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讲体会关键词语表达情意的作用 - 范文中心

第二讲体会关键词语表达情意的作用

09/30

第二讲体会关键词语表达情意的作用

词和我们人一样,也是有感情的,尤其是在具体的语句中,一些关键词语能

够集中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因此抓住这些关键词加以理解,就能更好地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那么如何体会关键词表达情意的作用呢?

首先,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弄清词语表达的意思,这是进一步体会词语所

表达的思想感情的基础。其次,仔细品读,联系上下文体会关键词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如,褒扬、喜爱、肯定、尊敬或贬斥、厌恶、鄙视,等等。

例如:《观潮》

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顿时人声鼎沸,有人

告诉我们说:潮来了!

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江面还是风平浪静,看不出有什么变化。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

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

“沸腾”一词在文中有三种解释:1、液体达到一定温度时急剧转化为气体,

产生大量气泡。2、形容情绪高涨。3, 、形容喧嚣嘈杂。在文中应该选第三项解释。表达了人们看到潮来时的惊喜之情,以至发出喧嚣嘈杂的声音。

再如:白天,它淘气地陪伴着我:傍晚,它就在父母的再三呼唤声,飞到笼

子边,扭动着滚圆的身子,挤开那绿叶钻进去《珍珠鸟》。

再三呼唤,就是指小珍珠鸟的父母一次又一次地呼喊它,但这仅仅是词语的

字面意思,我们还要揣摩它所表达的感情。再三呼唤,这个词一方面表达了小珍珠鸟的父母对它的疼爱之情,另一方面表达了小珍珠鸟对作者的依恋之情。

第一次拥抱母亲

作者:张炜月

母亲病了,住在医院里,我们兄弟姐妹轮流去守护母亲。轮到我守护母亲那天,护士进来换床单,叫母亲起来。母亲病得不轻,下床很吃力。我赶紧说:“妈,你别动,我来抱你。”我左手揽住母亲的脖子,右手揽住她的腿弯,使劲一抱,没想到母亲轻轻的,我用力过猛,差点朝后摔倒。

护士在后面托了我一把,责怪说:“你使那么大劲干什么?你以为你妈有多重?”我说:‘我以为我妈有一百多斤。“护士笑了,说:”你妈那么矮小,别说病成这样,就是年轻力壮的时候,我猜她也到不了90斤。“母亲说:”这位姑娘有眼力,我这一生,最重的时候只有89斤。“

母亲竟然这么轻,我心里很难过。护士取笑我说:“亏你和你妈生活了几十年,眼力这么差。”我说:“如果你跟我妈生活几十年,你也会看不准的。”护士问:“为什么?”我说:“在我的记忆中,母亲总是手里拉着我,背上背着妹妹,肩上再挑一百多斤的担子翻山越岭。这样年复一年,直到我们长大。我们长大后,可以干活了,但每逢有重担,母亲总是叫我们放下,让她来挑。我一直以为母亲力大无穷,没想到她是用八十多斤的身体,去承受那么重的担子。”

我望着母亲瘦小的脸,愧疚地说:“妈,我对不住你啊!”

护士动情地说:“大妈,你真了不起。”

母亲笑一笑说:“提那些事干什么?哪个母亲不是这样过来的?”

护士把旧床单拿走,铺上新床单,又很小心地把边边角角拉平,然后回头吩咐我:“把大妈放上去吧,轻一点。”

我突发奇想地说:“妈,你把我从小抱到大,我还没有好好抱过你一回呢。让我抱你入睡吧。”母亲说:“快把我放下,别让人笑话。”护士说:“大妈,你就让她抱一回吧。”母亲这才没有做声。

我坐在床沿上,把母亲抱在怀里,就像小时侯母亲无数次抱我那样。

母亲终于闭上眼睛。我以为母亲睡着了,准备把她放到床上去,可是,我看见两行泪水,从母亲的眼里流了出来„„

1、第一个“担子”的意思:

表达了

2、第二个“担子”的意思: 表达

垃圾尾巴

吃过午饭,上学路过一家冷饮店,我买了一根雪糕,将包装纸剥下随手一扔,边走边美滋滋的吃了起来。

“同学!”突然有人将我喊住。我回头一看,是陈老师。

陈老师说:“你掉东西了!”

我掉头看看,地上没有什么东西,再摸摸口袋,找的钱还在。于是,我说:“我没掉东西呀!”

陈老师说:“你掉了尾巴。”

什么尾巴,莫非老师跟我开玩笑?

老师见我没有反应,就一本正经地说:“是一条尾巴——垃圾尾巴!”

我恍然大悟,低下了头,匆匆跑过去,将那被风吹地瑟瑟作响的雪糕纸捡起,

丢进了垃圾桶。

这时,老师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同学,我们应该处处爱护环境卫生,决不

能拖这么长的一条尾巴呀!”

我心悦诚服地点点头。 1、 读读下面词语,根据短文中我的情感变化,重新排列词语顺序,体会“我”

的情感变化。

心悦诚服 美滋滋 焕然大悟 没有反应

2、“一本正经”的意思是

3、“心悦诚服”一词说明了什么?

华佗学医

有一年疾病流行,华佗亲眼看见许多人被病魔折磨得呻吟着,挣扎着。为了( 解除 消除 )病人的痛苦,华佗立志学医。他风餐露宿,历尽( 艰辛 辛苦 ),来到西山,拜精通医术的老人为师。

华佗拜师后,师傅说:“这里有许多病人,你就专门侍侯他们吧!”华佗( ) 耐心地侍侯病人,( ) 留心观察每个病人病情的变化和用药情况。( 因为 所以 ),他在3年时间里就懂得了不少病的病源、病理和用药方法。

3年过去了,师傅说:“你已经(磨炼 锻炼 )了3年,学了不少东西。但是还要学些医书、药典。”他带华佗来到内室,只见到处是书籍、挂图。华佗高兴极了,从此不分昼夜,如饥似渴地( 阅读 攻读 )起医书来。

暑去寒来,又是3年。一天华佗正在读书,突然有人跑来说:“师傅病了,你快去看看。”

华佗连忙跑去,只见师傅两眼紧闭,手脚僵硬。他摸了摸师傅的额头,又按按师傅的脉搏,然后笑着说:“师傅无大病,自会好的。”人们都( 埋怨 责怪 )华佗不懂医道, 就在这时,师傅突然坐起来,哈哈大笑说:“华佗说得对,我是故意装病,试试你们的本领的。”众人听了,不得不佩服华佗的本领。

“有志者,事竟成”,华佗终于学得一手好医术,辞别了师傅,下山给人们治病去了。

1. 将文中括号内用得不恰当的词语划掉。

2. 结合语境解释词语。

不分昼夜:

如饥似渴:

3、文中“不分昼夜”“如饥似渴”写出了 表达了 。

4、读了这篇文章,你一定明白了“有志者事竟成”的含义,请写下来。


相关内容

  • 小学中年级阅读教学基本思路
    小学中年级阅读教学基本思路 唐山市丰润区教育局小学教研室 刘亚双 高启山 <课程标准>对中年级阅读教学提出了包括识字在内的十五条目标要求,其中,下列条目是在每篇课文的教学中必须落实的目标.(以下所提目标要求均以2011年版,20 ...
  • 矛和盾的集合 说课
    <矛和盾的集合>说课稿 各位老师,早上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的课文<矛和盾的集合>. 我将从以下五个方面来进行我的说课. [说教材] 首先我先说说教材.<矛和盾的集合>是一篇三年级 ...
  • 教材分析4-4-2
    小学英语六年级上册教材分析 一.教材分析 六年级上册的教材与五年级上.下册教材的结构.板块设计基本相同,不同之处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1.五年级上.下册教材中的主句型在 Let's talk 部分只要求达到听.说.认读,在 Read and ...
  • 给予树教案
    9 给予树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理解"给予.担心.沉默不 语.如愿以偿"等词语. 2.能用所给的重要词语说出课文主要内容. 3.通过关键词句的品读,体会金吉娅的善良和仁爱,培养关 ...
  • 19三个小伙伴
    课题:三个小伙伴 总课时:3课时 本课时:第1教时 主备人:龚雪红 授课人:沈敏娅 授课时间:2010年5 月20 日 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 (2)复习巩固汉语拼音,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 ...
  • 三下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这学期,我担任了三(3)班的语文教学工作,本班人数是39人,本班的男女生比例男生偏多,女生较少,男生28人,女生11人. 本班中等学生占班级学生的大部分,优生和后20%学生占一小部分.本班由我从一年级带上来,所以,对他们较为了 ...
  • 浓浓故国情[怀念母亲]课堂实录--丰丽_
    教学设计小学语文 高段 浓浓的故国情 --<怀念母亲>课堂实录 襄阳市襄州区张湾红星小学 丰丽 教材分析: <怀念母亲>是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二篇课文,单元的主题是"祖国在我心中",围绕着这个专题 ...
  • 人教版语文四上3-4教案
    9巨人的花园 教学目标: 1.结合语境理解词语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体会文中主人公的性格特点及其心理变化,明白不要自私,要学会爱,快乐只有和大家一起分享了,才会真正快乐. 教学重难点: 重点:是想象画面,体会巨 ...
  •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三年级上册]内容解析
    课程教材研究所 小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 孟令全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三年级上册>是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精神为指导,以<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 ...
  • 语文S版四年级年级下册5单元教材梳理
    语文S版四年级下第五单元教材分析 一.单元主题 爱是人世间伟大而真挚的情感:它是母亲声声热切呼唤,是父亲用来驱赶死神的双臂,是老师关爱下酸甜的杨梅,是祖母救治相邻的青青莲叶„„爱让我们快乐地生活,茁壮地成长.我们也要把爱的火种,撒向生活的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