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机械运动测试题 - 范文中心

八年级物理机械运动测试题

10/15

测量及机械运动知识检测(2014/9/16)(NO:1)

一、单项选择(3/×10)

1、对于生活中常见的物体的估测,最恰当的是

A、学生课桌的高度为0.8m B、小芳步行上学的速度为5m/s

C、教室内日光灯的长度为120dm D、学生呼吸一次的时间间隔为20s

2、下列单位换算正确的有

A、170μm=170μm×1000=1.7×10-1mm B、254mm=254mm÷100cm=2.54cm

C、2h5min30s=2×3600s+5×60s+30s=7530s

D、12km/h=12×3.6m/s=43.2m/s

3、为了测量运动员跳远成绩,选用下列哪种尺最合适

A.量程3m,分度值1mm B.量程10m,分度值1cm

C.量程30m,分度值1dm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刻度尺的零刻线已经磨损,为了测量的准确 应该换新刻度尺

B.测量时读取结果时,尽量多估读一位,这样结果更准确

C.测量时使用分度值分别为1mm和1cm的刻度尺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准确值是一样的

D.测量中错误是可以避免的,而误差是不可避免的 .

5、小车在平直的马路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对于小车的运动情况的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有

A、小车运动的速度与路程成正比 B、小车运动的路程与时间成正比

C、由s=vt、小车运动的速度越大,运动的路程一定越长

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

6、一短跑运动员在5s内跑完了50m,汽车行驶的速度是54km/h,羚羊奔跑的速度是1200m/min,那么三者速度从大到小的顺序是

A.运动员、汽车、羚羊 B.汽车、羚羊、运动员

C.羚羊、汽车、运动员 D.运动员、羚羊、汽车

7、甲、乙两列火车在两条平行的铁轨上匀速行驶,两车交汇时,甲车座位上的乘客从车窗看到地面上的树木向北运动,看到乙车向南运动.由此可判断

八年级物理测试题第 1 页共 4页 1D.量程15cm,分度值0.5mm

A.甲、乙两车都向南运动,且甲车比乙车快 B.甲、乙两车都向北运动

C.甲车向南运动,乙车向北运动 D.乙车上的乘客会感觉甲车上乘客向北运动

9.如图所示为A、B两小车向右运动过程的频

闪照片.它表示两个小车在相等的时间间隔所

在的位置,则对A、B两小车的运动情况判断

正确的是

A.小车A做变速运动,小车B做匀速运动

B.小车A通过的路程与时间成正比

C.小车B在20s-30s时间 间隔的平均速度与小车A运动的速度不等

D.小车A、B都做变速运动

9、《龟兔赛跑》的寓言故事中,乌龟与兔子同时从同一地方出发,兔子在中途睡了一觉,醒来时发现乌龟已到达终点,在这个比赛过程中

A、兔子始终比乌龟慢B、乌龟始终比兔子慢

C、比赛采用相同时间比较路程的方法

D、比赛中采用相同路程比较时间的方法

10.甲、乙两同学沿平直路面步行,他们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甲同学比乙同学晚出发4s

B.4s-8s内,甲、乙同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C.0-8s内,甲、乙两同学运动的路程相等

D.8s末甲、乙两同学的速度相等

二、填空与实验(每空2分,共44分)

11、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运

动的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运动速度相同的小车是________和________;经过5 s,跑在最前面的小车是________。

12、如图所示,木块的长度为 cm;速度计读数为 ;

八年级物理测试题第 2 页共 4页

停表示数为 。

13、某同学用一把刻度尺测量物理书的宽,他的测量方法如图所示,图中A是他观察读数时眼睛的位置,请指出这位同学测量中的三个错误之处:

(1) ;

(2) ;

(3) 。

14、某同学欲测量一根细铜丝的直径,他的实验步骤如下:

A.将细铜丝拉直,用刻度尺测出细铜丝的长度l1;

B.用刻度尺测出铅笔杆上铜丝绕圈总长度l2;

C.用铜丝的长度除以铜丝的圈数,即得细铜丝的直径d;

D.将细铜丝紧密缠绕在铅笔杆上;

E.数出缠绕在铅笔杆上细铜丝的圈n。

(1)以上步骤中,没有必要的步骤是_________,错误的步骤是____________,还缺少的步骤是:F. ________________。

(2)实验步骤的合理顺序应是____________。

15、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

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分

度值为1 cm)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

圆圈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

(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秒”)。

(1)该实验是根据公式____进行速度计算的。

(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 (选填“大”或“小”)。

(3)请根据图中信息回答:sAB=____cm ;tBC= s; vAB=_ m/s; vBC=____ m/s。

(4)由实验看出,小车在下滑过程中速度越来越 ,是在做 运动。

八年级物理测试题第 3 页共 4页

(5)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后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vAC偏 (选填“大”或“小”)。

三、计算与解答

16、为了学生安全,一篇批“长鼻子”校车在马口镇投入使用,如图所示。

(1)校车行驶过程中,以司机为参照物,路边的树是 (选填“运动”或“静止”)的。(4分)

(2)小明与小芳对于汽车内小朋友的运动情况,小明说:“小朋友们是运动的”, (4分)

(2)《校车驾驶员安全管理规定》中明确指出车速不得超过40km/h,“40km/h”是指校车在行驶过程在的 (选填“平均速度”或“最大速度”)。(4分)

(3)李明早晨7:03分乘校车去上学,7:23分到达学校,设校车行驶的平均速度为30km/h,则小明乘车地点到学校的距离是多少km?(4分)

17、一列长100m的火车,以20m/s的速度在匀速行驶,它通过一隧道用时55s。

问(1)该隧道的长为多少米?(6分)(2)火车全部在隧道内运行时间为多少秒?(4分)

小芳说:“小朋友们是静止的”。你认为他们的说法对吗?为什么? 八年级物理测试题第 4 页共 4页


相关内容

  • 九年级物理第一章测试
    九年级物理第一章测试 一. 选择题(每小题4分) 1.下列情况中的物体,可视为质点的是( ) A . 研究小木块的翻到过程 ...B . 研究从桥上通过的一列队伍 .... C . 研究在水平推力作用下沿水平面运动的木箱 ..D . 汽车后 ...
  • 九年级物理电能从哪里来测试题及答案
    圆学子梦想,铸金字品牌 单元综合检测(七) (第十八章) (45分钟 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 每小题4分, 共40分) 1. 关于电源,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电源是向电路提供电压的装置, 电源都有" ...
  •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期末测试题(四)含答案
    八年级物理下册期末测试卷附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24分) 1. 夏芳芳同学对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理量进行了估测,其中不符合实际的是 ( ) A.某中学生的体重约500N B.哈尔滨市6月份的平均气温约6℃ C .某中学生步行速度约1.2m ...
  •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二章测试题
    八年级物理第一二章测试题 一.选择题 1.某同学用一把分度值为1mm 的刻度尺来测量物体的长度,记录结果分别为17.81cm .17.82cm .17.83cm .17.82cm 和17.58cm ,物体的长度最接近 A .17.81cm ...
  •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中测试题及答案
    为1个标准大气压).他用这支温度计测量当时的气温读数是32 ℃,由上述可知,当时实际气温为 ( ) A .29 ℃ B. 32 ℃ C.30 ℃ D.35.5 ℃ 请注意:选择题答案一律填写在以下答题卡中,答在其他位置无效! 10.甲.乙. ...
  • 青岛市初级中学学业水平考试统一质量检测
    ________________号试 考线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名 姓 封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级 班 _密________________校学2007年青岛市 ...
  • 八年级物理上期期末质量监测
    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测试题 一.选择题:(3分×12=36分) 1.估测课桌的高度大约是( ) A . 0.75cm B.0.75dm C .0.75m D .0.75km 2.乘客坐在游轮中,游轮沿长江顺流行驶,以下列哪个物体为参照物乘客 ...
  • 20**年-20**年九年级物理上学期教学计划
    九年级物理上学期教学计划 初三是初中学生在校的最关键一年,学生的学习任务艰巨.学习的时间紧,还要进行九科竞赛,面临的压力很大.今年的两位新搭档,我们之间还需要磨合,针对现实的情况,对本学期的物理教学作出如下的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今年要严格 ...
  • 人教版物理初三-第13章内能-单元测试题(附答案)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 第十三章内能(单元测试C ) (60分钟,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1.下列事例中不能用"分子热运动"解释的是( ) A .环境恶化,尘土满天飞 B .炒菜时加盐使菜变咸 C .室 ...
  • 九年级物理上期第一学月考试试题
    学校 李家镇初级中学 班级 姓名 学号 C .ρ甲=ρ乙 D.无法比较密度的大小 10.把一个金属块浸没在盛满酒精的杯中,溢出酒精8 g ,若把这金属块浸没在盛满水的杯中,从杯中溢出水的质量是( ) 图1 A.15 g: B.12.5 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