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约农村初中生人际交往的因素探讨 - 范文中心

制约农村初中生人际交往的因素探讨

05/13

【课题论文】

制约农村初中生人际交往的因素探讨

阜阳市颍泉区苏集中学 袁西军

农村初中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正处在青春期,自我意识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也是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人际交往是他们了解、认识社会最直接和最主要的方式之一。他们的人际交往现状如何,将极大地影响其未来的人生发展之路。目前,农村初中生的人际交往日趋远程化,如通过网络、电话等远程交际渠道的人数占相当的比例;农村初中生在人际交往中,呈现出交际技能的大众化、国际化与现代化,如认为使用普通话、懂英语与掌握现代化工具等是重要的交际技能的人数居多;农村初中生在人际交往中,选择交往对象时有自己的偏好,更多数人趋向于与自己相似的或互补的个性的人及品质良好的人交往等。因此,结合这些特点,分析农村初中生交往能力缺失的原因,找到切实可行的对策,让他们在学生时代学会与人相处,提高自己的“学习力”,为更好地步入社会做好准备。 农村初中生人际交往能力是指为了全面提高自身素质,体现在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应具有的有利于自身潜能开发的一种能力。

农村初中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发展现状

在人生的整个历程中,中学阶段是人生的十字路口,是最为关键,最为躁动不安的时期,也是各种心理负担最为沉重的时期。因为摆在中学生面前需要面对的,如学习、交往、性发育和性成熟、升学、就业等一系列的问题,以及社会转型给他们带来的巨大的心理冲击与考验,都会严重影响中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就中学生而言,影响最为严重的因素有两个:即学习与人际交往。

现大在校农村初中生都是“90后”多数是独生子女,父母文化水平差异很大,但都普遍重视子女的学习,绝大多数家长总会尽最大力量满足孩子的物质需要,而孩子物质需要得到满足了,必然有更高级的需要产生,比如交往的需要等。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社会的进步,也是必然的。可是家长们往往忽视了这一点,对于孩子的更高一级需要很难理解,也难做出有效分析指导。同时大多数家长面临着失业或再就业的困扰,面临离异的压力和困扰,对待孩子的需求了解甚少,常常抱怨现在的孩子不好管,对孩子指责多、肯定少,也有的家长忙于自己的事业难得对孩子进行系统有效的心理沟通,这样孩子与父母疏远,难以沟通,造成亲子关系紧张。

农村初中生在学校,由于升学压力,教师也往往忽视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使学生不能得到必要的人际交往知识。这时学生往往模仿社会上或影视中的江湖义气,并自认为是正确的与人相处之道,极可能误入歧途;或者与人合作时处处碰壁,外向的好暴躁易怒打架斗殴,内向的容易抑郁,甚至自闭。

制约农村初中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原因主要有:

.1.生理要素和心理要素

初中阶段是学生的青春期,这个阶段的学生特征有三个:一是身体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发育迅速;二是从幼稚向成熟过渡,童年身心模式已被告打破,但成人模式尚未建立起来,既像大人,又像小孩子,有成人感,但更多地表现出盲目性,无法应付和抵御种种诱惑;三是出现自我中心。

就个体而言,农村初中生身体迅速发育,体形接近成年人,但神经系统发育滞后,往往出现动作不协调,言谈举止更注意在别人眼中的形象。这时往往许多性格开朗外向的孩子,忽然就变得内向、怕羞,不善言辞,主要是由于不了解正确的科学的交往方式,在不知所措中采取了沉默。农村初中生学会自觉评价他人的个性品性,这种评价能力日渐完善,但这种能力与成人相比还不高,不稳定,评价他人对不能全面分析问题,而且评价同一人时,有进过分夸大,有进过分低估,而且十分理想化,把别人司空见惯的客套话,看成是虚伪。这一方面说明他们在发展会用自己的评价尺度衡量别人,有了思想往往由于不谙世事,容易对周围的环境变得不满和厌恶,导致对自己周围的人产生蔑视态度。

2.家庭影响

有些家长在孩子幼年时期,不注意孩子交往能力的培养,长期外出打工。使本来就是独生子女的孩子十分孤独,这对孩子今后的发展是十分不利的,到了初中阶段更是由于欠缺教育经验而不能正确指导,导致了交往能力的缺失。

有的父母不了解初中阶段孩子的感受,忽视了孩子在交往方面的需求,一味强调孩子的学习成绩,这势必造成学生与父母之间的距离,使孩子不愿意与父母沟通,也限制了孩子的交往能力的发展。也有些家长面临失业、沉重的工作压力,心情烦躁、焦虑不安、易怒,不能平静下来耐心与孩子进行心理沟通,认为自己拼命,给孩子创造良好的物质条件就足够了,而忽视了与孩子的心理关怀,这样就丧失了培养孩子交往能力的最佳时机。这类家庭的孩子出现了问题,父母往往只是一味指责孩子,甚至体罚孩子,而不从自身找原因,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策略,导致孩子在家庭以外找知己,要么沉迷虚拟网络,要么到社会上滥交朋友,父母这种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本身,对孩子的影响是极坏的,当孩子遇到问题时往往也不会与人沟通交流,而采用单一粗暴的方式解决,不能养成科学的交往能力。

家长对孩子的影响是多方面的,言传身教,其中身教更重要,作为家长在处理家庭和社会问题时不注意方式方法,不慎重选择交往对象,不注意交往方式,势必导致孩子科学的、积极的交往能力的缺失。

3.学校影响

首先,有些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注意与学生沟通,也不注意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不能有效引导学生交往能力的养成。有的教师由于自身交往能力的欠缺不能在日常的学校生活给学生起到言传身教的示范作用,这也是导致学生交往能力缺失的重要方面,毕

竟学生大部分时间在学校里。有的老师由于偏爱某些方面表现好的学生,当好学生犯了错误也很容易原谅他,使这类学生在同学群体受到孤立,不能很好的与同学交往,而且这类学生认为老师对他好是应该的,而且老师的“优待”成了他应该享有的特权。这类学生离开校门后往往对老师没有感情,到了高一级学校也不会与人沟通,一旦不再受“优待”,就会迅速在各方面表现出不平衡或掉队,这也是老师教育失误导致地交往能力的缺失。有的老师对一些成绩不好的所谓差生,往往采取漠视的态度,对他们提出的问题不耐烦,认为没有价值,对于学生的请教,不能给与激励赏识,久而久之,这类学生不愿意问问题,不愿意与老师交流,即使理智告诉他们这样做对自己的成长不利,他仍然不能达到积极主动与人和谐交往的境地,在初中阶段导致自己交往能力的发展受到限制。

4,班集位置影响

学生在班集体中的位置也会影响孩子的交往心理。班集体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小社会,学生们的社会化学习,主要以班集体活动为平台,每个学生在这种活动关系中占据一定的位置,并由此决定他们在集体中的地位和角色。有的学生由于家长的授意,或者老师的忽视,每次班集体活动中总是应付,不注意观察,不注意在集体活动中锻炼自己处理、分析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能力,以及领导的方式方法。班级社会学研究表明,学生在班级活动中和交往的主导动机之一是他们力求在同龄人群体中寻找自己满意的地位,如果这种欲望经常得不到满足,那么社会与个性的冲突是不可避免的,这样学生会在班集体活动采取不配合,或淡出的行为,从而失去在校期间发展自己交往能力的一个舞台。另外,班干部三年如一日,课代表始终如一,使许多学生失去与同学交流与老师交往的机会,有的教师懒得培养“新手”,这让绝大多数的学生丧失了在班集体中得到锻炼交往的机会。

再次,现今阶段许多学校和教师根本不注意学生的交往能力,害怕学生的交际面拓宽后,干扰学习,一般采取限制的方式,不支持的态度,甚至瓦解的方法,破坏学生之间的交往,学校设定一些不恰当的禁区。农村初中生自主意识增强,对周围的人或事具有好奇心理,想探索周围事物的奥秘,而学校的作法使学生不能在学校得科学的交往指导,错失了培养交际能力的机会。

5.社会的影响

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社会化相当重要的阶段,也是自主性很强的阶段。人际交往过程与一个人的最终人格的形成及社会行为的发展都有密切的联系,通过人际交往,人们形成了为其生存环境所认可的社会行为模式,对其生存于其间的社会文化环境中的各种简单与复杂的刺激能够给予合适、稳定的反应。人际交往能力是通过社会教化和个体内化实现的,社会教化即是广义的教育,是指社会通过社会化的机构及其执行者实施社会化的过程,这些机构包括家庭、学校、社会团体、大众传播媒介及法庭、监狱等。社会教化同时可以分两大类:系统、正规的教育,如各级学校对学生的教育;非系统、非正规的教育,如社会风俗,群体亚文化、传播媒介对人的影响和教育。后一种社会教化往往是在无形中发生作用的,它对个人的成长、心理的成熟与变化以及行为方式的选择,往往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特别是在这个信

息时代,大众传播媒介对人的观念形成的影响非常大,青少年人际交往观念越来越受到传媒观念的干扰。随着社会的发展,交往也是与时俱进,一些错误的交往形式也侵蚀着头脑。他们认为不拉帮结派,将无法在社会立足,于是盲目地交结,认为朋友多了才能立足社会,而又缺乏辨别是非的能力。殊不知纷繁的世界所造成的人是立体的,有多重性格的,这就必然导致交际的复杂化。

素质教育对我们的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使我们认识到:校园的语言教育不仅应重视学生知识的获得、技能的掌握,更应注重对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按交往的对象可以分为师生交往,亲情交往和同学交往。同学交往中细分可以分为情感交往和日常交往,按交往的形式可以分为语言交往,礼仪交往等。

交往关系是互主体的主体间关系,是活的、变化的、能动的积极关系,是个性化的情境化的,是作为过程和行动动态的关系,是内在与外在的统一体[9]。在这里我们要允许学生有交往能力的缺失。积极辅导让交往能力缺失的学生科学地转化为能正确、有效与人沟通合作的学生。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该如何做才能达此目的呢?

1.教师应该具有重视学生交往能力培养的意识

首先,教师应意识到交往能力的缺失会制约学生的一生。有一条越来越得到人们认可的规则:一个人的成就15%取决于人的知识,85%取决于人的交往能力。而且,交往能力是能够通过锻炼习得的一项能力,那么其次,教师应了解有关交往知识理论。交往能力不能简单地看作人的一种机能,交往的发生实际是物质力量、文化整合、个体能动认知和实践的内在统一,交往就是把人与情境的相互作用作为一个整体加以不断调节的过程,人只有在交往中才能获得完整性、理想人格和全面发展。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如果被视作会削弱个人的自主和独立性,认为人如果依赖这些关系,则是“不成熟”的表现,这种观念会极端地影响个人成长,阻碍个人的独立性和自主性的发展。,因为农村初中生是特殊的群体,是发展中的人,不要给孩子“贴标签”,认为学生没有交往能力,是天生的个性使然。教师要多给学生介绍一些有关交往概念和交往重要的知识,这一阶段的学生可塑性特别强,教师应该把这才是我们应有的态度。

交往的心理锻炼包括提供帮助的交往、平常的心理倾诉型交往和接受帮助型交往。有的教师在提供帮助给别人时很慷慨大方,但这时应注意要默默地,切忌张扬,否则会给接受者以心理压力,反而不自在。而有些老师给别人提供帮助时会很吝啬或心不在焉,这应该在内心加强修养,随时准备着助人,珍惜每一个可以帮助别人的机会。平常的心理倾诉型交往中,应注意交结自己的知心朋友,心中的烦恼是垃圾,应有倾诉对象,随时清理,保持良好的心态是身体健康的前提。在接受帮助型交往中,有的老师显得不自在,心理上总不能坦然,这也需要在心理方面锻炼自己,坦然接受别人的帮助,也是健康的交往心态,也给别人帮助自己获得快乐的机会,当然我们绝对不可以时刻准备着在交往总获取什么,克服功利思想。

结交异性朋友要慎重,两性关系是一个复杂而无解的问题。但异性之间的竞争意识会被弱化,更容易真诚相待,但老师与异性交往时应随时随地注意言谈、措词和语气,不可

过于随便。农村初中生对于两性问题十会敏感,作为教师坦然、大方地与异性交往会让学生也学会坦然与异性交往。

结交长辈朋友,会从长辈那里学到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因而你会老练懂事,学会锋芒不露,默默开拓自己的前程;结交成功者,你会学会省时高效,进一步完善自我。

2. 教师要努力尝试交往教学

, 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合作教育学”,则主张在学生的“学”中渗透“教”和“自教”、“互教”等因素,以及自由选择的思想,实际上是从实践的层面探讨师生平等交往对学生发展的价值。这些理念总的精神是强调教学中交往的普遍性、重要性以及合理交往的特征。

3.教师应主动与学生交往

缺乏人际交往能力的孩子经常被老师忽视,一般都比较敏感,心虚,对教师怀有戒心,但他们也需要教师的关怀和信任。为了更好地使他们能接受教育,以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必须首先使他们解除顾虑,摆脱消极的态度定势。最根本的方法是调整师生之间的关系,教师的工作要面对所有的学生,最成功的教学往往发生在这些“特殊”的孩子身上,作为老师要尽量对那些尚不善于交往的学生:和蔼可亲、诚恳,多交流,谈心聊天,给学生近距离接触老师的机会,给他表达自己意见的机会,并及时激励表扬,让学生意识到与老师接触并不是什么难事。最后让学生慢慢体会,老师是怎样逐渐消除了他的戒备之心,逐渐了解他的,用了哪些言语、神态,最打动人的是什么,从中积累与人交往的知识,并说明其实每个人都有与人交往的需要,你要善于与人主动沟通,不要怕被拒绝。

4.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

不同的班级具有不同的气氛,不同的情境产生不同的具体行为,学校教育实践也证明,营造一个宽松、和谐、善意的班级气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教师应善于采用组织手段,在班内组织起有一定层次的正式关系的网络,为学生日益扩展交往范围,建立多样的生活联系,形成丰富的责任依从关系,提供充分条件,从而逐步常深入到人际关系的各个方面去,使他们的精神世界就得充实和美好,体验到人际交往的乐趣。对于人际交往欠佳的学生,教师可有意识地创设各种教育情境,并发挥其教育效能,以培养积极的人际关系,减少消极的人际关系影响。

班主任组织各种课内外活动,努力使班集体成为良好的交往环境,使所有学生特别是人际关系能力欠佳的学生对交往产生一定的兴趣,并在实践中积极学习交往。同时应注意“教师是一个社会团体的明智的领导者——自由的原则使学生具有特权,而教师被划在圈外,必须放弃他所有的权力,这不过是一个愚蠢的念头。”

5. 指导家长给孩子提供交往的机会

如果使学生在学校所学的交往知识和方法,在家庭生活中得到巩固和强化并恰当地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去,则能更好地促进学生交往能力的发展。所以教师应指导家长,让家长学会与孩子交往的方法,乐意做孩子交往的朋友,扩大孩子的交往范围。

只要心中有了培养孩子交往能力的意识,就能随时给孩子提供交往的机会。比如:外出时有意识地让孩子去问路,大人等在旁边;有意识地让孩子接打电话,注意礼貌;与邻居往来时,有意识地让孩子去借东西,还东西;外出购物时学会让孩子自己放手选择,哪怕孩子一次出错的机会,学会选择适合自己的衣着;带孩子去朋友、亲戚家做客,回家后及时点评孩子的言行(注意采用赏识、激励的方法),点评其他人行为;孩子在学校遇到烦恼时,主动帮助提供妥善解决之策,让自己受历练,也让同学学会自己相处,不可一味地委曲求全,助长同学的嚣张等等。

结 语

当前倡导“和谐”社会,也包括人际交往,人际关系的和谐发展。网络带给中学生更方便快捷的交往方式的形成,开拓了学生的眼界,拓展了知识面的同时,也促进了远程交往。

人际交往,无疑是人与人之间增进感情的媒介,也是任何人身处社会必不可少的素质之一,一个人的发展取决于和他直接或间接进行交往的其他一切人的发展。

目前,农村初中生的人际关系呈现出广泛性、自主性、易变性和异性敏感性等诸多难以把握的特点。青少年的这片阵地,如果家庭、学校没有很好的疏导,必定会被不良习俗侵占,一些影视作品为吸引观众的视线,不负责任地加入暴力、色情、黑社会情节,导致初中学生的模仿学习,严重脱离现实,人际交往变得复杂。因此,我们有必要了解学生交往能力缺失的具体原因,从而科学有效地培养学生的交往能力,让学生在学生时代学会与人相处,为更好地步入社会做好准备,在未来的生活中能宽容善意地对待社会和他人。真诚地希望,本文能帮助初中教师、初中学生正视自己的人际交往,完美地处理好各种人际关系,建立和谐宽松的良好人际关系网络,让自己的学习、生活更轻松,更丰富多彩。 参考文献

[1] 林传鼎等.心理学大辞典[M].南昌: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173

[2] 郝唯茂.人际交往与现代人才素质的关系[J].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5,

[3] 赵汀阳.知识,命运和幸福[J].哲学研究2001,8:36-41

[4] 张应强. “交往的教育过程观”批判.《教育研究》[J].2001,8:25-29

[5] 朱智刚等.中学生逆反成因及对策[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8.11B:18-22

[6] 杜威.我们怎样思维·经验与教育[M].姜闵文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227-228

谢 辞

两年的时光转眼即逝,感谢省教育厅给了我这次学习的机会,人到中年了又重新进入到象牙塔中来追求知识,心中感慨不同一般。在这里我作为一名中学教师,结合自己多年的工作经历认真学习了有关的教育理论,同时我从河北大学的许多教师身上体会到了他们对自己工作的热爱和追求真理的严谨的工作作风,我深深地被他们的人格魅力所折服,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以他们为模范,身体力行,做好一名教师。

在这两年的时光里我还收获了友谊,和来自全省的同事们敞开胸怀,坦诚地交流了自己对教育问题的看法,同学们的真诚感染了我,从他们身上我学到了很多。

在这次写论文的教程中,我感到了自己知识的欠缺,正是卜然然老师的斧正,使我的论文得以成形,她对我的论文的圈圈点点的细致程度令我惊讶,体现了一名老师对学生的爱和真诚,对自己工作的负责,正是这样的一大批人才是支撑这个社会前进的中坚力量。

我衷心感谢我的良师益友对我的帮助!


相关内容

  • 关于农村中小学班级管理的调查报告
    关于农村中小学班级管理的调查报告 班级管理是班主任按照一定的要求和原则,采取适当的方法,建构良好的班级集体,为实现共同目标不断进行调整和协调的综合性活动: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教育者和指导者,是学校领导进行教育.教学工作的得力助手.班主任 ...
  • 中学生问题行为及其干预
    中学生问题行为及其干预 问题行为自20世纪2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威克曼[1]提出此概念以来,受到了国内外研究者们的广泛关注近年来,大量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中学生的问题行为检出率呈上升趋势,不容乐观.周详等[2]调查表明中学生问题行为检出率为14 ...
  • 云南农村留守儿童调研报告
    云南农村留守儿童调研报告 [摘要]民生是国家及社会关注的问题之一.山东大学"农民工子女教育现状调查"调查小组对云南省昭通市盐津县的农村留守儿童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显示:留守儿童亲情维系存在障碍.学习缺乏指导和监督.家庭抚 ...
  • 体育教育本科毕业论文选题
    毕业论文(设计) 题 目 学 院 学 院 专 业 学生姓名 学 号 年级 级 指导教师 毕业教务处制表 毕业 毕业二〇一五年 十二月一 日 毕业 体育教育毕业论文选题(1449个) 一.论文说明 本写作团队致力于毕业论文写作与辅导服务,精通 ...
  • 青少年体质调查
    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发展报告 体育卫生艺术教育研究中心1 简介:本报告为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和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合作开展项目"<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统计分析"和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 ...
  • 882篇英语教学论文题目参考
    在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英语教学中的交际性原则 新课程理念下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的运用 高中英语教学中学生主体能动性的发挥 初中英语课文阅读教学策略探讨 连动式.兼语式的汉英比较 新教材新特点引发新思考新探索 英语非谓语动词的表层 ...
  • 特岗教师考试内容
    2009年河南特岗教师笔试试题 一.单项选择(2分/20题) 1.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 A发展B全面协调可持续C以人为本D统筹兼顾 2.个体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是() A遗传B学校教育C环境D家庭教育 3.心里断乳期是指() A幼儿期B ...
  • 第十四章 个性和个性倾向性
    第一节:个性的概述 一.什么是个性 个性指一个人的整个心理面貌,即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各种心理特征的总和. 个性是复杂的.多侧面.多层次的统一体.个性的心理结构包括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两大部分.这两大部分有机结合,使个性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结 ...
  • 论文--小班额教学
    农村小学小班额教学的几点思考 甘肃天祝藏族自治县哈溪镇西滩小学 宋占宏 随着国家计划生育政策效益的日益显现,适龄儿童自然减少,加之农民工子女外出就读,择校风等诸多因素导致许多农村小学生源锐减.使得农村小学的生源出现了自然的萎缩,出现了&qu ...
  • 简述如何增强自己的人际魅力
    简述如何增强自己的人际魅力,1努力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2提高个人的外在素质3培养良好的人格特征4选择交往的时间与空间5合理处理意外冲突6加强交往密切关系 4. 简述人际交往的心理因素及意义.答:人际交往的心理因素包括认知.动机.情感.态度和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