爱情不被父母亲人祝福,如果双方没有爱的勇气,他们的爱情势必会春残花落,风吹云散。当然,爱需要勇气,不是一个人的勇气,而是双方的勇气,才能对抗人生的风雨。如果对方是真诚地爱着你,那拿出勇气是应该的;如果对方自私懦弱,不值得你爱,那你用单方面的勇气撑着自己飘摇的爱,只能说是一种坚持,勇气越大,对自己的伤害就越大。“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节。”爱是需要勇气的,不知你是否已经做好准

备,已经具备了应对任何困难的勇气。

再来看一下晏殊的《玉楼春》:

绿杨芳草长亭路,年少抛人容易去。楼头残梦五更钟,花底离愁三月雨。

多情不似无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

多情不似无情苦,它的意思是说如果能在爱情上能够不多情,不爱那么多,只爱一点点,就不会成天朝思暮想,肝肠寸断了,就不会受尽伤害,还死守着那个薄情人,更不会没有他的日子就灰暗无光,难以生存了。

不爱那么多,只爱一点点,有人说是洒脱,有人说是不负责任,有人说无情,有人说太自私,要我说,我认为这或许是爱的一种正确选择。太多的人为情所苦,为情所累,为情所困,不能自拔,还是只爱一点点吧,不是不爱,只是爱得理智一些而有所保留。如果爱有十分,那就拿出五分来爱他,余下的五分用来爱自己。不要爱一个人爱得浑然忘我,飞蛾扑火般的爱情固然壮美,但引火烧身的飞蛾爱过之后就会变成灰烬,该如何来收拾残局,该如何来面对以后的生活呢?只爱一点点,不爱那么多,任何时候都懂得保护自己,享受人生。只爱一点点,任何时候都不会失去生活的重心,不会丧失自我,因为只爱一点点,灵魂就永远握在自己的手中,不爱那么多,只爱一点点,并非压抑自我,而是善待自我。有多少人爱得太浓,陷得太深,完全不能控制自己,完全把灵魂交付在爱人手中,没有了自己的思想,没有了自己的事业,也没有自己的喜怒哀乐,一切都以对方为转移。晏殊词里的女子不就是如此吗,爱人高飞,完全把她的灵魂都带走了,爱得毫无保留,爱伤的最终是自己。

是要天长地久还是曾经拥有,这是令许多人困惑的一个问题。如果要在二者之间做出一种选择的话,相信很多的人会选择前者,这是一种古典的爱情观。古今中外的许多青年男女以其血泪和生命追求着这种爱情,并做出了无尽的抗争,秦观的这首《鹊桥仙》词中为我们诠释的就是只求天长地久不求曾经拥有的爱情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不求一朝拥有,只求感情能够天长地久,在天长地久的相伴中,既能让人享受令人心悸、战栗的时刻,品味到甘之若饴的甜蜜,在短暂的离别中饱饮相思,也能让人体味到波澜起伏后平淡的滋味,感受到握着对方的手就像自己手的亲切。在走过美景,走出夕阳的绚烂与平淡中品尝到爱情的多种滋味。天长地久的爱情并不意味着耳鬓厮磨,永远朝朝暮暮的相守,就像秦观说的情长不在朝暮。那些两地分居的“候鸟夫妻”,因为工作、学习、科研等各方面的原因无法相守在一个城市,唯有像南来北往的候鸟一样在节日、假期等时间千里迢迢来相会;时下流行的“周末夫妻”,只有周末吃在一起,住在一起,玩在一起其余时间均各自忙自己的工作、学习及其他,他们就像秦观笔下的牛郎和织女,没有朝朝暮暮的相守去经营着天长地久的爱情,在“小别似新婚”的短暂离别中永远保持着爱情的新鲜度。

只求天长地久,不求朝暮相守,这是一种古典的爱情观,在他们看来,相伴到老的夫妻手牵手相濡以沫是人世间最美丽的风景,因为爱情不仅是两颗心灵相会时刹那的电光石火,更是一起走过人生磨难,岁月沧桑时紧握的双手。人们常常苛责这种只求曾经拥有的爱情观所表现出的对爱情的游戏态度,其实这只不过是人们对爱情无奈之余的自我开解,不是不求天长地久,而是此生难求,扪心自问有谁不渴望和爱人的感情能够天长地久,海枯石烂呢?

古代诗歌中的爱情智慧博大精深,以上所谈只是很小的一部分,我们发现这其中的爱情观对现在人们而言仍是有着很大的指导意义的,所以在此与君共享。

参考书目:《宋词名篇中的人生哲理》 乔力 主编 海潮出版社 2006年12月

《诗词读写丛话》 张中行 著 中华书局 2005年4月

《大学诗词写作教程》 徐晋如 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年8月


相关内容

  • 看诗词论林黛玉性格
    窥视人物性格的另一窗 --林黛玉诗词探析 摘要:诗词是<红楼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作者塑造典型形象的重要手段.它与刻画小说中人物的描述性文字互为表里,相得益彰.在<红楼梦>一书中,曹雪芹用天才的艺术笔触,为我们塑造了 ...
  • 古诗词中那些唯美动人的爱情句子,这是最美的情话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佚名<诗经·邶风·击鼓> 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张生<千秋岁>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幕幕.--秦观<鹊桥> 相思 ...
  • 论五四女性文学与传统文化之间的渊源关系
    摘要:五四女性文学被认为是中国新女性诞生的开始,是与传统割裂后受西方个性解放思想影响的女性创作的一部分,但细读文本却可以发现这些女性创作与传统文化无法割断的联系,本文就试图从这些女性的生活成长背景及她们的创作与传统文化,尤其是古典诗词的联系 ...
  • 叶嘉莹:诗歌让她成为美丽的先生
    我有时会想,如果一个人,终其一生,无时无刻不沉浸在音乐的陪伴中,或者美酒的微醺中,那也算是一种简单的幸福. 作为中国古典诗词专家,叶嘉莹就拥有这样一个纯粹的人生.因为她的一生,始终浸淫在古典诗词的唯美意境中. 叶先生90岁生日时,国务院前总 ...
  • 汉乐府[上邪]
    汉乐府<上邪> 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 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赏析]:与文人诗词喜欢描写少女初恋时的羞涩情态相反,在民歌中最常见的是以少女自述的口吻来表现她们对于幸福爱情的无所顾忌 ...
  • 纳兰容若传读后感
    读<纳兰容若词传>有感 2013200435 法学院 许鑫怡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零铃终不怨. 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木兰花令 拟古决绝词 初识 ...
  • 古诗词鉴赏(考试专用)
    第一类:忧国忧时 1. 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 2. 反映别离和战乱的痛苦 3. 同情人民地疾苦 4. 对国家和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 第二类:建功报国 1. 建功立业的渴望 2. 保家卫国的决心 3. 报国无门的悲伤 4. 山河沦丧的痛苦 5. ...
  • 徐元杰湖上阅读答案
    篇一:徐元杰湖上阅读答案 风日晴和人意好,夕阳箫鼓几船归.[注释] 湖:即西湖.红树:开满了红花的树.乱莺啼:形容很多黄莺在鸣叫.平湖:指风平浪静的湖面.白鹭:一种水鸟.前两句说,在一棵棵开满红花的树间,无数只黄莺在不停地鸣叫:波平如镜的湖 ...
  • 朱淑真_断肠词_用典艺术探微_姚大怀
    2011年第7期 JournalofChongqing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SocialSciencesEdition)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No.72011 朱淑真"断肠词 ...
  • 论食指诗歌的古典情怀及当下意义
    涪陵师范学院学报 JOuIiaIOfFuIiigTeacheIsCOIIege 第23卷第3期VOI.23NO.32007年5月 May2007 !21世纪文论 论食指诗歌的古典情怀及当下意义 ! (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安徽 芜湖 24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