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改变人生]读后感 - 范文中心

[阅读改变人生]读后感

06/16

读《阅读改变人生》后有感

物 理 学 院

09 物 本 1 班

学号:2009294124

姓名:梁 国 成

这两天,我看了巴丹主编的《阅读改变人生》这本书,感触良多,足够让我彻底地改变了我对文学和读书的看法。作为一名理科生,很典型的特点是逻辑思维能力比较强,而感性思维比较薄弱,深表惭愧。从这本书中,我读到许多名人的读书习惯与心得,有金庸,余秋雨,肖复兴等等,使我从更深层次上理解阅读的深刻意义。因此,特意地写下这篇读后感。

这本书列举了许许多多的名人的事例,丰富而强有力地阐述了阅读的价值,从人生的方方面面详尽地叙述着对阅读的理解与认识。教导我们怎样读,读什么和为什么要读,如何阅读以及阅读的快乐,从各个方面阐述阅读对人生的巨大作用。

跟其他理科生一样,以前大多数的时间用于做题上,没有太多的时间和精力花在读文学、读课外书上。所以导致文学知识、感性思维比较欠缺。小时侯,在一本书中我看到这样一句话:人的一生没有书会非常痛苦。我当时,并不懂这话的意思,只想读不读书没什么用,把课本里的知识学到就满足了,其实这些还不够。因为我以前看书的时候,只是读那满页的文字,我还没有能力透过文字的栅栏,看到作者的身影。而现在当我重新去读小时侯的那些书刊的时候,就看到了

一个个不同的、可敬又可爱的身影,是他们陪伴了我的童年,我会一生想念他们。

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说的是学习的快乐。明代顾宪成的名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将读书当作赏心乐事来欣赏,其中滋味,又断非一般浅人所可知。时下,大家都知道现在有句比较时行的话叫做“终生学习”。人生七十古来稀,真正用于读书的时间就更是少之又少了。不要以为生命的资本可以肆意挥洒,苍老可是眨眼间就会降临的。只有勇敢地迈出脚步,将所学所想化为所用,你的读书才可谓之成功。

我现在终于明白“人的一生没有书是很苦的”这句话的含义。我还可以这样说:“一个人的有生之年如果没有书,那么他就永远不明白什么是人生。 余秋雨说过,生命的质量需要用阅读来锻铸。

在中学的时候,学过一点语文,同时也看了点文学,对一些历史家、历史名人也有所了解。

“如果有人让我当最伟大的国王,一辈子住在宫殿里,有花园、佳肴、美酒、大马车、华丽的衣服和成百的仆人,条件是不允许我读书,那么我决不当国王,我宁愿做一个穷人,住在藏书很多的楼阁里,也不能当一个不能读书的国王。”这是著名历史学家麦考莱曾给一个小女孩写信中提到的。

麦考莱宁愿做读书的穷人,也不愿做不读书的富有国王,可见阅读对他而言的重要性。如果他没有在仔细考察历史古迹的同时饱览历史巨作,能了解历史吗?能更好地发现文物古迹吗?能成为著名的

历史学家吗?显然阅读对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同时也改变了他的人生。

被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旷世之作《史记》,可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其作者司马迁历尽人生沧桑,身处逆境,却坚持大量地阅读优秀文章,是阅读使他读懂了六国的兴衰,读懂了文人墨客的不懈追求,读出了“人固有一死,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的人生哲理。司马迁读清了历史的面貌,改变了自己的人生。李白不是天生的“诗仙”,他在阅读中感慨道:“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诗圣”杜甫也在阅读中深有体会“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是阅读成就了伟大的人。

鲁迅弃医从文,因为他明白再好的药也只能医治肉体上的伤,无法弥补一个民族精神上的空缺,他在阅读中立下了“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志向,创造出了《朝花夕拾》、《阿Q正传》等大量民族文学作品,使千千万万个中国人“在沉默中爆发”,投身到了救国的队伍中……

阅读改变人生。我走进图书馆时,看见一句标语“多读一些好书,智慧一个民族”。是啊,阅读不仅是一种需要,而是陶冶性情的良药,攀登理想的阶梯,提高人生价值的途径。品味好书时我们才能更好地享有品质的生活,让我们在享受美好生活的同时去阅读更多的好书吧!

而今天,我读了《阅读改变人生》这本书,又学到许多现代文化名人读书心得与体会。

余秋雨先生说,阅读的最大理由是想摆脱平庸。谁都不想平庸,可总是有人在自己不查的情况下加入到庸庸之众的行列。因为什么呢?就是因为没有充实厚重的内心。只知盲目从众,昏昏度日,世俗的观点即是无误,人生最大目标不过是完成物质的丰厚。然而经历了丰富阅读的人生就大有不同,它会对生活思考,对生命思考。先辈的经验是前车之鉴,自己的经历丰厚现实之实。于是,自己在阅读中一次次进步、一点点成长,最后灵魂也升华。

肖复兴先生的经历即是鲜明例子。在他的青年时代,社会动荡、偶像坍塌,一贯的信仰失衡、整个青春时期完全处于一种茫然而无所适从的状态。然而,这个时候就是阅读拯救了他,让他看到了人生还有光,还有前进的方向——“太阳还在明朗朗地照耀着,只不过太阳和风雨雷电同在。”所以在那些艰难的日子里他还是坚持下来,最终他成功地到达了理想的彼岸。

除了引导方向,阅读还有温暖人生的一面。金庸先生说:“书本不但可以得到知识,也是一生最好的朋友。”好书如良人,阅读即是与之为友。试想,在人生的漫长旅途中,孤独是心灵的最大猎手,而这时若有一位良友一直陪伴你左右,那情况会有怎样的不同。我们可以忍受贫穷,忍受灾难,但无法忍受沉如黑夜的孤单。所以,在不论何种人生际遇里,我们让阅读相伴身边,便永不会孤单寂寞。

可见阅读对我们的作用是深刻而广泛的,在剩下的大学时间里,我们应该好好地珍惜每一天,利用好每一天。利用课余时间来阅读书

籍,来充实生活,从而提升自己,形成“活到老,学到老”的终身学习的学习习惯。

“人的生命过于短暂。人的目力不远,听力不深,舌头不长。人的欲望无限。感谢书中的天地,延伸了人的感官,时间与空间顿时化作眼前的小小的平面。”感谢陈村先生这句极启深意的话,我就以此作为结尾吧。

寄语:自从看了这本书后,我发现自己对文学书、对阅读越来越感兴趣了。而这本书的作者巴丹的一段话:“阅读虽然不能改变人生的长度,但可以改变人生的宽度。阅读不能改变人生起点,但可以改变人生的终点。”,从此自后成为了我的座右铭。感谢《阅读改变人生》这本书,谢谢白老师的介绍。


相关内容

  • 孩子你真棒读后感
    孩子你真棒读后感(一) 认真读完<告诉孩子你真棒>这本书后,自己受到了强烈的震撼.书中讲述了孩子压抑的学习环境.父母缺乏对孩子的信任,在长期"吵.压.推"的环境下,孩子们失去了快乐,也失去了自信.当他们要做一 ...
  • 哈佛家训读后感想_(课件)
    本书是<美德书>之后又一部伟大的励志经典.哈佛大学先后培养了7位总 统,34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数以百计的世界级财富精英.这些杰出的人物,曾 经对美国和世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且还在继续产生深远的影响.哈佛靠什么 打造了这些巨人? ...
  • 创造一间幸福教室读后感三篇
    创造一间幸福教室读后感 (一) 假期的这段时间,只要有空闲,我就拿起<创造一间幸福教室>这本书细细研读,不是为了完成任务而看,而是发自内心地被吸引,看着这间教室里的故事,我被他们的幸福所感染. 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感受是:做一个有教 ...
  • 梁红玉第56号教室的奇迹读后感
    爱就是奇迹 --读<第56号教室的奇迹>有感 暑假里,抱着一种完成读书任务的心态,读完了<第56号教室的奇迹>一书,却收获了一场意外的心灵之旅. 56号教室的奇迹在于:这里的孩子大多是来自社会下层的移民家庭,他们的家 ...
  • 腹有诗书气自华-读[闻书香.识女人]后感
    腹有诗书气自华-读<闻书香识女人>小记 <闻书香识女人>是当代著名作家徐坤为第四届全国"书香三八"读书活动,奉上的一部新作.书中,作者讲述了自己如何从读书到写书.再到品书论理与识人的读书心得与创作 ...
  • 读书笔记三
    院系:物电学院 班级:电科0911 姓名:董训锋 学号:2009111136 <西游记>读后感 <西游记>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它是吴承恩先生的杰作,讲述的是一个泼猴和唐三藏及师弟八戒,沙僧去西天取经的故事,这本书我虽 ...
  • 乱世佳人读后感
    乱世佳人读后感(一) <乱世佳人>这本书描写的是美国南北战争时期,一位农场主的女儿斯佳丽的传奇人生.斯佳丽原本生活在富裕的家庭中,她本来应该在舞会.骑马.聚会中度过自己的人生.做一名名副其实的淑女.可是战争让生活脱离了轨迹.斯佳 ...
  • [妞妞]读后感
    尼俄柏的眼泪 -<妞妞>读后感 尼俄柏在她的儿女惨遭杀害后变成一尊石像,只有那双呆滞的眼睛淌着永不干枯的泪水,所以,尼俄柏是一个悲催的象征,只要天下还有不幸的父母,她的眼泪就不会流干. 也许对于像我这样一个还在父母佑护下成长,未 ...
  • 幼儿园教师读书心得
    篇一:<给幼儿教师的建议>读书心得 读书 心得体会 在一次会上,我们 园长给我们介绍外出学习时带回的几本幼儿专业的书籍,我带着好奇心向园长借了一本,在 我读了这本名为<给幼儿教师的建议>这本书,我受益匪浅.这是一本用 ...
  • 读书报告范文摘要
    抒写个性与济世载道 --周作人<中国新文学的源流>读书报告 摘要:周作人的人生观和文学观始终交织着表现个性和国民性的矛盾运动.他的"言志" 和"载道"的文学史观可以用彰显个性和济世载道来加 ...